|
|
医学
研究人體生命活動、防治疾病、增進健康、延長壽命、提高勞動力的一種知識體係。中國現有中醫和西醫兩個體係,逐步實現中西醫結合,是醫學發展的方向。醫學的發展與社會的經濟結構、政治制度、科學技術、哲學思想都有着密切的聯繫。 |
|
醫學領域 |
|
古代培養醫藥人才的機構。《舊唐書·太宗紀上》:“﹝ 貞觀 三年﹞九月癸醜,諸州置醫學。”《宋史·選舉志三》:“醫學,初隸太常寺, 神宗 時始置提舉判局官及教授一人,學生三百人。” 元 揭傒斯 《增城三皇廟記》:“然後三皇之祀始尊,醫學之教始行。” |
以保護和增進人類健康、預防和治療疾病為研究內容的科學 To protect and promote human health,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s of the content of science |
以保護和增進人類健康、預防和治療疾病為研究內容的科學。 清 昭槤 《嘯亭續錄·商太醫》:“ 商 院判 景霨 , 浙江 人,為 文毅公 十世孫,工醫學,用方精粹,每多奇效。” 魯迅 《朝花夕拾·藤野先生》:“他的對於我的熱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誨,小而言之,是為 中國 ,就是希望 中國 有新的醫學。” |
|
醫學(medicine),是處理健康相關問題的一種科學,以治療和預防生理和心理疾病和提高人體自身素質為目的。狹義的醫學衹是疾病的治療,但也有說法稱預防醫學為第一醫學,臨床醫學為第二醫學,復健醫學為第三醫學。醫學的科學面是應用基礎醫學的理論與發現,例如生化、生理、微生物學、解剖、病理學、藥理學、統計學、流行病學等,來治療疾病與促進健康。然而,醫學也具有人文與藝術的一面,它關註的不僅是人體的器官和疾病,而是人(身體和心理)的健康和生命。生理、心理、社會模式是廣為接受的理論,而其他如生理心理靈性社會的照顧、全人、全隊、全程、全家的醫療也都是現代醫學的重要理論。隨着醫學模式的轉變,醫學的人文性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醫學倫理目前最廣為人知的是四初確原則方法論:自主、行善、不傷害、正義。
醫學可分為現代醫學(即通常說的西醫學)和傳統醫學(包括中醫學、藏醫學、蒙醫學等等)多種醫學體係。不同地區和民族都有相應的一些醫學體係,宗旨和目的不盡相同。印度傳統醫學係統也被認為很發達。
研究領域大方向包括基礎醫學、臨床醫學、檢驗醫學、預防醫學、保健醫學、康復醫學等等。
* 1 基礎醫學
* 2 臨床醫學
* 3 第三醫學
* 4 檢驗醫學
* 5 預防醫學
* 6 特種醫學
* 7 傳統醫學
o 7.1 中醫學
+ 7.1.1 基礎理論
+ 7.1.2 經典理論
o 7.2 藏醫學
o 7.3 蒙醫學
* 8 藥學
基礎醫學
醫學生物數學 醫學生物化學醫學生物物理學 人體解剖學 醫學細胞生物學 人體生理學 人體組織學 人體胚胎學 醫學遺傳學 人體免疫學 醫學寄生蟲學 醫學微生物學 醫學病毒學 人體病理學 病理生理學 藥理學 醫學實驗動物學 醫學心理學 生物醫學工程學 醫學信息學 急救學 護病學 新中心法則
臨床醫學
臨床診斷學o 實驗診斷學.影像診斷學+ 放射診斷學+ 超聲診斷學+ 核醫診斷學* 臨床治療學 職能治療學 化學治療學 生物治療學 血液治療學 組織器官治療學 飲食治療學 物理治療學 語言治療學 心理治療學 內科學 外科學 泌尿科學 婦産科學 兒科學 老年醫學 眼科學 耳鼻喉科學 口腔醫學 傳染病學 皮膚醫學 神經醫學 精神病學 腫瘤醫學 急診醫學 麻醉學 護理學 家庭醫學 性醫學 臨終關懷學 康復醫學 保健醫學 聽力學
第三醫學
* 復健醫學
檢驗醫學
* 臨床檢驗學o 臨床生物化學o 臨床免疫學o 臨床微生物學o 臨床寄生蟲學o 臨床血液檢驗學o 臨床細胞檢驗學o 生理功能檢查:心電圖等* 法醫學* 病理學
預防醫學
* 公共衛生學* 流行病學* 醫學統計學* 勞動衛生學* 職業病學* 地方病學* 社會醫學* 行為醫學* 醫學地理學* 食品衛生學* 個人衛生學* 婦幼衛生學* 兒少衛生學
特種醫學
軍事醫學 航天醫學 航海醫學傳統醫學 中醫學
基礎理論
中醫學基礎 中醫診斷學 中藥學 方劑學 中醫醫學史 各傢學說
經典理論
黃帝內經 傷寒論 金匱要略 溫病學
臨床醫學
中醫內科學 中醫外科學 中醫婦科學 中醫兒科學 中醫男科學 針灸學 推拿學 中醫骨傷科學 中醫骨病學 中醫眼科學 中醫耳鼻喉科學 中醫急癥學
藏醫學
蒙醫學
藥學 |
|
人類醫學發展到今天——二十一世紀,主要形成了東方醫學(主要指中國醫學即中醫,其它有藏醫、蒙醫等世界傳統醫學)和西方醫學(即西醫)兩大分支,二者在形式上的融合又形成了第三種醫學——中西醫結合醫學,而從中西醫學比較研究與匯通走嚮了現代係統醫學領域。
中醫即中國醫藥學,是形成於數千年前的中國,是建立在人們與疾病長期鬥爭的經驗總結及陰陽五行、八綱髒腑辨證基礎上,運用樸素辯證法及思辨推理方法,認識機體、自然、疾病三者關係,發展起來的一門以“功能人”包括功能髒器為概念的獨特的醫學哲學理論體係。在治療上,除了藥物外,還有針灸、推拿氣功、耳針等特殊療法,它是世界傳統醫學中最完善的一種醫學理論體係。它為人類尤其為中國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做出了巨大貢獻。
西醫學是最近三四百年來建立在解剖學、生物學及現代科學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以“解剖人、肉體人”為概念的、新興的現代醫學科學理論體係。主要采用科學實驗方法,從宏觀到微觀,直至目前的分子基因層次水平,發展極為迅速,超過其它任何一門醫學科學,成為世界醫學史上的主流。
可見中西醫學,一個是以“功能人”為概念的獨特的哲學醫學理論體係,一個是以“解剖人、肉體人”為概念的新興的現代醫學科學理論體係,二者都不是以完整人為研究對象的科學,從理論講二者都不是科學的,勢必影響各自發展。事實也證明這一切,中醫長期停滯不前、療效也不確實。西醫儘管發展到目前的基因分子層次,但疾病發病率居高不下,對絶大部分疾病發病原因認識不清、發病機理弄不明白,治療受到製約,在小小SARS、禽流感面前竟束手無策,在糖尿病、癌癥、心腦血管疾病、尿毒癥等相當多疾病面前更是不得不求助或藉助中醫治療。一個是療效不確實,一個是有些甚至相當多疾病無法治療,這就是中西醫學結合的緣由。然而,由於二者是兩套理論、兩股道上跑的車,風馬牛不相及,從理論上講就沒有結合的可能,衹是形式上的融合罷了。故出現西醫對治療不了的疾病衹好求助中醫,而中醫則往往采用西醫診斷中醫治療,以及中西治療法一塊用的局面。
至於循癥醫學、比較醫學、後現代醫學、行為醫學等所謂“醫學”,都稱不上一門獨立的醫學科學,關於這一點在靈魂醫學有關章節中將有相關點評。
總之,目前以中西醫學為主的世界各種醫學科學都存在不完整性的瑕疵,即都是以不完整的人為研究對象的醫學科學,故不能解决目前存在於中西醫學甚至人文社會科學史上一切疑難模糊問題,成為阻礙醫學科學前進的羈絆。的確,要解决目前存在於中西醫學甚至人文社會科學上一切疑難模糊問題,顯然已完全超出了中西醫學所涉及的範疇,我們必須跳出中西醫學的理論框架,建立起一個新的醫學理論體係。該體係所涉及的一切問題不管從廣度上,還是從深度上,都應該遠遠超過現有的中西醫學理論,並將現有中西醫學理論納入自己的理論框架範圍之內。為了肩負起這一歷史使命,原創人生、醫學理論體係——靈魂醫學 soul medicine應運而生,她不但從宏觀上或戰略上圓滿解釋並解决了存在於人類醫學及人文社會科學史上的一切疑難模糊問題,而且還能夠使人們得以啓迪人生,不得不重新認識人類自身、不得不重新認識人類賴以生存的這個多維世界。 |
醫學定義,另類醫學的健康突圍 Medical definition, alternative medicine health break |
醫學定義(medicine),是處理人健康定義中人的生理處於良好狀態相關問題的一種科學,以治療預防生理疾病和提高人體生理機體健康為目的。狹義的醫學衹是疾病的治療和機體有效功能的極限恢復,廣義的醫學還包括中國養生學和由此衍生的西方的營養學。現在世界上醫學主要有西方微觀西醫學和東方宏觀中醫學兩大係統體係。醫學的科學性在與應用基礎醫學的理論不斷完善和實踐的驗證,例如生化、生理、微生物學、解剖、病理學、藥理學、統計學、流行病學,中醫學及中醫技能等,來治療疾病與促進健康。雖然東西方由於思維方式的不同導致研究人體健康與外界聯繫及病理機製的宏觀微觀順序不同,但在不遠的將來中西醫實踐的豐富經驗的積纍和理論的形成必將誕生新的醫學---------人類醫學。
不同於現代醫學,不同於傳統中醫, 金水醫學誕生了,金水醫學是以驅除病理,恢復生理為主張的全新醫學,走出了人類醫學的誤區,治療疾病的特色鮮明,不論是任何疾病都能做到從危為安,由重到輕的恢復辦法。金水醫學認識到人體是生命體,生命體有自己的強大的生理自我愈合功能,幫助生命體恢復自主作用纔是治療疾病的根本。針對當今現代文明病,現代疑難病,現代慢性病,亞健康,一體多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治療法則為“胃腸潔,氣血流,玄府開,營衛昌”人生命體運動符合自然節律,最終達到人體生理增強,消滅疾病的目的。 |
醫學的分類 Medicine Classification |
醫學可分為現代醫學(即通常說的西醫學)和傳統醫學(包括中醫學、藏醫學、蒙醫學等等)多種醫學體係。不同地區和民族都有相應的一些醫學體係,宗旨和目的不盡相同。印度傳統醫學係統也被認為很發達。
研究領域大方向包括基礎醫學、臨床醫學、檢驗醫學、預防醫學、保健醫學、康復醫學等等。
基礎醫學包括:醫學生物數學 醫學生物化學 醫學生物物理學 人體解剖學 醫學細胞生物學 人體生理學 人體組織學 人體胚胎學 醫學遺傳學 人體免疫學 醫學寄生蟲學 醫學微生物學 醫學病毒學 人體病理學 病理生理學 藥理學 醫學實驗動物學 醫學心理學 生物醫學工程學 醫學信息學 急救學 護病學 新中心法則。
臨床醫學包括: 臨床診斷學 實驗診斷學.影像診斷學+ 放射診斷學+ 超聲診斷學+ 核醫診斷學* 臨床治療學 職能治療學 化學治療學 生物治療學 血液治療學 組織器官治療學 飲食治療學 物理治療學 語言治療學 心理治療學 內科學 外科學 泌尿科學 婦産科學 兒科學 老年醫學 眼科學 耳鼻喉科學 口腔醫學 傳染病學 皮膚醫學 神經醫學 精神病學 腫瘤醫學 急診醫學 麻醉學 護理學 家庭醫學 性醫學 臨終關懷學 康復醫學 保健醫學 聽力學。 |
|
中、西醫學的起源大致相同。主要包括:①救護、求食的本能行為。如動物受傷會舐其傷口、遇熱會避入水中,人與動物一樣有着本能救護。人類的求食本能在尋找食物時,逐漸發現了蔥、薑、蒜、粳米、薏米等雖為食物或調味品,卻具有治病作用;②生活經驗創造了醫學。先古人類通過勞動製造出利器,從而産生了砭石、骨針等醫療器具,逐漸掌握了運用工具治療疾病的經驗。與此同時,人們發現活動肢體可以舒筋活絡,強身健體,“導引術”、“五禽戲”的形成,也是古代人們積纍生活經驗後産生的保健養生觀;③醫、巫的合與分。由於原始人受製於智力尚未開化,對自然界的變化以及宇宙間的一切反常現象,心存恐懼,難以做科學、合理的解釋,因而誤以為有超自然的力量主宰其中。故巫、醫合流曾是中、西醫學共有的一段歷史。在中醫學的歷史進程中,“祝由”術沿襲數千年,屬於元明臨床“十三”科之一,但以醫學為目的的解剖可追溯到公元11年(西漢王莽新朝三年),是中國古老的實證醫學萌芽。由於儒、釋、道三教合流所形成的中國文化格局,“重道輕器”衍生出的務虛傾嚮,重體悟而疏實證,必然缺少邏輯推理,致使中國的實證醫學成就在日後難以與西方醫學同日而語。古埃及醫師運用念咒、畫符和草藥治病,前二者就是巫醫。西醫在古希臘時期就開始醫巫分傢,亞裏士多德曾詳細描述了動物的內臟和器官,古希臘醫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人物希波剋拉底將唯物主義哲學運用於醫學之中,在《論聖病》中說:“被人們稱為‘神聖的’疾病(指癲癇和一些精神患者),在我看來一點也不比其他病癥更神、更聖,與其他任何疾病一樣起源於自然的原因。衹因這些病癥狀奇異,而人們對它們又一無所知,充滿疑惑,故而將其原因和性質歸之於神靈。”亞裏士多德所創立的唯物主義醫學體係,加快了醫學科學化的進程;④軸心時代中、西醫學的峰巔之作。雅斯貝而斯曾說:“如果歷史有一個軸心,那麽我們就必須將這軸心作為一係列對全部人類都有意義的事件,……發生於公元前800至200年間的這種精神歷程似乎構成了這樣一個軸心。……非凡的事件都集中發生在這個時期。……並且是獨立地發生在中國、印度和西方”。這一階段,是東、西方哲學、科學、文化發展的重要時期。此時諸子蜂起,儒傢、墨傢、道傢、法傢學派林立,形成了空前絶後的學術繁榮局面,對中華文化的發展起了奠基作用;處在古典希臘文明的開創時期,出現了德謨剋利特、費底亞斯、阿基米德、蘇格拉底等哲人和智者。在東、西方科學和文化昌明的大背景下,《黃帝內經》和《希波剋拉底全集》代表着中、西兩座醫學的峰巔之作便自然而然的誕生了。《內經》的問世,標志着中醫學已從簡單的臨床經驗積纍,升華到係統的理論總結。關於《希波剋拉底全集》,意大利著名醫史學家卡斯蒂格略尼認為:“是自然科學幾乎沒有萌芽的時代,在醫術上具有先進性的最寶貴的代表文獻。希波剋拉底學派的醫學雖然在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的知識上有缺陷,雖然衹是很少而粗略地研究過動物,但是它主要是建立在臨床實驗和哲學推理的基礎上,終能使醫學提高到難以超過的高度。這是歷史上最有意義的現象之一,並可能是最重要的,因為它說明通過經驗,實際觀察和正確的推理,可以得到極有價值的寶貴材料,……他的確解决了醫學歷史上具有决定性傾嚮的開端。”比較《黃帝內經》和《希波剋拉底全集》,二者的理論建構有諸多相似之處:廢巫存醫、整體觀念、調節平衡、哲學思辯、臨床實踐。其中《黃帝內經》強調以五髒為中心的整體觀,從外測內,可以不依賴解剖形態學而照樣診治疾病。其理論體係是自洽的,難以突破;《希波剋拉底全集》雖然沒有係統的解剖學和生理學等基礎知識,但卻強調具體的解剖結構,為醫學的實證開了先河。這些差異為中、西醫學的日後分嚮而行埋下了伏筆。 |
醫學的形成與發展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edical |
東、西方文化歷史背景是中、西醫學形成、發展的土壤。公元2世紀東、西方的兩位醫學巨匠張仲景和蓋倫,傳承了不同的學術思想,創建了迥異的醫學範式,發展和完善了不同的理論體係,使中、西醫學各自走嚮了兩條完全不同的發展道路。
在漢代醫學家張仲景所著述的《傷寒雜病論》之前,就有《內經》、《難經》、《本草經》等古典醫藥典籍。張仲景總結了漢代以前的醫學成就,繼承了《內經》等基本理論和豐富的醫藥知識,結合自己的臨床實踐,寫成了《傷寒雜病論》。其貢獻在於確立了中醫學辨證論治的理論體係,為後世中醫臨床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西方,蓋倫的一生生活在羅馬帝國時安東尼父子的執政期。彼時,羅馬帝國的繁榮,為蓋倫的醫學成就、以及西方醫學的昌盛,提供了可靠的政治、經濟、科技和文化保證。蓋倫繼承希波剋拉底的學術思想,著述200餘部著作,現存的83部著作中,內容涉及解剖、生理、病理、衛生、藥物、《希波剋拉底文集》研究、哲學、語言學、邏輯學、數學、歷史、法律等。倡導實證醫學,他的科學方法論具有重視實驗、疾病局部定位思想、重視形式邏輯、強調演繹法等特點,對後世西醫學的發展影響深遠。
中、西醫學在張仲景和蓋倫完全相悖的醫學範式引導下,開始步入了分道揚鑣的歷史進程。在中華文化強調“中和”的大背景下,學術界便有了“海納百川”的寬鬆氣氛。出現了學術流派精彩分呈,如瘟病的寒溫之爭,經方時方之別等。中醫學按張仲景的思維範式,蓬蓬勃勃的發展起來了。隨着科學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特別是醫療實踐的發展,最初的中醫學理論已無法詮釋新的科學事實,因此,醫學理論必須不斷創新,才能適應社會需要,這就促使中醫學進入漢代以後,呈現出全面發展的階段,這個階段共包括四個時期:
魏晉隋唐時期由於重視總結臨床經驗,並繼承整理發揮《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等經典醫著的理論,出現了衆多名醫名著。如晉代王叔和的《脈經》和皇甫謐的《針灸甲乙經》、隋代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唐代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宋金元時期我國經濟和科學技術日益發展,學術文化領域百傢爭鳴,特別是思想傢的革新精神,為中醫學理論的創新和突破性進展,提供了有利的文化背景。宋代陳無擇著《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一書,提出三因學說;並産生了最具盛名四大學派,劉完素倡導火熱論;張從正力倡“攻邪論”;李杲提出“內傷脾胃,百病由生”的理論;朱震亨創造性地闡明了相火的演變規律。
明清時期是中醫學理論綜合匯編、深化發展,臨床各科辨證體係豐富、提高階段。如明代樓英的《醫學綱目》和王肯堂的《證治準繩》,清代吳謙等編著的《醫宗金鑒》和陳夢雷主編的《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等。王清任著《醫林改錯》,註重實證研究,糾正了古醫籍中關於解剖知識的某些錯誤,肯定了“腦主思維”,發展了瘀血理論。溫病學說的形成和發展,標志着中醫理論的創新與突破,吳有性著《溫疫論》,葉天士著《溫熱病篇》,吳鞠通著《溫病條辨》等,在藥物學研究方面,李時珍著的《本草綱目》,總結了16世紀以前我國藥物學研究的成就。
而西方醫學隨着西羅馬帝國的滅亡,逐漸進入了中世紀的千年黑暗,科學變成了神學的奴婢,牧師取代醫師。從13世紀開始,始漸復明,直到15世紀,衝破封建宗教藩籬,纔得以迅速發展。達·芬奇開創現代解剖學,維薩裏創立解剖生理學;1731年意大利摩爾幹尼創立了病理解剖學;1855年德國魏爾嘯創建了細胞病理學;與此同時西方科學方法論對醫學發展具有指導作用。以實驗為主的實證方法(觀察實驗和比較分析)、及對醫學研究中的“經院哲學”的徹底决裂、依靠各門自然科學所提供的技術手段和方法,培養了醫學家們的科學意識,賦予了醫學的自然科學屬性,使其擺脫了思辯推理的玄想而成就了生物醫學模式下的實驗科學。至此中醫學在實證醫學領域已無法於西醫同日而語。但中醫學相對於西醫學的優勢是從宏觀入手,註重整體,強調局部與局部、局部與整體之間的聯繫,重視辨證,主張“三因治宜”的個體化診療方略等。 |
東西方醫學的差異與交融 Differences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medicine and Blending |
中、西醫學運用不同的思維模式診治疾病,其基本理論各成體係並有根本差異。中西醫學的差異不僅僅是有否實證的科學理念,最主要的是兩種文化體係的差別。從理論上講,中西醫學是兩種不可能統一的醫學體係。“中體西用”曾成為中西醫匯通派的指導思想,但由於兩種醫學的根基不同,硬在中醫之體上套上西醫之用,近一個世紀的事實證明,“匯通醫學的體用判斷脫離了中西醫學的事實認識,以價值認識代替了事實認識,决定最終結果勞而無功”,因此,中、西醫學應並存共榮而不必強求統一。
儘管目前中、西醫學還不可能融合成為一種統一的醫學模式,但可以獨立發展,並存共榮,整合互補。緣於現代信息論、係統論和控製論的影響,西醫學的發展趨勢若僅僅是單純地重視分析而忽略了整體結構和整體功能,無疑將漸行漸窄。而中醫講究“感悟”,未免夾帶有很多主觀因素,難以客觀地定量,定性。若中醫的診察疾病能參考現代醫學的微觀分析,將辨證與辨病相結合,實現宏觀與微觀的統一,使中醫診斷客觀化,即把分析與綜合相結合的方法引入中醫理、法、方、藥的研究,使二者有機結合,互相藉鑒、補充,避免各自的片面性、局限性,這將有利於中西醫學的優勢互補,“和而不同”,多元發展。近年來,中醫藥在防治非典、禽流感和艾滋病方面發揮的獨特作用也證實了二者的有機結合,具有肯定的臨床療效。
不管是中醫學還是西醫學,從二者現有的思維方式的發展趨勢來看,均是走嚮現代係統論思維,中醫藥學理論與現代科學體係之間具有係統同型性,屬於本質相同而描述表達方式不同的兩種科學形式。可望在現代係統論思維上實現交融或統一,成為中西醫在新的發展水平上實現交融或統一的支撐點,希冀籍此能給中醫學以至生命科學帶來良好的發展機遇,進而對醫學理論帶來新的革命。 |
現代中醫史 Modern Chinese History |
上個世紀末,本世紀初,1996年,清華學界對中醫氣本質,經絡實質,陰陽,五行,藏象,中醫哲學觀等都有了新的全面整體創造性的認識和解說。如,鄧宇等發現的:氣是流動着的‘信息-能量-物質’的混合統一體;分形分維的經絡解剖結構;數理陰陽;中醫分形集:分形陰陽集-陰陽集的分形分維數,五行分形集-五行集的分維數;分形藏象五係統-暨心係統、肝係統、脾係統、肺係統、腎係統;中醫三個哲學觀-新提出的第三哲學觀:相似觀-分形論等。
還包括近代針灸經絡的發展史,近代中醫氣的進展簡史,中西醫結合史,中醫中藥史等. |
古代(經典)中醫史 Ancient (classical) TCM history |
中國的中醫學起源於三皇五帝時期,相傳伏羲發明了針灸並嘗試草藥。在公元前3000多年,中國的軒轅黃帝寫下了人類第一部醫學著作——《祝由科》,後世人在這部醫藥著作的基礎上不斷增補刪改,逐漸形成了後來的《黃帝內經》和《黃帝外經》,並由祝由科裏將純粹的醫藥分離了出來,形成了後來的中醫學。而其中的《黃帝內經》則在世界上第一個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這一防病養生保健康的預防醫學觀點。
軒轅黃帝早在周代(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就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醫院和醫療制度,周代的醫療機構設有醫師、上士、下士、府(管藥庫)、史(管記錄)、徒若幹人。下面又分食醫(管飲食衛庫)、疾醫(內科)、瘍醫(外科)、獸醫四種,這是世界上最早的醫學分科。醫師總管醫藥行政,並在年終對醫生進行考核;《周禮》記載“歲鼕則稽其事,以製其食”,就是說,醫生每年都要通過年終考核增減俸祿。 當時的患者已經分科治療,而且建立病歷。“死終則各書其所以,而入於醫師”,規定在死者病歷上要寫明死因,然後送交醫師存檔,以便總結醫療經驗,提高醫療技術。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病歷制度。
在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年-前221年)時期名醫輩出,秦國有名醫醫緩,齊國有長桑和他的徒弟扁鵲。扁鵲發明了中醫獨特的辨證論治,並總結為“四診”方法,即“望、聞、問、切”。扁鵲看病行醫有“六不治”原則:一是依仗權勢,驕橫跋扈的人不治;二是貪圖錢財,不顧性命者不治;三是暴飲暴食,飲食無常者不治;四是病深不早求醫者不治;五是身體虛弱不能服藥者不治;六是相信巫術不相信醫道者不治。後世則尊稱他為神醫扁鵲。春秋戰國時流行的主要醫學著作有《黃帝內經》、《黃帝外經》、《扁鵲內經》、《扁鵲外經》、《白氏內經》、《白氏外經》和《旁篇》這七本,合成“七經”。
在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專門法醫——"令史"。 秦律規定,死因不明的案件原則上都要進行屍體檢驗,司法官如果違法不進行檢驗,將受到處罰。秦代的《封診式》對法醫鑒定的方法、程序等有較為詳細的記載。在人命案件中,鑒定檢驗的主要內容有屍體的位置、創傷的部位、數量、方向以及大小等。令史檢驗完成之後,必須提交書面報告,稱為“爰書”,是世界上最早的法醫鑒定和現場勘察報告。秦代還在世界上第一個建立傳染病醫院——“癘遷所”,並製定了最早的治療傳染病的隔離制度。1975年湖北省雲夢睡虎地出土秦簡中記載:當時規定,凡經醫生在給病人檢查後發現有鼻梁塌陷、手上無汗毛、聲音沙啞、刺激鼻腔不打噴嚏等癥狀者,一律送至癘遷所隔離治療。這說明中國古代對傳染性疾病的治療措施,很早就已經是得力有效的。
到了西漢時期(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中醫的陰陽五行理論已經非常完備,名醫則有太倉公淳於意和公乘陽慶。東漢出現了著名醫學家張仲景和華佗。張仲景完善了中醫的辨證理論,他還是世界上第一個臨床醫學大師,被尊稱為醫聖。他著有《傷寒論》《療婦人方》、《黃素方》、《口齒論》、《平病方》等等醫書,最終流傳下來的醫書被並被後人編纂為《傷寒雜病論》和《金匱要略》。張仲景采用辨證論治的基本原則,在《傷寒論》中歸結為“八綱辨證”和“六經論治”,經由這兩種方法辨證論治後,再采用“八法”(汗、吐、下、和、溫、清、補、消)治療疾病。“八綱辨證”是書中貫徹辨證論治的具體原則,所謂“八綱”(陰、陽、表、裏、寒、熱、虛、實)是運用“四診”(望、聞、問、切)分析和檢查疾病的部位、性質而歸納出來,“六經論治”是整個髒腑經絡學說在臨床醫學上的具體運用。東漢末年,華佗則以精通外科手術和麻醉名聞天下,華佗是世界上第一個使用麻醉術進行手術的人,他發明的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醉藥物,還創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健身體操“五禽戲”。可惜華佗所著醫書的《青囊書》最後被付之一炬。在漢代,大量的醫藥和歷算等書籍傳入西藏(《西藏王統記》記載)。在漢代還出現了專門性的婦科醫院,西漢時的“乳捨”,是世界上最早的婦産醫院。
南北朝時期(420年-589年) 問世了世界上最早的兩本兒科專著,即王末鈔的《小兒用藥本草》和徐叔響的《療少小百病雜方》。南朝宋元嘉二十年(公元443年),太醫令秦承祖創建了世界上第一個醫學院。到了公元6世紀,隋朝完善了這一醫學教育機構,並命名為“太醫署”,署內分醫、藥兩部,太醫令是最高官職,丞為之助理,下有主藥、醫師、藥園師、 醫博士、助教、按摩博士、祝禁博士,在校師生最多時達580人之多。
在唐朝(公元618年-907年),孫思邈總結前人的理論並總結經驗,收集藥方多達5000多個,出版了《大醫精誠 》、《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三本醫學著作,後世尊稱他為藥王。唐朝以後,中國醫學理論和著作大量外傳到突厥、高句麗、日本、中亞、西亞等地。
到了在唐末宋初,兒科專著《顱囟經》問世流行,而世界醫學史上第一個著名兒科專傢錢乙(公元1032-1113年)則受此書啓發,撰寫了著名的兒科巨著《小兒藥證直訣》,後人把錢乙尊稱為“兒科之聖”,“幼科之鼻祖”。 北宋時期(960年-1127年),宋政府設立翰林醫學院即太醫局,醫學分科已經非常完備,並且統一了中國針灸穴位,出版《圖經》。北宋的宋慈出版了世界上最早的法醫學著作《洗冤集錄》。
在明朝(1368年-1644),著名醫學家李時珍的醫學巨著《本草綱目》成書,這本書不僅是藥物學專着,還包括植物學、動物學、礦物學、化學等方面的知識。《本草綱目》刊行後很快傳入日本、朝鮮及越南等亞洲地區,在公元17、18世紀先後被翻譯成多種歐洲語言。另一方面,李時珍是世界上第一個提出大腦負責精神感覺、又發現膽結石病、利用冰敷替高熱病人降溫以及發明消毒技術的醫學家。此外還有王叔和的《脈經》、皇甫謐的《針灸甲乙經》、陶弘景的《本草經集註》、葛洪的《肘後備急方》、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蘇敬的《新修本草》 、王燾的《外臺秘要》、元丹貢布的《四部醫典》、《太平聖惠方》、王惟一的《銅人腧穴針灸圖經》等大量醫學典籍問世。自明朝中醫發展已經達到了頂峰,出現了諸多的醫學流派。同時在朝鮮研究中醫的所謂東醫學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例如許瀎撰寫了《東醫寶鑒》。
自清朝末年,中國受西方列強侵略,國運衰弱。同時現代醫學(西醫)大量涌入,嚴重衝擊了中醫發展。中國出現許多人士主張醫學現代化,中醫學受到巨大的挑戰。人們開始使用西方醫學體係的思維模式加以檢視,中醫學陷入存與廢的爭論之中。同屬中國醫學體係的日本漢方醫學、韓國的韓醫學亦是如此。2003年“非典”以來,經方中醫開始有復蘇跡象。
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中醫作為“古為今用”的醫學實例得到中國共産黨政策上的支持而得以發展。現代,中醫在中國仍然是治療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
在國際上,針灸在引起醫學界極大興趣,世界衛生組織的觀點認為,針灸已被證實在減輕手術後疼痛、懷孕期反胃、化療所産生的反胃和嘔吐、牙齒疼痛方面是有效的且其副作用非常低,然而,對慢性疼痛,背部疼痛以及頭痛,數據顯示出模棱兩可或者爭議性。。WHO認為很多針灸和一些草藥的有效性得到了科學雙盲研究的較強支持,但是對於其它的傳統療法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研究,而且不能忽視未經研究的傳統療法存在的安全性及危險性等問題。WHO在2002年5月26日發表“2002-2005年傳統醫藥研究全球策略”,邀請全球180餘國將替代醫學納入該國的醫療政策。 |
近代、現代醫學史 In modern times, the history of modern medicine |
近代的醫學 西方近代醫學是指文藝復興以後逐漸興起的醫學,一般包括16世紀、17世紀、18世紀和19世紀的歐洲醫學。
16世紀 封建社會後期,手工業和商業發展,手工工廠出現,生産力的增長也促進對新市場的尋找。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1497年達·伽馬發現好望角,1519~1522年麥哲倫環繞世界一周。許多藥物(如鴉片、樟腦、鬆香),由東方傳入歐洲,美洲發現後,歐洲也有了金雞納、愈創木、可可果。
由於資本主義的興起,首先在意大利形成了資産階級的知識分子。他們的特點是敢於嚮教會思想挑戰,反對宗教迷信的束縛。他們的口號是:“我是人,人的一切我應該瞭解”,以此來反對神學的統治。他們一方面傳播新文化,一方面竭力鑽研和模仿古代希臘的文化,因此此時期稱為“文藝復興”。1543年哥白尼出版《天體運行論》,是科學史上文藝復興的開始。
①醫學革命。文藝復興運動中,懷疑教條、反對權威之風興起。於是,醫界也産生了一場以帕拉切爾蘇斯(1493~1541)為代表的醫學革命。
中世紀的醫學校中,主要講阿維森納的《醫典》,以及加倫和希波剋拉底的著作。教師照本宣科,一切墨守成規,毫無生氣。文藝復興的狂潮,很快就波及醫學領域。帕拉切爾蘇斯指出人體的生命過程是化學過程。他在巴塞爾大學任教時主張用流行的德語寫書和講演,使醫學易為大衆所接受,這是一件偉大的改革。他重視實踐,反對煩瑣的經院哲學,反對中世紀頑固的傳統和權威觀念,他說:“沒有科學和經驗,誰也不能成為醫生。我的著作不是引證古代權威的著作,而是靠最大的教師──經驗寫成的”。他勇敢地嚮墨守成規和盲目崇拜進行鬥爭,公開焚毀了加倫和阿維森納的著作。
②人體解剖學的建立。古代的人認為身體是靈魂寄居之處,在封建社會,各民族無例外地禁止解剖屍體。因此,人體解剖學得不到發展,這個時代的醫書如加倫所著的解剖學中,解剖圖幾乎全是根據動物內臟繪成的。反之,文藝復興時代的文化,把人作為註意的中心,在醫學領域內人們首先重視的就是研究人體的構造。
首先革新解剖學的是意大利的達·芬奇,他認為作為現實主義的畫傢,有明瞭解剖的必要,尤其需要瞭解骨骼與肌肉,於是從事人體解剖。不過,他所繪製的700多幅解剖圖,傳至今日還有150餘幅。畫得大都準確、優美。他首先對加倫的解剖學發生疑問。他曾往氣管吹入空氣,但無論如何用力,也不見心髒膨脹起來,於是得出結論:加倫所謂肺與心相通的學說是錯誤的。他還檢查過心髒的構造與形態,他所畫的心髒圖較以往有關圖畫正確得多。此外,他還發現了主動脈根部瓣膜的活動及其性質,證明瓣膜的作用在於阻止血液回流。他所提到的心血管方面的問題,不久就引起了醫學家們的註意。
根據直接的觀察來寫作人體解剖學教科書這一工作由A.維薩裏完成。維薩裏先肄業於盧萬大學,後轉入巴黎大學。當時,這兩所大學講解剖時,仍是教授高坐椅上講課,助手和匠人在臺下操作,而且一年內最多衹允許進行3或4次解剖。維薩裏不滿足這種狀況,曾夜間到野外去盜竊屍體來進行解剖。當時意大利的帕多瓦大學有歐洲最好的解剖教室。於是他到那裏任教。1543年,他將工作中積纍起來的材料整理成書,公開發表。這本書就是《人體構造論》。此書指出加倫的錯誤達 200多處,如 5葉肝、兩塊下頜骨等。並指出加倫解剖學的依據是動物如猴等。維薩裏雖然也受到當時保守派的指責,但他的學生們發展瞭解剖學。
總之,16世紀歐洲醫學擺脫了古代權威的束縛,開始獨立發展,其主要成就是人體解剖學的建立。這既表明一門古老的學科在新的水平上復活,又標志着醫學新徵途的開始。
17世紀 16世紀,尼德蘭發生革命,産生了獨立的資産階級國傢荷蘭;17世紀,英國推翻了專製王權,建立資産階級的議會制度。新興資産階級為了發展工商業支持科學技術,提倡寬容,這些都有進步作用。哲學上培根提出經驗主義,提倡觀察實驗,主張一切知識來自經驗,並提倡歸納法;他的名言“知識就是力量”激勵了後人的探索熱情。笛卡爾是唯理論的代表,他重視人的思維能力,同時,又把機械論觀點運用於對生理問題的研究,對後世的生命科學影響很大。這時期還出現了一些科學社團,它促進了交流,推動了科學進步。在17世紀,英國科學處於領先地位。
生理學的進步。17世紀,量度觀念已很普及。最先在醫界使用量度手段的是聖托裏奧(1561~1636)。他製作了體溫計和脈搏計。還製造了一個像小屋似的大秤,可在其中生活、睡眠、運動、進食;在排泄前後,他都秤量自己的體重,如此不厭其煩地進行了30餘年。他發現體重在不排泄時也在減輕,認為其原因是“不易覺察的出汗”。這可以說是最早的新陳代謝研究。
實驗、量度的應用,使生命科學開始步入科學軌道。其標志是血液循環的發現。
W.S.哈維(1578~1657)也畢業於帕多瓦大學,在他以前,帕多瓦大學的解剖學家們曾相繼發現並解釋了心髒血循的環節。1553年,西班牙學者M.塞爾維特(1511~1553)確認血液自右心室流入左心室,不是經過中隔上的孔,而是經過肺髒作“漫長而奇妙的迂回”。
哈維最先在科學研究中,應用活體解剖的實驗方法,直接觀察動物機體的活動。同時,他還精密地算出自左心室流入總動脈,和自右心室流入肺動脈的血量。他分析認為血液絶不可能來自飲食,也不可能留在身體組織內,他斷定自左心室噴入動脈的血,必然是自靜脈回歸右心室的血。這樣就發現了血液循環。哈維於1628年發表了著作《心髒運動論》。
顯微鏡的應用。隨着實驗的興起,出現了許多科學儀器,顯微鏡就是17世紀初出現的。顯微鏡把人們帶到一個新的認識水平。在這以後,科學家利用顯微鏡取得了一係列重要發現。
臨床醫學和T.西德納姆(1624~1689)。內科學直到17世紀一直沒有什麽進展。醫術與中世紀相仿,四體液論依然是疾病理論的基礎。由於當時醫生多研究解部學和生理學,似乎忘記了醫生的責任,所以17世紀的臨床醫學家T.西德納姆指出:“與醫生最有直接關係的既非解剖學之實習,也非生理學之實驗。乃是被疾病所苦之患者。故醫生的任務首先要正確探明痛苦之本質,也就是應多觀察同樣病患者的情況,然後再研究解剖、生理等知識,以導出疾病之解釋和療法”。同時,他非常擁護希波剋拉底關於“自然治愈力”的思想。這既說明了當時臨床學還很落後,也表明他對人體抗病能力的重視。
18世紀 在18世紀歐洲各國已進入了資本主義確立時期。18世紀,美國獨立,法國發生革命,資産階級在西歐多數國傢取得政權,並且嚮外擴張勢力,發展世界貿易。在商品需要的刺激下,首先在英國的棉紡織業發生了技術大革新,織布機和紡織機都發明了,1784年J.瓦特製成改良蒸汽機,它不但應用於紡織工業,也應用於各種工礦業。用機器生産代替手工生産,這便是所謂産業革命。手工工人變成機器工人,工業無産階級首先在英國形成。同時資本主義生産力也就大為發展。
①病理解剖學的建立。到18世紀,醫學家已經解剖了無數屍體,對人體的正常構造已有了清晰的認識,在這基礎上,他們就有可能認識到若幹異常的構造。意大利病理解剖學家G.B.莫爾加尼(1682~1771)於1761年發表《論疾病的位置和原因》一書,描述了疾病影響下器官的變化,並且據此對疾病原因作了科學的推測。他把疾病看作是局部損傷,而且認為每一種疾病都有它在某個器官內的相應病變部位。在他以後醫師纔開始用“病竈”解釋癥狀。這種思想對以後的整個醫學領域影響甚大。
②叩診的發明。18世紀後半期,奧地利醫生J.L.奧恩布魯格(1722~1809)發明了叩診。他的父親是酒店老闆,常用手指敲擊大酒桶根據聲音猜測桶裏的酒量。後來,奧恩布魯格把這個方法用在人的胸腔,以尋找“病竈”。經過大量經驗觀察,包括屍體解剖追蹤,他創立應用至今的叩診法。但叩診法的推廣應用,還是19世紀的事。
③臨床教學的開始。在17世紀以前,歐洲並無有組織的臨床教育,學生到醫校學習,衹要讀書,經過考試及格就可領到畢業證書。17世紀中葉荷蘭的萊頓大學開始實行臨床教學並取消宗教派別的限製,吸收了不少外國學生。到18世紀,臨床醫學教學興盛起來,萊頓大學在醫院中設立了教學病床,H.布爾哈維(1668~1738)成了當時世界有名的臨床醫學家。布爾哈維充分利用病床教學,他在進行病理解剖之前,盡量給學生提供臨床的癥候以及這些與病理變化關係的資料,這是以後臨床病理討論會(C.P.C.)的先驅。
④預防醫學的成就。E.詹納(1749~1823)發明牛痘接種法,這是18世紀預防醫學的一件大事。16世紀,中國已用人痘接種來預防天花。18世紀初,這種方法經土耳其傳到英國,詹納在實踐中發現牛痘接種比人痘接種更安全。他的這個改進增加了接種的安全性,為人類最終消滅天花作出貢獻。 18世紀末,工業革命興起。農民大量涌入城市。資本傢衹管賺錢,不關心工人生活。工人住在骯髒、潮濕的貧民窟,勞累一天而不得溫飽,因而疾病很多。這類問題引起了一些人的註意,加上啓蒙運動中傳播的博愛思想對一些人産生影響,於是公共衛生和社會醫學方面的問題逐漸被提出來。德國人J.P.弗蘭剋(1745~1821)寫成《醫務監督的完整體係》,其中就談到公共衛生和社會醫學的很多問題。同時,還有人呼籲改善監獄衛生、解放精神病人(不能以殘酷的方式如戴腳鐐、手銬之類對待精神病人)。這類活動主要是個人活動,直到19世紀,政府纔逐漸重視這些問題。
19世紀 19世紀各主要歐洲國傢繼英、法之後,先後爆發資産階級革命,英國在19世紀完成了18世紀中葉開始的産業革命,之後,法、德、俄、美等國也相繼完成産業革命。資産階級革命和産業革命的進行,摧毀了封建勢力,促進了社會發展和生産關係的變革,使生産力大大提高。這對自然科學的發展起了促進作用。
19世紀,自然科學和技術進步很大。物理學方面,有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的提出,光學的進步,顯微鏡的進一步改良如復式接物鏡(1823)、無色鏡片(1830)、油浸裝置(1886)等。由於電學的進步,電熱器、電氣治療到後半葉相繼出現。化學方面,有原子論、元素周期率的提出,和人工合成有機物的出現。德國人F.維勒(1880~1882)於1828年合成尿素,打破了有機物與無機物之間的界限。生物學方面,有細胞學說、進化論和遺傳定律的提出。 19世紀歐洲醫學的主要進展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細胞病理學。19世紀初細胞學說提出,到19世紀中葉德國病理學家R.菲爾肖倡導細胞病理學,將疾病研究深入到細胞層次。他學說的基本原理包括:細胞來自細胞;機體是細胞的總和;疾病可用細胞病理來說明。
②細菌學的建立。19世紀中葉,由於發酵工業的需要,由於物理學、化學的進步和顯微鏡的改進,細菌學誕生了。法國人L.巴斯德(1822~1895)開始研究發酵的作用,後研究微生物,證明發酵及傳染病都是微生物引起的。德國人R.科赫(1843~1910)發現霍亂弧菌、結核桿菌及炭疽桿菌等,並改進了培養細菌的方法和細菌染色方法,還提出科赫三定律。他們的工作奠定了微生物學的基礎。19世紀後30年,是細菌學時代,大多數主要致病菌在此時期內先後發現。
巴斯德還研究了雞的霍亂、牛羊炭疽病及狂犬病等,並用減弱微生物毒力的方法首先進行疫苗的研究,從而創立了經典免疫學。以後,在巴斯德研究所工作的俄國人И.И.梅契尼科夫(1845~1916)係統闡述了吞噬現象及某些傳染病的免疫現象;1880年發表微生物間的對抗和它們的變異的論述;20世紀初,又發現乳酸菌與病原菌在人腸中相互拮抗,並用乳酸菌製劑來治療某些腸病。他對早期免疫學作出很大貢獻。
③藥理學。19世紀初期,一些植物藥的有效成分先後被提取出來。例如,1806年由阿片提出嗎啡;1819年由金雞納皮提出奎寧等。
至19世紀中葉,尿素、氯仿等已合成。1859年水楊酸????類解熱鎮痛藥合成成功,到19世紀末精製成阿斯匹林。其後各種藥物的合成精製不斷得到發展。 以後,人們開始研究藥物的性能和作用。以臨床醫學和生理學為基礎,以動物實驗為手段,産生了實驗藥理學。
④實驗生理學。到19世紀,人們應用物理、化學的理論和實驗方法研究機體,從而逐漸興起實驗生理學。
法國的F.馬讓迪(1783~1855),德國人J.P.彌勒(1801~1858)和法國人C.貝爾納(1813~1878)先後用動物實驗對神經和消化等係統進行了大量生理研究。他們的工作奠定了現代生理學研究的科學基礎。
⑤診斷學的進步。由於病理解剖學和細胞病理學的影響,當時的臨床醫學中特別註意對內臟器官病理變化的研究和診斷,想盡各種方法尋找“病竈”,使診斷方法不斷充實,診斷手段和輔助診斷工具不斷增多。到19世紀末檢查工作又或多或少地從直接觀察病人轉變為研究化驗室的檢驗結果。
18世紀中葉,奧恩布魯格就已發明並改進了叩診法,然而叩診法受到當時的守舊醫生的輕視和嘲笑,未得到應用。直到19世紀初,法國醫生J.N.科爾維薩 (1755~1821)經20年研究後對叩診加以推廣,纔促進了叩診法在臨床上的應用。
發明聽診的是R.-T.-H.拉埃內剋(1781~1826),他是法國病理學家、臨床傢。他從希波剋拉底的著作中,得到對於心肺可以聽診的啓示。起先他用耳直接聽診,後來製成聽診器,先用紙製,後用木製。他檢查了許多病人,研究了用聽診器發現的各種最微小的現象。進行了許多屍體解剖,把解剖結果與臨床現象相對照,從而改進了聽診法。1819年,他發表論文《間接聽診法》,並根據這種新的檢查方法診斷肺和心髒的疾病。
許多臨床診斷輔助手段如血壓測量、體溫測量、體腔鏡檢查都是在19世紀開始應用的。利用新的照明裝置和光學器具,一係列光學器械相繼發明和使用。較早的有德國人H.赫爾姆霍茨(1821~1894)的檢眼鏡,繼之喉鏡、膀胱鏡、食管鏡、胃鏡、支氣管鏡等先後發明,這豐富了臨床內科診斷手段,並使其後體腔內進行治療成為可能。
由於化學的發展,臨床醫學利用化學分析檢驗方法以檢查血液的內容物,大大改進了診斷法。顯微鏡學的不斷進步,促使形態診斷學在臨床逐步取得重要地位,它研究機體體液和固體部分的組織結構和有形成分,並研究正常和異常排泄物的結構成分。至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由於微生物學和免疫學的成就,醫生的診斷方法更為豐富。
⑥外科學的進步。19世紀之前,外科非常落後。疼痛、感染、出血等主要基本問題未得解决,這限製了手術的數量和範圍。19世紀中葉,解剖學的發展和麻醉法、防腐法和無菌法的應用,對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期外科學的發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以上幾方面的重要成就,為外科的發展鋪平了道路。從此外科學開始迅速發展。19世紀末期,體腔外科普遍發達,這樣許多臨床專業(如婦科、泌尿科、眼科等)中除進行內科處置外,外科方法也獲得重要地位。
現代的醫學 現代科學技術,不是單單研究一個個事物,一個個現象,而是研究事物、現象的變化發展過程,研究事物相互之間的關係。由“整理材料”的科學,發展成為嚴密綜合起來的體係。
近代醫學經歷了16~17世紀的奠基,18世紀的係統分類,19世紀的大發展,到20世紀與現代科學技術緊密結合,發展為現代醫學。20世紀醫學的特點是一方面嚮微觀發展,如分子生物學;一方面又嚮宏觀發展。在嚮宏觀發展方面,又可分為兩種:一是人們認識到人本身是一個整體;二是把人作為一個與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密切相互作用的整體來研究。20世紀以來,基礎醫學方面成就最突出的是基本理論的發展,它有力地推進了臨床醫學和預防醫學。治療和預防疾病的有效手段在20世紀纔開始出現。20世紀醫學發展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科學的進步。各學科專業間交叉融合,這形成現代醫學的特點之一。
醫學模式轉變。20世紀的醫學,由於自然科學的進步,牢固地建立在實驗基礎之上,在技術上有空前的進步;後來人們看到僅從生物學角度來考慮健康和疾病,是有很大局限性的。1977年美國醫學家G.L.恩格爾 (1913~ )提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主張,即從生物學、心理學和社會學三個方面綜合考察人類的健康和疾病問題,以彌補過去單純從生物學角度考察的缺陷,這對未來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將有重大意義。
總之,20世紀以來,醫學獲得極大發展。在研究層次上,嚮微觀和宏觀發展,分子醫學和係統醫學並進。學科體係上,學科分立和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併進。醫學研究的國際化傾嚮日益明顯;科學成果的取得,不再衹是個人努力的結果。 |
|
《宇宙倫理學》(張雲飛著)中提出了一種“綜合醫學”,以下是原文摘錄:
醫學的發展,是提高醫療效率的一個重要方面。未來醫學的發展方向之一(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向),是朝綜合的方向發展。或許,一種在各個方面(預防、診斷、治療、善後等)都融合各種醫術(包括自然療法、心理療法、物理療法、藥物療法等)之長綜合醫學,即將産生。這種醫學已經有了許多基礎(例如中西醫結合醫學),而且實際上也在某種程度上已經為許多人所運用,衹是還沒有形成完善的體係罷了。這種醫學在産生之初可能很不完善,但必將得到發展,趨於健全。綜合醫學並不是要求醫生無所不知,無所不能,而同樣是要求大多數醫生有專長,有專攻。它衹是要求醫生在自己所擅長的領域內,全面學習和研究治療該類疾病的各種方法(綜合醫學即在這樣的實踐中産生和發展),在醫療實踐中,則根據需要,選擇最佳治療方案。
綜合醫學的基礎是綜合的理論,其理論必須采各種醫學之長,並在實踐中不斷完善。例如,中西醫結合的理論,就屬於某種綜合的理論了。
綜合醫學的第一個重要方面是診斷的綜合。於是,就要有現代醫療設備,不斷發展檢測手段。同時,中醫的望聞問切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診斷手法。最理想的狀態是:醫生不但懂得高科技檢測手段,而且懂得望聞問切,並能夠全面運用,整體把握。但綜合不是要把問題復雜化。目前,許多醫院的檢測過程本來就太多,而且許多都是沒有必要的。如果再“綜合”地加上其它檢測手段,什麽都來一遍,那麽,即使是沒病的人也會被整出病來。“診斷的綜合”不是說要把各種手段都對患者用一遍,而是說醫生要綜合掌握這些方法,至於在具體實踐中,則要以自身對所有方法的熟練掌握為基礎,從中選擇最簡單有效的方法。衹有在十分必要的情況下,纔運用多種方法加以檢測。
“診斷”包括診察和判斷兩個方面。所謂判斷,指的是對病情、病因的判斷。在這樣的過程中,醫生對疾病規律的比較全面的掌握就非常重要。綜合判斷,要求博採衆長。例如,在病因的判斷方面,中醫註重於透過現象看本質,雖然目前的中醫對於這種本質的把握未必非常精確,但這種對病因的深入、辯證的思考,是很有價值的。判斷病情的工作,幾乎完全是由醫生來完成的。具備了比較全面的知識和經驗,就能夠作出比較準確的判斷,從而為辯癥施治提供依據。
再就是治療的綜合。綜合醫學要求醫生具備全局觀念,並力求治本。應該分清病情的輕重緩急,既要有應急的措施,又要註重多方的調理。對於各種病癥,尤其是對於慢性病(急性病則應該首先采取應急措施,待病情穩定後再施以多方調理),醫生應該有宏觀的把握,通曉各種療法。這些方法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同時使用,方法的選擇,主次的搭配,全憑實際需要而定。同時,更不能為了綜合而綜合,把簡單的問題復雜化。因為,綜合醫學是為了提高醫療效率,為了以最小的成本收到最好的效果。如果以綜合醫學的名義而巧立名目,收取更高的費用,那是與綜合醫學的宗旨背道而馳的。
全面的這就要求醫生(起碼在自己所擅長的領域內)比較全面地掌握各種(乃至其它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完全為患者着想,從病情的實際需要出發,選擇最有效率的治療方案。至於下述先後順序,衹是一種一般的參考而已。
醫生應該調動患者的能動性,形成良好的醫患互動,以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例如,自然療法和體育療法,主要是靠患者自己去堅持的,醫生衹是提供必要的指導而已。物理療法中的許多內容,也是普通人能實施的,醫生應該無私地把有效的方法教給患者,或指導其親友為之實施。這些療法,都是醫生應該優先看重並積極推廣的。當然,這樣的做法與醫院的收入是相矛盾的,於是就要求醫院和醫生具備良好的醫德醫風,同時也要有合理的醫療體製以全面照顧多方的利益。
首先考慮的是心理療法。如果病因在心理層面,往往通過相應的心理調節就達到效果了。此外,對於任何患者,醫生都應該給予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勵。尤其對於與精神直接有關的疾患(例如精神病、抑鬱癥等),更應該首先考慮心理療法。
接着考慮的是自然療法,包括飲食起居的調理、環境的調整等。尤其是對於失眠、胃病、等與飲食起居有直接關係的疾病,一定要充分瞭解患者的生活習慣,引導他們遵守養生之道。
再就是體育療法,包括各種運動、醫療體操等。體育療法一定要循序漸進,而且一般要有針對性。當然,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進行適量的和緩運動,可以隨心所欲、不拘一格,這樣可以全面提高身體素質和抵抗力,因而對於治療各種疾病都有輔助作用。一般來講,對於患者尤其是慢性虛證患者而言,輕柔和緩的運動如太極拳、醫療保健體操等都是比較合理的選擇。患者自己也可以學習這些方法,但有些方法則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尤其是對於一些主要是因為缺乏活動而導致的疾病(如頸椎病、腰椎病、肩周炎等),適宜的運動無疑是優先的選擇。例如,一個久治不愈的肩周炎患者,後來在醫生的建議下每天堅持甩胳膊,一開始痛得流淚,動作幅度也很小,但他還是堅持下來了,於是居然痊愈。
然後考慮的是物理療法,包括水療、颳痧、拿捏、按摩、針灸等等。這些手法各有所長,在經驗證明它們行之有效的方面,應該加以推廣。
如果上述方法都無效或不夠,就要考慮藥物療法了。也就是說,如果能不用藥物,就盡量不用。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節約成本、減小副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當然,非藥物療法顯然不能解决全部問題。於是,同時加強藥學研究,掌握藥物規律,製作優良藥品,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恰恰是醫學工作者的核心任務之所在。因為,非藥物療法是普通人也比較容易掌握的,醫學界衹是應該對之加以促進和推廣而已。
而手術療法則是不得已的選擇,也就是說,要慎之又慎,能不用就盡量不用,因為一般情況下,手術的風險高、損傷大。但這衹是就一般情況而言的。假如用一個簡單的手術就能解决問題,而其它方法難以解决問題,就應該選擇手術。假如非動手術不可,就應該動,即使是大手術也應該果斷地去做。所以,發展手術研究,提高手術技巧,也是醫學和醫生的職責。
以上是就一般情況而言的,並不是所有的情況下都要死板地按上述程序去套。每種手法都有其適用範圍,這些都有待於在醫療實踐中去總結提高。
也許有人會說,掌握和精通一種治療方法,就已經相當不容易了。對醫生提出這樣的要求,豈不是過於苛刻?事實未必如此。當然,在這樣的過程中確實要循序漸進。如果綜合醫學得到了發展,形成了理論體係,對於各種疾病也已經有了各種可供選擇的方案,那麽,醫生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多學一點,也應該是一種職業追求。而綜合醫學本身,又應該在醫療實踐的過程中産生和發展。這就要求醫生們大膽嘗試,勇於實踐。同時,小心謹慎也是很重要的,要盡力避免各種風險,切不可輕易拿患者作試驗。
如果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綜合醫學的道路並不難走。例如,拿捏法就是一種很簡單的技術,普通人都能掌握,醫生就更容易掌握了。拿捏法屬於物理療法的範疇(對於其原理有待進一步研究),起源於民間。拿捏法是中醫的一個重要技法,但是,甚至許多中醫師也並不運用它。它對於多種疾病具有治療或輔助治療的作用,對於腹痛和偏頭痛的效果尤為明顯。茲簡單介紹如下,僅供參考。
當腹痛之時,以手指沾清水,於丹田處拿捏,直至局部呈暗紅甚至紫黑色(其色數日便消,不留痕跡,對皮膚無傷害)為止。丹田在臍下三寸,本人四指並攏,中間關節處的寬度即為三寸。亦可兼於丹田周圍任取數點(以痛處為主,中醫認為,痛點名為“阿是穴”)拿捏。此法對於頭痛尤其是偏頭痛也有效,那就是在發作時將痛處頭皮的核心處捏成暗紅(久捏則紫黑,病重則紫黑),放鬆心情,往往於片刻之內止住或緩解。
拿捏的手法也很重要。一般要藉助手指關節骨(一般利用拇指的第一個關節和食指的第一個關節)之間的合力提揪,以加大效力。病邪積聚,久必為患,及時排解,即得安寧。有些被診斷為“病因不明”的劇烈腹痛頭痛,經拿捏法,竟獲痊愈。
因此,醫治頭痛腹痛的專傢,無論是中醫師還是西醫師,都能夠很容易地掌握這種手法。如果能夠用這種方法解除病人的病痛並把這種方法教給患者加以推廣,那效率無疑是很高的。但並不是說,衹要掌握了這一個技法就可以治遼腹痛頭痛了,而衹是說,醫生在原有經驗的基礎上,再增加一種技法,乃至不斷掌握更多的技法,以為患者提供最佳服務。例如在頭痛腹痛的問題上,拿捏法起碼可以作為輔助手段,甚至在很多時候要作為一種應急手段首先運用。事實上,在許多時候,頭痛腹痛僅憑拿捏就能治好,甚至有時候,在藥物無效的情況下拿捏法也能起到作用,民間有大量這樣的實例。不痛則痛,通則不痛,常理也。當然,當試之無效時,就應該及時運用其它辦法。它畢竟無法代替對病因的全面診斷,無法取代其它手法的作用。運用任何方法,都不能誇大其作用。綜合醫學,就是要求醫生逐步獲得對於疾病規律和治療手段的越來越全面的認識,從而從治療效率的角度對各種治療方案加以權衡。
以上說的是醫生對個別技法的掌握。作為上升為理論的綜合醫學,在其成熟階段就應該有完整的理論體係(不斷更新),對各種疾病的最好治療方案作出一般的概括(在摸索中發展)。同時,有要註重研究不同方法之間的關係,既要把握其互補,又要註意其衝突,尤其在運用不同藥物進行治療時,要防止其發生不良反應,這個問題在中西醫結合的過程中也非常重要,從某種意義上說,也可以說中西醫結合的醫療實踐和理論探索是走嚮綜合醫學的一條良好途徑和重要階段。
以上內容引自《宇宙倫理學》之《完善生命》 |
|
- : medical service
- n.: medicine, physic, the learned professions, medical science, study of medicine
|
|
- n. médecine
|
|
醫藥學, 醫術 |
|
疾病 | 概念 | 詞語 | 百科辭典 | 醫療 | 內科 | 造血係統疾病 | 疾病大全 | 百科大全 | 列車 | 旅行 | 百科常識 | 生物學 | 解剖 | 法律 | 法醫學 | 心理健康 | 中藥 | 感染 | 醫藥 | 娛樂明星 | 耳鼻喉學 | 醫藥詞典 | 更多結果... |
|
|
x醫學 | 醫學- | 醫學院 | 中醫學 | 獸醫學 | 西醫學 | 法醫學 | 醫學家 | 醫學生 | 醫學的 | 醫學士 | |
|
|
疾病 | 廢物 | 藥物 | 健康 | 基因工程 | 醫療 | 晶體 | 生産 | 組織 | 化妝品 | 手術 | 藥方 | 數量 | 病理 | 醫藥 | 內科 | 康復 | 解剖學 | 外科學 | 中醫藥 | 神經病學 | 西醫學 | 心理學 | 分子生物學 | 醫學影像學 | 生物醫學 | 醫學術語 | 基礎醫學類 | 預防醫學類 | 臨床醫學與醫學技術類 | 口腔醫學類 | 護理學類 | 藥學類 | 人體結構學 | 普林西比 | 現代醫學 | 硅酸???? | 山地 | 醫學技術 | 檢驗醫學 | 醫療保健 | 中醫學類 | 法醫學類 | 尼維斯 | 針灸科 | 雷雨 | 溫泉 | 緩衝 | 齲齒 | 夢遊 | 火雞 | 雨傘 | 記號 | 死亡 | 誘惑 | 張力 | 真空 | 紙煙 | 半身不遂 | 一見鐘情 | | | | | | 更多結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