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拼音: kuāng jiù mí fèng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指糾正錯誤,彌補過失
解釋: 指糾正錯誤,彌補過失。
資料來源: 左丘明《左傳·僖公二十六年》:“糾合諸侯,而謀其不協,彌縫其闕,而匡救其災。”
|
|
《左傳.僖公二十六年》"糾合諸侯,而謀其不協,彌縫其闕,而匡救其災。"後以"匡救彌縫"謂糾正錯誤,彌補闕失。 |
|
《左傳·僖公二十六年》:“糾合諸侯,而謀其不協,彌縫其闕,而匡救其災。”後以“匡救彌縫”謂糾正錯誤,彌補闕失。《晉書·良吏傳序》:“外虞孔熾,內難方殷,而匡救彌縫,方免傾覆。”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內閣·閣部離合》:“主上惑於貂弁,粃政日聞,賴諸公匡救彌縫。” |
|
匡救彌縫 ( kuāng jiù mí fèng )
解 釋 指糾正錯誤,彌補過失。
出 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僖公二十六年》:“糾合諸侯,而謀其不協,彌縫其闕,而匡救其災。”
示 例 秕政日聞,賴諸公~。 ★明·瀋德符《野獲編·內閣·閣部離合》
用 法 聯合式;作謂語;指糾正錯誤,彌補過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