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拼音: běi guō xiān shēng
解釋: 用以指隱居不仕的人。
資料來源: 《韓詩外傳》捲九載,北郭先生卻楚莊王之聘不仕。《後漢書·方術傳·廖扶》載,廖扶感父以法喪身,憚為吏,終身不仕,時人因號為北郭先生。
例子: 勞勞下馬自披帷,~隱幾時。★清·周亮工《重過前嶽太守李燦辰思鶴亭》詩
|
|
《韓詩外傳》捲九載,北郭先生卻楚莊王之聘不仕。《後漢書·方術傳·廖扶》載﹐廖扶感父以法喪身,憚為吏,終身不仕,時人因號為北郭先生◇因用以指隱居不仕的人。 |
|
《韓詩外傳》捲九載, 北郭先生 卻 楚莊王 之聘不仕。《後漢書·方術傳·廖扶》載, 廖扶 感父以法喪身,憚為吏,終身不仕,時人因號為 北郭先生 。後因用以指隱居不仕的人。 清 錢謙益 《續次敬仲韻》之二:“ 北郭先生 生已老,東傢夫子子為恭。” 清 周亮工 《重過前嶽太守李燦辰思鶴亭》詩:“勞勞下馬自披帷, 北郭先生 隱幾時。” |
|
詞 目 北郭先生
音 běi guō xiān shēng
釋 義 用以指隱居不仕的人。
出 處 《韓詩外傳》捲九載,北郭先生卻楚莊王之聘不仕。《後漢書·方術傳·廖扶》載,廖扶感父以法喪身,憚為吏,終身不仕,時人因號為北郭先生。
示 例 勞勞下馬自披帷,~隱幾時。★清·周亮工《重過前嶽太守李燦辰思鶴亭》詩
用 法 作主語、賓語、定語;指隱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