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用語 : 佛教寺塔 : 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中國 >甘肅 >慶陽 > 北石窟寺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北石窟寺投訴電話慶陽旅遊投訴電話:0934-8212126
  甘肅省旅遊投訴電話:0931—8411200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北石窟寺位於甘肅省慶陽市西南25公裏處,蒲河和茹河交匯之東岸的覆鍾山下,海拔1083米。因與平涼涇川南石窟寺同時代開鑿,南北輝映,直綫相距45公裏,故而得名。北石窟寺肇造於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即公元509年,由涇州刺史奚康生主持創建。歷經西魏、北周、隋、唐、宋、清各代相繼增修,形成一處較大規模的石窟群。北石窟寺包括寺溝主窟群,及其北1.5公裏處的樓底村一窟(簡稱北一號),其南1.5公裏處的石道坡石窟,花鴇崖石窟,石崖東臺石窟群等,南北延續3公裏。現存窟龕296個,石雕造像2126身,碑碣8通,壁畫96.7平方米,題記150方。主要精華石窟集中在寺溝主窟群。此處有283個窟龕,密佈在高20米,南北長120米的黃砂岩崖體斷面上。代表洞窟有北朝的165號、240號窟和盛唐時期的32、222、263號窟。雕造內容極其豐富,其千姿百態的石雕藝術,濃縮了隴東漢唐文化的精華,也是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結晶,在中國佛教石窟藝術史上占有一定的位置。1988年1月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隴東著名的旅遊勝地。165窟出北石窟寺的特級洞窟,位於寺溝主窟群的中部,是北魏永平二年涇州刺史奚康生主持開鑿的"七佛窟"。窟門高5.90米,寬3米。門外兩側雕二身5.8米高的守門天王。洞窟平面為橫長方形,覆鬥形頂,高14米,寬21.7米,進深15.7米,正壁(東壁)及南北壁雕七尊8米高立佛和十身4米高脅待菩薩,西壁兩側雕二身5.8米高的交腳彌勒和3.05米高的騎象菩薩、三頭四臂的阿修羅天。窟內四壁遍布千佛、飛天、"捨身飼虎"、"割肉貿鴿"等佛傳及佛本生故事浮雕造像110多身。造像大多保存較完整,在全國北魏石窟同類題材中,此窟風格獨特,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具有很高的歷史考古和藝術觀賞價值。32、222、263號窟是唐代的代表洞窟,其造像生動逼真,富麗多姿。雕刻刀法嫻熟,堪為藝術精品,令人嘆為觀止。
No. 2
  甘肅省平涼地區涇川縣有同時代所建石窟,稱南石窟寺,故此石窟稱北石窟寺
  時代
  北石窟寺是甘肅四大石窟之一,北石窟寺位於西峰市東南的茹河和浦河交匯處,距市區25公裏,始建於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和位於涇川縣東十五華裏的南石窟同為北魏涇州刺史奚康生創建。歷經數十個朝代增修擴建,形成了一處規模宏大的石窟群,是涇川南石窟寺的姊妹窟,絲路北道上的重要石窟。
  介紹
  現窟群面積為7500平米,窟院面積為5000多平米,現存窟龕296個,石雕造像2126身,還有衆多的碑刻和題記。石窟開鑿在長120米,高20餘米的覆鐘山崖壁之上,共有大小窟龕295處,石雕造像2126身,窟龕因崖面自然形態分為上下兩層,以回廊石階貫通,佈局有製,層次分明。特別是165洞窟高達14米,深15.7米,寬21.7米,規模宏大,全國罕見。文物保存完整,內容豐富,其歷史、藝術、科學、旅遊價值很高。
  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甘肅四大佛教石窟之一,是世界石窟藝術的珍品,這裏背山面水,自然風景典雅秀麗。春天奼紫嫣紅,鳥語花香;夏日泉水叮咚,涼風習習;秋季霜葉爛漫,碩果纍纍;鼕至瑞雪紛飛,幽靜而壯觀,人文景觀獨特。
  北石窟寺北石窟寺背靠青山,面對碧流,在長12米,高20米的赭紅色石崖之上,開鑿着自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清各代窟龕295個,有大小雕像2125尊,窟龕密集,形如峰房,高二十米,長一百二十米,是隴東地區內容最為豐富的石窟。
  石窟分上中下三層,其中以奚康生創建的一百六十五號窟為最大,它是以七佛為內容的大型窟。七佛造像宏偉精湛,莊嚴肅穆,不失北魏造像的光彩和魅力。伴之七佛而雕造的彌勒菩薩、騎像菩薩、手持日月的阿修羅都是富有藝術感染力的成功作品。除此而外,還有240號窟的北周造像,顯示了敦樸厚重的風度。北石窟寺以唐代窟最多,最有代表性的是建於武則天如意元年(公元692年)的32號窟。窟內的大小雕像面容豐腴,秀目含情,飄然欲動,姿態動人,堪稱盛唐藝術精品,唐代造像在藝術上達到了新的成就。窟內還保存着隋、唐、宋、金、西夏、元等各代的題記150多則,是研究歷史、書法的珍品。題記確切記載了石窟的開鑿年代,為研究歷代社會生活和發展變化,提供了很有價值的文字資料。這些綿亙千餘年的雕刻藝術,凝結着勞動人民的智慧,是古代藝術匠師們辛勤勞動的結晶。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精神財富。
中國歷史
  Beishiku Si北石窟寺Northern Cave Temple 中國北魏至宋代佛教石窟寺。位於甘肅省西峰市西北25公裏蒲、茹兩河交匯處東岸的覆鐘山下。窟群包括今寺溝、石道坡、花鴇崖、石崖東臺和樓底村等 5個單元。1959年被重新發現。1961年以後,甘肅省博物館文物工作隊多次對石窟進行勘察、測繪和清理,1986年編輯出版《慶陽北石窟寺》一書。據碑碣和文獻記載,北石窟寺為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 (509)涇州刺史奚康生所建,歷經西魏、北周、隋、唐、宋各代均進行過修鑿與興建。現有窟龕 296個,為甘肅隴東地區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和規模最大的石窟寺,也是中國北方的重要石窟之一。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石窟寺以寺溝的窟龕最為集中,共編號 282個,窟群開鑿在高20米、寬 120餘米的崖壁上,窟龕上下重疊多達 3層。面嚮西,因周圍山崖石質屬早白堊紀黃砂岩,砂質均勻,膠結性能較好,現存造像大小計有2126尊,並有石刻及墨書題銘 150餘處。造像可分為圓雕、半圓雕和浮雕等幾種。以北魏和唐代的最為精美。原窟龕內均有彩繪壁畫或圖案裝飾,現絶大多數已剝落無存。 北魏石窟有窟龕7個。165窟是北石窟寺中歷史最久、規模最大和內容最豐富的大窟,位於寺溝窟群的中部下層。窟平面長方形,覆鬥頂,高14米,寬21.7米,深15.7米,窟內四壁有宋代重砌的高基壇。造像主體為七佛,分佈於東、南、北三壁,其中東壁雕三佛,南、北二壁各雕二佛,佛像之間各雕一脅侍菩薩。佛高 8米,菩薩高4米,均為立像。以如此巨大的規模和突出的位置建造七佛,在國內其他石窟中還屬罕見。窟門內南北二側還雕有高約 4米的彌勒菩薩、普賢菩薩和阿修羅天等,巨大的佛、菩薩、護法像列於一堂,造成了窟內莊嚴和神秘的氣氛。四壁上方雕千佛、佛傳及本生故事等,保存比較完整的有窟頂東坡的“宮中娛樂”及西坡的“旃檀摩提捨身飼虎”。窟內造像中的佛菩薩以半圓雕為主,佛傳、本生故事等則采用浮雕形式。造像特點是,佛面相圓潤,體魄雄健;菩薩清俊秀美,虔誠含蓄,無論其服飾或氣質,都具有明顯的漢民族傳統造像藝術風格。 [165窟北壁造像] 唐代石窟是北石窟寺開龕造像最興盛的時期,窟龕多達 211個,占全部窟龕三分之二以上。除了修鑿少數大型洞窟外,絶大部分為方形或長方形淺龕。比較有代表性的窟龕是現編222、32、263等窟。 222窟為覆鬥式頂,長方形窟,高6.10米,寬6.48米,深8.40米。窟內東壁正壁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像,佛高4.05米,比例勻稱,莊重質樸,雕刻技藝純熟,為盛唐時期作品。南北二壁滿開佛龕,計約60餘個,龕內多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薩或一佛二菩薩像,造型小巧玲瓏,生動活潑,尤其是對肌肉和服飾表現得質感很強,堪稱北石窟寺唐代造像中的上乘之作。32窟平面為不規則的長方形,東壁長方形大龕內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力士像,其餘各壁均開佛龕。據東壁龕內南側陰刻銘文,知該窟開鑿於唐武則天如意元年(692)。造像雖已斷頭殘臂,但身軀優美,衣紋流暢,雕刻技藝高超,尤其是力士的肌膚,雕作不僅健美豐滿,而且富有彈性,反映了唐代工匠們功力之深。 263窟平面近方形、平頂。窟內東壁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南北二壁各雕三佛。除東壁造像保存完整外,南北二壁造像已毀或風化。窟內造像不僅造型準確,綫條優美,而且能恰到好處地表現出不同人物的性格和精神狀態,如佛的莊重,菩薩的虔誠和弟子的溫順,都被刻劃得維妙維肖。 北石窟寺自重新被發現以來,政府多次撥款進行加固和維修,采取一係列措施,防止造像的進一步風化。在加強管理和保護的同時,展開了對北石窟寺的深入研究。1963年,成立了慶陽北石窟寺文物保管所。                 董玉祥
相關詞
慶陽文物
包含詞
南北石窟寺北石窟寺石窟慶陽南北石窟寺
北石窟寺文物保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