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北普陀山投訴電話錦州市旅遊投訴電話:0416-2970116
遼寧省旅遊投訴電話:024-86230222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出歷史名城錦州西北行十餘裏,有一座群峰險壑逶迤伴繞,飛泉雲橫生妙境的名山勝地。這就是聲震遼海、欲播京華的關外第一佛山-錦州北普陀山。
北普陀山開山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底藴深邃豐富。迄唐武德元年即已肇建諸端寺剎,晨鐘暮鼓梵音法號經年裊渺,祥雲喜雨竜光清嵐百代,故世人皆以南印度普陀珞珈山北院稱之。至遼代,又因讓國皇帝耶律倍長居此山,經大德高僧韶秦請遼太後,正式定名為北普陀山而聞名天下。
北普陀山擁有奇特壯觀的山巒,千姿百態的峰石;翠柏菩提掩映的山泉;古樹懸挂的峭壁。名峰、古剎、摩崖移步即景,佳境天成。春可聽鶯啼鳥語,夏可聞蟬鳴桑林,秋可睹櫨紅霜染,鼕可觀石堂鬆雪。四時景緻,異彩繽紛,勝如巧笑顧盼焉。九大景區共有五十多處景觀,其雲、石、水、洞、林、花、鳥、渾然一體,雄、險、奇、幽、動、靜、美、妙交相生輝。實為洞天福地,人間勝境,國傢aaa級風景名勝區,遼寧五十佳景緻大觀。 |
|
北普陀山開山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底藴深邃豐厚。迄唐武德元年即已肇建諸端寺剎,晨鐘暮鼓梵音法號經年裊渺,祥雲喜雨竜光清嵐百代氤氳,故世人皆以南印度普陀珞珈山北院稱之。至遼代,又因讓國皇帝耶律倍長居此山,經大德高僧德韶奏請遼太後,正式定名北普陀山而聞名天下。其中尤以名貫燕雲十六州的“石堂鬆雪、楓林旭日、蒼山觀海、紅石臥竜、滴水觀音、泓池澄暉、烽臺夕照”等景觀而著稱於世。明清兩代,更以遼西“第一洞天”馳名海內,為佛、道兩教高僧、宗師及信衆朝拜之聖地。
,位於錦州市西北郊7公裏處,呈東南——西北走嚮,縱長10公裏,橫寬5公裏,方圓27.26平方公裏,最高峰雞冠山海拔366米。北普陀山的開山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底藴深邃豐厚,它與南普陀山,遙遙相望,被譽為“關外第一佛山”,據史料記載,北普陀山自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就開始修築寺廟寶剎,晨鐘暮鼓、梵音法號經年裊繞,遼代時,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長子耶律倍曾長居此山,北普陀山的名字就是那個時候確定下來的。
北普陀山風景名勝區,分為九大景區50多個景點,集奇洞、妙佛、聖泉、寶樹於一體,包括東西幡竜山、雞冠山、平頂山、紅石山、觀音洞山、二郎洞山等區域,有滴水觀音、觀音聖境、佛祖堂等景點。滴水觀音是遼西地區最大的觀音站像,其造像高達25米,潔白如玉,臨風揚枝,盡撒聖水,人稱“遼西第一大佛”;觀音聖境是中國目前最大的觀音文化展廳;石蓬鬆雪區圓通寶殿內供奉着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和神態各異的十八羅漢;佛祖堂內供奉着釋迦尼佛、藥師佛、阿彌陀佛;北普陀禪寺建於北魏年間,所供奉的佛像距今已有千餘年的歷史;北普陀禪寺法寶樓:供奉着緬甸玉佛釋迦牟尼涅盤像和罕見的佛祖真捨利子,造像展現了佛祖80歲時在杪欏樹林安禪入滅的造像,捨利子是尊貴的無價之寶;北普陀山禪寺的東側是五百羅漢坡,五百羅漢形態各異、栩栩如生,共護佛祖,宛如衆星捧月,一派西天極樂世界的莊嚴氣氛。大德高僧維賢法師親筆題字命名為“天下第一五百羅漢坡”。此外,還有供奉着中國民間膜拜的道教六十甲子神和三霄宮的元辰殿、記述國古代子女孝敬老人的故事的二十四孝畫廊、摩崖景觀福壽山等景點。
是歷代皇帝、高僧、宗師及信衆朝拜的聖地,文人墨客到此,也會賦詩吟聯,留下不朽的題詠。所以,北普陀山的寺廟寶剎內都保存有許多珍貴的文物珍品,如《乾隆大藏經》,是中國僅有的十部之一。
北普陀山風景區現已被評為國傢AAAA級風景旅遊區、省級風景名勝區;1997年被遼寧省政府評為“遼寧50佳景”之一。
門票:30元
206路再倒車,坐226路車可直接到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