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北山國傢森林公園投訴電話 海東市旅遊投訴電話:972-8612403
青海省旅遊投訴電話:0971—6159841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北山國傢森林公園門票價格 5元 北山國傢森林公園特別提醒 這裏雖為國傢森林公園,但至今並沒有遭到破壞性的開發,加上交通不便,路況不佳。來這裏的遊人並不多,山村保存着樸實的面貌,走進人傢你甚至可看到幾十年前張貼的毛主席畫像。 北山國傢森林公園美食 北山林場盛産野菜,多數人傢可以吃到。 北山國傢森林公園住宿 林場招待所,在林場下車後,沿公路繼續前行約500米可達鄉政府,周圍山𠔌中有雜居山村,自帶睡袋可藉宿老鄉傢。 北山國傢森林公園交通 互助縣有通往北山林場的公路,互助縣汽車站每天都有私營中巴車開往這裏。
北山國傢森林公園即北山林場,面積400多平方公裏,位於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東北部,區內古木參天,鬆柏香馨,山花爛漫,峽高𠔌深,危崖壁立,有十八盤、黃埡豁、湖勒天池、老虎口、妖魔洞大呢感衆多奇景。妖魔洞大呢感衆多奇景。
西寧北山,又名土樓山。土樓山上曾建土樓山神祠,在神祠的舊址又修建寺廟,舊稱北禪寺,也叫永興寺。北魏酈道元在《水經註》中曾記載:“湟水又東,經土樓南,樓北依山原,峰高三百尺,有若削成,樓下有神祠,雕墻故壁存焉。”由此可見,北山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
土樓山的古跡主要有佛寺、道觀、磚塔、洞窟、壁畫和露天大佛。經歷代的擴建增修,在峭壁斷崖間鑿成洞窟,自西嚮東依次分佈着“九窟十八洞”。洞與洞之間“天梯石棧相勾連”,數裏丹崖,麯經通幽。據專傢實地考察,有直洞39個,偏洞18個。在洞窟前依山而建的鬥母殿是土樓山上最雄偉的建築。鬥母殿正殿和附廊共17間,殿中鬥母神像,四頭八臂,十分奇偉。鬥母殿左前方是山門,題額“土樓觀”,山門上有門樓,叫魁星樓。
在洞窟中部,有一座崖體陡然突出,高數百米拔地而起,形成露天金剛,這就是西寧人叫的“閃佛”。露天金剛雄偉高大,造型粗獷,極具唐代藝術風格。在經過一千多年的風雨侵蝕和自然風化後,其軀體、頭臉、五官仍依稀可辨,看上去既是佛像,又似寶塔,為西北景觀中所獨有。
土樓山上的神祠、寺廟具有濃厚而神秘的宗教色彩,是古代宗教活動的場所,尤為奇特的是土樓山上的神祠、寺廟、佛、道、儒均可互見,藏族、漢族的神話傳說都有遺存。這裏既有佛教崇拜的釋迦牟尼、觀世音,又有道教敬拜的鬥母、太上老君,還有漢族儒傢敬重的忠君偶像“關帝廟”,而且是鑿洞立像,這種洞窟文化很有藝術研究價值。
高原的氣候乍雨時睛,而到土樓山遊玩,最佳勝景則是雨中觀遊土樓山。清朝詩人張思憲曾描繪到:“北山隱約樹模糊,煙雨朝朝入畫圖。”在煙雨中才能真正感受到土樓山隱約模糊、水墨入畫的意境。站在鬥母殿,殿檐滴水如珠,雨幕中的群樓像籠罩了一幅輕紗,道路縱橫像是幾筆粗墨,片片樹林猶如淡墨渲染。遙望南山,似見似不見,形隱而神存矣。唯有北山頂上那座具有唐代建築風格的寧壽塔,在煙雨朦朧中依然矗立,像是一位久經風霜的老僧,在思謀着蒼茫的人世。至今仍成為西寧市的旅遊勝地。 |
|
國傢地質公園。位於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東北部,距縣城威遠鎮78公裏、省會西寧110公裏。是集自然生態、地貌景觀為一體的風景旅遊區。
公園總面積1127平方公裏,海拔2100—4308米,森林覆蓋率64.3%,森林蓄積量428.86萬立方米。境內動植物資源豐富,被譽為天然的“動植物王國”。林區山川壯麗、峽𠔌幽深、兩岸陡峭、險峰聳立、嶺𠔌相間、𠔌底流水湍急。此景觀是中生代燕山運動和新生代喜馬拉雅造山運動而形成的山高𠔌深的山體地貌。
森林公園境內群峰巍峨,山清水秀,高原特色突出,是旅遊避暑、療養度假、科普考察的勝地,是首批全國保護母親河行動生態教育基地之一,也是青海省唯一的以森林自然景觀為主體的生態公園。景區內天然林具有明顯的垂直分佈景觀帶,針葉林、闊葉林、高山灌叢和高山草甸等共同構成了豐富的自然景觀,是青海省內自然生態係統最完好的區域之一。山體成為幹旱區的緑島、濕島和涼島,境內植被茂盛,享有“青海江南、緑色海洋”的美稱。景區嚮社會開放後,先後建成了賓館、藥水泉、停車場、遊步道、浪士當和紮竜溝瀑布等項目,吸引着各地遊客。主要景觀有:大通河“三峽”、“黃埡豁”、“竜尾觀雲”、“青崗鬆濤”、“摩崖石刻”、“十二生肖彎”、“玉兔窟”、“擎天一柱”、“藥水泉”、“閻王砭子”、“密林仙蹤”等等。
浪士當溝:位於公園中部,總面積5700 公頃,是北山國傢森林公園內最大的一條溝,已成為北山國傢森林公園的黃金旅遊地帶。
元甫達坂:位於公園西南部,總面積700公頃,登上達坂山頂可觀賞林區全景。元甫溝溪流淙淙,地勢開闊,是理想的野生動物繁衍之地。
卡素峽:位於公園北部的大通河𠔌,面積500公頃,峽長300米,兩岸石峰高聳,地勢奇險,峽內濤聲如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