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轄區 : 中國 >湖南 >邵陽 > 北塔區
顯示地圖
目錄
概況 Beita District
  郵編:422001 代碼:430511 區號:0739
  拼音:Běi Tǎ Qū,Beita Qu
  
    北塔區位於邵陽市城區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11°20′48〞-111°29′23〞、北緯27°20′29〞-27°18′12〞。西鄰邵陽縣,北接新邵縣,東南兩面與雙清、大祥兩區隔江相望。總面積84平方千米。總人口8萬人(2003年)。
    北塔區轄2個街道、3個鄉:新灘鎮街道、狀元洲街道、田江鄉、茶元頭鄉、陳傢橋鄉。區人民政府駐江北大道資州。
基本概況
  北塔區地處北緯27°11′29"~27°18′12",東經111°20′48"~110°29′23"。年內最高氣溫38°C,最低-1°C,年降水量1323毫米。
  北塔區是1997年10月新設立的縣級行政區,位處邵陽市資江河北岸,轄4個鄉、4個國有農林場所和一個街道辦事處。全區土地面積95平方公裏,耕地面積2847.5公頃,總人口8.2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1萬人,城鎮化水平達到25%。
  北塔區之所以命名為北塔,緣於資江北岸的江北鄉北塔村有一座北塔。塔始建於明代隆慶四年,塔高26米,八面七層,迄今為逾400餘年歷史。其雄資依然,被列為邵陽市一大人文勝景和北塔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塔區農業資源豐富,農産品質量上乘。全年氣候溫和,降水充沛,熱量豐富,四季分明,嚴寒期短,農作物生長期長。地貌類型多樣,山、丘、崗、平地齊全、土壤種類多,有機質和氮含量高、土壤肥沃,適種性廣,有動植物資源1000餘種,可開採礦種20餘種。境內盛産稻穀、蔬菜、柑桔、茶葉、黃豆、菜油、瘦肉型豬、鮮魚、百合等。其中陳傢橋的竜牙百合,有300多年的栽培歷史,肉厚細嫩,色澤潔白,形似竜牙,被海內外商賈譽為“寶慶竜牙百合”,深受海內外人士和東南亞各國人民的喜愛,每年外銷百合幹磷片2000餘噸。特色農副産品主要有大紅袍蜜桔、竜牙百合、白田蘿蔔、望城坡豆腐和市園藝場楊梅、銀杏等水果、藥材。田江、江北兩鄉的蔬菜占邵陽市轄三區上市蔬菜的5%。
  北塔區工業基礎好,發展潛力大,境內有棉紡廠、毛紡廠、啤酒廠等市屬國有企業10余家,具有雄厚的經濟、技術實力、區轄企業以民營經濟、個體經濟等非公有製經濟為主,造紙、羽絨、化工、建材、建築等構成全區經濟的支柱産業。發展民營經濟特色區、建設小區:田江化工小區、江北造紙小區和茶元羽絨城及陳傢橋農産品加工小區、江北新城住宅小區,構建成民營經濟發展走廊。
  北塔區是邵陽城區的北大門,資江一橋、資江二橋和西湖大橋三橋飛架南北,橫跨資江,將北塔區與市中心城區連成一體;320國道(江北大道)縱貫東西、207國道(西湖北大道)橫穿南北,省道1821綫穿境而過,擬建的市一環綫繞城而過,區、鄉、村三級公路網絡建設初具規模,公路四通八達,鄉鄉通公共汽車,新城區內投資環境日益寬鬆,條件十分優越,境內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完善,資江繞區而過,四季通航,水路方便。江北十裏城市防洪大堤初具規模,極為壯觀。全區郵政通訊迅速發展,村村實現了通電話。
  北塔區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形成“黨政重教,部門支教,全民興教”的良好格局。中小學義務教育順利通過省政府“普九”達標驗收。全區現有普通中小學校25所,中小學生入校率達100%,殘疾兒童入學率為89.5%,中小學教師學歷合格率98%,任職合格100%。
  “科技興區”是北塔區的重要發展戰略。全區加強科技網絡建設,區裏成立科技信息中心,配置現代化電腦設備,連接到省科技信息港;鄉鄉成立農科教中心,村村配備科技專幹。全區大力推廣科技項目、品種30餘個,與市瓜類研究所合作投資興建500畝高科技範圍;建立了南方大口鯰、羅氏沼蝦等各類水産養殖基地和金秋梨、布朗李、銀杏等精品水果基地,推廣大棚反季節蔬菜等。
  北塔區所轄江北開發發區係省級重點民營經濟開發試驗區,實行鼕眠政策和封閉式管理;江北大道、207國道擴改工程、竜牙百合基地、北郊1000畝漁場等項目社會效益高、投資回報率大。
自然地理
  北塔區地貌類型多樣,山、丘、崗、平地齊全、土壤種類多。
  北塔區與邵陽舊城區隔江相望,是邵陽市的北大門,資江一橋、二橋和即將竣工通車的西湖大橋橫跨資江,將北塔新城區與舊城區連為一體。
  資江又稱資水,湖南四水之一,長江的主要支流。
  資江分南源與西源,主源為南源即大夷水,源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的資源縣,流經資源、湖南新寧、邵陽等縣市。西源為赫水,源於城步苗族自治縣青界山黃馬界,流經武岡、隆回等縣市。兩水在邵陽縣雙江口匯合後稱為“資江”。流經邵陽、新邵、冷水江、新化、安化和桃江等縣,至益陽市甘溪港註入洞庭湖。幹流長度653公裏,流域面積282142平方公裏,其中在湖南26738平方公裏,多年平均徑流量217億立方米。
  北塔區全年氣候溫和,降水充沛,熱量豐富,四季分明,嚴寒期短。年內最高氣溫38°C,最低-1°C,年降水量1323毫米。
  北塔區有動植物資源1000餘種,可開採礦種20餘種。境內盛産稻穀、蔬菜、柑桔、茶葉、黃豆、菜油、瘦肉型豬、鮮魚、百合等。其中陳傢橋的竜牙百合,有300多年的栽培歷史,肉厚細嫩,色澤潔白,形似竜牙,被海內外商賈譽為“寶慶竜牙百合”。特色農副産品主要有大紅袍蜜桔、竜牙百合、白田蘿蔔、望城坡豆腐和市園藝場楊梅、銀杏等水果、藥材。田江、江北兩鄉的蔬菜占邵陽市轄三區上市蔬菜的5%。
歷史沿革
  北塔區之所以命名為北塔,緣於資江北岸的江北鄉北塔村有一座北塔。塔始建於明代隆慶四年,塔高26米,八面七層,迄今為逾400餘年歷史,其雄資依然。
  北塔區具有悠久歷史。自邵陽置郡以來,這裏就商賈不斷,一派繁榮。晉太康元年(280年),邵陽市前身——邵陵郡的郡治就設在今江北鄉北塔灣。
  北塔區是1997年10月新設立的縣級行政區,原郊區轄:雲水鄉 火車站鄉 石橋鄉 田江鄉 江北鄉 雞籠鄉 板橋鄉 雨溪鄉 茶元頭鄉 城東鄉 城南鄉 面鋪鄉 高崇山鄉 蔣河橋鄉 檀江鄉。
  北塔區轄原東區的江北街道,原郊區的茶元頭、江北、田江和從邵陽縣劃入的陳傢橋鄉,區人民政府駐江北大道資州。
  2000年,北塔區轄1個街道、4個鄉。總人口67538人,其中: 江北街道 12711 田江鄉 9710 江北鄉 16844 茶元頭鄉 13278 陳傢橋鄉 14995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2004年,北塔區轄2個街道、3個鄉。 (根據《湖南省縣及縣以下行政區劃代碼·2004年》整理)
   001 新灘鎮街道 轄:新灘鎮、資新2個社區;新渡、南崗、楊傢壠3個村委會;江北農場。
   002 狀元洲街道 轄:北塔、九江、資園、狀元、觀音庵、磨石、西湖橋7個社區;資棗、槐樹2個村委會。
   200 田江鄉 轄:高撐、柘木、楓江、匡傢、鄧傢、田江、𠔌洲、苗兒、響水9個村委會。
   202 茶元頭鄉 轄:樟木、劉黑、白田、茶元頭、馬傢、河上、六十、漣江、木山、興隆、新利、楓林12個村委會。
   203 陳傢橋鄉 轄:光裕、李子塘、賀井、下馬石、高馬衝、石子坳、望城坡、陳傢橋、桂花、楊旗嶺、萬歲廟、萬橋、田莊、三塘衝、柑子塘、廖傢、白泥田17個村委會。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北塔區轄2個街道、3個鄉。
風土人情
  邵陽市轄各縣(區)均有回族分佈,以市區和隆回縣為多。回族勤勞儉樸,具有善於商賈和艱苦創業的優秀民族傳統,在習俗方面,亦長期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徵。
  邵陽回族服飾,基本上和漢族相同,衹在履行宗教儀式時,男的多戴白色或黑色無沿帽和禮拜帽。節日在清真寺會禮時,阿匐和信仰虔誠的人,還用長幅白布纏在頭上,稱為貼斯帶。婦女喜戴黑色蓋頭布,蓋頭布從頭頂直披至肩上,扣在頜下,衹露出面部在外,這一習慣在中、老年婦女中一直保持。
  回民族飲食禁忌較多,不嗜酒,不食豬肉、豬油,不食病死或其他原因自死的動物,不食動物血液,不食未經阿匐或老師傅屠宰的動物(魚除外);不食虎、豹、豺、狗、鷹、烏鴉等性情兇惡的食肉類動物,不食龜、蚌、蟹等動物與鱔、蛇類、鼠類。
  回族青年男女訂婚時,先由男女任何一方向對方提出婚事,一經同意,便讓第三者知道,由阿匐證婚,交換男女經名。擇偶不合“八字”,定婚、結婚不擇時辰。回族婚禮過去在清真寺舉行,必須請阿匐作證,也叫“念配”。在婚禮中最熱鬧的場面是“打喜”。當新郎新娘在舉行婚禮時,年青的小夥子、小姑娘們早就手中暗握蘿蔔、紅薯之類可拋擊之物,在阿匐“念配”結束後,一時蘿蔔、紅薯從左右前後拋擊。這時,新郎傢早已安排兩位年高德重的老人,用團篩之類的遮蓋物掩護新郎新娘退出禮堂。一出禮堂,就不許再行拋擊。
  邵陽回族,每年主要有開齋節、古爾邦節和聖紀節三大節日,回歷八月,回族婦女還要過法圖默節。回民在回歷九月都要封齋,每天早晨破曉前和傍晚日落後進餐,白天自覺停止飲食,齋戒~月期滿,纔開齋,因此這天稱開齋節。開齋時,回民要沐浴淨身,用清水洗全身或部分,分別稱大淨或小淨。在無水時,也要用上代水做主淨。再穿上潔淨的衣服,並颳須剪甲,到清真寺聚會禮拜。禮拜後,又至亡人墓地誦經悼念。還有些回民,自幼樂捐,施捨本民族睏難戶。還有小開齋節,又稱古爾邦節,即從上述開齋那天算起,往後推七十天便是。這天,有的嚮清真寺贈送牛羊,宰牲聚會,接着遊墳誦經,表示對已故親人的懷念。聖紀節,又叫冒路德節,在回歷年三月十二日,以紀念伊斯蘭教人穆罕默德的誕辰。回歷八月,是回民紀念穆罕默德女兒法圖默的節日。回族婦女沐浴淨身,衣服整潔,去清真寺聚會並會餐,阿匐給她們講伊斯蘭教義,贊揚鼓勵她們勤儉持傢,發揮民族傳統美德。因參加者係婦女,又稱女人節。
經濟概況
  北塔區為國務院仿武漢三鎮模式而設立的新城區,由於建區時間短,農業在全區的經濟中占有比較重要的地位,糧食、蔬菜和養殖業是農業的重頭。陳傢橋和茶元頭兩個鄉主産糧食,江北和田江兩個鄉是邵陽市的主要蔬菜生産基地,兩鄉的蔬菜占全市上市蔬菜的50%。菜地基礎設施建設齊全,普遍推廣了噴灌和反季節大棚生産技術。生豬、傢禽、水産等養殖也具有相當規模和水平。目前,已新建了陳傢橋1000畝雜交玉米高産示範基地和1000畝竜牙百合基地、陳傢橋和茶元鄉兩個畜牧小區、茶元頭鄉的100畝北郊漁場,完成了市園場820畝的柑桔品改和優質楊梅、銀杏基地的建設。
  民營為主的經濟格局基本確立,區內有市屬國有大中型企業4傢,主要是輕紡和化工。為加速經濟發展,形成區域經濟特色,區委、區政府在設區之初就提出了民營為主的經濟發展戰略,並將造紙、羽絨、化工、輕紡、食品、飼料、建築、建材等作為全區的重點産業。邵陽市明星企業256傢,個體工商戶448戶,建築企業10傢。邵陽市明星企業——江北造紙廠生産省內唯一的標準挂面紙,定點供應長沙捲煙廠。另有兩傢造紙廠——北塔造紙廠和宇峰造紙廠也分別擁有3條和2條生産綫,生産瓦欏捲筒紙和挂面捲筒紙。江北化肥廠通過技術改造,成功研製出高濃度復合肥,通過省級鑒定,填補省內空白,獲得了省技術監督部門頒發的免檢産品證書。市園藝場引進省稀土研究所的科研成果創辦了五一稀土化工廠,産品暢銷海外。
  2008年全區實現生産總值121044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去年增長12.4%。其中第一産業實現增加值15546萬元,增長6%;第二産業實現增加值65965萬元,增長15.5%,第三産業實現增加值39533萬元,增長10%。第二産業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64.8%。三次産業結構為14.2∶51.8∶34。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GDP為13087元。
行政區劃
  北塔區位於邵陽市城區北部。西鄰邵陽縣,北接新邵縣,東南兩面與雙清、大祥兩區隔江相望。
  Beita Qu
  430511
  422001
  江北大道資州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北塔區轄2個街道、3個鄉。
  新灘鎮街道
  轄:新灘鎮、資新2個社區居委會;新渡、南崗、楊傢壠3個村委會;江北農場。
  狀元洲街道
  轄:北塔、九江、資園、狀元、觀音庵、磨石、西湖橋7個社區居委會;資棗、槐樹2個村委會。
  田江鄉
  轄:高撐、柘木、楓江、匡傢、鄧 傢、田江、𠔌洲、苗兒、響水9個村委會。
  茶元頭鄉
  轄:樟木、劉黑、白田、茶元頭、馬傢、河上、六十、漣江、木山、興隆、新利、楓林12個村委會。
  陳傢橋鄉
  轄:光裕、李子塘、賀井、下馬石、高馬衝、石子坳、望城坡、陳傢橋、桂花、楊旗嶺、萬歲廟、萬橋、田莊、三塘衝、柑子塘、廖傢、白泥田17個村委會。
英文解釋
  1. n.:  Beita District
近義詞
北塔
包含詞
邵陽市北塔區衛生防疫站
分類詳情
張開陳傢橋鄉張開田江鄉張開茶元頭鄉張開新灘鎮街道
張開狀元洲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