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北华大学 旅游
北華大學投訴電話吉林市旅遊投訴電話:0432-4682561
吉林省旅遊投訴電話:0431-5653030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北華大學是吉林省省屬規模最大的重點綜合性大學,1999年經教育部批準,由原吉林師範學院、吉林醫學院、吉林林學院、吉林電氣化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而成。學校坐落在風景迷人的霧凇之都、中國魅力城市—吉林市。
學校分為四個校區辦學,總占地面積316.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84.64萬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值1.81億元,館藏圖書163.92萬册。《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北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在國內外公開發行。
學校以本科教育為主,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和留學生教育,協調發展成人教育和繼續教育。學校現有20個學院,3個教學部(中心),5個教學訓練研究中心,20個科學研究所(室);58個本科專業,專業涵蓋理、工、農、醫、文、史、經濟、法、教育、管理10個學科門類,其中38個專業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國傢林業局重點學科1個,2個省重點學科,2個省重點建設學科,1個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省示範性基礎實驗教學中心。
目前全日製在校生22490人,其中本科生18892人,碩士研究生507人,外國留學生215人,成人教育學生7412人。專任教師1473人,其中教授199人,副教授503人。吉林省高校首席教授1人,省主講教授1人,省中青年骨幹教師5人,省教學名師1人。有28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5名教師被授予“吉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稱號。
學校以教學為立校之本,以科研為強校之路,以服務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為宗旨,在振興吉林老工業基地和地方經濟、文化發展中擔當重任。學校組建以來,承擔省級以上課題290項,纍计縱嚮課題經費總額1405萬元;橫嚮課題129項,纍计橫嚮課題總額3228萬元;獲得國傢發明專利6項,55篇論文被sci、ei、istp收錄。目前學校承擔國傢“863”項目2項,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項,國傢社科規劃項目2項,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項目1項。
學校高度重視國際交流與合作工作,積極藉鑒國外高校的科技成果和辦學經驗,在民族文化與世界文明成果交流中探索北華大學的國際化和現代化之路。先後與美國、英國、日本、韓國、俄羅斯、阿聯酋、馬來西亞等國傢的24所院校或教育機構建立了交流合作關係。
學校萃取高等教育改革成果的精華,傳承原四校半個世紀辦學積澱的底藴,特別是經過組建以來的建設發展,辦學條件和校園面貌發生顯著變化,專業結構日趨合理,辦學層次日益齊全,教師隊伍結構比較合理,設備、設施條件初具規模,國際教育和學術交流深入開展。當前,全校師生正遵循“崇德尚學、自強力行”的校訓,為把北華大學建設成為一所多學科協調發展,教學質量高,科研實力強,具有明顯優勢和特色,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的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而不懈努力。 |
|
北華大學
(Beihua University)
北華大學是吉林省省屬規模最大的重點綜合性大學,1999年經教育部批準,由原吉林師範學院、吉林醫學院、吉林林學院、吉林電氣化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而成。學校坐落在風景迷人的霧凇之都、中國魅力城市——吉林市。
學校現有東、南、北三個校區,占地面積79.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51.45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91億元,館藏圖書263萬册。有各類全日製在校生21417人,其中本科生18841人,研究生802人,留學生429人。擁有27個學院(政法學院、教育科學學院、體育學院、文學院、外語學院、音樂學院、美術學院、歷史文化學院、數學學院、物理學院、化學與生物學院、機械工程學院、電氣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軟件學院、交通建築工程學院、林學院、基礎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第一臨床醫學院(附屬醫院)、醫學檢驗學院、口腔醫學院、護理學院、藥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成人與繼續教育學院、國際教育交流學院),另有3個部(中心)(大學外語教研部、教育技術中心、工程訓練中心);66個本科專業,涵蓋10個學科門類(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38個碩士學位點,1個專業碩士學位點(醫學),涵蓋了9個學科門類、21個一級學科;1個國傢林業局重點學科(森林培育);6個省重點學科(森林培育、臨床檢驗診斷學、專門史、內科學、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課程與教學論);1個省重點實驗室(森林與生態環境實驗室);1個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東亞歷史與文化研究院);1個省博士後科研創業基地;1個省高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醫學檢驗與測試基礎實驗教學中心);1個省示範實驗中心(工程訓練中心);學校是全國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是全省唯一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基地。至2009年3月末,師資隊伍總量達到1532人,其中教授224人,副教授492人;省教學名師1人,省首席教授1人,省主講教授1人,省中青年骨幹教師5人;省高級專傢1人;省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6人;省級拔尖創新人才19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30人;校教學名師11人,校學科帶頭人65人,校中青年骨幹教師97人。
學校依托自身辦學條件和教育資源優勢,加強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工作,面嚮經濟建設主戰場,提供智力支持和科技服務,在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和區域、行業經濟與社會發展中不斷提高貢獻率。近三年,教師承擔國傢“863”計劃項目、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傢科技部項目等國傢級項目20項,承擔省、部級項目99項,承擔市(廳局)級科研項目210項,企事業委托項目24項,校管項目466項。已通過國傢、省、市(廳局)鑒定的科研成果124項,其中結論為國際先進的5項,國內領先的29項,國內先進的48項;獲得省、市(廳局)科研成果奬183項,國傢專利13項;在學術期刊上發表科研論文2977篇;出版教材、著作232部。教師承擔各類教學研究項目130項(省31項);在近兩屆國傢高等教育教學成果評奬中,獲國傢級教學成果奬1項,省級教學成果奬30項(省級教學成果一等奬6項),獲省級教學成果奬總數和獲省級一等奬以上成果數居省屬高校之首。
學校實施開放發展戰略,拓展辦學空間,先後與美國、日本、韓國、俄羅斯、馬來西亞、巴基斯坦、加拿大等國傢的35所院校或教育機構建立了合作與交流關係。合校九年來,聘請外籍專傢、學者來校講學190餘人次,派出中青年骨幹教師、科研與管理骨幹赴美國、日本、俄羅斯、韓國、歐洲等國傢和地區訪學、科研合作、參加國際學術會議200餘人次。學校與國外姊妹院校及教育機構積極開展合作辦學,先後開展本科2+2中韓人才培養計劃項目;本科1+2+1中美人才培養計劃項目;中美MBA1+1碩士學位項目。嚮日本、韓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傢派遣各類留學生近500人。2006年8月教育部批準學校成為接受中國政府奬學金來華留學生院校。2007年學校與韓國江原大學校共建孔子學院。學校主動適應世界高等教育發展趨勢,在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的融匯交流中得到了新的發展。
學校萃取高等教育改革成果的精華,傳承原四校半個世紀辦學積澱的底藴,特別是經過組建以來的建設發展,辦學條件和校園面貌發生顯著變化,專業結構日趨合理,辦學層次日益齊全,教師隊伍結構比較合理,設備、設施條件初具規模,國際教育和學術交流深入開展。當前,全校師生正遵循“崇德尚學、自強力行”的校訓,為把北華大學建設成為一所多學科協調發展,教學質量高,科研實力強,具有明顯優勢和特色,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的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而不懈努力。 |
|
北华大学 历史沿革
吉林師範學院的前身可追溯到1906年清政府在吉林崇文書院創建的吉林省初級師範學堂。1948年3月9日吉林市解放,吉林師範學校獲得新生,1952年8月遷到江南(現吉林二中校址),1966年7月,吉林師專與四平師專合併,仍稱吉林師範學院。1978年12月28日,國務院正式批準吉林師範學校恢復為吉林師範學院。到1999年,吉林師範學院已建成一所學科比較齊全,多種形式,多種層次辦學的具有相當規模的地方高師院校。
吉林醫學院的前身是1928年孫宗堯創辦的吉林私立助産學校。1947年12月被國民黨吉林教育廳接收,改名為“吉林省立助産學校”。1948年3月吉林市解放,省人民政府將原吉林省立助産學校和華英高級助産職業學校合併接收,1949年6月改名為“吉林省衛生幹部學校”。9月,校址遷到崇文鬍同,即現北華大學附屬醫院所在地。1958年升格為吉林醫學院,1959年6月,又調整為吉林省吉林醫學專科學校。1973年11月恢復為吉林醫學院。至1999年,吉林醫學院已成為吉林地區醫學教學和研究中心,共為國傢培養各類畢業生1.4萬人,他們大部分已成為醫療衛生和醫學教育、科研工作的骨幹力量。
吉林林學院的前身在吉林林業學校,始建於1952年,校址在長春市何傢屯。1953年10月,學校遷往吉林市江南,1958年3月,改名為吉林省林學院,1960年5月,更名為吉林林學院。1964年3月,吉林林學院改建為吉林林業工程學院。1972年吉林省林業技工學校、吉林省林業幹部學校和吉林省林業學校三校合一,成立吉林省林業學校,校址在吉林市江南泰山路32號。1978年12月,經國務院、教育部批準,在吉林省林業學校的基礎上,恢復和改建吉林林學院。至1999年,吉林林學院已成為全省的林業教育和科研中心,成為多學科、多層次共同發展的地方高等學校。 |
北華大學東校區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East Campus |
東校區位於美麗的鬆花江南岸,一期工程於2003年完工並交付使用。校區占地面積52.112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9.1927萬平方米。現有學校機關、政法學院、外語學院、音樂學院、美術學院、醫學部、基礎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醫學檢驗學院、口腔醫學院、護理學院、藥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國際交流學院等十幾個單位、部門的萬餘名師生在東校區學習與工作。
校區地址:吉林市華山路3999號
郵政編碼:132013
吉林電氣化高等專科學校的前身是吉林省最早的職業學校——吉林省立職業學校,始建成於1920年9月,原址在吉林市德勝門外,北山腳下。1935年,校名改為吉林省立吉林工科兩級中學。1946年吉林解放後,劃歸東北行政委員會工業部領導,改名吉林工業專門學校,選定江北人造石油工廠住宅區作為新校址(現北華大學北校區)。1952年秋,學校改由重工業部領導,改名為吉林工業技術學校。1958年學校創辦了吉林電氣化學院,1959年6月,經冶金部批準,升格為吉林冶金電氣化專科學校。1984年10月,改名為吉林電氣化專科學校,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領導。至1999年,吉林電氣化高等專科學校已發展成為一所有79年歷史的工業高等專科學校。電專的校友遍布長城內外,大江南北,為國傢建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現在作為北華大學北校區,位於吉林市竜潭區新山街1號。
電氣信息工程學院位於北華大學北校區,是以培養電氣信息類專業人才為主的工科學院。現有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6個本科專業,《電力電子及電力傳動》學科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全日製在校本科生2109人,專科生 152 人。
學院現有教職工121人,專任教師86人,教授9人,副高職稱30人。教師中博士3人;省拔尖人才2人。學院設有三個係、一個部,7個實驗室,2個中心,5個實習基地。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科研實力。學院教師先後獲得國傢級教學成果二等奬1項;省級教學成果一等奬一項、三等奬三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三等奬1項、四等奬1項;完成國傢級科研項目2項,省級科研項目2項;出版專著、規劃教材30餘部。在國傢重要期刊、核心期刊等發表論文百餘篇,其中EI收錄15篇,ISTP收錄4篇。目前承擔國傢、省部級科研項目9項。科研成果轉化多項,其中《高效大功率整流電源》已應用於上海鑫冶、湖北大冶、山東東營、吉林吉化等20多個省市的大型企業中,近三年産值近千萬元,贏得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學院註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學生科技創新團隊成果豐碩,先後獲得大學生電子競賽國傢一等奬、二等奬、“挑戰杯”競賽吉林賽區特等奬、航空航天模型錦標賽全國冠軍等各項奬勵100餘項,自動化技術創新基地被確定為吉林省示範性大學生創新基地。
學院面嚮全國招生,畢業生廣受社會用人單位歡迎。
機械工程學院位於北華大學北校區,是一所培養以機械為主,機電結合的復合型、寬口徑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的工科學院。現有機械設計理論專業碩士點和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工業設計、工業工程、材料成型及控製工程4個本科專業;機電一體化技術、機械設計與製造、模具設計與製造和數控技術4個高職專業。共有全日製在校生1240餘名。
學院現有教職工61人,專兼職教師50名。其中教授、副高職稱22人、中級職稱10人;博士、在讀博士9人;碩士、在讀碩士26人;現有機械工程、工業設計兩個係,1個實驗中心,1個技術研究所,6個實習基地。2003年以來共獲專利10項;承擔國傢863項目子項目2項、教育部重點研究項目1項、省部級資助項目5項;先後承擔教研課題17項,省部級9項;獲得教學成果奬18項,國傢級3項,省級7項。三年來共獲得科研經費590萬元,與周邊企業合作完成科研或産業化項目12項。學院骨幹教師已經形成了特種機器人技術研究與應用、機械CAD/CAM、機械傳動及其自動控製、數字化製造技術等穩定的研究方向,每年都能得到充足的科研經費,並培養一定數量的碩士研究生。學院教師非常註重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利用和教學軟件的開發工作,為保證本科生的培養質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多年來,他們本着“加強基礎、拓寬專業、重視實踐、培養能力,提高素質”的辦學思路,註重堅持“産、學、研”相結合的辦學理念、采用“導師製”等辦法、始終堅持“寬口徑、復合型、實用型”的人材培養模式,註重特色教育,把人才培養的質量放在第一位,並作為主要的工作目標。因此,該院的學生受到了較係統和全面的訓練,具備了很強的實踐能力和開發創新能力,在國傢和省級各項競賽中多次取得優異成績。如: 2002年獲吉林省大學生電子競賽三等奬;2003年獲第八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等奬;2003年獲吉林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等奬;2004年獲第四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書大賽銅奬;2004年獲吉林省大學生創業計劃書大賽銀奬;2004年獲首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東北賽區一等奬;2004年獲吉林省大學生電子競賽二等奬等。另外,該院大學生參加國傢英語四六級考試通過率達30%以上;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通過率達80%以上。考研率每年在10%以上,而錄取率則占報考人數的50%以上。
該院具有雄厚的科研實力 ,在2002年3月成立了北華大學機電集成技術研究所,這是一個以實用機器人技術及機電一體化技術為核心的高技術研究機構,以薑生元博士為代表的一大批中青年教師是該所的骨幹力量,另外該所還在校內首創了招收優秀本科生作為研究所科研助理的培養制度,每年培養科研助理15人左右,明確了學生的學習方向,刺激了本科生的學習熱情,所培養的學生不但為研究所完成了很多科研項目,這些學生的實踐能力也大幅度地得到了提高,深受社會用人單位的好評。該研究所在從事基礎教學和科研任務的同時,積極創造與相關企業進行深層次技術合作的機會,在科研活動中註重高技術成果的産業化和技術推廣。研究所主要從事工業機器人、特種機器人、工業自動化、機電係統動力學仿真與模擬(虛擬樣機技術)、生産綫數控改造等方面的基礎理論研究與技術開發、工程設計、生産製造、技術咨詢等業務。研究所先後承擔了國傢863重大專項子課題“海底管道內爬行器及其檢測技術”、教育部重點項目“機械自適應型管道機器人虛擬樣機技術研究”、吉林省教育廳科研項目“三軸差動管道機器人技術研究”、吉林省科技廳項目“經濟型多功能管道機器人”、“纜索維護機器人”等縱嚮高層次科研項目8項。研究所在北華大學校管科研基金的資助下,努力開展具有市場開發前景、具有重要學術價值的預研項目。在管道機器人、纜索維護機器人等方面積纍了不少成果,並發表了學術論文20餘篇。所長薑生元博士獲得了2004年吉林省傑出青年研究基金的資助,在吉林省內具有較高的學術譽。
機械工程學院秉承北華校訓,崇德尚學鍛造學院培養特色,自強力行打造人才培養亮點,爭取為社會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高級人才。 |
校標校訓 Motto of the school mark |
北華大學校訓釋義:
崇德:崇尚有德的人。語出《書·武成》“崇德報功”。
尚學:尊重知識,追求真理。尚:推崇;尊重。學:學問;知識;學說;學術。
自強:自己努力嚮上。語出:《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禮記·學記》“知睏,然後自強也”。
力行:努力從事,盡力去做。語出《禮記·中庸》“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史記·儒林列傳》“為治者不在多言,顧力行何如耳”。
“崇德尚學,自強力行”,比較貼切地概括了該校的發展歷程與價值追求,有較強的感召力和滲透力。
從哲學視角看,它反映了該校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和認知自我的態度方法,體現了尊重知識、追求真理的學術取嚮,自強不息、身體力行的幹事精神和以學生為本的辦學理念,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相統一的哲學概括。
從歷史視角看,它反映了原四校的歷史沉澱、凝聚和發展,符合學校的自我定位。既是原四校校訓及優良傳統的繼承和發揚,又是學校組建以來所積澱成果的總結和升華。
從文化視角看,它反映了北華人在傳承、整理和發展科學文化活動中形成的關於自身的價值追求、行為方式和行為準則的文化成果,既代表了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又體現了對知識的渴求、真理的探索和對科學的崇尚,是北華人自強不息,不怕睏難,追求卓越,勇於奉獻,在睏境中崛起精神的真實寫照。
本校訓形式簡單,內涵豐富,好讀易記,易於在師生中傳誦。
北華大學標志設計創意說明:
本標志以學位帽為主要元素,配以江水、雙環符號和北華大學中英文對照設計而成。學位帽是代表高校的最佳視覺形象,是學識的象徵,雙環符號代表科研,二者結合很好地體現了“教學立校、科研強校”的辦學理念。四條江水寓意着原四所高校,於1999年9月合併,它們共同匯入鬆花江,猶如豐滿大壩泄洪齊發,又如原四所高校團结一心,擰成一股繩,實現實質融合,同舟共濟、激流勇進。學位帽下的發射構成既是陽光又似太陽,同時又是科技的象徵,12個鋸齒象徵着一年中的12個月。標志整體形式為圓形,它是團结、嚮心力、凝聚力的象徵,同時也象徵地球,寓意學校面嚮現代化、面嚮世界、面嚮未來。蘭色寓意浩瀚、深遠和純淨,象徵着天空和海洋,也是北國江城的最佳體現。整個標志融思想性、可識性、藝術性、獨創性為一體,具有很強的視覺衝擊力。
設計:藝術學院 侯 林 副教授
優秀的,引人矚目的著名人體模特張筱雨就畢業於本校,為學校確實爭輝不少! |
|
醫學 | 大學 | 高校 | 吉林市 | 醫院 | 醫療衛生 | 經濟管理學院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碩導 | 博導 | 機械工程 | 圖書館 | 書法傢 | 吉林人 | 文史學者 | |
|
|
北華大學圖書館 | 北華大學藥學院 | 北華大學文學院 | 北華大學林學院 | 北華大學醫學部 | 北華大學醫學院 | 北華大學附屬醫院 | 北華大學外語學院 | 北華大學音樂學院 | 北華大學美術學院 | 北華大學數學學院 | 北華大學物理學院 | 北華大學護理學院 | 北華大學體育學院 | 北華大學政法學院 | 北華大學師範分院 | 北華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 北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 北華大學基礎醫學院 | 北華大學交通建築工程學院 | 北華大學電氣信息工程學院 | 北華大學化學與生物學院 | 北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 北華大學醫學檢驗學院 | 北華大學口腔醫學院 | 北華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 北華大學國際教育交流學院 | 北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 北華大學設計與創新實驗室 | 北華大學成人教育學院 | 北華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 | 北華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學院 | 北華大學電氣信息工程學院社團聯合會 | 北華大學東亞歷史與文獻研究中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