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科學與工程學院,其前身飛行器設計與應用力學係成立於 1952年,薈萃了一批當時國內著名的航空領域的專傢。2003年6月,撤係建院, 創建國際一流金牌學院是我院的目標。五十多年來,學院為我國航空航天事業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畢業生中已産生出包括王永志、戚發軔、崔爾傑等8位院士在內的著名學者,也涌現出了袁傢軍、唐長紅、金壯竜等著名的年輕專傢。
學院下設飛機係、人機與環境工程係、流體力學研究所、固體力學研究所、航空創新實踐基地 5個單位,有教授43名(其中博士生導師40名),副教授48名,其中包括中國科學院高鎮同院士,中國工程院李椿萱院士、王瀎院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傅惠民、孫茂、楊嘉陵、高以天和武哲教授。
本科專業有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專業(設飛行器設計、飛行力學與控製、直升機設計、空氣動力學、飛行器結構強度等專業方向)、飛行器環境與生命保障工程專業和工程力學專業。設有 8個碩士點、7個博士點和3個博士後流動站,流體力學、飛行器設計、固體力學、人機與環境工程是國傢重點學科,工程力學是北京市重點學科。2004年全國一級學科評估中,我院涉及的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排名全國第一,力學與交通運輸工程排名第二。
我院建有計算流體動力學國傢重點實驗室、流體力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以及粉體技術開發北京市重點實驗室,還有國傢級工科基礎課程(力學)基地、北京航空館、航空創新實踐基地等教學與科普基地。
學院學科覆蓋面廣,基礎與工程研究並重 ,研究對象包括大氣層內飛行的所有飛行器,如固定翼飛機、直升機、微小型飛機、無人機、地效飛行器、飛艇/氣球、滑翔機、戰術導彈、火箭彈等,以及航天領域的運載火箭、航天飛機、空天飛機等。50多年來,學院承擔和參與了幾千項型號、各類基金、預研等科研任務,研製成功我國第一架輕型旅客機“北京一號”、“蜜蜂”係列輕型飛機、第一架共軸式雙旋翼直升機等,取得了上百項國傢和省部級教學與科研成果,其中國傢級奬30多項。我院科研成果顯著,各方面均居學校前列。2004年學院科研經費達5300多萬元。
近年來,我院獲得全國百篇博士學位論文 1篇,提名2篇。《航空航天概論》為全國精品課程,《飛行力學》、《材料力學》和《空氣動力學》是北京市精品課程。學院兩次獲得北航“馮如杯”學生課外科技競賽團體第一名,獲全國大學生“挑戰杯”一等奬多項,多人次在全國力學、數學、物理競賽中獲得一等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