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投訴電話 北京市旅遊投訴電話:010-65130828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是在敬愛的周恩來總理的親切關懷下於1964年創立的。學院是一所以外國語言文學為主體學科、以旅遊管理為特色學科,文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等多學科門類共同發展的教學型大學。秉承“明德、勤學、求是、競先”的辦學理念,立足北京,服務首都,輻射全國,為國傢的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外事、旅遊、經貿、文化等方面的國際性應用型人才。
學院主要教學科研機構包括英語係、日語係、俄語係、德語係、法語係、西葡語係、阿拉伯語係、朝鮮語係、旅遊管理學院、國際經濟貿易學院、國際傳播學院、法政學院、職業技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國際文化交流學院、旅遊發展研究院、跨文化研究所和外國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研究所,共八係、八院、二所。全院共設有18個專業招收本科生,包括英語、日語、俄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阿拉伯語、朝鮮語、旅遊管理、市場營銷、財務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漢語言文學、新聞學、國際政治、法學專業;英語、日語、俄語、旅遊管理、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企業管理、國際貿易7個專業招收碩士研究生;旅遊管理和國際經濟與貿易兩個專業招收第二學士學位生;英語、日語兩個專業招收高等職業教育專科生;成人教育學院招收成人脫産大專班和高中及專科起點本科班;國際文化交流學院招收長短期外國留學生,每年有近千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國留學生在院學習,其中包括碩士研究生、本科生和語言進修生。學院現有各類在校學歷生8000餘人。
學院擁有一支年齡、學歷、專業、職稱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現有教師和專業技術人員600餘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人員200多人,絶大多數教師曾在國外進修或攻讀學位後歸國任教,學院還常年聘請60餘名外國專傢在校任教,師資力量雄厚。
學院教學設備先進,擁有衆多不同規格的語言實驗室、網絡機房和多媒體教學實驗室,同時還建有校園網、電視臺和先進的地面衛星接收係統。圖書館藏書豐富,並設有大型期刊閱覽室、專業閱覽室、電子閱覽室以及先進的計算機網絡服務係統。學院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各類體育場館齊備,為廣大學生創造了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學院與全國外事、旅遊及經貿等行業和部門有着廣泛的聯繫,“産學研”相結合的辦學形式多種多樣,並與美國、英國、日本、德國、法國、澳大利亞、俄羅斯、韓國、加拿大和香港等國傢和地區的60多所高等院校及機構建立了良好的交流關係,還經常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來院講學,從而為學院的教學科研、社會實踐以及人才交流提供了良好條件。
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學院倡導 "明德、勤學、求是、競先" 的八字校訓,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職業道德,堅持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相結合。
學院位於北京市朝陽區,毗鄰北京中央商務區(cbd), 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校園環境幽雅。 |
|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英文縮寫BISU)是在敬愛的周恩來總理的親切關懷下於1964年創立的,是一所以外國語言文學為主體學科、以旅遊管理為特色學科,文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哲學等多學科門類協調發展的教學型大學。BISU秉承“明德、勤學、求是、競先”的辦學理念,立足北京,服務首都,輻射全國,為國傢的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外事、旅遊、經貿、文化等方面的國際性應用型人才。 學校教學科研機構主要有英語學院、日語學院、俄語係、德語係、法意語係、西葡語係、阿拉伯語係、朝鮮語係、翻譯學院、旅遊管理學院、國際經濟貿易學院、國際傳播學院、法政學院、繼續教育與國際教育學院、國際文化交流學院、英語教學部(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所)、思想政治理論教研部、體育教學部、旅遊發展研究院、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所。
學校擁有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英語、日語、俄語、德語、法語、阿拉伯語、亞非語言文學(韓國語)、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旅遊管理、企業管理、國際貿易、美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13個專業招收碩士研究生;24個專業招收本科生,包括英語、日語、俄語、德語、法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阿拉伯語、朝鮮語、翻譯、旅遊管理(含第二學士)、市場營銷、財務管理、會展經濟與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含第二學士)、國際文化貿易、金融學、漢語言文學、新聞學、對外漢語、國際政治、法學、漢語言(留學生)。學校面嚮海外招收留學生,包括碩士研究生、本科生和語言進修生。此外,學校還設有成教本、專科教育以及國際合作辦學項目教育等。現有各類在校學歷生近萬人。
學校擁有一支年齡、學歷、專業、職稱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現有教師和專業技術人員800餘人,其中200多名教師具有高級職稱,絶大多數教師曾在國外進修或攻讀學位後歸國任教,學校還常年聘請60餘名外國專傢在校任教,師資力量雄厚。
學校擁有衆多規格不同、性能各異的現代化教學設施,主要有語言實驗室、同聲傳譯實驗室、多媒體教學實驗室、新聞學實驗室、金融模擬實驗室、旅遊規劃與策劃實驗室、模擬法庭、法律診所等,同時還建有校園網、電視臺和地面衛星接收係統。圖書館藏書豐富,設有大型期刊閱覽室、專業閱覽室、電子閱覽室以及計算機網絡服務係統。學校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各類體育場館齊備,為廣大學生創造了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學校與全國外事、旅遊及經貿等行業和部門有着廣泛的聯繫,“産學研”相結合的辦學形式多種多樣,並與美國、英國、日本、德國、法國、澳大利亞、俄羅斯、韓國、加拿大和香港等國傢和地區的100多所高等院校及教育機構建立了良好的交流關係,還經常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來校講學,從而為學校的教學科研、社會實踐以及人才交流提供了良好條件。
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學校秉承“明德、勤學、求是、競先” 的辦學理念,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職業道德,堅持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相結合。
學校位於北京市朝陽區,毗鄰北京中央商務區(CBD),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校園環境幽雅。
具體位置:北京市朝陽區定福莊南裏一號。郵編:100024. |
|
本科教育
專業設置:現有本科專業22個,分佈在文學、經濟學、管理學和法學四個學科門類。文學類有英語、日語、俄語、德語、法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阿拉伯語、朝鮮語10個外語專業和漢語言文學、新聞學、對外漢語專業;管理學類有旅遊管理、市場營銷、財務管理、會展經濟與管理4個專業;經濟學類有國際經濟與貿易和金融學2個專業;法學類有國際政治、法學2個專業;另有1個漢語言(留學生)專業。
學科定位:以外國語言文學為主體學科,以旅遊管理為特色學科,文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等多學科門類相互支撐、相互滲透,優勢互補、協調發展。
人才培養目標:秉承“明德、勤學、求是、競先”的辦學理念,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外語優勢突出,專業基礎紮實,知識結構合理,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國際性應用型人才。
所謂國際性,是指能夠掌握一門以上國際語言,熟悉國際規則,瞭解國際背景,能夠在不同領域、不同層次參與國際交流;所謂應用型,一方面是指學生具有高素質、高適應度,另一方面是指所學的知識、所掌握的技能符合社會需求。
服務面嚮定位:立足北京,服務首都,輻射全國,培養外事、旅遊、經貿、文化等方面的國際性應用型人才,為北京市及全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課程建設方針:拓寬專業基礎,優化課程體係,強化實踐環節,擴大學生自主學習空間。
公共必修課學分占總學分的30%左右。開設日語、德語、法語、韓語、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法學、國際政治、漢語言文學、旅遊管理等輔修專業。
強調技能訓練和方法傳授,鼓勵學生廣泛開展課外實習、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參加科研活動的積極性,使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緊密結合。
研究生教育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第二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學院擁有外國語言學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有13個碩士學位點招收研究生。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專業有英語語言文學、俄語語言文學、日語語言文學、法語語言文學、德語語言文學、阿拉伯語語言文學、亞非語言文學(韓國語)、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美學、國際貿易學、企業管理和旅遊管理。2009年計劃招收碩士研究生330名左右。
留學生教育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依托自己的傳統優勢,大力發展留學生教育。至今已經招收和培養了40個國傢的長期留學生8000餘人,短期留學生2000餘人。現在每年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上千名留學生在二外學習,我校留學生教育的規模和質量均位居全國前列。2002年和2004年先後被評為北京市留學生教育和管理先進單位。
我院留學生規模保持穩定增長的同時,留學生的學歷層次也呈現多元化發展,留學生學習方向已從改革開放之初的以語言生為主,逐漸轉變為包括語言生、進修生、本科生和碩士生在內的多種層次。其中招收碩士研究生的專業有:旅遊管理,英語語言文學,日語語言文學,俄語語言文學,阿語語言文學,德語語言文學;招收本科生的專業有:漢語語言(含旅遊方向、經貿方向)、漢語言文學、新聞學、英語語言文學,日語語言文學,德語語言文學,法語語言文學,西班牙語言文學,俄語語言文學,阿拉伯語語言文學,朝鮮語語言文學,國際貿易,金融學,市場營銷,旅遊管理,國際政治,法學;招收普通進修生的專業有:漢語言文學、新聞學,英語語言文學,日語語言文學,德語語言文學,法語語言文學,西班牙語言文學,俄語語言文學,阿拉伯語語言文學,朝鮮語語言文學,國際貿易,市場營銷。旅遊管理,國際政治,法學; 招收漢語進修生的專業有:漢語語言。
繼續教育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自1965年開展成人教育以來已有40年歷史,1996年成立成人教育學院,2003年9月正式更名為繼續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依托二外優越的教學環境、豐厚的學術資源,充分利用二外的學科優勢和先進設施,以“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的需要”為辦學宗旨,不斷拓寬辦學渠道、整合辦學資源、發展特色項目,精心打造二外繼續教育自己的品牌。
學院高度重視師資隊伍的建設,擁有一批60人的專職教師隊伍,其中具有中高級職稱的占80%以上,還聘請了多名知名專傢、教授擔任顧問並授課。學院的課程設置以“多樣性、實用性”為基礎,以“外語加專業”為特色。學院始終把教學質量作為辦學的生命綫,通過各種方式切實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學院根據社會的需求,結合自身的特點確定了以發展成教本科、中外合作項目、校企合作項目為重點的發展方向。目前,學院在成人學歷教育方面設有英語、英語(國際貿易方向)、日語三個專業和高起專、高起本、專升本三種層次。學院還積極開展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引進國外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管理模式,2004年被中國(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列為英國國傢高等教育文憑課程(HND)示範中心之一。此外,學院還為許多大型企事業單位進行外語培訓,並被北京市教委指定為“北京市英語口語等級證書考試培訓點、考試點”之一。
嚴格的管理,嚴謹的學風,高質量的教學,使學院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2003年學院被中國成人教育協會評為“誠信招生示範學校”。“樹立服務意識,嚴把質量關,創優質品牌”,二外繼續教育學院正嚮新的發展邁出堅實的一步。 |
|
院黨委書記 段建國
男,1950年2月出生,漢族,大學,研究員,中共黨員,現任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黨委書記。1975年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俄語專業畢業後留校任教,1988年評定為講師,1994年評定為教育管理副研究員,2001年評定為研究員。曾於1990年在中共中央黨校學習進修,2006年參加北京高校校長赴加拿大教育管理項目培訓。1975年起歷任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團委副書記、團委書記、黨委學生工作部副部長、黨委宣傳部副部長、旅遊係黨總支副書記、黨總支書記,1987年4月任黨委副書記,1993年7月兼任副院長,1999年12月任黨委書記。主要社會兼職:中國旅遊協會副會長、中國旅遊教育分會會長。
主要研究領域:高等教育管理、國際禮貌禮儀。
主要科研成果:出版的主要著作有主編《旅遊接待禮儀》、《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管理規範》、《二外四十年》、《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志續》、《構建大學和諧校園——理論與實踐》、《建設、發展、創新——國際化背景下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永遠的懷念》,合編《實用禮儀教程》,發表“從經驗型到制度化—邁嚮科學的高等教育管理”、“深化改革、培養跨世紀合格人才”、“探索與實踐—努力做好新形勢下的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等論文。
校長 周烈
男,1954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院長,校學術委員會主任。1978年在北京外國語學院亞非係阿拉伯語專業畢業後留校任教。2000年6月獲文學博士學位。先後赴敘利亞、也門和埃及等國學習和任教。曾任北京外國語大學阿拉伯語係主任助理、校長辦公室副主任、主任、校長助理、副校長、黨委副書記。2008年4月任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院長。獲得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奬、全國高校阿語教學指導組和全國高校阿語教學研究會優秀成果二等奬等奬勵。1998年獲北京高校領導幹部理論文章二等奬,2002年獲北京高校領導幹部理論文章三等奬。主要學術兼職:全國高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阿拉伯語分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中東學會副會長,中國阿拉伯友好協會理事、中國沙特友好協會理事等。
主要研究領域:阿拉伯語言、文化、文學。
主要科研成果:出版學術專著四部:《阿拉伯語語言學》、《阿拉伯語與阿拉伯文化》、《阿拉伯語篇章語言學》、《實用阿拉伯語語法》;譯著四部:《世界短篇小說精品文庫》部分、《外國名傢隨筆金庫》部分、《一千零一夜》第三、四册、《阿拉伯童話》部分;發表論文、譯作30餘篇,代表性論文:《永不凋謝的民間文學之花——一千零一夜》、《從外來詞看文化的接觸》、《關於阿拉伯語教學中的文化導入》、《全球化浪潮對阿拉伯世界的衝擊》、《阿拉伯世界的民主進程》、《阿拉伯世界的和諧與發展》等。合作出版教材三部:《基礎阿拉伯語》共四册、《阿拉伯語閱讀》、《實用阿拉伯語語法》共兩册。
黨委副書記 肖韻竹
肖韻竹,女,1965年2月出生,漢族,北京市人,中共黨員,法學碩士,副研究員。現任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黨委副書記。中國政法大學全日製本科,法學學士;北京大學在職碩士生班,法學碩士。歷任校黨委宣傳部副部長(主持工作,1995年11月)、部長(1998年1月)、人事處處長(2003年7月)。2004年4月起任校黨委副書記。
主要研究領域:馬剋思主義中國化(基層組織民主政治實踐)、高等教育管理(現代大學治理)、大學德育。
主要研究成果:主編研究文集數部,發表論文十餘篇;主持完成校級課題2項;參與教育部和北京市德育研究會重點課題1項(2002--2003年),參與北京市教委科技創新平臺項目1項(2006年),主持北京市教委科技創新平臺項目(2007年)。獲北京市局級領導幹部理論文章二等奬(2004年)、一等奬(2006年)。 |
|
王毅 中共中央臺辦、國臺辦主任 1982年2月獲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亞非語係文學學士學位,1997年8月至1998年2月赴美國喬治敦大學外交研究所任訪問學者,1998年4月獲南開大學在職研究生班世界經濟專業經濟學碩士,1999年9月起攻讀外交學院國際關係專業博士學位,已修完博士課程。
1953年10月 出生於北京市
1969年9月 中學畢業
1969年9月-1977年2月 下放黑竜江省農村鍛煉
1977年2月-1978年3月 返回北京
1978年3月-1982年2月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亞非語係學習
1982年2月-1984年9月 外交部亞洲司隨員
1984年9月-1987年8月 外交部亞洲司副處長
1987年8月-1989年9月 外交部亞洲司處長
1989年9月-1993年4月 駐日本使館政務參贊
1993年4月-1994年3月 駐日本使館公使銜參贊
1994年3月-1995年6月 外交部亞洲司副司長
1995年6月-1998年4月 外交部亞洲司司長
1998年4月-2001年2月 外交部部長助理兼政策研究室主任
2001年2月-2004年9月 外交部副部長
2004年9月-2007年9月 中國駐日本特命全權大使
2007年9月— 外交部黨組書記、常務副部長
2008年6月任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免去外交部副部長職務
2007年10月21日當選中共十七大中央委員會委員
吳思科 中國政府中東問題特使 男,安徽省潁上縣人,1965年考入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西阿係阿拉伯語專業學習。曾任外交部亞非司處長、副司長、司長、中國駐埃及大使館公使銜參贊、中國駐沙特阿拉伯王國特命全權大使、中國駐阿拉伯埃及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兼駐阿拉伯國傢聯盟首任全權代表。在外交部工作期間,曾多次陪同黨和國傢領導人以及外交部長出國訪問.並多次以中國政府代表團成員、團長、資深中東問題專傢等身份參加有關中東問題的國際和地區會議.現為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委員、中阿友好協會副會長、中國前外交官聯誼會副會長、中國政府中東問題特使.
2009年3月19日,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宣佈,中國政府决定,吳思科大使接替孫必幹大使任中國中東問題特使。秦剛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說,吳思科大使是資深外交官,熟悉中東地區事務,吳思科特使將忠實地履行中國政府在中東問題上的政策主張,繼續通過各種形式與中東問題有關各方保持密切聯繫,積極勸和促談,為推動中東和平進程而努力。秦剛說,過去3年來,孫必幹特使為推動中東和平和發展中國與中東國傢的關係進行了不懈努力,作出了積極貢獻。
周軼君 女,上海人,1998年畢業於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2002年6月,出任新華社駐巴以地區記者,成為唯一常駐加沙的國際記者。多次采訪過阿拉法特,阿巴斯,亞辛等中東關鍵人物。第二屆 CCTV“中國記者風雲榜”得主。
2002年8月,26歲的周軼君衹身前往中東,作為當時唯一常駐加沙的國際記者,在那裏一待就是兩年。在加沙駐守的700多個日日夜夜,她幾乎每天都在目睹流血衝突。因為她的堅守,中央電視臺將周軼君評為2004年度中國記者風雲人物。她的戰地博客日志結集成了一本書——《離上帝最近的地方——女記者的中東故事》,由文匯出版社列入“二十周年社慶佳作”於推出。
目前,周軼君作為鳳凰衛視出鏡記者,依然頻繁穿梭在加沙的戰火中嚮全世界報道那裏的局勢。 |
|
二外圖書館以學校的教學和科學研究對文獻資料的需求為中心,把語言、文學、旅遊、經貿、管理、法學等文獻作為收藏重點和特色。在學校逐年加大投入的資金支持下,圖書館藏已達87萬餘册(件)[含各院係資料室16萬册(件)]。館藏包括了中文、英文、日文、德文、法文、西文、俄文、朝文、阿文等文種形式的印本資料和音像資料。電子文獻也因加速建設而日臻宏富,海量的網絡資源正作為傳統文獻的補充而滿足着讀者的需求。
作為學校的文獻信息中心,學校信息化和社會信息化的重要基地,圖書館根據學校主體學科的文獻需求特點,創辦了多功能的外文報刊信息中心。為了適應特色學科的發展,正積極籌辦旅遊文獻信息中心,整合旅遊文獻資源,為旅遊經濟服務。同時,發動各方面積極性,加快新建學科的文獻建設。
隨着學校的發展,圖書館捨面積也不斷擴增,現已達13980平方米。目前,圖書館共有六個書刊庫、八個閱覽室,集藏、藉、閱及檢索、復製等功能為一體,可提供閱覽的座位2700個,開放時間最長可達每周98小時。
圖書館自動化、網絡化的建設於1994年起步,2000年進行了實質性的改擴建,順利地通過了北京地區高校圖書館自動化、網絡化評估。現在全館共有計算機168臺,其中提供給讀者檢索、上網用機115臺。2003年完成了局域網和校園網的連接,並在館內設置了無綫網設備供讀者使用。圖書館網站開闢的“二外文庫”將二外老師的論文以網絡的便捷方式提供給社會上的廣大讀者。
圖書館現有工作人員60名,其中正式工作人員38名。在正式工作人員中,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占90%,具本專業中級以上技術職稱的占60%。館內人員用“敬業、奉獻、求索、創新”的館訓激勵自己,鑽研業務、開展學術活動漸成風氣,已有50多篇論文和著作公開發表,有些文章還在不同級別的評比中獲奬。這是一支凝聚力很強、團隊精神突出的隊伍,連續三年獲得學校運動會團體總分第二名,並在市高校圖書館第六屆田徑運動會上取得總分第七名的好成績。
圖書館下設五部一室:采訪部、編目部、流通典藏部、期刊部、信息技術部以及圖書館辦公室。
圖書館把“以讀者滿意度為衡量圖書館工作的唯一標準”作為服務理念,以完善服務體係、優化服務質量、提高服務效率為宗旨,為學校的教學和科學研究提供支持,為學校的發展貢獻着滿腔熱情和蓬勃活力。
新任圖書館館長韓荔華被稱為是鯰魚型領導,2007年9月上任之後對圖書館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主管圖書館業務的副校長是邱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