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北京 >北京高等院校 > 北京物資學院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北京物資學院投訴電話 北京市旅遊投訴電話:010-65130828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北京物資學院建立於1980年,曾先後隸屬於國傢物資局、物資部、國內貿易部,1998年10月劃歸北京管理。她隨着國傢的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而不斷壯大,已成為以物流管理為特色、以培養經濟管理類人才為主的財經類院校。
  學院位於北京市通州區。地處自古聞名的京杭大運河的源頭,文化積澱深厚,歷史悠久。緊臨京通快速路出口,交通便利,環境優雅。校園占地 400餘畝,建築面積17萬餘平方米。是北京市授予的“ 文明校園 ”和“ 花園式單位 ” 。
  學院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學院現有教職工 600多人,專任教師300多人,其中正副教授140多名。學院現有在校生7000多人,其中本科生6200多人,碩士研究生200人。另外,還有成人教育本專科生3000餘人。
  學院以經濟學科為基礎,以管理學科為主體,以物流管理為特色,兼有文、法、經、管、理、工等學科。現設有九個係,分別是經濟係、工商管理係、會計係、管理科學與工程係、勞動人事係、物流係、外語係、法政係、數理係,另設有體育部和高職部。共設有22個本科專業(方向),3個高職專業,5個碩士點,1個二學位點。22個本科專業(方向)是:經濟學、金融學(另設有期貨證券方向)、國際經濟與貿易、法學(流通法方向)、工商管理(另設有國際採購與供應鏈管理方向)、市場營銷、會計學(設有註册會計師方向、註册資産評估師方向)、財務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係統(另設有計算機軟件設計與應用方向)、電子商務、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人力資源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統計學、物流管理、物流工程、英語(商貿方向)、信息與計算科學;3個高職專業是:會計電算化、物流管理、證券與期貨;5個碩士點是:産業經濟學、管理科學與工程、企業管理、勞動經濟學、物流工程。1個二學位點是:物流管理。另外,學院設有繼續教育學院,負責成人學歷教育和短期培訓。
  學院圖書館藏現有國內外經濟管理方面的專著、譯著、工具書、教材、資料 50萬餘册,訂有中外期刊雜志900餘種,擁有豐富的電子期刊和數字圖書資源,並建有先進的電子閱覽室。學院建有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物流技術與係統實驗室,北京市市級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北京現代物流研究基地,並建有通過網絡傳送世界各證券期貨交易部信息的證券期貨模擬實驗室等。學院主辦了中國經濟類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中國市場學會會刊----《中國流通經濟》雜志。
  學院堅持抓科研促教學的方針,每年劃撥專項經費支持科研工作,鼓勵教師和科研人員進行科學研究,科研成果豐富。近年來專傢教授學術研究不斷創新,一批中青年學術骨幹在學術領域嶄露頭角,共出版專著、譯著、教材近 400多種,發表論文3000多篇。“ 八五 ” 以來共承擔國傢級重點科技攻關項目、 863高科技項目及部委、省(市)級課題83項,有40多項科研成果獲省(市)、部級奬,有的已達到國際或國內先進水平;有兩項科研成果被列為國傢新産品測試推廣計劃。由我院承擔的 “ 863 ” 高科技項目 “ 商品流通智能化綜合管理及决策支持係統 ” 位於國際先進行列。 2003年獲國傢十五科技攻關項目有:小城鎮現代流通業關鍵技術研究與開發。在國傢星火計劃奬等重大奬項中,我院都榜上有名。我院參與主辦的《中國物流在綫》已基本建成,在國內專業網中具有重要影響。由我院崔介何教授主編的《北京物流藍皮書》填補了北京物流研究的一項空白。
  學院重視與國外教育和科研機構進行學術交流和友好往來。已與日本、韓國、德國、英國等多個國傢的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
  古韻今風相輝映,文脈相承育新人。座落於京郊古運河源頭的朝氣蓬勃的北京物資學院處處呈現新氣象,正實現着新的跨越式發展。
學院簡介 Introduction to College
  北京物資學院是一所北京市屬的主要為流通領域培養高素質專門人才的普通高等院校。前身是 1963 年北京經濟學院設立的物資管理係,1980 年為適應國傢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對物資管理人才的需要,國傢批準成立了北京物資學院。學校先後隸屬於國傢物資局、物資部、國內貿易部, 1998 年 10 月劃歸北京市管理。 1994 年在國內高校首傢開辦了物流管理專業。學校目前已基本發展成為一所涵蓋經濟學、管理學、理學、工學、文學、法學等學科門類,以物流學科為特色,以經濟學科為基礎,以管理學科為主幹,以理工文法等相關學科為支撐的多學科協調發展的財經類高等院校。
地理位置 Location
  學校位於北京市通州區。地處自古聞名的京杭大運河的源頭,文化積澱深厚,歷史悠久。緊臨京通快速路出口,交通便利,環境優雅。校園占地 600 餘畝,建築面積 17 萬餘平方米。是北京市授予的 “ 文明校園 ” 和 “ 花園式單位 ” 。
師資力量 Teachers
  學校現有教職工 690 多人,其中專任教師 390 多名,正副教授近 150 名。學校各類在校生 8000 多人,其中本科生 6000 多人,碩士研究生 270 多人,高等職業教育學生 270 多人。另外,還有各類成人教育學生 4000 餘人。
院係設置 Colleges
  學校設有 4 個二級學院、 3 個係,分別是經濟學院、物流學院、信息學院、商學院、勞動人事係、外語係和法政係,另設有體育教學部和成人教育學院等教學機構。學校現有共設有 20 本科專業, 3 個高職專業, 5 個碩士點, 1 個二學位點。 20 個本科專業是: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 ( 另設有證券期貨方向 ) 、工商管理 ( 另設有國際採購與供應鏈管理方向 ) 、市場營銷、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物流設備管理方向)、商品學、信息管理與信息係統 ( 另設有計算機軟件設計與應用方向 ) 、電子商務、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與計算科學、統計學、人力資源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會計學 ( 註册會計師方向、註册資産評估師方向 ) 、財務管理、英語 ( 商貿方向、涉外文秘方向 ) 、法學(流通法方向、國際商法方向); 5 個碩士點是:産業經濟學、管理科學與工程、企業管理、勞動經濟學、物流工程。 1 個二學位點是:物流管理。學校擁有 1 個北京市重點學科:管理科學與工程;1個國傢級特色課程:經濟學 ; 3 個北京市品牌專業:物流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經濟學。
基礎設施 Infrastructure
  學院圖書館藏現有國內外經濟管理方面的專著、譯著、工具書、教材、資料 67 萬餘册,另有電子圖書 50 餘萬册,訂閱國內外報紙 139 種、國內外期刊 1100 多種,同時擁有豐富的電子期刊和聲像資源。
  學校擁有 26 個實驗室,覆蓋了經濟學、管理學、工學、理學、文學和法學等六個學科門類各專業的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學校擁有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物流係統與技術實驗室、北京市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物流係統與技術實驗教學中心、北京市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北京市現代物流研究基地。
教學科研 Teaching and research
  學校堅持以科研促進教學,在流通現代化研究等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果,培養了一批中青年學術骨幹,在社會上有着良好的聲譽和影響。學校已建成 5 個科技創新平臺,組建科研創新團隊 19 個。近三年來,學校共承擔國傢科技攻關項目 1 項,國傢自然科學基金和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5 項,省部級課題 11 項;出版專著、譯著、教材 140 部,發表學術論文 843 篇。國傢十五科技攻關項目“小城鎮現代流通業關鍵技術研究與開發”的研究成果在行業內産生了較大的影響。我校教授主編的《北京物流藍皮書》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二等奬,填補了北京市物流研究的一項空白。學校主辦的《中國流通經濟》雜志是中國市場學會會刊、中國經濟類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參與主辦的“中國物流在綫”在國內專業網中具有重要影響。
學院交流 School exchanges
  學校重視與國內外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社會團體進行學術交流和友好往來。積極與北京師範大學開展合作辦學;與北京大學、湖南大學等高校和科研機構開展合作研究;派出青年教師到北京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南開大學等國內知名大學進修學習或攻讀博士學位。同時,接受國內財經類院校教師在物流管理等專業進修學習,並積極邀請兄弟院校知名教授、學者來校講學和指導工作。目前與日本、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馬來西亞、韓國、新加坡、美國等 9 個國傢和地區的 13 所大學或科研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與交流關係,在科研課題、合作辦學、學分互認、教師互訪、學生互換、師資培訓等方面開展了一係列合作,促進了我校的學科建設以及教學和科研的發展,提高了我校在國際上的影響。
校園文化 Campus Culture
  多年來,學校艱苦創業,勇於創新,秉承厚德博學、篤行日新的辦學精神,逐漸形成了培養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發展共性與突出個性相結合,面嚮未來、與時俱進、豐富多彩、健康嚮上,既充滿活力、又有深厚底藴的校園文化。
  古韻今風相輝映,文脈相承育新人。座落於京郊古運河源頭的朝氣蓬勃的北京物資學院處處呈現新氣象,正實現着新的跨越式發展。
學校領導 School Leadership
  劉木春,黨委書記。 1951 年 1 月出生於山東泰安,中共黨員。研究員。 1982 年 7 月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經濟係,歷任北京師範大學宣傳部副部長、黨辦副主任、紀委副書記兼校部機關總支書記、無綫電電子係總支書記、校長辦公室主任、黨委辦公室主任等。 1996 年任北京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 2003 年 1 月任北京物資學院黨委書記。研究方向:高教管理。重要社會任職有北京市高校黨建研究會常務理事、北京市高校紀檢監察研究會常務理事。
  全面主持學校黨委工作。分管黨委辦公室、組織部、統戰部、離退休工作處。聯繫經濟學院。
  王稼瓊,院長。1964年6月出生於山西省大同市。中共黨員,經濟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1981年9月考入南開大學,先後獲得理學學士和經濟學碩士,1992年2月至1995年3月在北方交通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後留校任教,歷任經濟係副主任、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校長辦公室主任、經濟管理學院院長等職,2004年10月任北京交通大學副校長,2008年3月任北京物資學院院長。重要社會兼職有:教育部經濟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北京市高校管理研究會理事長、中國鐵道學會經濟學學科帶頭人等。研究領域為:産業組織理論、運輸政策分析;區域經濟分析。
  全面主持學校行政工作。分管校長辦公室、人事處、財務處(國有資産管理辦公室)。聯繫物流學院。
  王旭東,副院長。1967年10月出生於江蘇南通,中共黨員,教育學博士,教授。1989年7月本科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1992年7月碩士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2007年6月博士畢業於北京大學。曾任北京語言大學黨委辦公室秘書、高教研究室副主任、學生處處長、學工部部長。2003年10月任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專職委員。2005年8月任北京物資學院黨委副書記,2006年12月任副院長。研究領域:教育學原理、教育社會學、高等教育管理。
  負責教學工作和外事工作。分管教務處、研究生部、成人教育學院、國際交流中心。聯繫外語係。
  龔樹生,副院長。1949年12月出生於北京市,中共黨員。教授。歷任北京物資學院企業管理係副主任、經濟係主任。現兼任《中國流通經濟》雜志總編,北京物資學院成教學院院長,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常務理事等。1997年11月任北京物資學院副院長。研究方向:統計學。曾主編《統計原理與物資統計》、《統計學》、《現代物流統計與財會》等著作。主持若幹國傢級、部級課題,曾獲部級科技進步三等奬、全國物資係統優秀教師稱號等。
  負責科研工作和日常人事工作。分管科研處、圖書館、雜志社;協助分管人事處。聯繫勞動人事係。
  瀋小靜,黨委副書記。1962年7月出生於上海市,中共黨員,商業經濟學博士,教授。1984年7月畢業於北京經濟學院物資管理係。曾任北京物資學院企業管理係副主任、營銷係主任、工商管理係主任、研究生部主任。2006年10月任北京物資學院院長助理,2006年12月任黨委副書記。1993-1996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攻讀博士學位。1998年被評為北京市高校青年學科帶頭人。研究方向:企業管理。
  負責學生工作和宣傳工作。分管宣傳部(新聞中心)、保衛部、學生處(學生工作部、武裝部)、團委、網絡中心。聯繫法政係和體育部。
  翁心剛,副院長。1961年10月出生於北京市,中共黨員,經濟學博士,教授。1983年7月畢業於北京經濟學院物資管理係,曾任團總支書記、院長辦公室科長、企業管理係副主任、研究生部副主任、研究生部主任。2006年4月任北京物資學院院長助理,12月任副院長。1989年-1992年和1996年-1999年赴日本流通經濟大學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主要社會兼職有:中國物流學會副會長、北京物資流通協會常務理事,中物聯物流規劃研究院特邀研究員。研究領域:物流管理、供應鏈管理。
  負責後勤工作和日常財務工作。分管後勤管理處、基建辦公室、保衛處;協助分管財務處(國有資産管理辦公室)。聯繫信息學院。
  張希平,紀委書記。 1950 年 7 月生於山東無棣,中共黨員。畢業於北京師範學院管理係http://www.xhf56.cn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專業。畢業前曾在北京滑翔學校學習,黑竜江生産建設兵團工作。 1984 年任中共豐臺區委教育工作部副部長, 1988 年任豐臺區人民政府辦公室副主任、文教辦公室副主任, 1990 年任北京市人民政府文教辦公室處長, 1996 年任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處長。 2003 年 6 月任北京物資學院紀委書記。
  主管紀委工作。分管紀檢審辦公室、工會、教代會;協助分管離退休工作處。聯繫會計係。
  學校位於北京市中軸綫東側的古運河畔,京通快速路東端出入口處,距中央商務區13公裏,距天安門25公裏。我校從1986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近年來研究生教育發展迅速,培養質量不斷提高。現有産業經濟學、管理科學與工程、企業管理、勞動經濟學等4個專業。其中,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為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我校在物流管理、流通經濟、金融期貨等領域的教學和科研具有較強的實力和辦學特色。學校擁有一批成績卓著的教師和科研人員,是市屬市管院校中唯一一所承擔科技部重大科研項目的高校。目前學校擁有1個北京市物流係統與技術重點實驗室,1個北京市哲學社會北京現代物流研究基地,8個科技創新基地(平臺),可為研究生培養提供實踐條件。此外,為了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我們利用地處北京,與國傢級研究機構、行業協會和大型企業聯繫密切的優勢,聘請了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國資委經濟研究中心、中國證監會以及銀行、證券公司等研究機構和企業的知名專傢、學者擔任兼職導師,從而進一步提升了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為培養高質量的研究生奠定了堅實基礎。
相關詞
雙鴨山教育學北方工業大學英語語言文學
包含詞
北京物資學院南站北京物資學院經濟學院北京物資學院會計學院
北京物資學院成人教育學院北京物資學院國際文化交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