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京師範大學成都實驗中學是成都市政府引進北京師範大學優質教育資源和教育品牌創辦的一所寄宿製完全中學。
2002年,成都市政府引進北京師範大學優質教育資源和教育品牌將原成都二中改製而成的一所全新的學校,由北京師範大學和成都市教育局聯合辦學,既有公辦學校的政策保障,又有民辦學校的靈活機製、是成都市教育局直屬的由北師大直接管理的學校。
按照北師大附屬學校的標準,北師大投入巨資在學校新建了一流的信息中心,學生公寓,學生食堂,塑膠運動場,電視、電話、廣播網絡和校園局域網,改建了原教學樓、辦公樓和綜合樓。
學校把“基礎紮實,身心健美,品行高尚,思維創新”作為培養目標,堅持“以人的和諧發展為中心”的教育理念,遵循“科研興教興校、教育質量立校、培養名師造就名生創建名校”的發展思路,推行“以教師為指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能力培養和思維訓練為主綫,培養和諧可持續發展的高素質人才苗子”的新型教育模式(即“導主和諧”模式),註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大力倡導以“包容産生和諧,學習推動創新,卓越成就未來”為主要內容的學校精神。
學校現有專兼職教師80人,學歷全部達標,年齡結構合理。人人都掌握了現代教學手段。為進一步提高教師隊伍整體水平,學校啓動了名師工程。學校以培養專傢型教師為目標,充分利用北師大及其附屬學校雄厚的教育資源,通過在校開設北師大研究生課程班,校本培訓,專傢講學,校際交流等途徑,不斷更新教育觀念,發掘教師潛力,整合團隊優勢,提高了中青年教師的整體素質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學校以建構主義理論為基礎,圍繞“導主和諧”教育模式這個核心,形成了計算機整合學科教學特色、外語教學特色和藝體特色。
學校自開辦以來,在輸入新的教育理念、按新課標要求積極推進教改科研,加強校風、班風、學風建設,提高教學質量,校本教材開發、教育創新以及建立學習型學校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目前,學校正在《民辦教育促進法》和新課標改革的指引下,紮實工作,按照學校《2002年--2008年振興學校行動綱要》的要求健步邁入以教育創新促跨越式發展的快車道! |
|
民辦公助 |
|
堅持“以人的和諧發展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推行“以教師為指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能力培養和思維訓練為主綫,培養和諧可持續發展的高素質人才苗子”的新型教育模式 |
|
科研興校、專傢助校、培養名師、造就名生、創建名校 |
|
基礎紮實,身心健美,品行高尚,思維創新 |
|
堅持文化辦學;初中英語、藝體特色,高中文理科實驗 |
|
包容産生和諧,學習推動創新,卓越成就未來 |
|
明德、博學、尚美、拓新 |
|
團结、奉獻、求實、創新 |
|
1913年省立第一中學成立,第一任校長鐘書傳,校址先為上翔街,後遷往成都市西勝街(現28中校址)。
1928年2月16日國民黨鎮壓學生運動,發生“二.一六”慘案,死師生14人。24日國民黨省教育廳頒布第2820號訓令,勒令學校停辦。
1935年7月,國民黨政府整頓教育,决定恢復省立第一中學,繼續辦這所成績卓著的省立公辦校,改名為四川省立成都中學,校長杜致遠,學校遷址五世同堂街(現校址)。
1951年學校改名為川西成都中學。
1952年改名為四川省成都市第二中學校。
1959年改名為成都市科學技術學校。
1961年恢復為四川省成都市第二中學。
1968年改名為成都市第二中學。
2002年4月改製為北京師範大學成都實驗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