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北京天文館投訴電話北京市旅遊投訴電話:010-65130828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北京天文館位於西直門外,屬自然科學專題博物館,1957年9月建成開放,是亞洲第一座天文館。造型獨特的白色建築和陽光下熠熠生輝的半球紫銅圓頂會給你一種神奇美妙的感覺。館內由天象廳、錄相廳、天文臺組成。天象廳是一座直徑23.5米的半球形銀幕上,你可以看到各種奧秘莫測的天文現象:貨流星、流星雨、極光、哈雷彗星……那些一生難得相見的天象都可以逐一領略。不僅如此,你還可以見到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星空,真可謂一次奇妙的星際旅行。在館內小天文臺藉助折射望遠鏡能觀察太陽黑子、月球環形山、木星大紅斑、土星光環等有趣的星體現象。天文館記載着我國天文學發展的光輝歷程,展現了天文工作者不懈的努力與探索。在這裏可以充分瞭解天文宇宙知識,,長見識。 |
|
北京天文館由兩部分組成:北京西直門外的北京天文館(簡稱西館)和北京建國門內的北京古觀象臺(簡稱東館)。
北京天文館落成於1957年9月29日,設施包括天象廳,門廳,展覽廳,報告廳,天文臺等。是中國第一座大型天文館,目前仍是大陸唯一的大型專業天文館。2004年12月12日,北京天文館新館落成,設施包括數字宇宙劇場,3d影院,4d影院,太陽展廳等。
北京古觀象臺建於明正統七年(1442年),是中國古代明、清兩代的國傢天文臺。從明正統初年到1929年止,古觀象臺從事天文觀測近500年,是現存古觀象臺中保持連續觀測最悠久的,在國際上久負盛名。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北京天文館概況 Beijing Planetarium Overview |
北京天文館位於位於北京海澱區西直門外大街南側。國傢級自然科學類專題科學博物館。主要通過人造星空模擬表演,舉辦天文知識展覽,編輯出版和發行天文科普書刊,組織進行大衆天文觀測等形式嚮公衆宣傳普及天文學知識。除此之外,還根據不同層次的青少年學生經常性地組織舉行天文講座、天文培訓、天文奧賽、知識競賽和天文科技夏(鼕)令營等各種科普活動,引導和培養學生們對自然科學的興趣和愛好。北京天文館和北京古觀象臺同時被北京市命名為"青少年教育基地"。
該館分老館和新館兩大部分:老館始建於1955年,1957年建成開放。總建築面積約7000平方米,主要開放設施有天象廳;展覽廳;影視報告廳和大衆天文臺。天象廳內設600席座位,廳內中央安放一架國産大型天象儀,它由環墻一周放置的數十臺特效投影器一起組成一部完整的天象表演係統。每天(除閉館外)巡回放映4-5部天象節目。展覽廳常年舉辦和展出天文知識展。影視報告廳過去經常舉辦天文知識講座和專題報告或放映天文科教影片,由於建設新館的需要,暫被用做圖書資料閱覽室和新館設備貯藏室。大衆天文臺原有兩座:一座為太陽色球天文臺,另一座為大衆光學天文臺。兩座天文臺分別各設一架太陽光球色球望遠鏡和130毫米口徑的折射天文望遠鏡。主要用於觀衆對太陽、月亮、大行星、彗星及亮星雲的天文觀測和教學實踐活動。太陽色球觀測臺現已拆除,太陽色球望遠鏡將被新館引進的太陽觀測設備所代替。
由於老館建成於上世紀50年代中期,距今已運行了近50年,無論其建築規模和設備功能都很難滿足和適應需要,對此北京市决定投入巨資興建新館。
新館於2001年底在天文館原址上動工興建的,總建築規模20000平方米,已於2004年建成開放。主要的公共開放設施有:數字化宇宙劇場、3d動感天文演示劇場、4d動感影院、天文展廳、太陽觀測臺、大衆天文臺、天文教室等。宇宙劇場,容量200席座位。引進國外先進的數字化天文放映設備,由大型圖形工作站和激光投影設備組成,能生動形象地演繹壯麗的星空景象和人類探測太空的壯舉。3d和4d動感天文劇場,其容量分別為48席和196席座位。這兩個劇場的演示功能是對宇宙劇場功能的一種補充和延伸。以其強烈的動感、特殊的視聽合成效果為觀衆營造出很強的臨場感、震撼力氛圍。太陽展示廳,展覽面積300米,以展出太陽和太陽係內容為主。主要展項內容有從太陽真空望遠鏡觀測接收而來的1.8米太陽白光投影像;174毫米手描太陽黑子白光全日面投影像;太陽光譜投影像;太陽白光、太陽色球全日面和太陽局部活動區的ccd電視圖象等。新館二期展覽於2006年7月6日正式對外開放,本次展覽分為15個展區。大衆天文臺,內置一臺口徑為40釐米的光學折反式天文望遠鏡。主要用於和滿足觀衆、青少年學生對天文觀測與教學實踐活動的需要。 |
|
北京天文馆 宇宙剧场
由天象廳和數字宇宙劇場組成的。
老館天象廳中的國産大型天象儀,可以放映大約9,000顆6.55等以上的恆星,以及星座名稱和星座連綫,坐標係和太陽係行星視運動,還增加了我古代星座三垣二十八宿的名稱和連綫,以及在黃道上標有二十四節氣等。另外,還配備有表演彗星,流星,日餌,宇宙飛船等近百臺特技效果放映器,還有幻燈機,大屏幕投影機等設備。
新館數字宇宙劇場選用超級圖形工作站,作為圖形圖像處理的超級計算機, 超級圖形工作站可以處理上十億顆星的數據,建模、編錄、作準確的空間定位,從而提供實時的、高畫質的虛擬宇宙漫遊。 |
|
北京天文館設有3座天文觀測臺。它們既對觀衆開放,又有觀測任務。
新館2004年12月落成,建築頂部有兩座天文臺,一個是太陽天文臺,安裝太陽真空望遠鏡用於白天觀看太陽色球層上的爆發,日餌,暗條,譜斑等日面活動。另一是大衆天文臺,內置一臺口徑為400毫米的光學折反式天文望遠鏡。大衆天文臺主要用於夜晚觀測。主要用於和滿足觀衆、青少年學生對天文觀測與教學實踐活動的需要。西側天文臺內裝有一架130毫米折射望遠鏡。從1957年至今,利用它對太陽黑子進行係統觀測,積纍了連續的觀測資料。主要用於觀衆和青少年學生對太陽、月亮、大行星、彗星及亮星雲的天文觀測和教學實踐活動。 |
數字工作室簡介 Introduction to Digital Studio |
數字工作室擔負着新老天文館天象節目製作的任務。無論是在傳統光學天象廳加入現代化的數字元素,還是在世界領先的數字宇宙劇場玩轉酷炫的聲光效果,都始終秉承“藝術使科學平易近人”的宗旨,在天象節目製作這個國內沒有同行的領域裏,獨自探索着實踐的道路。 |
|
3d科普劇場由6組8基座船艙式動感座椅組成,共48座位。座椅運動方向6個自由度。動感電影設備870綫性回放放映係統配合相應的影片和劇場效果,會産生乘坐宇宙飛船驚險刺激的效果。
4d科普劇場由放映立體加特效影片的電影放映係統和196個觀衆座椅構成,6臺同步電影放映機在180度的環形銀幕上放映出具有立體效果的影片,根據影片情節的需要産生出噴煙、水、風及氣味等特殊效果,同時座椅可以隨着劇情的發展産生振動和墜落。觀衆觀看影片時需帶上特殊的眼鏡。 |
天文館出版物 Planetarium Publications |
短煳陌謎摺?
《天文館研究》
《天文館信息》 |
北京古觀象臺 Beijing Ancient Observatory |
建於明朝正統七年(1442年),是明清兩代的國傢天文臺。古觀象臺臺體高約14米,臺頂南北長20.4米,東西長23.9米。上設8架清製天文儀器。從明正統初年到1929年止,古觀象臺從事天文觀測近500年,是現存古觀象臺中保持連續觀測最悠久的,它還以建築完整和儀器配套齊全,在國際上久負盛名。清製8架銅儀除了造型,花飾,工藝等方面具有中國的傳統外,在刻度,遊表,結構等方面,還反映了西歐文藝復興時代以後,大型天文儀器的進展和成就。新中國成立後,古象臺移交給北京天文館,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裱褙鬍同2號
開放時間:9:00-4:30 ;夏季:9:00-6:00 ;全年開放 |
|
北京天文館位於北京西直門外大街,毗鄰北京動物園和交通樞紐。從西二環西直門橋嚮西、西三環紫竹橋嚮東、白頤路嚮南、三裏河路嚮北等均可到達。
據北京市規劃委員會、北京市文物局二OO七年十二月十九日通知,該建築已經北京市政府批準列入《北京優秀近現代建築保護名錄(第一批)》。 |
|
http://www.bjp.org.cn/misc/index |
北京天文館簡介 About Beijing Planetarium |
北京天文館由兩部分組成:北京西直門外的北京天文館(簡稱西館)和北京建國門內的北京古觀象臺(簡稱東館)。
北京天文館落成於1957年9月29日,設施包括天象廳,門廳,展覽廳,報告廳,天文臺等。是中國第一座大型天文館,目前仍是大陸唯一的大型專業天文館。2004年12月12日,北京天文館新館落成,設施包括數字宇宙劇場,3D影院,4D影院,太陽展廳等。
北京古觀象臺
北京古觀象臺最早的溯源在公元1279年,天文學家王恂、郭守敬等在今北京建國門觀象臺北側建立了一座司天台。北京古觀象臺建於明朝正統七年(1442年),是中國古代明、清兩代的國傢天文臺。從明正統初年到1929年止,古觀象臺從事天文觀測近500年,是現存古觀象臺中保持連續觀測最悠久的,在國際上久負盛名。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京天文館是國傢級自然科學類專題科學博物館。主要通過人造星空模擬表演,舉辦天文知識展覽,編輯出版和發行天文科普書刊,組織進行大衆天文觀測等形式嚮公衆宣傳普及天文學知識。除此之外,還根據不同層次的青少年學生經常性地組織舉行天文講座、天文培訓、天文奧賽、知識競賽和天文科技夏(鼕)令營等各種科普活動,引導和培養學生對自然科學的興趣和愛好。北京天文館和北京古觀象臺同時被北京市命名為"青少年教育基地"。 |
北京天文館概況 Beijing Planetarium Overview |
北京天文館(西館)位於位於北京海澱區西直門外大街南側。該館分老館和新館兩大部分。
北京天文館老館的天象廳北京天文館老館始建於1955年,1957年建成開放。總建築面積約7000平方米,主要開放設施有天象廳;展覽廳;影視報告廳和大衆天文臺。天象廳內設600席座位,廳內中央安放一架國産大型天象儀,它由環墻一周放置的數十臺特效投影器一起組成一部完整的天象表演係統。每天(除閉館外)巡回放映4-5部天象節目。展覽廳常年舉辦和展出天文知識展。影視報告廳過去經常舉辦天文知識講座和專題報告或放映天文科教影片,由於建設新館暫被用做圖書資料閱覽室和新館設備貯藏室。大衆天文臺原有兩座:一座為太陽色球天文臺,另一座為大衆光學天文臺。兩座天文臺分別各設一架太陽光球色球望遠鏡和130毫米口徑的折射天文望遠鏡。主要用於觀衆對太陽、月亮、大行星、彗星及亮星雲的天文觀測和教學實踐活動。太陽色球觀測臺現已拆除,太陽色球望遠鏡將被新館引進的太陽觀測設備所代替。
由於老館建成於20世紀50年代中期,距今已運行了超過50年,無論其建築規模和設備功能都很難滿足和適應需要,對此北京市政府决定投入巨資興建新館。
北京天文館新館於2001年底在天文館原址上動工興建,總建築規模20000平方米,於2004年12月建成開放。主要的公共開放設施有:數字化宇宙劇場、3D動感天文演示劇場、4D動感影院、天文展廳、太陽觀測臺、大衆天文臺、天文教室等。宇宙劇場,容量200席座位。引進國外先進的數字化天文放映設備,由大型圖形工作站和激光投影設備組成,能生動形象地演繹壯麗的星空景象和人類探測太空的壯舉。3D和4D動感天文劇場,其容量分別為48席和196席座位。這兩個劇場的演示功能是對宇宙劇場功能的一種補充和延伸。以其強烈的動感、特殊的視聽合成效果為觀衆營造出很強的臨場感、震撼力氛圍。太陽展示廳,展覽面積300米,以展出太陽和太陽係內容為主。主要展項內容有從太陽真空望遠鏡觀測接收而來的1.8米太陽白光投影像;174毫米手描太陽黑子白光全日面投影像;太陽光譜投影像;太陽白光、太陽色球全日面和太陽局部活動區的CCD電視圖象等。
新館二期展覽於2006年7月6日正式對外開放,展覽分為15個展區。大衆天文臺,內置一臺口徑為40釐米的光學折反式天文望遠鏡。主要用於和滿足觀衆、青少年學生對天文觀測與教學實踐活動的需要。 |
北京古觀象臺 Beijing Ancient Observatory |
古觀象臺上的古天文儀器始建於明朝正統七年(1442年),是明、清兩代的國傢天文臺。古觀象臺臺體高約14米,臺頂南北長20.4米,東西長23.9米。現存清朝康熙、乾隆年間製造的赤道經緯儀、黃道經緯儀、地平經儀、象限儀、紀限儀、天體儀、地平經緯儀和璣衡撫辰儀八架古天文儀器。
從明正統初年到1929年止,古觀象臺從事天文觀測近500年,是現存古觀象臺中保持連續觀測最悠久的,它還以建築完整和儀器配套齊全,在國際上久負盛名。清製8架銅儀除了造型、花飾、工藝等方面具有中國的傳統外,在刻度、遊表、結構等方面,還反映了西歐文藝復興時代以後,大型天文儀器的進展和成就。新中國成立後,古觀象臺移交給北京天文館,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裱褙鬍同2號
開放時間:9:00-4:30 ;夏季:9:00-6:00 ;全年開放。 |
天文館票價 Planetarium Tickets |
展廳(含A館和B館展廳)
成人 10元
學生、特殊群體(持有效證件) 7元
A館ZEISS天象廳
成人 45元
學生、特殊群體(持有效證件) 35元
B館SGI宇宙劇場
成人 45元
學生、特殊群體(持有效證件) 35元
B館3D劇場
成人 30元
學生、特殊群體(持有效證件) 20元
B館4D劇場
成人 30元
學生、特殊群體(持有效證件) 20元 |
天文館出版物 Planetarium Publications |
《天文愛好者》
《天文館研究》
《天文館信息》 |
|
朱進 |
|
|
|
特23北京天文館 | 北京天文館郵票 | 北京天文館概況 | 北京天文館本周末話說月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