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北京 >北京高等院校 >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顯示地圖
目錄
學院簡介
  英文名稱: Guanghua School of Management, Peking University
  北京大學是享譽世界的百年名校,光華管理學院是中國最好的商學院之一。
  1985年北京大學成立了經濟管理係和管理科學中心,1993年在原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經濟管理係和北京大學管理科學中心的基礎上成立北京大學工商管理學院。1994年北京大學與光華教育基金會簽定合作辦學協議,工商管理學院改名為光華管理學院。管理學院成立後,由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教授擔任院長。2005年4月,厲以寧教授為名譽院長;2006年9月8日,張維迎教授為院長。
  學院設有9個係,分別是:應用經濟學係、金融係、組織管理係、市場營銷係、戰略管理係、會計係、管理科學與信息係統係、商務統計與經濟計量係、衛生經濟與管理係。
  學院積極開展相關領域的研究,挂靠學院的研究機構有:北京大學管理科學中心、北京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中心、北京大學國際會計與財務研究中心、北京大學金融數學與金融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大學網絡經濟研究中心、北京大學工商管理研究所、北京大學國際經營管理研究所、北京大學中國中小企業促進中心、北京大學二十一世紀創業投資研究中心、北京大學企業管理案例研究中心、北京大學經濟分析與預測研究中心、北京大學復雜性科學虛擬研究中心、北京大學中國經濟與WTO研究所、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華人企業管理研究中心、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國際金融研究所、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經濟社會係統分析與模擬實驗室、北京大學國傢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發展戰略研究院等。
  截止2007年9月,學院有全職教師100人,其中教授32人,副教授40人,講師28人。全職教師中有94人獲得博士學位,其中57人在海外及香港獲得博士學位。學院還聘任了多名訪問教授與兼職教授。
  學院設有大學本科、碩士和博士研究生三個層次的學位教育。本科現有金融學、會計學、市場營銷三個專業;碩士研究生設有國民經濟學、金融學、産業經濟學、企業管理、會計學、統計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碩士(MBA)、高級工商管理碩士(EMBA)、會計碩士專業學位(MPAcc)10個專業;學院設有國民經濟學、金融學、産業經濟學、企業管理四個博士生專業,其中國民經濟學是國傢重點學科。
  截止2007年9月底,學院共有學生3181人。其中全日製大學本科生672人,普通碩士研究生 313人,MBA學生1330人, EMBA學生560人,MPAcc學生145人,博士研究生161人,各項目留學生90人。為了體現交叉學科的特點,在本科招生中學院多年堅持文理兼收的原則,吸引了全國高素質的學生,最近幾年每年都有十多名各省市高考第一名進入光華管理學院。
  學院重視學科建設,課程設置不斷完善。在教學中,學院在重視經濟管理的基礎理論教學的同時,註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决策分析和解决實際問題的能力,以適應市場經濟對人才的需求。學院設置的各專業與國傢經濟建設密切相關,學院培養的畢業生在社會上很受歡迎。
  學院在搞好學位教育的同時,還開辦了多種形式的高級管理人才培訓班,承擔了國傢、省市、部委以及企業、單位的科研任務,在中國的經濟改革、企業的股份製改造、跨國公司經營管理、金融體製改革、宏觀經濟運行與分析、教育經濟學、環境經濟學、决策支持係統、計算機輔助教學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學院與國傢經濟管理部門和企業保持着經常的聯繫,聘請了學術造詣深厚和富有實際管理經驗的專傢學者作為學院的兼職教授,邀請他們到學院舉行專題講座。
  學院與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商學院、賓州大學沃頓商學院、芝加哥大學商學院、杜剋大學富科商學院、曼隆學院、加拿大約剋大學商學院、新加坡國立大學、法國ESSEC商學院、荷蘭蒂爾堡大學、丹麥哥本哈根商學院、香港科技大學、臺灣大學、臺灣政治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建立了密切的學術交流與合作關係。
  學院一萬一千多平方米的教學科研樓於1997年秋投入使用。在建中的光華新樓,建築總面積近三萬平方米,是一座集教學、科研和辦公為一體的綜合性設施。新大樓的建成,將顯著改善學院教學、研究和辦公條件。
  管理學院的師生員工决心發揚團结、博採、實踐、創新的精神,學兄弟院校之所長,集世界管理之精粹,努力提高教學科研水平,為國傢經濟建設培養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建設世界一流的商學院。
  學院的使命:創造管理知識,培養商界領袖,推動社會進步。
學位教育
  1.本科教育項目
  光華管理學院的本科教育遵循北京大學本科生教育理念,以培養“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為目標。堅持“加強基礎、淡化專業、分流培養、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針,低年級實行通識教育,高年級實施專業教育。
  學院現有全日製本科生672人。為體現交叉學科的特點,按工商管理類統一招生,文理兼收。普通本科生學製四年,入學初不分專業,經過為期一年半的英語、數學和基礎課的強化訓練,二年級第一學期末開始分專業,根據學生志願和學習狀況,分別進入金融學、會計學、市場營銷三個專業學習。學院擁有中國最具發展潛質的本科學生,吸引全國優秀的中學生報考,連續幾年每年都有約五分之一的全國各省市高考第一名進入光華管理學院。其中2007年招收文理科高考狀元13名。
  2.碩士研究生項目
  除工商管理碩士以外,我院碩士生招生專業共有七個,包括:國民經濟學、産業經濟學、金融學、統計學、管理科學與工程、會計學、企業管理,每年大約招收150人左右。招生途徑分為兩種,一是接收部分推薦免試的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二是通過全國統一的入學考試進行選拔。根據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我院金融學專業招收一定規模的自籌經費生。
  碩士研究生按復合型人才培養:一方面加強基礎課程和實際技能的訓練,提高其分析和解决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以滿足社會對實用型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加強研究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為博士項目提供專業理論與知識紮實、研究能力強、又願意從事學術事業的優秀學生。
  3.博士研究生項目
  博士生培養堅持學術導嚮,重點培養學生對學術研究的興趣、研究和創新能力,努力培養優秀的學術型人才,為各高校經濟、管理學學科培養優秀師資隊伍。
  學院每年招收全日製脫産學習的博士生35人左右,包括直博生、碩博連讀生和普通博士生三種,其中碩博連讀生占每屆博士生總數的1/2左右。博士生招生正從以考試成績為基礎的應試機製嚮以素質能力為基礎的申請與考核相結合的機製過渡,逐步建立起強調綜合素質能力的申請與考核相結合的錄取機製。
  學院有應用經濟學和工商管理兩個一級學科,包括國民經濟學、産業經濟學、金融學、統計學、企業管理、會計學等六個專業。企業管理專業招收組織行為與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戰略管理以及决策與信息管理等四個方向的博士生。除决策與信息管理專業外,其他三個方向被通稱為IPHD項目,采用全日製英文授課,該項目為學生提供與國際標準和國際通行研究方法接軌的專業訓練,聘請國內外知名教授授課並參與學生論文的指導工作。在招生錄取方面,TOEFL、GRE/GMAT成績是重要的參考條件。學院博士研究生學製為四至六年。
  4.MBA項目
  MBA項目旨在造就高素質的管理團隊,並將富有實幹精神和具有良好管理潛質的學員培養成為中國未來的商界精英。一大批造詣深厚、聲名遠播的學者將西方先進的現代管理理論與中國的管理實踐相結合,形成中國特色的管理精品課程。學員們把從課堂上教授那裏學習的豐富知識同自己的實踐經驗相結合,從而成為諸多一流企業招聘時所關註的焦點。在這個充滿挑戰與激勵的環境之下,學員們可以充分發揮他們的能力,裝備自己,以便更好的應對商業世界和未來卓越的職業生涯。
  MBA項目的相關課程,將使學員們學會去思考、開發有創造性的新思路,同時提倡對學習的熱情與鐘愛。通過講座、課外閱讀、課堂討論、案例分析等形式多樣的教學模式,學員將準確地把握復雜的商業問題,並尋找出切實可行的解决方法。他們獲得了核心管理理念,紮實的知識背景,並在此基礎之上發展對特定領域的興趣,通過專業方向課程的訓練和撰寫畢業論文報告,形成一己之長。
  5.EMBA項目
  EMBA(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的學位項目是專門為高層管理人員設計的全面係統的管理課程,目的是提升企業管理人員的領導力。課程最鮮明的特點是將先進的現代管理理論和方法與中國的管理環境和實踐相結合,深入係統地介紹和分析西方先進管理理念和成功企業的範例。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領風氣之先,1999年率先試辦中國大陸第一傢EMBA項目,同時通過和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商學院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迅速提升至國內最優秀的EMBA項目。2002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我院的EMBA項目正式進入學位教育階段。
  為EMBA課程擔綱任教的學院教授包括:厲以寧,吳志攀,張維迎,周春生,武常岐,梁鈞平等教授。這些教授不僅活躍在經濟與管理學科最前沿的研究領域,同時一直致力於推動中國經濟的改革發展與中國企業的競爭力提升,在高層經理培訓和管理咨詢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EMBA的部分課程由來自世界著名商學院的資深教授執教,為課程增添了國際化的色彩,實現西方先進的管理理論與中國經濟發展特點和企業管理實踐的完美結合。
  6.MPAcc項目
  MPAcc(會計碩士專業學位)項目面嚮會計職業,致力於造就高素質的理財專傢和開拓創新型的管理和領導人才。MPAcc項目突出職業要求,註重學術性與職業性的緊密結合。
  北京大學是全國首批招收會計碩士專業學位的院校之一,項目整合了光華管理學院的國內外知名教授和業內精英,針對MPAcc學生特點專門設計相應課程,突出國際化、實務化和信息化的特點。北京大學廣博深厚的學科建設與學術背景,光華管理學院得天獨厚的師資力量與管理隊伍,為創造一流的MPAcc教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該項目的申請者為具備大學本科畢業,並且從事會計或相關領域實際工作經歷2年以上的在職人員。入學考試由全國聯考的初試及光華管理學院組織的復試構成。學習方式為在職學習,周六、日或平時晚上上課。學生需修滿45學分,成績合格,完成學位論文並通過北京大學組織的答辯,經校學位委員會審核批準後,授予北京大學會計碩士專業學位。
組織機構
  組織機構及科研教學單位董事會:
  董事長:尹衍梁
  董事會:羅豪纔、李安模、厲以寧、陳良焜、林英峰、林煜宗、司徒達賢、杜俊元、聶力、吳樹青
  董事會秘書:張秀環
  院長:
  名譽院長: 厲以寧
  院 長: 張維迎
  副 院 長: 武常岐、徐信忠、陸正飛、張佳利、蔡洪濱、張一弛
  黨委:
  書 記:陸正飛
  副書記:叢月芬、冒大衛
  院務委員會:
  委員:蔡洪濱、從月芬、範平、符國群、符曉、龔六堂、薑國華、江明華、李東、劉力、劉國恩、梁鈞平、陸正飛、冒大衛、王明進、王亞非、武常岐、吳聯生、徐信忠、張紅霞、張佳利、張維迎、張一弛、張志學
  學術委員會:
  主席:徐信忠
  委員:厲以寧、張維迎、王其文、朱善利、陸正飛、塗平、武常岐、張一弛
  師資招聘小組:
  組長:張維迎
  副組長:蔡洪濱
  成員:武常岐、徐信忠、陸正飛、張一弛
  師資培養小組:
  組長:厲以寧
  副組長:朱善利、王其文
  成員:陳嶸、李九蘭、梁鈞平、劉學、竜軍生、陸正飛、武常岐、徐信忠、張維迎
  博士後培養工作小組:
  組長:曹鳳岐
  副組長:王其文、李九蘭
  成員:秦宛順、鬍健穎
  研究生指導小組:
  管理學科:張國有、李東
  應用經濟學科:秦宛順
  國際合作協調委員會:
  主任:塗平
  副主任:王其文、朱善利
  成員:陳嶸、李東、梁鈞平、劉學、竜軍生、陸正飛、武常岐、徐信忠
  教學單位:
  管理科學與信息係統係
  金融係
  會計係
  商務統計與經濟計量係
  市場營銷係
  應用經濟學係
  戰略管理係
  組織管理係
  行政管理:
  董事長辦公室
  院長辦公室
  黨委辦公室
  人事辦公室
  教務辦公室
  MBA項目
  EMBA項目
  MPAcc項目
  EDP項目
  行政辦公室
  學生工作辦公室
  學院團委
  職業發展中心
  國際合作部
  對外關係部
  校友聯絡中心
  經濟-社會係統分析與模擬實驗室
  圖書資料室
  會計室
  研究機構:
  北京大學管理科學中心
  環境資源研究所
  人力資源研究所
  房地産經濟與發展研究所
  經濟發展戰略研究所
  社會保障研究所
  商業經濟與管理研究所
  中國企業發展戰略研究所
  北京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中心
  北京大學國際會計與財務研究中心
  北京大學金融數學與金融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大學光華海波竜企業績效管理研究中心
  北京大學網絡經濟研究中心
  北京大學工商管理研究所
  北京大學國際經營管理研究所
  北京大學中國中小企業促進中心
  北京大學二十一世紀創業投資研究中心
  北京大學企業管理案例研究中心
  北京大學經濟分析與預測研究中心
  北京大學復雜性科學虛擬研究中心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與WTO研究所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華人企業管理研究中心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國際金融研究所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企業文化研究所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社會經濟係統分析與模擬實驗室
  北京大學國傢高新技術開發區發展戰略研究院
  北京大學商務智能研究中心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風險管理中心
  光華衛生經濟與管理研究院
學院簡介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的前身是北京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學樓作為專門從事管理研究和教育的機構,光華秉承了北大深邃的學術思想和深厚的文化底藴,在過去的20年內(1985-2005 )已經發展成為國內頂尖的商學院。在今後五年中,光華管理學院將本着“控製規模、提高質量、塑造品牌、信譽第一”的辦學方針,博採衆長,力爭躋身世界一流商學院之列,不斷為中國培養最優秀的管理人才。
師資力量
  光華管理學院擁有雄厚的師資:截止2007年9月,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學院有全職教師100人,其中教授32人,副教授40人,講師28人。全職教師中有94人獲得博士學位,其中57人在海外及香港獲得博士學位。學院還聘任了多名訪問教授與兼職教授。此外,學院還聘請了一大批造詣深厚的國內外專傢學者、業界精英作為學院的兼職教授,長短期訪問教授和特聘教授。其中1996 年諾貝爾經濟學家James Mirrlees 爵士與國際著名的統計學家刁錦寰教授被聘請為名譽教授,美國康奈爾大學的Charles Lee 教授和香港大學的謝貴枝教授被分別聘請為會計與財務管理係和市場營銷係的聯合係主任。
學生情況
  光華管理學院吸引了中國一流的學生:2005、2004、2003 、2002 與2001 年分別有15名、9名、12名、12名和15名全國高考狀元進入光華管理學院。每年除了學院自己培養的優秀本科學生繼續深造研究生項目之外,還錄取一定比例的國內外重點大學和學科中最具潛力的學生參加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培養計劃;更有來自跨國公司、政府部門等的有豐富工作經歷的管理精英和青年纔俊在MBA 、EMBA 、EDP 項目中汲取世界最先進的管理思想和理論。
  截止2007年9月底,學院共有學生3181人。其中全日製大學本科生672人,普通碩士研究生 313人,MBA學生1330人,EMBA學生560人,MPAcc學生145人,博士研究生161人,各項目留學生90人。為了體現交叉學科的特點,在本科招生中學院多年堅持文理兼收的原則,吸引了全國高素質的學生,每年都有十多名各省市高考第一名進入光華管理學院。
科研和教學環境
  光華管理學院提供良好的教研環境:學院的教學科研樓於1997 年秋投入使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校園環境
  北大光華管理學院校園占地一萬一千多平方米,是一座現代化的教學科研大樓,除傳統教學設施外,樓內還配有多功能會議廳、語音視聽室、計算機管理模擬室、聯網的大型計算機房以及藏書期刊豐富的圖書資料室等。
  學院積極開展相關領域的研究,挂靠學院的研究機構有:北京大學管理科學中心、北京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中心、北京大學國際會計與財務研究中心、北京大學金融數學與金融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大學網絡經濟研究中心、北京大學工商管理研究所、北京大學國際經營管理研究所、北京大學中國中小企業促進中心、北京大學二十一世紀創業投資研究中心、北京大學企業管理案例研究中心、北京大學經濟分析與預測研究中心、北京大學復雜性科學虛擬研究中心、北京大學中國經濟與WTO研究所、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華人企業管理研究中心、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國際金融研究所、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經濟社會係統分析與模擬實驗室、北京大學國傢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發展戰略研究院等。
交流與合作
  光華管理學院提倡開放辦學:學院與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商學院、賓州大學沃頓商學院、芝加哥大學商學院、杜剋大學富科商學院、曼隆學院、加拿大約剋大學商學院、新加坡國立大學、法國ESSEC商學院、荷蘭蒂爾堡大學、丹麥哥本哈根商學院、香港科技大學、臺灣大學、臺灣政治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建立了密切的學術交流與合作關係。學院與國傢經濟管理部門和企業保持着經常的聯繫,聘請了學術造詣深厚和富有實際管理經驗的專傢學者作為學院的兼職教授,邀請他們到學院舉行專題講座,多次主辦和承辦了重大的國內和國際會議。一大批聲名遠播的國內外專傢學者、跨國公司總裁、世界組織的首腦訪問該院並開展了精彩的學術報告和講座。
學院發展
  學院重視學科建設,課程設置不斷完善。在教學中,學院在重視經濟管理的基礎理論教學的同時,註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决策分析和解决實際問題的能力,以適應市場經濟對人才的需求。學院設置的各專業與國傢經濟建設密切相關,學院培養的畢業生在社會上很受歡迎。
  學院在搞好學位教育的同時,還開辦了多種形式的高級管理人才培訓班,承擔了國傢、省市、部委以及企業、單位的科研任務,在中國的經濟改革、企業的股份製改造、跨國公司經營管理、金融體製改革、宏觀經濟運行與分析、教育經濟學、環境經濟學、决策支持係統、計算機輔助教學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學院一萬一千多平方米的教學科研樓於1997年秋投入使用。在建中的光華新樓,建築總面積近三萬平方米,是一座集教學、科研和辦公為一體的綜合性設施。新大樓的建成,將顯著改善學院教學、研究和辦公條件。
  管理學院的師生員工决心發揚團结、博採、實踐、創新的精神,學兄弟院校之所長,集世界管理之精粹,努力提高教學科研水平,為國傢經濟建設培養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建設世界一流的商學院。[1]
學院戰略
  光華於2006年開設了面嚮國際學生的“中國經營方略”(Doing Business in China,簡稱DBIC)
  短期課程,意在結合學習與社會活動,幫助學生更加客觀、充分地瞭解中國的商業文化和經濟特色。
  2009年,光華DBIC項目成績顯著,先後為西班牙ESADE商學院、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美國普度大學、印第安納大學、北卡羅來納大學、紐約大學、弗吉尼亞大學、芝加哥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加坡南洋大學等世界各地的本科、碩士、MBA學生舉辦了多次學習和交流活動,在他們中間廣受好評,也開始為未來的中外商界精英搭建交往的橋梁。
  此外,光華在國際管理學界的身份認證亦取得重要進展。2009年6月,在歐洲管理發展協會(簡稱EFMD)舉行的年會上,光華的會員資格正式獲得通過; 同時,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被管理專業研究生入學考試委員會(簡稱GMAC)接納為會員。2009年10月,在國際管理學院聯盟(簡稱PIM )舉行的年會上,光華在會員投票表决環節獲得全票通過,正式成為PIM會員。這些均是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國際性商學院組織。
  2009年6月25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收到管理專業研究生入學考試委員會(Graduate Management Admission Council ,簡稱為GMAC)Judy Phair女士來函,祝賀光華管理學院被GMAC接納為會員。這是光華管理學院繼加入AACSB和EFMD後,又一個積極參與的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國際性商學院組織。
  學院的使命:創造管理知識,培養商界領袖,推動社會進步。
名譽院長厲以寧教授寄語
  沙灘紅樓,未名燕園,北京大學是享譽世界的百年名校,莘莘學子孜孜以求的學術殿堂。
  作為專門從事管理研究和教育的機構,光華管理學院秉承了北大悠久的人文傳統,深邃的學術思想和深厚的文化底藴,處於中國經濟發展與企業管理研究的前沿,以嚮社會各界提供真正具有國際水準的管理教育為己任,致力於幫助國有企業管理的國際化、民營企業管理的現代化、跨國公司管理的本地化。為了促進中國乃至全球管理研究的發展,為商學院和研究機構培養和輸送與主流研究接軌的優秀研究人員和教師,光華管理學院於2002年特別啓動了“國際博士生項目(IPHD)”。
  光華管理學院擁有中國一流的學生,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青年是光華為之驕傲的寶貴財富。例如,2001年全國31個省市的高考文理科狀元中有15人被光華管理學院錄取;光華每年除了學院自己培養的優秀本科學生進入研究生項目深造之外,還錄取一定比例的國內和海外重點大學和學科中最具潛力的學生參加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培養計劃;還有來自跨國公司、金融機構、名牌企業、政府部門的有豐富工作經歷的管理精英和青年纔俊在MBA、EMBA、EDP項目中汲取世界最先進的管理思想和理論。
  光華管理學院擁有中國一流的研究和教學環境。北京大學兼容並包、科學民主的傳統精神和光華管理學院“團结、博採、實踐、創新”的學風在這裏生生不息。學院鼓勵獨立、嚴謹的科學研究,同時重視與國內外學界的交流與合作,迄今為止已經與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商學院、杜剋大學富科商學院、斯坦福大學、賓西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等20餘所著名學院建立合作交流關係,每年派出訪問學者、交流學生、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等上百人次。學院有效地引進國際前沿學科研究中的最新成果,並結合中國經濟的發展和管理實踐,鼓勵自己的教員開展高水平的有中國特色的學術研究。光華管理學院把本土優勢與海外資源集中起來,為現代化和國際化的人才提供了肥沃的生長土壤。
  “傾聽江下濤聲急,一代新潮接舊潮”。在未來的十年裏,光華管理學院必將躋身世界一流商學院之列,在挑戰與競爭並存的新世紀,不斷為中國培養一流的科研、教學和管理人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