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中毒在某些化學燒傷中很突出,若有特效解毒藥物,應及時施用;一般情況下則給予全身支持,以保護肝、腎等重要器官,加速毒物排出。如輸液,靜脈給予大量維生素、應用激素,以及利尿、護肝等。若為威脅生命的中毒,例如液態黃磷燒傷面積較大,僅靠衝洗中和是不夠的,還應爭取時間果斷地切、削創面焦痂,除去毒物來源,並酌情植皮覆蓋創面。
化學燒傷比單純熱力燒(燙)傷要復雜得多。1.化學燒傷的種類和性狀化學燒傷的傷因可分兩大類:一為強鹼燒傷,如石灰、苛性鈉、苛性鉀等;二為強酸燒傷,如王水、????酸、硫酸、硝酸、磷酸等。鹼性燒傷,其滲透性強,深入皮下後使細胞脫水、溶解組織蛋白,形成強鹼蛋白化合物,致使創面加深,造成更嚴重的深層組織破壞;強酸燒傷,可立即引起組織蛋白的凝固,使組織脫水形成厚痂,其厚痂有利於阻止酸液繼續嚮深層組織內滲透,可減少組織損傷;磷酸燒傷,在戰時或工農業生産中常有發生。由於磷化合物遇空氣極易燃燒,氧化後變成五氧化二磷,成為一種毒性很強的物質。磷燒傷後,如果沒有徹底清除皮膚上殘留的磷質,磷可在皮膚上或傷口內繼續燃燒,造成繼發的更深與重大面積的燒傷。皮膚上或傷口內的殘留磷一旦被體內吸收,又可引起全身磷中毒。
(1)一般處理原則 立即解脫被化學物質浸漬的衣物,連續大量清水衝洗,時間應較長。特應註意眼部與五官的衝洗,因損傷後可因而致盲或其他後果。急救時使用中和劑等並非上策,除耽誤時間外,還可因匆忙中選擇不當或中和反應中産熱而加重損害。早期輸液量可稍多,加用利尿劑以排出毒性物質。深度燒傷應盡早切除壞死組織井植皮。已明確為化學毒物緻傷者,應選用相應的解毒劑或對抗劑。引起急性肺水腫而很快窒息或死亡;磷進入傷口或皮下後,可引起嚴重肝、腎中毒,故在很小面積磷燒傷時,也常有緻人於死命的危險。磷燒傷後可先用清水衝洗幾遍,然後用1~5%硫酸銅溶液浸濕紗布敷在傷處,使殘留的磷生成二磷化二銅(不再燃燒),最後再用3%雙氧水或5%小蘇打水衝洗,使磷渣再氧化成磷酐(無毒)。在磷燒傷處理時禁用油或凡士林紗布包紮,因磷易溶於油脂,會促使人體中毒,故在終末包紮時,在用5%小蘇打水衝洗後,用於紗布包紮最好。
(2)酸燒傷 急救時用大量清水衝洗傷處,隨後按一般燒傷處理。此外,有些腐蝕性酸燒傷:如石炭酸,其脫水作用不如上述強酸,但可吸收進入血循環而損害腎。石炭酸不易溶解於水,清水衝洗後,可以70%酒精清洗。又如氫氟酸,其穿透性很強,能溶解脂質,繼續嚮周圍和深處侵入,擴大與加深的損害作用明顯。立即處理仍為大量清水衝洗,隨後用5%一10%葡萄糖酸鈣(0.5ml/cm2)加入1%普魯卡因刨周浸潤註射,使殘存的氫氟酸化合成氟化鈣,可停止其繼續擴散與侵人。
(3)鹼燒傷 急救時應大量清水衝洗,衝洗時間更應延長。深度鹼燒傷適合早期切癡與植皮。鹼燒傷中的生石灰(氫氧化鈣)和電石(c2Ca)的燒傷必須在清水衝洗前,先去除傷處的顆粒或粉末,以免加水後産熱。
(4)磷燒傷 急救時應將傷處浸入水中,以隔絶氧氣,切忌暴露於空氣中,以免繼續燃燒。應在水下移除磷粒,用l%硫酸銅塗布,可形成無毒性的磷化鍋,便於識別和移除。但必須控製硫酸銅的濃度不超過1%,如濃度過高,反可招致銅中毒。忌用油質敷料,因磷易溶於油脂,而更易吸收;適用3%一5%碳酸氫鈉濕敷包紮。深度創面盡早切除與植皮。磷燒傷應特別註意全身中毒問題。
(5)如誤服強鹼、強酸類腐蝕劑,不論服量多少,均可燒壞口腔、咽喉、食管與胃的粘膜,嚴重者可燒壞肌層直至穿孔。因此,解救時不可立即催吐或洗胃,以免食道與胃破裂或穿孔;可針對服用的強鹼或強酸種類,將相應的中和溶液灌入,同時灌入牛奶、雞蛋清、植物油或面糊等流體,以求保護好食管與胃粘膜,贏得搶救時間。
(6)無論何種化學燒傷,也無論是外燒傷或內燒傷,均應迅速、安全地送醫院救治,萬不可留在家庭自行處理。
【臨床表現】
1,酸燒傷
常見的為硫酸,????酸,硝酸燒傷.此外尚有氫氟酸,石炭酸,草酸等.它們的特點是使組織脫水,蛋白沉澱,凝固,故燒傷後創面迅速成痂,界限清楚,因此限製了繼續嚮深部侵蝕.
①硫酸,????酸,硝酸燒傷:硫酸,????酸,硝酸燒傷發生率較高,占酸燒傷的80.6%.硫酸燒傷創面呈黑色或棕黑色;????酸者為黃色;硝酸者為黃棕色.此外,顔色改變與創面深淺也有關係,潮紅色最淺,灰色,棕黃色或黑色較深.酸燒傷後,由於痂皮掩蓋,早期對深度的判斷較一般燒傷睏難,不能因無水泡即判為濃度燒傷.
硫酸,????酸,硝酸在液態時可引起皮膚燒傷,氣態時吸入可致吸入性損傷.三種酸比較,在同樣濃度下,液態時硫酸作用最強,氣態時硝酸作用最強.氣態硝酸吸入後,數小時即可出現肺水腫.它們口服後均可造成上消化道燒傷,喉水腫及呼吸睏難,甚至潰瘍穿孔.
其處理同化學燒傷的急救處理原則.衝洗後,可用5%碳酸氫鈉溶液或氧化鎂,肥皂水等中和留在皮膚上的氫離子,中和後,仍繼續衝洗.創面采用暴露療法.如確定為Ⅲ度,遲早切痂植皮.吸入性損傷按其常規處理.吞食強酸後,可口服牛奶,蛋清,氫氧化鋁凝膠,豆漿,鎂乳等,禁忌洗胃或用催吐劑,切忌使用耐火酸氫鈉,以免産所,造成胃腸穿孔.可口服強的鬆,以減少纖性藥物.
②氫氟酸燒傷:氫氟酸是氟化氫的水溶液,無色透明,具有強烈腐蝕性,並具有溶解脂肪和脫鈣的作用.氫氟酸燒傷後,創面起初可能衹有紅斑或皮革樣焦痂,隨後即發生壞死,嚮四周及深部組織侵蝕,可傷及骨骼使之壞死,形成難以愈合的潰瘍,傷員疼痛較重.10%氫氟酸有較大的緻傷作用,而40%則對皮膚浸潤較慢.
氫氟酸燒傷後,關鍵在於早期處理.應立即用大量流動水衝洗,至少半小時,也有主張衝洗1~3小時得.衝洗後,創面可塗氧化鎂甘油(1:2)軟膏,或用飽和氯化鈣或25%硫酸鎂溶液浸泡,使表面殘餘的氫氟酸沉澱為氟化鈣或氟化鎂.忌用氨水,以免形成有腐蝕性的二氟化銨(氟化氫銨).如疼痛較劇,可用5%~10%葡萄糖酸鈣(0.5ml/cm2)加入1%普魯卡因內行皮下及創周浸潤,以減輕進行性損害.北京積水潭醫院配製了一種霜劑,外塗創面,每2~4小時換藥一次,必要時可包紮,至疼痛消失為止,取得了滿意的療效.Hayashi報告皮質激素對氫氟酸也有一定效果.若創面有水泡,應予除去燒傷波及甲下時,應拔除指(趾)甲.Ⅲ度創面應早期切痂植皮.
③石炭酸燒傷:石炭酸吸收後主要對腎髒産生損害.其腐蝕,穿透性均較強,對組織有進行性浸潤損害,故急救時首先用大量流動冷水衝洗,然後再用70%酒精衝洗或包紮.深度創面應早期切痂或削痂.
④草酸燒傷:皮膚,粘膜接觸草酸後易形成粉白色頑固性潰爛,且草酸與鈣結合使血鈣降低,故處理時在用大量冷水衝洗的同時,局部及全身應及時應用鈣劑.
2,鹼燒傷
臨床上常見的鹼燒傷有苛性鹼,石灰及氨水等,其發生率較酸燒傷為高.鹼燒傷的特點是與組織蛋白結合,形成鹼性蛋白化合物,易於溶解,進一步使創面加深;皂化脂肪組織;使細胞脫水而致死,並産熱加理損傷.因此它造成損傷比酸燒傷嚴重.①苛性鹼燒傷:苛性鹼是指氫氧化鈉與氫氧化鉀,具有強烈的腐蝕性和刺激性.其燒傷後創面呈粘骨或皂狀焦痂,色潮紅,一般均較深,通常在深Ⅱ度以上,疼痛劇烈,創面坯 煞費苦心組織脫落後,創面凹陷,邊緣潛行,往往經久不愈.
其處理關鍵在於早期及時流動冷水衝洗,衝洗時間要長,有人主張衝洗24小時,不主張用中和劑.深度創面亦應早期切痂.誤服苛性鹼後禁忌洗胃,催吐,以防胃與食道穿孔,可用小劑量橄欖油,5%醋酸或食用醋,檸檬汁口服.對壞煞費苦心組織自然脫落形成肉芽創面者,在肉芽創面上以1%枸櫞酸溶液濕敷24小時可降低pH,提高植皮成活率.
②石灰燒傷:生石灰(氧化鈣)與水生成氫氧化鈣(熟石灰),並放出大量的熱.石灰燒傷時創面較乾燥呈褐色,較深.註意用水衝洗前,應將石灰粉末擦拭幹淨,以免産熱加重創面.
③氨水燒傷:氨水極易揮發釋放氨,具有刺激性,吸入後可發生喉痙攣,喉頭水腫,肺水腫等吸入性損傷.氨水接觸之創面淺度者有水泡,深度者乾燥呈黑色皮革樣焦痂.
其創面處理同一般鹼燒傷.對伴有吸入性損傷者,應按吸入性損傷原則處理.
3,磷燒傷合併中毒
磷燒傷在化學燒傷中居第三位,僅次於酸,鹼燒傷.除磷遇空氣燃燒可致傷外,還由於磷氧化後生成五氧化二磷,其對細胞有脫水和奪氧作用.五氧化二磷遇水後生成磷酸並在反應過程中産熱使創面繼續加深.磷蒸氣吸入可引起吸入性損傷,磷及磷化物經創面和粘膜吸入可引起磷中毒.
磷係原生質毒,能抑製細胞的氧化過程.磷吸收後在肝,腎組織中含量較多,易引起肝,腎等髒器的廣泛損害.磷燒傷後病人主要表現為頭痛,頭暈,乏力,惡心,重者可出現肝,腎功能不全,肝腫大,肝區痛,黃疸,少尿或無尿,尿中有蛋白和管型.由於吸入性損傷及磷中毒可引起呼吸急促,刺激性咳嗽,肺部聞及幹濕羅音,重者可出現肺功能不全及ARDS,胸片提示間質性肺水腫,支氣管肺炎.部分病人可有低鈣,高磷血癥,心律紊亂,精神癥狀及腦水腫等.磷燒傷創面多較深,可傷及骨骼,創面呈棕褐色,Ⅲ度創面暴露時可呈青銅色或黑色.
磷燒傷後,應立即撲滅火焰,脫去污染的衣服,創面用大量清水衝洗或浸泡於水中.仔細清除創面上的磷顆粒,避免與空氣接觸.若一時無大量清水,可用濕布覆蓋創面.為避免吸入性損傷,病人及救護者應用濕的手帕或口罩掩護口鼻.病人入院後,用1%硫酸銅清洗,形成黑色磷化銅,便於清除,然後再用清水衝洗或浸泡於水中.註意硫酸銅的用量以及創面不發生白煙為度.殘餘創面的磷化鯛應用鑷子仔細清除,再用清水衝洗後,用5%的碳酸氫鈉溶液濕敷,中和磷酸,4~6小時後改用包紮,嚴禁用油質敷料.深度創面應遲早切痂植皮.否認創面面積大小,磷燒傷後均應註意保護內臟功能,給予高糖,高熱量,高蛋白飲食,早期輸液量應偏多,早給鹼性藥,早給利尿藥,給予能量保劑應用等.早期應用鈣劑可避免發生磷中毒,已發生磷中毒者應用鈣劑後,可緩解臨床癥狀,促進磷的排泄,並促進受傷髒器的恢復.
4,氰化物燒傷及合併中毒
氰化物按化學結構可分為無機氰化物和有機氰化物,後者變稱腈類化合物.氰化物進入體內後,氰離子迅速與氧化型細胞色素氧化酶的三價鐵結合,阻礙其細胞色素還原為帶二價鐵的還的型細胞色素氧化酶,使細胞不能得到足夠的氧,造成"細胞內窒息".急性中毒者動靜脈血氧差可自正常的4%~5%降至1%~1.5%,故易緻呼吸中樞麻痹,並造成死亡.
氰化物中毒的主要臨床表現為乏力,胸痛,胸悶,頭暈,耳鳴,呼吸睏難,心律失常,瞳孔縮小或擴大,陳發性或強直性抽搐,昏迷,最後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其處理為遲早給予亞硝酸異戊酯和亞硝酸鈉.現場或運送途中,可給患者吸入亞硝酸異戊酯0.2~0.4ml,每隔15~30秒至數分鐘一次,不要超過5~6支,吸入至靜註亞硝酸鈉為止.30%亞硝酸鈉10~20ml(6~12mg/kg),以2~3ml/分的速度靜脈註射,然後在同一針頭下給予25%硫代硫酸鈉50ml,必要時1小時重複註射一次.註射時速度勿快,以免引起低血壓.局部創面應先用大量流動清水衝洗,然後用0.01%的高錳酸鉀衝洗,再用5%硫代硫酸鈉衝洗.應該註意的是亞硝酸鈉及硫代硫酸鈉對有機氰中毒無解毒作用,且亞硝酸鈉本身對機體有損害作用.
5,瀝青燒傷
瀝青人稱柏油,有高度的粘合性,廣泛用於房屋建築,工程防腐防潮,鋪路等.液體瀝青引起皮膚燒傷純屬熱力作用,無化學緻傷作用.其特點是不易清除,熱量高,散熱慢,故創面往往較深,且多發生於皮膚暴露部位,如手,足,面部等處.
大射程瀝青燒傷切忌用汽油擦洗,以免引起急性鉛中毒.瀝青燒傷後可即刻置於冷水中使其降溫,之後再用橄欖油或麻油清除創面上的瀝清;也可用鬆節油拭擦,但其具有刺激性,故對中小面積創面為宜.
瀝清蒸發産生少量吖啶,蒽,菲等光感物質,光照射後增加疼痛.故病人應避免日光照射,避免應用有光感的藥物,如磺胺,氯丙嗪,異丙嗪等,創面上禁用紅汞,竜膽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