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拼音: láo ér wú gōng用法: 緊縮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評價一個人做事的效果解釋: 花費了力氣,卻沒有收到成效。資料來源: 先秦·管仲《管子·形勢》:“與不可,強不能,告不知,謂之勞而無功 。”例子: 不註意科學,一味地蠻幹,結果必定是~。謁後語: 諸葛亮六出祁山謎語: 掃雪填井 láo ér wú gōng láo ér wú gōng 費了力氣但沒收到成效 與不可,強不能,告不知,謂之勞而無功 。——《管子·形勢》 謂徒勞而沒有功效。《莊子·天運》:“今蘄行 周 於 魯 ,是猶推舟於陸也!勞而無功 ,身必有殃。” 漢 焦贛 《易林·明夷之革》:“掘井得石,勞而無功 。”《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若去求人,便是勞而無功 。” 老捨 《四世同堂》十六:“假如他立在她後邊,給她指點指點呢,她會一定把輸錢的罪過都歸到他身上,不但勞而無功 ,而且罪在不赦。” 發音 láo ér wú gōng
解 釋 勞:勞累,勞苦;功:成效,功效。花費了力氣,卻沒有收到成效。
出 處 《管子·形勢篇》:“與不可,強不能,告不知,謂之勞而無功 。”
用 法 緊縮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評價一個人做事的效果
示 例 宋·劉恕《自訟》:“泥古非今,不達時變,疑滯少斷,勞而無功 。”老捨《四世同堂》:“她會一定把輸錢的罪過都歸到他身上,不但~,而且最在不赦。”
近義詞 水中撈月、枉費心機
反義詞 坐享其成、不勞而獲
歇後語 諸葛亮六出祁山
燈 謎 掃雪填井
是猶推舟子涉地,勞而無功 。
故事 孔子作為有名的教育傢、社會活動傢,極力主張以仁義道 德來治理國傢,恢復過去周朝的禮製。他認為統治者衹要用“仁義” 來感化百姓,處理諸侯國之間的關係,恢復禮製,天下就會安定。為 此他曾周遊列國,嚮各諸侯國國君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並請他們 采納。遺憾的是,他的那些政治主張並不像他的教學見解那樣受人 敬佩和歡迎,到處碰壁。 孔子的學生顔回便去問魯國一個叫太師金的官吏:“我的老師 孔子到處遊說,勸人傢接受他的主張,可是到處碰壁。這次去衛國, 你看情況會怎樣?” 大師金搖搖頭說:“我看還是不行。現在戰亂四起,各國國君為 爭地盤都在忙於打仗,對你老師的‘仁義道德’那一套非常反感,誰 會去聽那些不合時宜的說教呢?如蔡、陳兩國就是如此。如果到衛國 去遊說,肯定不會有什麽好結果。” 太師金又舉例作進二步解釋:“船在水裏是最好的運輸工具;車 是陸上最好的運輸工具。如果硬要把船弄到陸上來運貨,那是白費 力氣,勞而無功 。你的老師要去衛國遊說,好比是把船弄到陸上去運 貨一樣,其結果,必然是勞而無功 ,可能還會招災惹禍。你們不要忘 了去陳國的教訓,那時你們到陳國不是沒人理睬,而且七天弄不到 飯吃嗎?”
出處《莊子·天運》
歇後語:炊沙做飯;大海裏撈針 n.: go for very little, bay the moon, work hard but to no avail, accomplish little, fool's errand, milk the bull, preach to the winds wash a blackamor white v.: labor to no purpose, make futile efforts, plow the sand, beat the air 徒勞無益 , 杯水車薪 , 無濟於事 , 作繭自縛 , 作法自斃 , 自取滅亡 , 飛蛾撲火 , 焦熬投石 , 卵與石鬥 , 玩火自焚 , 自食惡果 , 自掘墳墓 , 自取其咎 , 引火燒身 , 作法自弊 , 滄海一粟 不得不發 , 卓有成效 , 吹糠見米 , 空𠔌傳聲 , 立竿見影 , 立見成效 , 行之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