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 加拿利海棗
目錄
No. 1
加拿利海枣
加拿利海枣
加拿利海枣
加拿利海枣
加拿利海枣
加拿利海枣
  拉丁名 phoenix canariensis
  科:棕櫚科
  屬:刺葵屬
  別名:長葉刺葵、加拿利刺葵、檳榔竹
  【形態特徵】常緑喬木,高可達10~15米,粗20~30釐米。幹單生,其上覆以不規則的老葉柄基部。葉大型,長可達4~6米,呈弓狀彎麯,集生於莖端。羽狀復葉,成樹葉片的小葉有150~200對,形窄而剛直,端尖,上部小葉不等距對生,中部小葉等距對生,下部小葉每2~3片簇生,基部小葉成針刺狀。葉柄短,基部肥厚,黃褐色。葉柄基部的葉鞘殘存在幹莖上,形成稀疏的纖維狀棕片。5~7月開花,肉穗花序從葉間抽出,多分枝。果期8~9月,果實卵狀球形,先端微突,成熟時橙黃色,有光澤。種子橢圓形,中央具深溝,灰褐色。
  【生長習性】屬陽生植物,喜光,耐半陰。生性喜高溫多濕,耐酷熱,也能耐寒。生長適溫20~30℃,越鼕溫度一5~一10℃,但有在更低溫度下生存的記錄。極為抗風。耐????鹼,耐貧瘠,在肥沃的土壤中生長迅速。以含腐植質之壤土最佳,排水需良好。栽時需施足基肥,栽後應定期追肥,有機肥、無機肥均可。熱帶亞熱帶地區可露地栽培,在長江流域鼕季需稍加遮蓋,黃淮地區則需室內保溫越鼕。
  【園林用途】加拿利海棗富有熱帶風韻,其樹形優美舒展,莖幹胸徑常達50cm以上,具緊密排列的扁菱形葉痕而較為平整;葉緑壯旺,羽片堅韌;樹形張開呈半圓形,遠觀如同撐開了的羅傘,富有熱帶風情,可盆栽作室內佈置,也可室外露地栽植,無論行列種植或叢植,都有很好的觀賞效果。應用於公園造景、行道緑化,效果極好。其成齡樹能耐零下10低溫,為棕櫚科植物中耐寒能力最強的品種之一。該樹種雖原産於海島,也非常適應內陸氣候。寒性也較強,可在熱帶至亞熱帶氣候條件下種植。其球形樹冠、金黃色的果穗、菱形葉痕、粗壯莖幹以及長長的羽狀葉極具觀賞價值,目前在我國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用於園林緑化,特別是上海、重慶、長沙等地,常用其營造熱帶風景。
  【移植管理】移植時,土坑要大於先有的土球,一般為高1.5m,寬2m。底部放一層碎磚,上面再鋪一層細砂後再種植。種植時底部要撒‘呋喃丹’或石粉。以防地蟲。其它部位以含腐植之壤土或砂質土壤種植,即保濕排水好。一般樹定植後,土球要高出土表5-10cm,使之與土表成45度角傾斜。以細砂覆蓋,上部最好種上細小的植物,有保護水土流失作用。
  【噴藥】1、顆粒藥劑;將興農丹用醫用紗布包住,每包50-100g左右均可,放置於心葉部位,每株放3-4包;定植時沿樹體四周均勻撒一圈,1月/次;(註:興農丹與會3%國呋喃丹成分功效一樣,二者既可混用亦可單獨使用)
  2、乳化防治:好作夥(陶斯鬆)200ml+釋勝格(貝他一賽寧)200ml+打手100g+多功能農用界面活性劑 兌水300l
  3、殺蟲王200ml+樂果150ml+1605 150ml+展着劑100ml 兌水300l
  註:乳劑防治應采用幾種藥劑交替使用,避免樹體産生抗藥性。
  【加拿利海棗的黑點病】黑點病危害加拿利海棗、中國蒲葵,引起黃化幹枯。在廣東、福建等地均有發生,病葉出現小黃斑,擴大後圓形或長橢圓形,直徑2-5毫米,呈黑褐色,邊緣明顯,外圍有一較寬的黃圈。病斑兩面散生或群生,近圓形黑色粒點,寬0.6-1毫米高0.2-0.3毫米,大多數中部開裂,有時在其上産生一些黃白色粒狀物,嚴重時葉片病斑纍纍、變黃幹枯。
  病原為stylina disticha (erenb) syd. 屬絲孢綱、絲孢目、蒲葵粉座菌。病菌在病殘組織越鼕,全年均可發病。在溫暖多雨季節的天氣,或栽植過密、通風不良、濕度大的環境條件下,病害發生較重。
  防治:在春季開始發病時可用50%多菌靈600-800倍液;或新萬生600倍液;或大生500-600倍液噴灑防治。
  【適應性】
  1)氣候環境
  加拿利海棗原産非洲西岸的加拿利島,我國熱帶至亞熱帶地區可露地栽培,在長江流域鼕季需稍加遮蓋,黃淮地區則需室內保溫越鼕。其植株耐熱、耐寒性均較強,成齡樹能耐受-10℃低溫。
  2)生態適應性
  加拿利海棗為常緑喬木。喜溫暖濕潤的環境,喜光又耐陰。一年生小苗適應較蔭蔽環境,一般遮陰50%為佳。成齡樹適應陽光充足的環境。
  有資料顯示,加那利海棗能耐零下10℃的低溫,但尚需證實。目前建議在鼕季最低溫零下5℃以上的地區推廣。
  在土壤適應性方面,衹要不積水,幾乎各種土壤包括偏????鹼性土壤都能生長。
  喜強光照,不耐陰,耐高溫、幹旱,也能抗一定程度的污染。
  它憑藉特有的濃郁的亞熱帶植物特色,成為高檔造景樹種之一。
  加拿利海棗是世界上著名的一種高級風景樹,樹形高大、壯觀、優美、葉片翠緑有光澤。樹幹單一、直立,高度可達10---15米,桿徑粗為50--90釐米。葉,羽狀,頂生,從出,嚮四方展開,可形成直徑6--8米的圓形樹冠。原産非洲西岸的加拿利海島。我國廈門植物園最先從國外引進,引種近40年來,表現良好。廈門植物園的棕櫚島,景觀迷人,是該園景觀最為秀麗之處。
  加拿利海棗生性強健,既耐高溫,又耐霜凍;既耐幹旱,又耐水淹;既耐酸性,又耐鹼性土壤。ph5---ph8.3的土壤中均可正常生長,還及其抗風,是優秀的海濱植物。美中不足的是,要預防感染鑽心蟲,紅棕象甲和椰心椰甲(防治方法見加拿利海棗的病蟲害防治)。
  加拿利海棗作為一種國外引進的高檔風景樹已得到國內許多園林單位的認可和廣大市民的喜愛。由於這個品種的大樹(桿高2—7米)均為國外引進,價格昂貴,桿高1米約為15000元/米,以樹桿6米為例,單株的成本已為9萬左右,加上,運費種植養護費及死亡率分攤,已移栽成活的樹,平均每株價值在20萬左右,所以一般在長江以南的高檔的房地産小區,私人豪華別墅和標志性的市政工程上纔有使用。如:上海的延中緑地、人們廣場、世紀廣場、常州步行街、蕭山花木城、東莞的政府廣場、昆明世博園、廈門機場等地。都能看到這種優美壯觀的植物。
花木百科 Flowers encyclopedia
  加拿利海棗介紹
  加拿利海棗 (Phoenix canariensis Hort EX Chaub)
  科屬:
  棕櫚科 刺葵屬
  別名:
  加那利海棗,加納利海棗
  形態特徵:
  高度8-12米常緑喬木,單幹,花期5-7月,果期8-9月。
  分佈與習性:
  原産印度、馬來西亞等地。喜高溫多濕的熱帶氣候。
  繁殖與栽培:
  暫無
  應用:
  樹幹粗壯,高大雄偉,羽片密而伸展,為優美的熱帶風光樹
  圖片:
相關詞
海棗園林緑化
包含詞
加拿利海棗樹房淑霞加拿利海棗專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