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 體育 : 名人 : 農藥 : 工商行政管理 : 醫學 > 功夫
目錄
No. 1
  ①做事所費的時間與精力這工作真費功夫功夫不負有心人。②時間有功夫一定去|忙得沒功夫。③本領;造詣這套武藝功夫不減當年|練功夫。④武術功夫片。
gōng fū gōng fū
  武術技能,有時也代指武術
No. 3
  練功夫
No. 4
  作事所費的精力和時間。也作“工夫”
No. 5
  吾乃當以十九日親祠,而昨出已見治道,得雨更治,徒棄功夫。——《三國志·沙帝紀·齊王芳》
No. 6
  素養、本領、造詣
No. 7
  宋文帝書,自云可比 王子敬。時議者雲:“天然勝 羊欣,功夫少於 欣。”——《南齊書·王僧虔傳》
No. 8
  工程夫役。《三國志·魏志·董卓傳》“悉發掘陵墓,取寶物” 裴鬆之 註引《續漢書》:“又 隴石 取材,功夫不難。 杜陵 南山下有 孝武 故陶處,作塼瓦,一朝可辦。”《三國志·吳志·王肅傳》:“聞 曹真 發已踰月而行裁半𠔌,治道功夫,戰士悉作。是賊偏得以逸而待勞,乃兵傢之所憚也。”
No. 9
  謂作事所費的精力和時間。 唐 元稹 《琵琶歌》:“逢人便請送杯盞,著盡功夫人不知。” 唐 秦韜玉 《燕子》詩:“曾與佳人並頭語,幾回拋卻綉功夫。” 王潤滋 《賣蟹》:“功夫不負有心人。”
No. 10
  時間。 唐 元稹 《琵琶》詩:“使君自恨常多事,不得功夫夜夜聽。”《古今小說·滕大尹鬼斷傢私》:“每日衹去查點傢財雜物,那有功夫走到父親房裏問安。” 柳青 《銅墻鐵壁》第六章:“ 銀鳳 在門外說沒功夫,兩個就奔出了大門。”
No. 11
  本領;造詣。 唐 張彥遠 《法書要錄》捲一:“ 宋文帝 書自謂不減 王子敬 。時議者雲:天然勝 羊欣 ,功夫不及 欣 。” 金 王若虛 《滹南詩話》捲下:“而至 老杜 之地者,亦無事乎‘崑體’功夫。” 秦兆陽 《蘇醒》:“他原本有一套祖傳的武藝功夫。”
No. 12
  特指武術。《人民日報》1984.7.31:“也有畫 中國 ‘功夫’的,畫面上拳擊格鬥,棍棒相迎,飛腳踢刀,好不熱鬧。”《深圳特區報》1986.3.13:“ 中國 功夫和西洋拳擊,究竟誰優誰劣,這是中外人士均感興趣的問題。”
ɡōnɡ fū ɡōnɡ fū
  ①本領;造詣:他的詩~很深ㄧ這個雜技演員真有~。
  ②同‘工夫’(gōng·fu)。
No. 14
  功夫(-fu) : ①做事所費的時間與精力:這工作真費功夫功夫不負有心人。
  ②時間:有功夫一定去|忙得沒功夫
  ③本領;造詣:這套武藝功夫不減當年|練功夫
  ④武術:功夫片。
詞語釋義
  1.工程夫役。
  《三國志·魏志·董卓傳》“悉發掘陵墓,取寶物” 裴鬆之 註引《續漢書》:“又 隴石 取材,功夫不難。 杜陵 南山下有 孝武 故陶處,作塼瓦,一朝可辦。”
  《三國志·吳志·王肅傳》:“聞 曹真 發已逾月而行裁半𠔌,治道功夫,戰士悉作。是賊偏得以逸而待勞,乃兵傢之所憚也。”
  2.謂作事所費的精力和時間。
  唐 元稹 《琵琶歌》:“逢人便請送杯盞,著盡功夫人不知。” 唐 秦韜玉 《燕子》詩:“曾與佳人並頭語,幾回拋卻綉功夫。” 王潤滋 《賣蟹》:“功夫不負有心人。”
  3.時間。
  唐 元稹 《琵琶》詩:“使君自恨常多事,不得功夫夜夜聽。”《古今小說·滕大尹鬼斷傢私》:“每日衹去查點傢財雜物,那有功夫走到父親房裏問安。” 柳青 《銅墻鐵壁》第六章:“ 銀鳳 在門外說沒功夫,兩個就奔出了大門。”
  4.本領;造詣。
  唐 張彥遠 《法書要錄》捲一:“ 宋文帝 書自謂不減 王子敬 。時議者雲:天然勝 羊欣 ,功夫不及 欣 。” 金 王若虛 《滹南詩話》捲下:“而至 老杜 之地者,亦無事乎‘昆體’功夫。” 秦兆陽 《蘇醒》:“他原本有一套祖傳的武藝功夫。”
  5.[effort;skill of chinese boxing and sword play]特指武術
  《人民日報》1984.7.31:“也有畫 中國 ‘功夫’的,畫面上拳擊格鬥,棍棒相迎,飛腳踢刀,好不熱鬧。”《深圳特區報》1986.3.13:“ 中國 功夫和西洋拳擊,究竟誰優誰劣,這是中外人士均感興趣的問題。”
中國功夫簡介
  中國功夫(武術),不僅僅是搏擊術,更不是單純的拳腳運動。它是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民族傳統文化的體現,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武文化”。它的思想核心是儒傢的中和養氣之說,同時又融合了道傢的守靜緻柔,釋傢的禪定參悟,從而構成了一個博大精深的武學體係。
  中國功夫講究剛柔並濟,內外兼修,既有剛健雄美的外形,更有典雅深邃的內涵,藴含着先哲們對生命和宇宙的參悟。中國功夫的神秘面紗:七大拳係,詭秘的暗器,武學的種種境界,獨特的武林江湖,中國人獨有的武俠情結以及所衍生的武俠文化。 武術是以技擊為主要內容,以套路和搏鬥為運動形式,註重內外兼修的中國傳統體育項目,是中國人民長期積纍起來的一宗寶貴文化遺産。
中國功夫的歷史
  武術緣起於中國遠古祖先的生産勞動。人們在狩豬的生産活動中,逐漸積纍了劈、砍、刺的技能,這些原始形態的攻防技能就是武術技術形成的基礎。
  武術萌芽於原始社會時期。氏族公社時代,經常發生部落戰爭,因此在戰場上搏鬥的經驗促進了武術的萌芽。
  武術成形於奴隸社會時期。夏朝建立後,經過連綿不斷的戰火,武術為了適應實戰的需要進一步嚮實用化、規範化發展。商周時期,産生了太極學說,從此奠定了中國武術的體係。
  武術發展於封建社會時期。秦漢時,盛行角力、擊劍,還有“刀舞”、“力舞”等。唐朝時開始實行武舉製,對武術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宋元時期,以民間結社的武藝組織為主體的民間練武活動蓬勃興起。明清時期則是武術的大發展時期,流派林立,拳種紛顯,形成了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拳等主要的拳種體係。
  到了近代,武術逐步成為中國近代體育的有機組成部分。1927年,在南京成立了中央國術館。1936年中國武術隊赴柏林奧運會參加表演。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武術得到了蓬勃發展。1999年,國際武聯被吸收為國際奧委會的正式國際體育單項聯合會成員,意味着武術即將成為奧運項目,意味着“把武術推嚮世界”的雄偉目標的進一步實現!
中國功夫的特點
  第一,寓技擊於體育之中。武術作為體育運動,在技術上仍不失攻防技擊的特性,但又將技擊寓於搏鬥運動與套路運動之中。
  第二,內外合一,形神兼備的民族風格及廣泛的適應性。既究形體規範,又求精神傳意、內外合一的整體觀,是中國武術的一大特色。
中國功夫的作用
  第一,提高素質,健體防身。
  第二,鍛煉意志,培養品德。
  第三,競技觀賞,豐富生活。
  第四,交流技藝,增進友誼。
中國功夫古籍
  《漢書‧藝文志》所列 199篇 在《漢書‧藝文志》“兵書”類的“兵技巧”部分中介紹了武術﹐共有13傢﹑199 篇﹐其中除射法外還提到“手搏六篇”﹑“劍道三十八篇”﹑“蒲苴子戈法四篇”等。這些都是中國最古的武術著作﹐雖然都已亡佚﹐但可看出中國早在漢代﹐拳術﹑劍術等武術技巧就已用文字留傳下來。
  《馬槊譜》 作者不詳﹐是中國隋代的槍法書﹐後來亡佚﹐內容已不可考﹐但其序言在《古今圖書集成》中有收錄。
  《角力記》 宋代調露子著﹐是中國五代十國到宋初的有關角力和拳術的史料書﹐有述旨﹑名目﹑出處﹑雜說等篇。在《宋史‧藝文志》﹑宋鄭樵《通志》﹑清《琳琅秘室叢書》等書中均有收錄。
  《武經總要》 宋代曾公亮撰﹐成書於1044年﹐是北宋王朝用國傢力量編輯的一部軍事著作﹐但涉及武術的內容頗多。
  《武編》 明代唐順之編﹐介紹了明代以前各種武術器械和各派拳術的練法﹐並與明代戚繼光所著《紀效新書》一樣﹐也介紹了中國各派武術的情況。
  《唐荊川先生文集》 明代唐順之的隨筆和文集﹐其中涉及武術的有“遊嵩山少林寺”﹑“楊教師槍歌”﹑“峨嵋道人拳歌”等。唐順之(1507~1560)﹐字應德﹐號荊川﹐江蘇省武進縣人﹐明代抗倭名將。
  《正氣堂集》 明代俞大猷著﹐有“餘集”﹑“續集”﹐又名《北虜忌諱》。此書“餘集” 4載有《劍經》﹐戚繼光在《紀效新書》中轉錄。
  《江南經略》 明代鄭若曾著﹐明萬歷四十二年(1614)刊行。該書捲8“兵器總論”記述了武術流派﹐其內容與《續文獻通考》幾乎相同﹐僅趙傢拳一項記述內容稍異。
  《紀效新書》 明代戚繼光著﹐有多種刊本﹐目錄內容多不相同。如周世選本分18捲﹐有關武術的篇章有長兵﹑牌筅﹑短兵﹑射法﹑拳經等﹔王象乾本則分14捲﹐有關武術的篇章有手足篇﹐記述了槍﹑牌﹑筅﹑棍﹑鈀﹑射﹑拳等武術﹔《紀效新書》收錄了“楊傢六合八母槍法”﹑俞大猷的《劍經》和戚繼光自編的《拳經》32勢圖訣等。此書是歷來研究武術的重要文獻﹐在以後出版的《武備志》以至《三纔圖會》等書中均有轉載。朝鮮在此書的基礎上編成《武藝圖譜通志》﹐日本江戶時代兵法傢平山行藏也曾翻印刊行。此外﹐日本還以《武術早學》﹑《軍法兵記》﹑《兵法奧義書》等不同書名刊行此書。
  《五雜俎》 明代謝肇浙著。此書一部分內容記述了當時的武術情況﹐並把少林拳稱為“少林寺拳法”﹐此書有萬歷如葦軒本﹐中華書局曾重印。
  《陣紀》 明代何良臣著﹐分4捲﹐其中第2捲“技用篇”記述了射﹑拏﹑拳﹑棍﹑槍﹑筅﹑牌﹑刀﹑劍﹑短兵等武術。此書被收入《四庫全書》。
  《續文獻通考》 明代王圻著﹐此書兵考“總論軍器”篇中記述了槍﹑刀﹑弓﹑弩﹑棍﹑雜器等各派武術。
  《三纔圖會》 明代王圻著﹐明萬歷三十五年(1607)刊行﹐此書“人事部”載有“射法圖器”﹑“馬箭圖”﹑“拳法圖”﹑“槍法圖”﹑“棍法圖”﹑“旁牌勢圖”等﹐多錄自《紀效新書》。此書“器用部”又從《武經總要》轉錄了不少武術器械圖解。
  《耕餘剩技》 明代程宗猷著﹐有《少林棍法闡宗》﹑《單刀法選》﹑《長槍法選》和《蹶張心法》等4篇﹐主要介紹了少林棍法﹐有理論﹐有動作圖解。本書有千頃堂影印本和周越然影印本﹐近代改名《國術四書》刊行。
  《涌幢小品》 明代朱國禎著。此書捲12載有武術內容﹐記述了當時的武術傢和拳術等。
  《武備志》 明代茅元儀費時15年﹐參考兵書2000 餘種編寫而成﹐共分5部240捲﹐其中第84~92捲載有弓﹑弩﹑劍﹑刀﹑槍﹑鈀﹑牌﹑筅﹑棍﹑拳等武術圖解﹐並收錄有戚繼光﹑程宗猷的部分武術著作。
  《武備新書》 明代謝三賓對《紀效新書》進行修訂而成﹐內容與《紀效新書》大同小異﹐衹增加了“秘傳短打法”一篇。
  《手臂錄》 清代吳殳著﹐康熙元年(1662)刊行﹐此書以精解槍法而著名﹐在後世出版的《藉月山房匯抄》﹑《指海》等書中均有收錄。此書 4捲後附1捲﹐除捲3的“單刀圖說”和捲 4的“諸器總說”﹑“叉說”﹑“狼筅說”﹑“藤牌腰刀說”﹑“大棒說”﹑“劍訣”﹑“雙刀歌”﹑“後劍訣”外﹐均講槍法﹐並附有圖解。吳殳(1611~1695)﹐又名喬﹐號倉塵子﹐明遺民﹐江蘇婁江縣人(一說太倉縣人)﹐少年時酷愛武術﹐勤學苦練﹐曾從石敬嚴學槍法﹐從漁陽老人學劍法﹐從鄭華子學馬傢槍法﹐從朱熊占學峨嵋槍法等﹐對各種兵器多有心得。明亡後﹐吳殳不求仕進﹐專攻武術﹐年五十還嚮別人學實戰劍法﹐並著書闡述已經失傳的劍法。
  《萬寶全書》 清代煙水山人編﹐後由毛煥文修訂刊行。此書記述體育﹑文藝﹑遊戲﹑養生法等﹐涉及武術的有“拳棒跌解法”和“要傢臨危解法”﹐並介紹了拳術和擒拿護身法等。
  《陰符槍譜》 作者不詳(據唐豪考證﹐是清代山西王宗嶽著)。此書記述了槍法秘訣﹐如高下﹑左右﹑剛柔﹑虛實﹑進退﹑動靜﹑陰陽﹑黏隨諸理﹐與太極拳理論完全吻合。
  《拳經》 明代少林寺玄機和尚傳授﹐陳鬆泉﹑張鳴鶚撰﹐清代康熙初張孔昭補充﹐乾隆年間曹煥鬥又補充﹐民國時期﹐曾先後被改名為《玄機秘授穴道拳訣》和《拳經拳法備要》印行。此書是記述少林拳術的名著。
  《太極拳經》 作者不詳(據唐豪考證﹐是清代山西王宗嶽著)。此書闡述了太極拳原理﹐又名《太極拳譜》。
  《內傢拳法》 清代浙江黃百傢著。黃百傢自幼從王徵南學內傢拳﹐在王死後 7年著成此書﹐記述有“五不能”﹑“打法”﹑“穴法”﹑“禁犯病”﹑“練手者卅五”﹑“練步者十八”等內容。
  《萇氏武技書》 清代河南人萇乃周著。全書共 6捲﹐第6捲記述槍法﹑猿猴棒﹐雙劍等器械練法﹐其餘5捲均記述拳術和拳理﹐民國時期經徐哲東修訂重印。
  《兵仗記》 清代仁和王 丹麓著﹐載於《昭代叢書》甲集捲47。此書記述有關戈﹑矛﹑殳﹑長戟﹑手戟﹑車戟﹑ ﹑蛇矛﹑劍﹑拏﹑伏拏﹑匕首﹑槍﹑刀﹑鈀﹑叉鏜﹑錘﹑棒﹑斧﹑鞭﹑ ﹑鏟﹑狼筅﹑藤牌等各種器械的構造和用法。
  《清稗類抄》 清代徐珂編撰。此書是一部有關清代史實的筆記集﹐全書分92類﹐其中技勇類記述武術較多﹐如“葉鴻駒精內傢拳”﹑“蔣志善槍術”﹑“草庵和尚用鐵杖”﹐“德宗十三響槍”﹑“江陰煎海僧所用鐵刀重八十斤”等。
  《陳氏太極拳圖說》 清代陳鑫著﹐記述陳氏太極拳的動作和理論﹐並附有圖解。陳鑫(1849~1929)﹐字品三﹐除《陳氏太極拳圖說》外﹐還著有《太極拳引蒙入路》﹑《三三拳譜》等書﹐陳鑫寫《陳氏太極拳圖說》費時10餘年﹐1933年出版﹐是太極拳的重要著作之一。
  《拳術教範》 李存義編﹐是參考《五行拳譜》﹑《連環拳譜》以及彈腿等編成的武術教材﹐李存義(1846~1921)﹐原名存毅﹐字肅堂﹐後改名存義﹐字忠元﹐河北深縣人﹐清末民初著名武術傢。李自幼愛好練武﹐各派武術都學﹐長年在保定開鏢局。1912年﹐李被聘為天津中華武士會教務主任﹐後來去上海﹐在南洋公學(交通大學前身)任過武術教師。
各種功夫舉例
  形意拳米組拳戳腳翻子拳八卦掌八級拳查拳大悲拳峨嵋鐵臂金剛捶花拳臨清潭腿劈挂拳三皇炮捶太極拳螳螂拳通臂拳意拳詠春拳
少林功夫的歷史淵源
  少林功夫是我國著名的武術流派之一,其歷史悠久,影響深廣,是中國傳統武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少林拳”、“少林棍”在我國武術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頁。
  少林功夫起源於古代嵩山少林寺,並因而得名。嵩山少林寺位於河南省登封縣嵩山少室五乳峰下。它創建於南北朝時期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四九五年),是孝文帝為安置印度僧人跋陀前來嵩山落跡傳教而建。
  跋陀禪師主持少林寺後,四方學者聞風皆至,徒衆數百。這樣,大量的民間武術者都充當了少林寺的雜役。在跋陀主持少林寺時,就已經有一些會武術或其它技能的青少年子弟被剃度為少林寺小和尚了。象惠光和尚,十二歲時在洛陽城天街的井欄上反踢毽子,一口氣能連續反踢五百次,跋陀感到很驚奇,就把他剃度為小和尚,作為自己的弟子。跋陀的弟子僧稠當小和尚時,體質羸弱,常受一些會武術的小和尚的戲弄,後來便發奮練武,居然練得拳捷驍武,體健身靈。跋陀禪師為創建少林寺,翻譯佛經,傳授佛法作出了巨大貢獻,少林拳譜中還有跋陀傳授方便鏟和一路大刀的記載。
  傳說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公元五二七年),印度高僧達摩來到嵩山少林寺傳授佛教的禪宗,面壁九年,靜坐修心,被尊為中國佛教禪宗的初祖。當年達摩終日靜坐,不免筋骨疲倦,又加上在深山老林,要防野獸和嚴寒酷暑的侵襲,在傳經時,他發現好些弟子禪坐時間久了,昏昏欲睡,精神不振。為了驅倦、防獸、健身、護寺,達摩等人仿效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鍛煉身體的各種動作,編成健身活動的“活身法”傳授僧人,此即為“少林拳”的雛形。此外,達摩在空暇時間還練幾手便用鏟、棍、劍、杖等防盜護身的動作,後人稱之為達摩鏟、達摩杖、達摩劍,以後,他又吸取鳥、獸、蟲、魚飛翔、騰躍之姿,發展“活身法”,創造了一套動靜結合的羅漢十八手。後來經過歷代僧徒們長期演練、綜合、充實、提高,逐步形成一套拳術,達百餘種,武術上總稱“少林拳”。其中起過重要作用的是元代少林派拳術大師白玉峰、覺遠上人、李叟等人,他們精心研究少林拳法,註意拳法的整理和傳授,將少林拳中的“羅漢十八手”發展為七十二手,以後又發展到一百七十三手,第一次係統地整理出一套少林拳法。
  隋末唐初,少林寺方丈為了保護廟宇的安全,從寺僧中選出身強力壯、勇敢靈巧或善於拳擊械鬥者組織成一支專門隊伍。最初,他們的任務是護寺,以後,寺僧參與了政治活動,寺養僧兵,形成武僧。客觀形勢要求武藝嚮精湛的技擊方面發展,開始了有組織的、嚴格的僧兵訓練,操練棍棒。每日晨光曦微,武僧們同起而習之,鼕練三九,夏練三伏,長年不斷刻苦練習武藝,對少林武術的發燕尾服、提高起了很大的作用。
  少林寺的不少文物是少林拳起源的歷史見證,特別引人註目的是白衣殿內的“少林拳譜”壁畫,描繪了當年少林寺和尚練拳習武的真實情景:宏偉的寺院,張燈結彩,三十個身著短裝,精神奕奕的健壯武僧,分成十五對,在演練少林拳,拳打腳踢,栩栩如生。除了行拳圖外,殿內還有寺僧演練器械、揮舞棍棒的壁畫,南北兩壁有少林武術的“錘譜”,畫面突出兩個武僧擺開對打的架勢,衝拳、撥掌對練。千佛殿是當年少林寺的練功房,地堂上還有四十八個寺僧“站柱”的遺跡;衹見磚鋪的地面上留下兩行直徑約四、五十釐米的鍋底狀圓坑,一個個間隔約二米半,據說是衆僧苦心學藝,兩腳踏踩而成。反映了古代少林寺僧甘練少林功夫的真實史跡。
  少林寺不少武僧在出傢之前就精通武術,不少武藝高強的人士不滿封建制度,看破紅塵,削發為僧,成為僧兵隊伍的骨幹。少林寺還經常到各地邀請武林高手到寺傳授拳法、棍法,發展少林功夫。五代十國時高僧福居特邀十八傢著名武術傢到少林寺演練三年,各取所長匯集成少林拳譜,明代抗倭名將俞大猷也曾到少林寺傳授棍術,所以少林寺實際上成了一個有名的會武場所,群英薈萃,各顯神通。少林寺博採百傢,在吸收各武藝之長後,又逐步發展成為包括有馬戰、步戰、輕功、氣功、徒手以及各種器械等許多種套路的武術流派,後代弟子結合中華民族固有之武技精華,融匯貫通,發展充實成為名揚中外的少林功夫
  少林武技名顯於世,始於隋末。武僧曇宗、志操、惠湯等十三人,技藝超群,應秦王李世民邀請,參加討伐王世充戰役。出師大捷,解救李世民,打敗王世充,活捉王仁則。唐太宗登基後,重賞少林寺僧,賜少林寺大量莊田銀兩,擴建少林寺,准許少林寺成立僧兵隊伍。曇宗被封為大將軍,其餘的人“時危聊作將,事定復為僧”。少林功夫,經受實際戰鬥的考驗,拳藝更有發展,從此,名馳邇,開創了少林功夫的新時期。少林寺極盛時期,占地一萬餘畝、大殿十四座、房屋多達五千間、寺僧發展到二千餘衆,其中擁有武藝高強的僧兵五百多人。傳說宋代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和民族英雄嶽飛等人,也得過少林真傳,趙匡胤喜愛拳術,傳下太祖長拳,曾將他的拳書藏於少林寺。古代《少林拳術精義》一書說嶽飛神力得自某高僧,高僧所授嶽飛的神勇力法在反金衛國中功勳卓著。明朝少林寺小山和尚挂過三次帥印徵邊,朝庭為表彰他的功績,在少林寺前建立旗桿和石獅。
  少林尚武精神千古流芳。歷代多少英雄傑練就一整套格鬥技能,在自衛抗暴、抵敵禦侮中涌現了不少可歌可泣的動人事跡。明嘉靖年間,日本倭寇侵擾我國東南沿海一帶,少林寺以月空為首的三十多個和尚應召組織一支僧兵隊伍,開赴鬆江前綫禦倭抗敵,在戰鬥中,人人奮勇當先英勇殺敵,手持鐵棒擊殺倭寇甚多,後來因寡不敵衆,月空等三十多位愛國和尚全都壯烈犧牲,以身殉國,用鮮血和生命為少林寺譜寫了光榮的篇章。現在少林寺碑林與塔林中的石刻上,仍有當年愛國僧兵作戰的記載。
  除嵩山少林寺外,相傳少林寺先後在全國各地建立了十幾個分院。明代在福建九蓮山又建立的一座少林寺,也以發展少林拳術著名,滿清滅明後,不少愛國人士,不滿外族統治,削發為僧投入少林寺,達宗和尚結交三山五嶽英雄,創立佛教洪門,培育和發展洪門子弟,極力鼓吹反清復明,秉正除姦,南少林寺成為反清復明的大本營,洪門弟子的聚義廳,上上下下閃耀着精武強兵的刀光劍影,苦練殺敵本領。後來由於叛徒告密,遭到清政府派兵鎮壓,寺院被清兵燒毀。
  辛亥革命前後,少林寺功夫進一步在民間發展,各地武館林立,不少愛國志士為了推翻清朝統治,積極學習少林功夫。當時武術往往被用來作為革命的實戰手段,許多地主紛紛建立“大刀隊”、“梭標隊”,練武成風,在反清鬥爭中屢建奇功。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非常重視少林武術的發展,許多省、市成立了武術協會和體校武術訓練班,進一步推廣和發展少林武術,少林功夫受到人們的景仰和喜愛,深深紮根於民衆之中。十年動亂期間少林武術雖倍受摧殘,但“野為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打倒“四人幫”後,少林功夫又重振聲威,一個個武術訓練班如雨後春筍開辦起來,繼承和發展我國少林武術遺産,並為國傢培養了大批武術人材,在出國表演交流中,為國傢贏得了榮譽。
  少林功夫並非一人所創,而是凝結了千百萬人民的心積血。少林武術在漫長的歲月中由中華民族無數武林高手發展流傳下來,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
  少林原分五大流派,有河南(嵩山)少林、福建少林、廣東少林、峨嵋少林和武當少林,每派中又分許多小派和門別,派別實繁。從地域上又可分為北少林和南少林兩大流派。
少林功夫的內容概述
  少林功夫內容豐富、套路繁多。按性質大致可分為內功、外功、硬功、輕功、氣功等。內功以練精氣為主;外功、硬功多指鍛煉身體某一局部的猛力;輕功專練縱跳和超距;氣功包括練氣和養氣。按技法又分拳術、棍術、槍術、刀術、劍術、技擊散打、器械和器械對練等共一百多種。這些套路和軟硬功夫,由於年代久遠,散失很多,據不完全統計流傳至今的有如下主要套路:
  1、拳術
  源為武藝之源。少林派拳術有羅漢拳、小洪拳、大洪拳、老洪拳、少林五拳、五戰拳、昭陽拳、連環拳、功力拳、潭腿、柔拳、六合拳、圓功拳、內功拳、太祖長拳、炮拳、地躺拳、少林拳、梅花拳、通背拳、觀潮拳、金剛拳、七星拳、練步拳、醉八仙、猴拳、心意拳、長錘拳、五虎拳、伏虎拳、黑虎拳、大通臂、長關東拳、青竜出海拳、翻子拳、鷹爪拳、護身流拳等。
  對練拳術有三合拳、咬手六合拳、開手六合拳、耳把六合拳、踢打六合拳、走馬六合拳、十五合裏外橫炮、二十四炮、少林對拳、一百零八對拳、華拳對練、接潭腿等。
  少林派拳術剛健有力、剛中有柔、樸實無華、利於實戰,招招勢勢非打即防,沒有花架子。在練習少林拳時,不受場地限製,有“拳打臥牛之地”之說,其風格主要體現一個“硬”字,攻防兼備,以攻擊為主。拳勢不強調外形的美觀,衹求技擊的實用。步法進退靈活,敏捷,有衝拳一條綫之說。在身段與出拳上,要求手法麯而不麯,直而不直,進退出入,一切自如。步法要求穩固而靈活,眼法講究以目視目,運氣要氣沉丹田。其動作迅如閃電,轉似輪旋,站如釘立,跳似輕飛。少林拳分南北兩派,南派重拳,北派重腿,每派還分許多小派。
  2、棍術
  少林派棍術有猿猴棍、風火棍、齊眉棍、大桿子、旗門棍、小夜叉棍、大夜叉棍、少林棍、小梅花棍、雲陽棍、劈山棍、陰手棍、陽手棍、五虎擒羊棍等。
  對練棍術有排棍、穿梭棍、六合桿、破棍十二路等。
  棍打一大片,一掃一劈全身着力。棍練起來呼呼生風,節奏生動,棍法密集,快速勇猛。它既能強身健體,又能剋敵製勝,在歷代抗敵禦侮中,少林棍發揮過重要作用。
  3、槍術
  槍這古代兵器之王。少林派槍術有少林槍、五虎槍、夜戰槍、提爐槍、攔門槍、金花雙舌槍、擔攔槍、十三槍、十八名槍、二十一名槍、二十四名槍、二十七名槍、三十一名暴花槍、三十六槍、四十八名槍、八十四槍、六門槍勢、十槍架、六路花槍、秘授槍譜三十六點、豹花槍等。
  對練槍術有槍對槍、對手槍、戰槍、雙刀對槍、六合槍、三十六槍破法對練、二十一名槍對刺等。
  少林槍術有一條歌訣是:“身法秀如貓、紮槍如鬥虎,槍紮一條綫、槍出如射箭,收槍如捺虎、跳步如登山,壓槍如按虎、挑槍如挑竜,兩眼要高看、身法要自然,攔、拿、亢、點、崩、挑、撥,各種用法奧妙全。”
  4、刀術
  刀是歷代重要兵器之一,其中大刀被譽為“百兵之帥”。“刀如猛虎、槍似蛟竜”,刀術的演練一招一式都要有威武、凜烈的氣概。
  少林的刀有春秋大刀、梅花刀、少林單刀、少林雙刀、奮勇刀、縱撲刀、雪片刀、提爐大刀、抱月刀、劈山刀、少林一路大刀、二路大刀、六合單刀、座山刀、六路雙刀、八路雙刀、太祖臥竜刀、馬門單刀、燕尾單刀、梅花雙發刀、地堂雙刀、滾堂刀、單刀長行刀、五虎少林追風刀等。
  對練刀術有刀對刀、二合雙刀、對劈單刀、對劈大刀、單刀進雙刀等。刀的使用特點是纏頭裹腦、翻轉劈掃、撩挂雲刺、托架抹挑等,並有單刀看手、雙刀看走、大刀看頂手,劈、撩、斬、刺似猛虎之說。
  5、劍術
  劍術矯健、優美、豪放,自古至今流傳深遠。
  少林派劍術有達摩劍、乾坤劍、連環劍、太乙劍、二堂劍、五堂劍、竜形劍、飛竜劍、白猿劍、綈袍劍、劉玄德雙劍、青鋒劍、行竜劍、武林雙劍等。
  對練劍術有二堂劍、五堂劍對刺、少林劍對刺等。劍訣:“劍是青竜劍,走劍要平善,氣要隨劍行,兩眼顧劍尖,氣沉兩足穩,身法須自然,劍行如飛燕,劍落如停風,劍收如花絮,劍刺如鋼釘。”
  6、其他兵器械類
  少林武術器械有長的、短的、硬的、軟的、帶尖、帶刺、帶鈎、帶刃的,多種多樣,古有十八般兵器之說,近計不易勝數。除上述刀、槍、劍、棍以外,還有三股叉(南方又稱大鈀)、方便鏟、套三環、峨嵋刺、月牙鏟、和戟鐮、秀圈、方天畫戟、雙錘、大斧、雙斧、三節棍、梢子棍、七節鞭、九節鞭、雙鞭、刀裏加鞭、繩標、虎頭雙鈎、草鐮、“五合草鐮、六合戰鏈”、戟頭鈎、梅花單拐、六合雙拐、馬牙刺、烏龜圈、雙鐧、日月狼牙乾坤圈、禪杖、大槊、風魔杖以及盾牌、弩等。
  7、器械對練及器械拳術對練套路
  空手奪刀、空手奪槍、單刀對槍、空手奪匕首、棍穿槍、草鐮合槍、梢子棍合槍、刀對槍、雙刀進槍、眉齊棍合槍、單拐進槍、雙拐破槍、拐子合齊眉棍、虎頭鈎進槍、馬牙刺合槍、烏龜圈合槍、套三環合槍、方便鏟合槍、月牙鏟破雙槍、九節鞭對棍、鋼鞭對九節鞭、月牙合槍、月牙合鐧、三節棍進槍、方天畫戟進槍、三英戰呂布、空手奪刀槍、和戟鏈進槍、三股叉進槍、大刀封槍、三節棍破雙槍、峨嵋刺進槍等。
  8、技擊散打
  少林派技擊散打有:閃戰移身把、心意把、虎撲把、遊竜飛步、丹鳳朝陽、十字亂把、老君抱葫蘆、仙人摘茄、葉底偷桃、腦後砍瓜、黑虎偷心、老猴搬枝、金絲纏法、應門鐵扇子、撥步炮、少鬼攥槍等。
  9、氣功
  氣功是少林功夫的一大類,少林寺流傳的氣功有“易筋經”、“小武功”、“站樁功”、“益壽陰陽法”、“混元一氣功”等。
  10、軟硬功夫
  軟硬功夫練法有多種,有卸骨法、擒拿法、點穴秘法、短打手法、各種用藥法、救治法等。
功夫片歷史
  功夫電影的專用名詞:武俠。“武”指的是動作,“俠”指俠義精神。最棒的武俠電影充滿了高貴的理想和令人贊嘆的功夫動作,這樣的組合再加上愛情和幽默,讓功夫電影在全世界廣受歡迎,不但票房獲得滿堂彩,影評傢也贊不絶口。
  追宗朔源,功夫電影來源於中國的京劇。京劇作為中國傳統戲劇之一,數世紀來一直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由京劇轉變成功夫電影有一段故事。
  1760年中期,滿清政府統治中國,認為少林寺是非法僧院,他們打算毀了少林寺。數百名少林弟子在這場劫難中喪生,衹有五名得以逃脫,其中一位就是至善大師(至善大師一位徒弟叫蔡陸雅,就是黃飛鴻的師傅;而黃飛鴻的徒弟林世榮又是現今武術導演劉傢良的父親劉湛的師傅,即是劉傢良的師公)。從火燒少林寺存活下來的至善大師在1765年前後開始傳授少林武術給全國巡回演出的京劇演員們,一是為了傳承少林武術,二是為了播下起義的種子給當時所有想反抗清庭統治的人。到1850年,中國第一次有京劇演員加入反清革命,直到二十年後清政府纔采取寬容態度。這就是為什麽京劇跟武俠跟佛傢教誨有很深的關聯——此段歷史參看電影〈少林寺〉1979年、〈少林三十六房〉1978年及〈刀馬旦〉1986年。
  1900年代初期,電影工作開始在中國萌芽,至於演員則是求纔若渴。當時的電影演員來自當地的京劇演員。京劇沒有女演員,是一個全由男人統治的世界(千萬不要誤會京劇演員都是喜歡男扮女裝的男人,事實上現在許多武打明星,從小都是在劇班裏長大,比如洪金寶、成竜、元奎和元彪類,他們多年來一直沒有改變訓練方式,嚴格、纍人、力求完美)。在京劇中男人反串女人見容於當時的社會,但是電影初引進中國時被視為低級的藝術形式,所以男演員不肯放下身段在電影中演出,何況那個時候還是默片。於是女人在電影中擔綱,由裝扮成男人的女演員做出高難度的武打動作,現在看起來讓人難以想象。
  中國甚至是全世界第一位功夫女星誕生了,她就是範菊華,後來她靠教功夫維生,大部分徒弟都是女演員。當時的女演員還有自己辦了戲班的譚素珊。但是毫無疑問,在中國影壇上最成功的功夫女星是秦齊安(她的長孫就是現代功夫電影的創新人之一洪金寶)。1928年在上海拍攝的〈火燒紅蓮寺〉讓功夫電影大受歡迎。1930年秦齊安成立了自己的電影公司,自製自演了很多功夫電影。當時電影界27部同係列的作品中,有很多片子現在還能找到,堪成經典,很多技巧和橋段雖然粗糙,現在卻還被廣泛參考應用。——參看默片〈紅衣俠客〉1929年、〈女俠白玫瑰〉1929年、〈洪江女劍客〉1930年等。
  1930年代早期有聲電影引進中國。當時普通話是中國的官方語言,導致許多粵語工作人員離開中國,來到香港。香港的限製比較少,拍攝的電影相當多。二戰爆發,日本占領香港,電影工作宣告中止。直到戰後,中國民間傳說中一位最受愛戴的大英雄黃飛鴻,慢慢的成為功夫片的救星。黃飛鴻代表着誠實正直,他消滅惡徒幫助受欺負的人,從不嚮惡勢力低頭,並且用醫術救人,且是愛國英雄。儘管幾十年間關德興(粵劇演員,跟劉傢良父親學洪拳)演了將近九十部黃飛鴻,成了影迷們心目中黃飛鴻的化身(黃飛鴻這個形象後來還成就了兩大巨星,在喜劇方面是成竜,在戲劇動作方面是李連傑),但是1950年代,女人仍是真正的明星。當時比較活躍的女演員有鄭佩佩、蕭芳芳、雪妮和陳寶珠。1965年的〈大醉俠〉改變了鄭佩佩的一生,直到2000年她還出演功夫巨片〈臥虎藏竜〉。
  1950、1960年代初有兩大公司,一是國泰電影公司,二就是邵氏電影公司。後者在1967年推出了第一部真正由男演員主演的電影〈獨臂刀王〉,導演首次欣賞了男性之美。
  1970年代,中國出了一個超級武打巨星,那就是李小竜(李小竜在美國加州舊金山長大,十歲時纔開始學武,他父親就是一個京劇演員)。李小竜在美國起先演的是戴面具的〈青蜂俠〉。同時期邵文懷離開了邵氏公司成立了嘉禾電影公司,他把李小竜不滿意的導演換掉,讓李小竜1971年痛快演繹了〈唐山大兄〉。還有1972年的〈猛竜過江〉和1973年的〈竜爭虎鬥〉,李小竜所表現出來的種族認同感非常強烈,他打鬥時候的精神、他的魔力所呈現出來的全然的吸引力,徵服了所有的影迷,並讓中國電影打進了世界電影。他的野心勃勃,他的勇猛幹勁,是非常直接的,非常西化的,而不是備受壓抑的中國迂腐含蓄態度。
  李小竜篤信的哲學,他所寫來來的話和擁有的思想和他的截拳道都大大超越了當時的時代,他說:對我來說,終極武術,代表誠實的表達自我。他還說:讓你的思緒變成空白,無形無色,就跟水一樣,如果把水放進一個杯子裏,它就變成杯子的樣子,把水放進一個瓶子裏,它就變成瓶子的樣子,把它放進茶壺裏,它會變成茶壺的樣子,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你得像水一樣,我的朋友。
  1973年李小竜剛剛受到世人的矚目,不幸英年早逝,年僅32,死於腦水腫。超過2萬的影迷自發的參加了他的葬禮。李小竜的突然過世,讓功夫電影出現了斷層。每個人都認為他是最棒的,沒有人能夠比他更優秀,他是唯一的功夫大師,其他人演的功夫片沒人觀看,功夫電影的未來一片暗淡。成竜感到非常失望,他和他的師兄弟們加緊練功,試圖走出一條路。這期間他們開始做特技演員,先是洪金寶,他早三年離開戲班,是大師兄,接着是成竜,再是元奎、元彪。他們師兄弟早年練功非常刻苦,〈七小福〉即是拍的他們的訓練翻版。洪金寶笑着說,當時鞭子最管用。儘管洪金寶走在前頭,且成績斐然,1981年拍了〈敗傢仔〉,並創新了功夫片電影的風格,但是走嚮世界的衹有成竜。
  學武不是為了打架,而是為了約束自我,成竜討厭暴力。這並不矛盾,真正的武術是心中的準則和熱情。成竜依靠喜劇的幽默感,來吸引觀衆的註意力,必須承認成竜的轉型和新的嘗試對於他自己來說是非常成功的,他終於找到了機會,他的〈蛇形刁手〉(1978年)大受觀衆歡迎,接下來還是1978年拍的〈醉拳〉讓他一下子成了亞洲頭號紅星,也從此成竜慢慢走上了世界電影的最高峰,成了全世界人民心目中最受歡迎的明星之一。
  1970年代末,香港出現了幾個新興導演,有徐剋、吳宇森、袁和平(特技體操動作導演)。值得一提的是徐剋,出生於越南,在德國學習電影技法,1977年回到香港,第一部作品是大型武俠劇〈新蜀山劍俠〉,他還嘗試所有的角度拍攝,所有的藝術手法如魔幻、科技、鬼神等等,可謂是mtv時代的開創者。
  這個時候曾是中國散打武術冠軍的李連傑脫穎而出,成為新一代動作巨星,和成竜兩綫並行。李連傑小時是國傢武術隊,多次代表國傢在全世界巡回表演,有非常豐富的表演經驗和武功底子,1979年的《少林寺》讓他一炮走紅,之後出演的多部大英雄黃飛鴻形象和他的功夫魅力,在中國穩坐巨星交椅。他跟成竜一樣,也不甘於在中國國內發展,九十年代末期以後, 先後在美國拍過好多電影,成為繼李小竜、成竜之後第三位進入好萊圬的中國功夫巨星。2003年李連傑無意中得悉全國當年有20多萬人死於自殺,他感到非常震驚。於是籌拍《霍元甲》,他想用東方的文化和東方的哲學,用這部電影告訴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青年如何重新認識人生審視人生。
同名小說
  簡介:
  網絡奇才九把刀的創作才華在《功夫》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印證,糅合了推理與幻想,暴力與受情,在老人錯生的記憶與國中生迷離的現實中,用充滿漫畫及電玩圖像的文字,重構出一部壯闊又奇特的武林史,是其最具人氣的作品。
  作者簡介:
  九把刀,臺灣網絡上十分流行的原創寫手。他被譽為網絡文學經典製造機,是東海大學研究生,曾以中篇小說《恐懼炸彈》在網絡上一炮而紅,之後一發不可收拾,連續創作了“都市恐怖病係列”《影子》、《冰箱》、《陰莖》、《飛行》、《異夢》、《狼嚎》等。
同名電影
  片名:《功夫》監製/導演/編劇:周星馳主演:周星馳、黃聖依、梁小竜元華、田啓文客串:馮小剛 類型:喜劇、動作投資:哥倫比亞電影製作(亞洲)上映日期:2004年12月23日全國公映官方網站:www.kungfuhustle.com
  ◆劇情簡介:故事發生在20世紀40年代的中國,周星馳飾演一個一事無成、小偷小摸的古惑仔,立志加入當時勢力最大、手段殘忍的黑幫“斧頭幫”。星仔試圖在一個叫“豬籠城寨”的地方對居民敲詐,卻不知道他們個個身懷絶技,結果在這裏栽了跟頭。星仔與居民的衝突不經意地將“斧頭幫”戲劇性地捲入其中,正反兩派之間的鬥爭正式展開。從“豬籠城寨”居民為生存而戰發展到兩派武術高手間的交鋒,星仔漸漸地放棄了從前的思想和志嚮,開始領悟功夫的真諦。
  ◆演員陣容:
  元華 飾演 二叔公
  元華是港片中常見的大反派,他從70年代入行以來曾演出超過一百部電影,曾經合作過的導演包括徐剋、吳宇森、洪金寶及劉鎮偉,曾經合作過的演員則有李小竜、成竜、周潤發、、李連傑及楊紫瓊等。
  他和洪金寶及成竜同是"七小福"之一,他曾與70年代當過李小竜的替身,並在《精武門》一片中扮演被李小竜踢倒的日本人。他於1987年的《東方禿鷹》一片中飾演的大反派首次受到矚目。他較知名的的作品有《急凍奇俠》《摩登如來神掌》以及《太極張三豐》等。
  他曾和周星馳合作多部作品,包括《逃學威竜》、《情聖》、《竜的傳人》等片。
  梁小竜 飾演 火雲邪神
  梁小竜是70及80年代功夫紅星,他曾經和李小竜與成竜齊名,並被稱為"三小竜"。他從1973年主演電影《生竜活虎》開始,短短十幾年,就拍了《白鶴拳》、《迷魂拳》等70多部電影。後來他進軍電視界,又陸續拍了《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雪山飛狐》、《霍元甲》、《陳真》、《再嚮虎山行》、《大內群英》、《四大名捕》等1000多集電視劇,成為80年代初香港最負盛名的武打明星之一。
  80年代中期梁小竜剛拍完《四大名捕》便被邀請前往中國大陸進行文化交流和訪問,這次訪問卻害他遭到臺灣當局封殺,由於臺灣是香港影視的主要市場,因此他便被迫息影。
  《功夫》是梁小竜自80年代之後第一次重返大銀幕。
  黃聖依 飾演 芳
  《功夫》是黃聖依首度參加電影演出。上海出生長大的黃聖依五歲就開始學舞,她於2000年贏得上海主持新秀奬,並開始受到影藝圈註意。於2002年首次參與電視影集演出。目前仍在北京電影學院就讀。
  馮小剛 飾演 鰐魚幫老大
  馮小剛是大陸知名編劇和導演,他在一年前擔任大受歡迎的電視影集《編輯部的故事》的編劇因而一炮而紅。他後來又自編自導姜文主演的電視影集《北京人在紐約》。他並於1994年首次執導電影《永失我愛》一片。
  他於1995及1996年重返電視界,並執導電視影集《月亮背面》。
  他近年來則以一連串喜劇片打破大陸的票房記錄,包括1997年的《甲方乙方》、1998年的賣座巨片《不見不散》等。他於2000年執導的作品《一聲嘆息》改編自知名作傢王朔小說,該片在開羅影展勇奪最佳影片、最佳劇本、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等大奬。他的作品還有《沒完沒了》、《萬事如意》以及超級賣座的《手機》。
  ◆幕後精英:
  周星馳 - 監製/導演/編劇/主角
  周星馳是亞洲的喜劇天王,也是最受歡迎的藝人之一。他曾演過超過五十部電影,並以2001年的《少林足球》一片成為亞洲少見的國際巨星。《少林足球》一片跟《功夫》一樣,都是由他自編字導自演,這部港片在亞洲各國上映時都打破當地的票房記錄,包括非中文國傢日本和南韓。
  劉鎮偉 - 監製
  除了擔任電影監製之外,劉鎮偉也是香港首屈一指的導演,《南華早報》影評人方保羅曾形容他是“香港最有原創性的導演之一”。他擔任編劇和導演的作品包括周潤發主演的《花旗少林》;梁傢輝主演的《92黑玫瑰對黑玫瑰》;以及張國榮、梁傢輝、梁朝偉、林青霞和張曼玉主演的《射雕英雄傳之東成西就》;以及周星馳主演的《大話西遊》等。
  曾瑾昌 - 編劇
  曾瑾昌編寫過十五部港片,第一部作品是張曼玉主演的《聖誕奇遇結良緣》,他的作品還有楊紫瓊主演的《皇傢師姐》和《中華戰士》;梁朝偉主演的《殺手蝴蝶夢》及《沙灘仔與周師奶》。他於1996年首次和周星馳合作《食神》之後便和周星馳合作他的每一部作品,包括《喜劇之王》和《少林足球》。
相關專輯
  泰國偶像舞麯團體dragon 5是泰國當紅的偶像團體,平均年齡衹有十九歲,1999年推出的首張泰語專輯即大賣百萬張,在泰國人氣極盛。在泰國歌壇已經走紅的他們,為了要走出泰國市場,甘願學國語,臺灣就是他們徵服亞洲的第一站。新專輯《功夫》收錄了十四首國、泰語歌麯,其中主打歌‘功夫’是臺灣華視偶像劇‘貧窮貴公子’的主題麯,已經全臺大熱。另外還有插麯‘money is nothing’、‘melody’。專輯麯風包括節奏強勁的dance pop、抒情r&b、抒情搖滾等,充分表現dragon 5的活力與柔情。
相關遊戲
  《功夫online》是一款運行於pc平臺上的mmorpg遊戲。計劃於2005年第三季度推出。本作依托中華傳統文化,建立起一個架空的玄幻武俠世界。一群熱血少年(女)降臨於神州大地,在武學的基礎上創立道義、秩序、公理、宗派、武德,乃至最終建立起一個完整的武俠世界,詮釋了“中國功夫”從發生、發展到完整形成的全過程。闡述了“俠義”的本源。 純·武俠遊戲
  本作是一款真正立足於中國武俠文化的作品。從宏觀到微觀各個方面再現了一個存在於中華民族精神世界當中的獨特武俠世界。展現了“武林”從無到有,從誕生到興盛的全過程,玩傢能夠參與到整個遊戲世界的生成中來。對“俠”、“武德”、“道義”等江湖倫理有着更深層次的闡述。更係統體現中華傳統功夫、江湖技能的方方面面。
  傳統文化魅惑
  本作根植於中華文化的土壤,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舉凡中國功夫,服飾文化,飲食文化,江湖文化等等都在本作中有不同層次的體現。中國山水園林意境之美,詩詞歌賦音韻之絶,更是作為本作最精華的審美視點呈現。 道德回歸 基於中國玩傢爭勝鬥強的的遊戲心理成就訴求,以及對道德建設的思考,本作特別設計了以大衆價值標準為判斷依據的道德係統,遵循傳統的“天理、國法、人情”這一基本道德標準,配合江湖規矩和武林道義,以民主政治的形式貫徹於遊戲之中,奠定一個基本的玩傢行為規範。
   生態係·動平衡 本作將網遊自由度和參與性進行了更深層次的發揮,提出了“生態係動平衡”的理論。玩傢不僅僅被動的接受遊戲規則,更將成為遊戲規則的創造者和遊戲世界的維護者。高度擬真的經濟係統和政治係統,將在遊戲中形成真正的虛擬社會,引發玩傢更深入的投入。動態的平衡更能調整遊戲世界的供求關係,建立起波動調整,良性推進的社會法則。
  求新求變 對比其他網遊,本作在保持穩定性和美感的同時,更註重創意於特色。與衆不同的設計,將會給玩傢帶來耳目一新的感受;而簡約傳統的操作,又能實現玩傢的“直覺上手”。本作的創意不僅僅體現在係統上,從美術的視覺衝擊力,到界面細節的巧妙處理,無不體現別具一格的匠心。
詞語釋義
  功夫(武術),中國的國術
  少林功夫是一項綜合的武術體係,其中“禪”字是提高功夫的重要依據,因為禪“是”外不着想,內不動心” 少林六祖惠能在《壇經》上說:禪 乃梵文音譯“禪那”,其意譯為“棄惡”、“功德叢林”、“思維修”、“靜慮”。它的基本含義就是息心靜寂地參悟。所以少林功夫和其他派別不同,講究的是“禪武合一”。
  在少林寺衆多的禪武修煉者當中,潘國靜法號:釋延武就是其中具有傑出代表性的人物。正宗少林寺曹洞宗三十四代功夫傳人,是中國少林武術派係的代表人物,少林武術八段。自幼開始在少林習武,皈依在嵩山少林寺方丈釋永信門下,賜法號延武。他擅長少林傳統功夫和散打,對氣功養生、中醫傷科、自然環境學頗有研究
  《三國志·魏志·董卓傳》“悉發掘陵墓,取寶物” 裴鬆之 註引《續漢書》:“又隴石取材,功夫不難。杜陵南山下有孝武故陶處,作塼瓦,一朝可辦。”
  《三國志·吳志·王肅傳》:“聞曹真發已逾月而行裁半𠔌,治道功夫,戰士悉作。是賊偏得以逸而待勞,乃兵傢之所憚也。” 往往外
  2.謂作事所費的精力和時間。
  唐 元稹 《琵琶歌》:“逢人便請送杯盞,著盡功夫人不知。” 唐 秦韜玉 《燕子》詩:“曾與佳人並頭語,幾回拋卻綉功夫。” 王潤滋 《賣蟹》:“功夫不負有心人。”
  3.時間。
  唐 元稹 《琵琶》詩:“使君自恨常多事,不得功夫夜夜聽。”《古今小說·滕大尹鬼斷傢私》:“每日衹去查點傢財雜物,那有功夫走到父親房裏問安。” 柳青 《銅墻鐵壁》第六章:“ 銀鳳 在門外說沒功夫,兩個就奔出了大門。”
  4.本領;造詣。
  唐 張彥遠 《法書要錄》捲一:“ 宋文帝 書自謂不減 王子敬 。時議者雲:天然勝 羊欣 ,功夫不及 欣 。” 金 王若虛 《滹南詩話》捲下:“而至 老杜 之地者,亦無事乎‘昆體’功夫。” 秦兆陽 《蘇醒》:“他原本有一套祖傳的武藝功夫。”
  5.[effort;skill of Chinese boxing and sword play]特指武術
  《人民日報》1984.7.31:“也有畫中國‘功夫’的,畫面上拳擊格鬥,棍棒相迎,飛腳踢刀,好不熱鬧。”《深圳特區報》1986.3.13:“ 中國功夫和西洋拳擊,究竟誰優誰劣,這是中外人士均感興趣的問題。”
李小竜功夫
  李小竜截拳道上世紀60年代,當日本的空手道、韓國的跆拳道、泰國的泰拳,美國的拳擊等名譽世界時,西方人卻對中國武術知之甚少,甚至一無所知。李小竜成為中國武術的宣傳員與傳播員,他在美國開設武館傳授中國功夫,提升中國武術國際知名度;很多世界級的空手道冠軍都拜李小竜為師傅,從而見識了中國武術的厲害,知道武術的發源地是中國。當人們以“好鬥”的名詞冠以李小竜時,他依然我行我素地主動與各流派武林高手切磋,以詠春拳為基礎,藉鑒、吸收各類拳種的先進的技擊思想、原理及方法,創造了現代中國實戰武術“截拳道”,為中國武術創造了巨大的世界性的有形與無形價值。李小竜將kung fu(功夫)一詞寫進了西方人的詞典。
  中國功夫
各種功夫舉例
  中華武術散打、中國跤、形意拳 米組拳 戳腳翻子拳 八卦掌 八級拳 查拳 大悲拳 峨嵋鐵臂 金剛捶 花拳 臨清潭腿 劈挂拳 三皇炮捶 太極拳 螳螂拳 通臂拳 意拳 詠春拳等
同名電影
  片名:《功夫
  監製/導演/編劇:周星馳
  主演:周星馳 阮昊天 黃聖依 王仕穎 元華 元秋 梁小竜 林子聰 釋行宇 陳國坤 田啓文 林雪
  客串:馮小剛
  類型:喜劇、動作
  投資:哥倫比亞電影製作(亞洲)
  上映日期:2004年12月23日
  ◆劇情簡介:故事發生在20世紀40年代的中國,周星馳飾演一個一事無成、小偷小摸的古惑仔,立志加入當時勢力最大、手段殘忍的黑幫“斧頭幫”。星仔試圖在一個叫“豬籠城寨”的地方對居民敲詐,卻不知道他們個個身懷絶技,結果在這裏栽了跟頭。星仔與居民的衝突不經意地將“斧頭幫”戲劇性地捲入其中,正反兩派之間的鬥爭正式展開。從“豬籠城寨”居民為生存而戰發展到兩派武術高手間的交鋒,星仔漸漸地放棄了從前的思想和志嚮,開始領悟功夫的真諦。
  ◆演員陣容:
  元華 飾演 包租公
  元華是港片中常見的大反派,他從70年代入行以來曾演出超過一百部電影,曾經合作過的導演包括徐剋、吳宇森、洪金寶及劉鎮偉,曾經合作過的演員則有李小竜、成竜、周潤發、、李連傑及楊紫瓊等。
  他和洪金寶及成竜同是"七小福"之一,他曾與70年代當過李小竜的替身,並在《精武門》一片中扮演被李小竜踢倒的日本人。他於1987年的《東方禿鷹》一片中飾演的大反派首次受到矚目。他較知名的的作品有《急凍奇俠》《摩登如來神掌》以及《太極張三豐》等。
  他曾和周星馳合作多部作品,包括《逃學威竜》、《情聖》、《竜的傳人》等片。
  元秋 飾演 包租婆
  生於京劇世傢,自幼在父親熏陶下學習京劇,奠下習武根基。10歲時拜於占元門下為徒,為元傢班七小福成員之一。曾參與本地及外國電影之演出,其後淡出影圈,成為全職家庭主婦。2003年陪同朋友參與《功夫》選角活動時,為周星馳先生發掘,並邀請參與拍攝,為該片女主角之一。該片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及東京國際電影節放映後,其表現即受到各界註目。
  早年拜在於占元師傅門下學戲的元秋,跟成竜一樣是山東人,按輩分算還是洪金寶的師姐。年輕時,元秋同其他武行一樣擔任過替身演員,80年代中期,元秋退出銀幕。03年被周星馳重新挖掘出來,出演《功夫》中包租婆一角,獲得了第42屆臺灣電影金馬奬最佳女配角奬。
  80年代中期梁小竜剛拍完《四大名捕》便被邀請前往中國大陸進行文化交流和訪問,這次訪問卻害他遭到臺灣當局封殺,由於臺灣是香港影視的主要市場,因此他便被迫息影。
  《功夫》是梁小竜自80年代之後第一次重返大銀幕。
  ◆幕後精英:
  周星馳 - 監製/導演/編劇/主角
  周星馳是亞洲的喜劇天王,也是最受歡迎的藝人之一。他曾演過超過五十部電影,《大話西遊》被時代雜志評論為世界十大電影之一,而且並以2001年的《少林足球》一片成為亞洲少見的國際巨星。《少林足球》一片跟《功夫》一樣,都是由他自編自導自演,這部港片在亞洲各國上映時都打破當地的票房記錄,包括非中文國傢日本和南韓。
  劉鎮偉 - 監製
  除了擔任電影監製之外,劉鎮偉也是香港首屈一指的導演,《南華早報》影評人方保羅曾形容他是“香港最有原創性的導演之一”。他擔任編劇和導演的作品包括周潤發主演的《花旗少林》;梁傢輝主演的《92黑玫瑰對黑玫瑰》;以及張國榮、梁傢輝、梁朝偉、林青霞和張曼玉主演的《射雕英雄傳之東成西就》;以及周星馳主演的《大話西遊》等。
  曾瑾昌 - 編劇
  曾瑾昌編寫過十五部港片,第一部作品是張曼玉主演的《聖誕奇遇結良緣》,他的作品還有楊紫瓊主演的《皇傢師姐》和《中華戰士》;梁朝偉主演的《殺手蝴蝶夢》及《沙灘仔與周師奶》。他於1996年首次和周星馳合作《食神》之後便和周星馳合作他的每一部作品,包括《喜劇之王》和《少林足球》。
同名電影 功夫 1979 波蘭
  外文名稱 kung-fu
  導演: 亞努什·吉約夫斯基 Janusz Kijowski
  主演:
  Teresa Sawicka
  達尼爾·奧勒布裏斯基 Daniel Olbrychski
  Piotr Fronczewski
  影片類型: 劇情
  國傢/地區: 波蘭
  對白語言: 波蘭語
  色彩: 彩色
  混音: 單聲道
  上映日期: 1980年3月17日 波蘭
  劇情
  維剋多是一名著名的電力工程師,他知識淵博,能力超群,工作積極負責。他在距離華沙不遠的省城工作,所在的工廠規模頗大。但是維剋多性格倔強,脾氣執拗,對任何人都不讓步。他對領導辦事方式常常提出自己的意見,甚至嚴加批評以表示自己的不滿。因此他先後與經理和委員會主任鬧翻了,從而樹立了一些敵人。於是有人趁機誣告他不軌,在他休假回工廠時,廠門警對他進行了檢查。在爭執中他被民警局拘留,釋放後即被工廠解雇。從此他面...
  幕後花絮
  這是吉約夫斯基的處女作,影片反映了一些社會和政治問題,發人深省。此後導演還拍過不少著名的片子,例如《索引》,《聲音》等等,也都是同一思想主題,反映社會,政治問題的。本片獲1979年波蘭第六屆格但斯剋電影節最佳導演處女作奬。
同名專輯
  專輯中文名:功夫
  張娜拉《功夫》專輯封面專輯英文名:GONG FU
  歌 手:張娜拉
  唱片公司:京凰唱片
  發行時間:2005年12月07日
  發行地區:大陸
  專輯語言:普通話
  專輯介紹:
  張娜拉回來了,帶着她的第二張全新中文專輯回來見她的中國歌迷們!
  如果說張娜拉的第一張中文專輯《一張》略顯生澀的話,那她在第二張《功夫》中的吐字發音的確進步很大,而且《功夫》中不再有韓文歌充數,是一張名副其實的中文專輯。《功夫》是為張娜拉量身定做的專輯,因此和上張的麯風相比會有較大轉變,更符合”張娜拉式“的感覺。這次的專輯不僅藉鑒了韓國樂團的一些東西,還融入了更多的中國元素。
  張娜拉告訴記者,除了籌備《功夫》,努力學習普通話外,她還在韓國完成一部電視劇的拍攝,上月15日又投入演唱會的排練,滿滿當當的日程讓她纍腫了左眼,不得不戴着帽子亮相,還將帽檐壓得很低。“最近5天我一直在看醫生,可也沒有治療辦法,北京的眼科醫院我差不多跑遍了。”張娜拉還透露,在聖誕夜的演唱會上,還將邀請日本、韓國、中國香港地區的男明星為她助威。
  當被問及新專輯為何起名為《功夫》時,張娜拉表示:我想唱中國感覺的音樂,專輯中的歌麯《功夫》很像中國音樂,不過跟電影《功夫》沒有關係的。
  專輯麯目:
  01 對不起不愛你
  02 功夫
  03 愛上你全部
  04 我要你崇拜
  05 夢飛翔
  06 Everyday
  07 危險戀人
  08 天邊 (連續劇“刁蠻公主”插麯)
  09 出乎意料
  10 煩着呢 (連續劇“刁蠻公主”主題麯)
相關遊戲
  《功夫online》是一款運行於PC平臺上的MMORPG遊戲。計劃於2005年第三季度推出。本作依托中華傳統文化,建立起一個架空的玄幻武俠世界。一群熱血少年(女)降臨於神州大地,在武學的基礎上創立道義、秩序、公理、宗派、武德,乃至最終建立起一個完整的武俠世界,詮釋了“中國功夫”從發生、發展到完整形成的全過程。闡述了“俠義”的本源。 純·武俠遊戲
  本作是一款真正立足於中國武俠文化的作品。從宏觀到微觀各個方面再現了一個存在於中華民族精神世界當中的獨特武俠世界。展現了“武林”從無到有,從誕生到興盛的全過程,玩傢能夠參與到整個遊戲世界的生成中來。對“俠”、“武德”、“道義”等江湖倫理有着更深層次的闡述。更係統體現中華傳統功夫、江湖技能的方方面面。
小品功夫
  2005春節晚會小品《功夫》臺詞
  趙本山、範偉、蔡維利、王小虎
  趙本山: 聽說他,不當廚師改防忽悠熱綫了,竟敢揚言再不上當受騙了,殘酷的現實以直逼我心理防綫了,今年我要不賣他點兒啥,承諾三年的話題我就沒法跟觀衆兌現了!
  蔡維利: 師傅,咱進去吧。
  趙本山: 別着急,先撥個騷擾電話!
  範偉: 您好,這裏是見你,見你,一眼會一眼防忽悠咨詢熱綫,我是資深上當者老範,憑藉多年上當經驗,對你是否被忽悠了做出明確判斷。有人賣拐請按1,有人賣車請按2,有人出腦筋急轉彎兒請按3,有人賣擔架直接撥110!
  趙本山: 你好!
  範偉: 你好!
  趙本山: 請問您是範師傅吧?
  範偉: 啊~你,是哪位?
  趙本山: 我是~~~有一個問題想直接咨詢你老一下。
  範偉: 啊,你說!
  趙本山: 我們傢有頭老母豬啊,黑地兒白花的,早晨起來打開圈門以每小時80邁的速度嚮前瘋跑,咣當撞樹上死了!
  範偉: 撞死了?這個豬的視力是不是有什麽問題啊?
  趙本山: 倆眼睛都是1.5的!
  範偉: 會不會有什麽心理疾病啊?
  趙本山: 心理可健康了呢!
  範偉: 那怎麽會撞死呢?
  趙本山: 因為那頭豬不會腦筋急轉彎唄!
  範偉: 我說你這個人不講究啊,你不按套路出牌啊,出腦筋急轉彎你得按3啊。既然這樣的話我也咨詢個問題!
  趙本山: 你說!
  範偉: 過年了,我們傢什麽年貨也沒買,就剩下一頭豬和一頭驢,你說我是先殺豬呢,還是先殺驢呢?
  趙本山: 那你先殺~~給你們倆個機會!
  蔡維利: 驢肉好吃!先殺驢!
  趙本山: 先殺驢!
  範偉: 恭喜你答對啦,豬也是這麽想的!
  趙本山: 小樣兒,哼!悲哀,真讓我替你感到悲哀,眼看就要獨闖江湖了,這怎麽能讓我放心的下?
  王小虎: 師傅,先殺豬好了!
  趙本山: 那驢也是這麽想的!我告訴你,就這個問題你先殺誰都不好使!我為什麽沒回答呢,就因為我考慮他是有問題的!誒呀,看到沒? 他已經從當年的一根頸,現在成長到兩頭犢了!
  蔡維利: 師傅,他太厲害了,我看咱回去吧!
  趙本山: 不行,賣拐把他忽悠瘸了,賣車把他忽悠囁了,在10分鐘之內不把他擺平,我就沒法跟你倆當教師爺了!
  蔡維利、王小虎:師傅領進門,忽悠在個人!
  趙本山: 好,看我的眼色行事,進去! 美了他了,看看,呀哈,還跑了,往哪跑!
  蔡維利: 請問範廚師在嗎?
  範偉: 誒,哪位?你們咨詢~~~誒呀 誒呀 誒呀呀呀呀呀呀呀,這是什麽造型啊,挺別緻啊,非常六加七啊,這當年叱咤風雲的大忽悠,怎麽落到這步天地了,蒼天啊,大地啊,這是哪位天使大姐替我出的這口氣啊。豬撞樹上了,你撞豬上了吧,追尾是不是啊!咋又改三了呢?
  趙本山: 三年了,我都想死你了!
  範偉: 忽悠!
  趙本山: 我是嚮你懺悔來了!
  範偉: 接着忽悠!
  趙本山: 有我徒弟做證!
  蔡維利、王小虎: 恩!
  範偉: 組團忽悠我來了啊,不好使了大忽悠,衹要我們這些善良的人對你提高警惕,你還會什麽?啊?不就會幾個腦筋急轉彎嗎!地上1個猴,樹上7個猴,既是兩個猴,又是8個猴!
  趙本山: 也可能三個猴,還可能9個猴!
  範偉: 怎麽又變了呢?
  趙本山: 懷孕一個猴!
  範偉: 有意思嗎?
  趙本山: 沒意思,我不是給你出腦筋急轉彎那個初級階段了,我是嚮你賠禮道歉來了!三年了,在這個世界上最對不起的人就是範廚師,多麽好的人,我常跟你們說,你說我忽悠他幹啥?多麽忠厚老實!你打我兩下,你下不去手,你駡我兩句,你張不開嘴,這樣,反正你原諒我也來了,不原諒我也來了,原諒不原諒我都帶着誠意撲面而來地!
  範偉: 呀呀呀呀呀呀,還撲面呢!看,忽悠地,接着忽悠!
  趙本山: 把我攙起!
  範偉: 呀 呀 能站起來啊 沒啥病啊 誒呀呀呀呀 走兩步 走兩步 誒誒誒誒 訛人是不是? 大夥都看着呢啊,出現什麽意外跟我沒關係啊!你老整這個懸噔噔地幹啥,你趕緊站起來啊!有什麽事你趕緊說好不好?
  趙本山: 你想聽嗎?
  範偉: 我想聽!
  趙本山: 聽完你信嗎?
  範偉: 你衹要站起來我就信!
  趙本山: 你撤吧,我能站起來!
  範偉: 說啊!
  趙本山: 說來話長啊,記得那是2003年的第一場雪,比2002年來的稍晚了一些!
  範偉: 你整歌詞幹啥啊!有什麽話,直接說!
  趙本山: 我不跟你玩虛的了,今天我就嚮你道歉來了,上貨! 眼熟嗎?
  範偉: 這就是你忽悠我那幾百塊錢?
  趙本山: 分文沒動!
  範偉: 這是那塊表?
  趙本山: 帶在我手上就沒走過字!
  範偉: 大哥!!
  趙本山: 我們倆的恩怨應該了結了吧,還有它,這幾年耽誤我們倆之間感情的就是這個罪魁禍首輪椅,今天我必須當這你的面把它砸碎!
  王小虎: 師傅不能砸啊!
  蔡維利: 師傅這輪椅是你老哥倆重歸於好的見證啊!
  趙本山: 不要亂說, 我 , 你不能攔我!
  範偉: 大哥,要砸你就砸我吧,大哥你太有誠意了,孩子們說的對!它不僅是我們重歸於好的見證,還是我以後避免上當的警鐘,我收藏了!
  趙本山: 不行,孩子們花錢給我做的你怎麽能收藏呢?
  範偉: 花多少錢我給啊!
  趙本山: 花多少錢啊?
  蔡維利: 兩千!
  範偉: 我出兩千!
  趙本山: 我給兩千五!
  範偉: 我三千!
  趙本山: 我三千五!
  範偉: 我四千!
  趙本山: 我五千!
  範偉: 成交!
  趙本山: 給範廚師裝上。
  範偉: 你喊的五千,我落得錘,成交!
  趙本山: 不對!你記錯了,怎麽喊的?
  蔡維利: 我聽是範廚師喊的啊!
  王小虎: 不對!是師傅喊的!
  範偉: 你看看!
  趙本山: 亂了,亂了啊!這樣啊,誰喊的不要緊!你看咱們縷一縷啊,誰先喊的?
  範偉: 我先喊的!
  趙本山: 你喊多少?
  範偉: 我兩千!
  趙本山: 我2500!
  範偉: 3000!
  趙本山: 3500!
  範偉: 4000!
  趙本山: 4500!
  範偉: 5000!
  趙本山:你看看!
  範偉: 不對,我自己縷一縷啊!
  趙本山: 那你自己亂了!
  範偉: 你別說,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4500 5000!
  趙本山:對啊!
  範偉: 誒呀,
  王小虎: 是你喊的!
  範偉: 不對,不對啊大哥,我喊的4000,你直接喊的5000對不對? 對不對?
  趙本山: 這樣啊,亂了啊,既然咱哥倆呢,你同意收藏,咱們重喊一次,聽明白這5000到底是誰喊的?那個!~~起價多少?
  蔡維利: 2000!
  範偉: 我2000!
  趙本山: 成交!
  範偉: 不是,你不往上叫了啊?
  趙本山: 對,我怕喊亂了! 喊亂了!
  範偉: 啊! 別動啊,這輪椅是我的了!
  趙本山: 我跟你說老弟,按理來說不應該跟你要錢,你還死要面子,你應該管人要,但不要不是你的性格。。。
  範偉: 但是給你我就上當了!
  趙本山: 我跟你說,剛開始我就沒想~~
  範偉: 誒 誒 誒 改搶了是不是?
  趙本山: 你理解錯了!
  範偉: 你別裝了,從你一進屋,你分別用了苦肉計,欲擒故縱計,師徒配合砸車計,稀裏糊塗突然落錘計,我衹用了一計!
  趙本山: 將計就計!
  範偉: 送你一計!
  趙本山: 走為上計!
  範偉: 不送!
  趙本山: 失敗了,知道因為啥失敗嗎?他一個廚師不看菜譜看起兵法了,撤!
  蔡維利、王小虎:師~~~~~傅!!!
  趙本山: 幹啥玩意兒啊,跪哪去了,我在這呢!
  王小虎: 師傅,太對不起了,你那忽悠智商太低了,跟你也學不着啥玩意兒!
  蔡維利: 你該幹啥就趕緊走吧,一會都趕不上二路汽車了都!
  趙本山: 悲哀!
  蔡維利、王小虎: 師傅在上,受徒兒一拜!
  趙本山: 誒呀嗎呀,呀呀呀呀!這個世界太瘋狂了,耗子都給貓當伴娘了!我的媽呀!
  蔡維利、王小虎: 師傅,請收下我們吧!
  範偉: 誒 誒 誒 孩子們,忽海無涯,回頭是岸,學好就好啊,過年了給你們包紅包去,啊,包紅包啊!
  趙本山: 這錢你們能要嗎?我上個月沒給你倆發工資嗎?悲哀,的確悲哀啊!
  範偉: 來吧,一人一個,拿好啊!
  蔡維利、王小虎: 謝師傅!
  蔡維利、王小虎: 師傅,拿下!
  趙本山: 哈哈哈,反姦計!
  範偉: 誒呀,防不勝防啊!可是大忽悠我不服你啊,你忽悠來忽悠去我做的不還是輪椅嗎?
  趙本山: 你想要啥?
  範偉: 你的承諾呢?你的擔架呢?
  趙本山: 自己開發!
  範偉: 誒!
  趙本山: 這就是為你定做的,如果短還可以加長!
  範偉: 誒呀,為了我你是煞費苦心啊,多虧我計高一籌,打開紅包!
  趙本山: 恩?
  範偉: 過年啦,送你們一副對聯:“拐一年搖一年緣分啊,吃一塹長一智謝謝啊!”
  趙本山: 我再給你補個橫批吧:“自學成纔”!
相關歌麯
  功夫 焦恩俊
  腳下是黃色的土 留下印記是祝福
  自豪是黃色皮膚 這世界為我駐足
  頂天立地我清楚 何懼風霜與險阻
  萬事皆有自出處 永記銘心是功夫
  誰說人生在世看定數 功夫教義不認輸 固若金湯勢破竹 與天地成畫一幅
  誰說英雄自古多酸楚 功夫教我不孤獨 穩如泰山自清楚 唯有知己叫功夫
  功夫 張娜拉
  張娜拉《功夫》MV截圖功夫你還差得遠 你還不夠老練 我的愛埋伏十面
  擋不住我的自戀 你憑什麽暗戀 必殺技叫做失戀
  不管你優點缺點 對手戲你都沒有資格入選
  正背面都是標簽 我的愛 在眼前 最新鮮
  功夫你還差得遠 小心一點
  和我較量太危險 我保證不打臉
  隨便你七十二變 破綻太明顯
  你的愛 怕不怕 被考驗
  功夫你還差得遠 小心一點
  和我較量太危險 我保證不打臉
  隨便你七十二變 破綻太明顯
  你的愛 怕不怕 被考驗
各種功夫舉例
  形意拳米組拳戳腳翻子拳八卦掌八級拳查拳大悲拳峨嵋鐵臂金剛捶花拳臨清潭腿劈挂拳三皇炮捶 太極拳螳螂拳 通臂拳意拳詠春拳等
英文解釋
  1. n.:  skill of Chinese boxing and sword play,  time,  craftsmanship,  skill,  art,  kung fu,  labor,  effort,  Kungfu
法文解釋
  1. n.  temps; art, habileté; travail; kung-fu, art martial
近義詞
工夫
相關詞
武術傢名人武術創業者人物演員華人明星武打演員
流派傳統體育拳腿功夫電影保健少林運動拳術
體育中國傳統百科大全詠春寸勁健身中華文化
中醫詞典更多結果...
包含詞
功夫2功夫C功夫片抽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