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胎盤的正常附着處在子宮體部的後壁、前壁或側壁。如果胎盤附着於子宮下段或覆蓋在子宮頸內口處,位置低於胎兒的先露部,稱為前置胎盤(placentaprevia)。前置胎盤是妊娠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為妊娠期的嚴重並發癥。多見於經産婦,尤其是多産婦。 |
|
目前尚未明確。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①子宮內膜不健全,産褥感染、多産、上環、多次颳宮、剖宮産等手術,引起子宮內膜炎,子宮內膜缺損,血液供應不足,為了攝取足夠營養,胎盤代償性擴大面積,伸展到子宮下段。
②孕卵發育遲緩,在到達宮腔時滋養層尚未發育到能着床階段,繼續下移植入子宮下段。
③胎盤面積過大,如多數妊娠盤常伸展到子宮下段。 |
|
妊娠晚期或臨産時,發生無痛性反復陰道出血是前置胎盤的主要癥狀,偶有發生於妊娠20周者。陰道出血發生時間的早晚,反復發作的次數,出血量的多少與前置胎盤的類型有很大關係。完全性前置胎盤往往初次出血的時間早,約在妊娠28周左右,反復出血次數頻,量較多,有時一次大量出血即可使病人陷入休剋狀態;邊緣性前置胎盤初次出血發生較晚,多在妊娠37~40周或臨産後,量也較少;部分性前置胎盤初次出血時間和出血量介於兩者之間。臨産後每次陣縮時,子宮下段嚮上牽引,出血往往隨之增加。部分性和邊緣性前置胎盤患者,破膜後胎先露如能迅速下降,直接壓迫胎盤,流血可以停止。破膜有利於胎先露對胎盤的壓迫。由於反復多次或大量陰道出血,産婦可以出現貧血,其貧血程度與出血量成正比,出血嚴重者即陷入休剋,胎兒發生缺氧、窘迫,以致死亡。 |
|
腹部檢查與正常妊娠相同。失血量過多胎兒宮內缺氧,發生窘迫。嚴重者胎死宮內。臨産者,有陣發性宮縮,如在恥骨聯合上方或兩側聽到與母體脈搏一致的吹風樣雜音,可考慮胎盤位於子宮下段的前面,如位於後面則聽不到胎盤血流雜音。
B超檢查 胎盤定位準確率達95%以上,並且可以重複檢查。 |
|
前置胎盤的治療原則是控製出血、糾正貧血、預防感染,正確選擇結束分娩的時間和方法。原則上以産婦安全為主,在母親安全的前提下,盡量避免胎兒早産,以減少其死亡率。
(一)期待療法 妊娠36周前,胎兒體重小於2500g,陰道出血量不多,孕婦全身情況好,胎兒存活者,可采取期待療法。
1.絶對臥床休息,可給鎮靜劑,如魯米那0.03,或利眠寧10mg,或安定5mg,口服3次/日。
2.抑製宮縮,舒喘靈2.4-4.8mg,4-6小時一次,宮縮停止後給予維持量。
3.糾正貧血,硫酸亞鐵0.3,口服3次/日,必要時輸血。
4.抗菌素(青黴素,先鋒黴素)預防感染。
5.地塞米鬆10mg,肌註或靜推,1次/日,連續三天,促進胎肺成熟。
6.嚴密觀察病情,同時進行有關輔助檢查,如B超檢查、胎兒成熟度檢查等,如大量出血、反復出血,酌情終止妊娠。
(二)終止妊娠 適於入院時大出血休剋、前置胎盤期待療法中又發生大出血休剋、或近預産期反復出血、或臨産後出血較多,都需要采取積極措施終止妊娠。終止妊娠的方式有二:
1、剖宮産術(處理前置胎盤的主要手段),術前應積極糾正休剋,輸液、輸血補充血容量,術中註意選擇子宮切口位置,盡可能避開胎盤;
2、陰道分娩 陰道分娩是利用胎先露部壓迫胎盤達到止血目的,此法僅適用於邊緣性前置胎盤而胎兒為頭位。在臨産後發生出血,但血量不多,産婦一般情況好,産程進展順利,估計在短時間內可以結束分娩者。决定陰道分娩後,行手術破膜,破膜後胎頭下降,壓迫胎盤,達到止血,並可促進子宮收縮,加速分娩,此方法對經産婦的效果較好。 |
|
一、病史妊娠晚期或臨産時突然發生無誘因的無痛性反復陰道流血,應考慮為前置胎盤,若出血早、量多,則完全性前置胎盤的可能性大。
二、體徵根據失血量而不同,多次出血,呈貧血貌,急性大量出血,可發生休剋。除胎先露有時高浮外,腹部檢查與正常妊娠相同。失血過多可出現胎兒宮內缺氧,嚴重者胎死宮內。有時於恥骨聯合上方可聽到胎盤雜音,但當胎盤附着在子宮下段後壁時則聽不到。
三、實驗室及影像學檢查可幫助明確診斷。 |
|
一、胎盤早剝輕型胎盤早剝主要癥狀為陰道流血,出血量一般較多,色暗紅,可伴有輕度腹痛或腹痛不明顯。重型胎盤早剝可出現突然發生的持續性腹痛和(或)腰酸、腰痛,其程度因剝離面大小及胎盤後積血多少而不同,積血越多疼痛越劇烈。嚴重時可出現惡心、嘔吐,以至面色蒼白、出汗、脈弱及血壓下降等休剋徵象。可無陰道流血或僅有少量陰道流血,貧血程度與外出血量不相符。B型超聲可發現胎盤增厚、胎盤後血腫,胎盤邊緣竇破裂時,胎盤位置正常。
二、帆狀胎盤前置血管破裂主要為胎兒的出血,由於血管的位置異常,在胎膜發生破裂時血管也破裂,突然出血,胎兒迅速死亡,但對母親的危害不大。
三、其他其他原因發生的産前出血,如胎盤邊緣血竇破裂及宮頸病變如息肉、糜爛、宮頸癌等,結合病史通過陰道檢查、B型超聲檢查及分娩後胎盤檢查可以確診。 |
|
疾病名稱:
前置胎盤
疾病編碼:
641.001
歸屬係統:
婦産科
藥療方案:
妊娠37周前,陰道流血不多,絶對臥床休息。同時糾正貧血。無輸血準備時,决不可任意作陰道檢查,並禁止灌腸。一次流血量超過500ml以上或陰道流血不止,必須終止妊娠。剖宮産時處理前置胎盤的主要手段,可增加胎兒成活機會,對母兒較安全。若邊緣性前置胎盤可經陰道分娩。
⒈禁作肛查及灌腸。
⒉住院觀察,絶對臥床休息,隨時註意出血量,備血。
⒊註意止血,補血,在確保母親安全的前提下保護胎兒生存。
⒋期待療法:孕齡37周者;期待療法失敗,仍有活動性大出血者。終止妊娠的方法有陰道分娩及剖宮産。
治療:如出血少,而胎兒尚未足月,可以臥床休息。性行為、性交或性高潮可刺激宮縮,也會對宮頸造成損傷,所以必須禁止。如果出血停止,可允許走動,如不再出血並且孕婦來醫院方便的話,可允許出院。如果出血量多、不能控製,而胎兒已滿34周,近足月,應終止妊娠。終止妊娠以剖宮産為首選。如邊緣性前置胎盤或低置胎盤,胎頭下降可壓迫胎盤,有效止血,也可經陰道分娩。分娩時必須備血。 |
|
qianzhi taipan
前置胎盤
placenta previa
正常胎盤附着於子宮體的後壁、前壁或側壁。若胎盤附着於子宮下段,甚至胎盤下緣達到或覆蓋宮頸內口處,其位置低於胎兒先露部時稱前置胎盤。為妊娠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為妊娠期嚴重並發癥。處理不當,能危及母兒生命。病因不清,可能與子宮內膜病變如由於多産,多次颳宮。剖宮産等使內膜受損;胎盤面積過大及胎盤異常如副胎盤等有關。根據胎盤位置與宮頸內口的關係可分為完全性、部分性和邊緣性3個類型詳見附圖。臨床特點:妊娠晚期無誘因無痛性陰道流血。完全性時出血多、早、頻;邊緣性時出血晚、少;部分性的介於兩者之間。腹部檢查胎先露高浮,常有異常胎位,失血過多時可能有胎心改變。B型超聲檢查準確率高,清楚提示子宮壁,胎先露,胎盤和在宮頸的位置。産後檢查胎膜破口距胎盤邊緣距離小於7cm則為邊緣性前置胎盤
|
|
- : placenta previa
|
|
部分性前置胎盤 | 完全性前置胎盤 | 邊緣性前置胎盤 | 中央性前置胎盤 | 前置胎盤伴出血 | 前置胎盤伴有出血 | 前置胎盤的超聲所見 | 邊緣性前置胎盤或伴出血 | 邊緣性前置胎盤不伴出血 | 胎兒和新生兒受前置胎盤的影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