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 > 削中反攻戰術
目錄
No. 1
  我國乒壇名將陳新華以及第43屆世乒賽男團選手丁鬆成功地運用削中反攻的戰術創造了輝煌,令歐洲選手手足失措,無以應對。這種戰術主要靠穩健的削球,限製對方的進攻能力,為自己的反攻創造有利條件。它不僅增強了削球技術的生命力,也促進了攻防之間的積極轉化,常用的削中反攻戰術主要有:
  1、 削轉與不轉球,伺機反攻。
  2、 削長短球,伺機反攻。
  3、 逼兩大角,伺機反攻。
  4、 交叉削兩大角,突擊對方弱點
  5、 削、擋、攻結合,伺機強攻。
基本的要領
  擊球前放低重心,身體前傾
  削球選手在正手拉球時,要註意腰部的位置,必須要保證身體重心的穩定性。
  擊球前,兩腳間的間距較寬,身體前傾,這樣可以使重心更為紮實、穩定。由於削球和拉球的動作變化較大,削球選手在轉攻時,往往會出現站位重心偏高、身體不穩等情況。因此上一板削球之後,要迅速調整站位,放低重心,身體前傾,保持重心的平衡。
   迅速調整腰部的高度和站位
  “我在削球時,基本上以平行站位為主,但是,當轉為攻球時,則變為左腳在前的站位方式。”因此,削球轉攻球時,除了改變腰部的高度之外,還要改變站位方式,如果站位時,雙腳比較平行,這樣拉球不容易運用腿部和腰部的力量,很容易出現失誤。因此在正手拉球時,必須將身體快速地移動到最佳的擊球位置,左腳在前,完成合理的擊球動作。
   提高拉球的穩定性,避免拉手過大
  正手拉球嚮後引拍時,前臂自然打開,並不是將前臂完全伸直。擊球時前臂嚮前送出。
  如果引拍的過程中,拉手過大,前臂完全伸直,這樣很難找到最佳的擊球點,並且這樣的引拍動作會導致手臂的部分肌肉群僵硬,使動作變形。因此,引拍時將前臂自然放鬆、打開更容易發揮腿部和腰部的力量,也可以找到更加準確的擊球點,使回球更加穩定。
常用的削中反攻戰術
  1、 削轉與不轉球,伺機反攻。
  2、 削長短球,伺機反攻。
  3、 逼兩大角,伺機反攻。
  4、 交叉削兩大角,突擊對方弱點
  5、 削、擋、攻結合,伺機強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