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廼發,男,1945年12月生,吉林公主嶺市人。1981年碩士畢業於蘭州大學生物係動物學專業。現為蘭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從事動物分類學、生態學、動物地理學、生態遺傳學、分子係統地理學和保護生物學研究。主持完成近20項國傢自然科學和省部級項目,現正主持進行國傢自然科學基因重點項目我國高山鶉類比較係統地理學研究。完成甘肅、寧夏6個國傢級自然保護區的綜合考察。先後在國內外學術刊物和國際國內大型學術討論會文集上發表論文170餘篇,主編出版著作6部,參編6部,譯著一部。
獲省部級科技進步和自然科學奬6項。享受政府特殊津貼。被國務院四部委授予全國自然保護區科學研究先進個人稱號。
在分類學領域,確認了大石雞的分類地位,命名了大石雞一新亞種,蘭州亞種alectoris magna lanzhouensis.發現蝮蛇類一新種,六盤山腹蛇。
在生態學領域提出了許多主導因子都可以調節種群;主導因子通過調節群落中優勢種的種群調控群落結構。發現島嶼和高海拔雉類生殖對策傾嚮於k選擇。並提出環境不可預測性决定島嶼和高山雉類生活史對策的理論。通過種間關係的研究得出:1)越是相近種,生態位相似性越高,重疊值越大;(2)同一群落中近緣種身體大小,按接近1:1.3規律排列;(3)兩維生態位面積可作為兩維生態位寬度的量度。這是一種創造性的應用。
生態地理學領域發現了沿海拔高度升高嚙齒動物頭骨和聽泡變小,它們的變小不同步,相反耳廊變大。沿海拔升高蜥蜴個體變小,對這些生態地理規律的解釋提出了原創性理論:缺氧,低溫,食物短缺和生理協同作用限製了高海拔動物的生長發育。
在動物地理學領域,解釋青藏高原黃河水係和長江水係共有魚種的成因提出了"冰橋"說。依據有鱗與否,提出青藏高原高原鰍魚類起源於黃河水係的理論。通過雪雞屬(tetraogallus),石雞屬(alectoris ),沙蜥屬(phrynocephalus)和麻蜥屬(eremias)比較係統地理學研究,提出青藏高原和我國北方地區動物區形成可追溯到中新世,而不是更新世以來纔形成的理論。發現石雞、大石雞分子係統地理結構屬"係統發生連續,部分地理隔離"類型,提出不僅冰川能决定它們的係統地理結構,洪積期泥石流及由他們創造的溝壑也能决定兩種石雞分子係統地理結構。
生態遺傳領域發現溫度,降水能决定幹旱區石雞的遺傳結構。並提出環境穩定地區的動物種群有更高的遺傳多樣性。發現我國兩種石雞種間漸滲雜交,並闡明了機製。提出漸滲雜交是石雞新物種形成的途徑之一,並預測一個具有a.chukar綫粒體基因和a.magna核基因的新的石雞種在大約150萬年後形成。
從事本科,碩士生和博士生的教學和培養,先後教授本科生動物學,動物分類學,動物生態學。碩士生動物種群生態學,種群生態學,行為進化生態學,動物分類原理和方法。博士生生態遺傳學和進化生態學。
中國動物學會常務理事,鳥類分會副理事長。國傢瀕危科委協審專傢。西北五省區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專傢委員會主任。甘肅省自然保護區評審委員,農業口評審委員會副主任。動物學報編委,動物學雜志編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