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兵法 > 出爾反爾
目錄
出爾反爾 Gone back
拼音: chū ěr fǎn ěr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用於責備反復無常的人

解釋: 爾:你;反:通“返”,回。原意是你怎樣做,就會得到怎樣的後果。現指人的言行反復無常,前後自相矛盾。

資料來源: 先秦·孟軻《孟子·梁惠王下》:“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

例子: 倘若不肯,也衹好由他,我們不能做~的事。(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九回)

謁後語: 翻手為雲,覆手為雨

chū ěr fǎn ěr chū ěr fǎn ěr
  原指你怎麽對人行事,人也怎麽還報你。現多指反復無常,言行前後自相矛盾
No. 3
  《孟子·梁惠王下》:“ 曾子 曰:‘戒之戒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後因用“出爾反爾”表示你如何對待別人,別人也如何對待你的意思。《老殘遊記》第十九回:“宮保説:‘前日捧讀大札,不料 玉 守殘酷如此,實是兄弟之罪,將來總當設法。但目下不敢出爾反爾,似非對君父之道。’” 清 洪楝園 《後南柯·立約》:“一要賠償兵費;二要廢去舊約;凡貴國所以待敝國的苛例,一一施之於貴國,此之謂出爾反爾。”
No. 4
  指前後言行自相矛盾,反復無常。《官場現形記》第五九回:“他肯讓自然極好;倘若不肯,也衹好由他,我不能做出爾反爾的事。” 曹禺 等《膽劍篇》第一幕:“貴國大王已經應允下來。當時並不見相國拔劍相待,今天卻在我們背後出爾反爾,動起手來。” 張天民 等《創業》第二章九:“做為一個黨員,你怎麽可以在會上出爾反爾。”
No. 5
  詞 目 出爾反爾 ( back and fill )
   音 chū ěr fǎn ěr
  原意:出於你怎樣的態度,反過來就用怎樣的態度來對你!!
  釋 義 爾:你;反:通“返”,回。原意是你怎樣做,就會得到怎樣的後果。現指人的言行反復無常,前後自相矛盾。
  典故:1.楚漢相爭是劉邦首先提出和議,結果簽訂和約後,又是劉邦單方面撒毀和約,違背承諾,派兵狙擊項羽,大傢都指斥他是出爾反爾,而這件事亦成為中國歷史上,為所人所熟悉的出爾反爾事件。
  2.戰國時,諸侯爭霸,戰爭不斷,再加上天災人禍,老百姓苦不堪言。
  有一年,鄒國同魯國打仗,鄒被魯打敗,鄒穆公十分氣惱,認為鄒國的老百姓不支持自己的長官,就去嚮孟子請教如何處罰這些百姓。
  鄒穆公說:“在這次戰爭中,我的官吏死了33人,可是老百姓看到自己國傢的長官被殺,卻坐視不救,實在可惡!如果殺掉這些老百姓吧,他們人又太多,殺也殺不完;要是不殺吧,這些老百姓又太可恨了。您說,該怎麽辦纔好呢?”
  孟子聽完後,說道:“在那荒年的日子裏,您的老百姓又是怎樣的啊?也許大王不記得吧。餓死的老弱病殘添滿山𠔌,年輕力壯的四處逃竄,妻離子散,然而您的糧庫裏糧食滿滿的,國庫裏的金錢多多的。可是,不但不開倉賑濟災民,而且您的那些官吏卻依然過着花天酒地、淫穢腐臭的生活,這不就是在殘害老百姓嗎?遭殃的老百姓至少也有好幾千吧?您抱怨老百姓見死不救,那麽您的官吏們救過他們嗎?‘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您怎樣對待別人,別人也就怎樣回答您。老百姓這樣回答您,您又能責怪誰呢?如果國君關心老百姓,老百姓自然會擁護國君,自然會心甘情願地為國君出力,直至犧牲他們的生命。”
  鄒穆公聽了孟子的話,默然不語,面帶愧色地退去了。
  出 處 戰國·孟軻《孟子·梁惠王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
  示 例 倘若不肯,也衹好由他,我們不能做~的事。(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九回)
  用 法 作謂語、定語、狀語;用於責備反復無常
成語詞典
  成語名稱 出爾反爾 漢語拼音 chū ěr fǎn ěr 成語釋義 爾:你;反:通“返”,回。原意是你怎樣做,就會得到怎樣的後果。現指人的言行反復無常,前後自相矛盾。 成語出處 《孟子·梁惠王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 使用例句 倘若不肯,也衹好由他,我們不能做出爾反爾的事。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九回
英文解釋
  1. n.:  blow hot and cold (about),  play fast and loose(with),  go back on one's words,  contradict oneself
法文解釋
  1. v.  dire une chose et en faire une autre, se rétracter, se dédire, faire volte-face
近義詞
口惠而實不至, 口中雌黃
反義詞
一去不復返, 人去樓空, 人面桃花, 以貌取人, 即景生情, 衹重衣衫不重人, 情文並茂, 情景交融, 撫景傷情, 見景生情, 見鞍思馬, 觸景傷懷, 觸景傷情, 觸景生情, 觸物傷情
包含詞
出爾反爾解釋出爾反爾不得從臣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