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 凹甲陸龜
目錄
基本資料
  中文正名:凹甲陸龜
  拉丁學名:manouria impressa 命名:günther
  英 文 名:impressed tortoise
  中文俗名:山龜、龜王。臺灣地區又稱為麒麟陸龜、靴腳陸龜
  地理分佈:中國境內主要分佈於廣西、海南、湖南、雲南等;在國外主要分佈於緬甸、柬埔寨、馬來西亞等國。
  保護等級:國傢重點Ⅱ級保護
分類地位
  動物界 fauna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 爬行綱 reptilia → 龜鱉目 testudinata → 潛頸龜亞目 cryptodira → 陸龜科 testudinidae → 凹甲陸龜屬 manouria → 凹甲陸龜 manouria impressa
瀕危信息
  cites瀕危等級: 附錄ii 生效年代: 1997
  iucn瀕危等級:易危 生效年代: 1996
  iucn瀕危等級:vu a1acd, b1+2ac 生效年代: 2003年
  國傢重點保護等級:二級 生效年代: 1989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瀕危 生效年代: 1996
形態特徵
  體形較大的陸棲行的龜類,成體體長可在30cm以上,寬可達27cm,前額有對稱的大鱗片,前額鱗2對,背甲的前後緣呈強烈鋸齒狀,背甲中央凹陷,故得名凹甲陸龜。臀盾2枚身體背部黃褐色,腹甲黃褐色,綴有暗黑色斑塊或放射狀紋。它的背甲與腹甲直接相連,其間沒有韌帶組織,四肢粗狀,圓柱形,有爪無蹼。
  雌、雄鑒別:
  雄性背甲較長且窄,泄殖肛孔距腹甲後邊緣較遠;雌性背甲寬短,尾不超過背甲邊緣或超出很少,泄殖肛孔距腹甲很近。
分佈
  國內分部於湖南,廣西,海南,雲南。
  海南島及雲南西雙版納勐海。1986年趙秀壁報道在湖南邵陽市青竜橋下邵水邊捕獲一凹甲陸龜,其來源尚待考證。
  在國外分部於緬甸,馬來西亞,柬埔寨等國。
緻危因素及現狀
  凹甲陸龜在我國野生數量極為稀少.由於大量砍伐原始森林,破壞了凹甲陸龜賴以生存的傢園;又由於凹甲陸龜龜板是藥材以及人們貪食其鮮肉而過度的獵捕,使稀少的凹甲陸龜面臨着嚴峻的生存危機.凹甲陸龜被國傢列為二級重點保護動物.
  可能由於高原森林地區的棲息地遭到破壞而受到威脅。也可能由於當地的大量捕食及其龜板供藥用而面臨瀕危。1986年在廣西南寧市場見有成袋的凹甲陸龜的龜板及龜甲出售,據說來自云南文山。在雲南勐海布郎鄉有捕食凹甲陸龜並以其甲殼為座墊的情況。
  ● 棲息地破壞: 參考文獻 可能由於高原森林地區的棲息地遭到破壞而受到威脅。
  ● 作為醫藥成分被捕獵: 參考文獻 陸龜的龜板和龜甲作為藥用出售,是緻危原因之一。
  ● 因為貿易被捕獵: 參考文獻 陸龜的甲殼作為坐墊藥用出售,是緻危原因之一。
  ● 作為食物被捕獵: 參考文獻 陸龜被人們當作一種滋補食品而食用,是緻危原因之一。
  ● 棲息地破壞: 參考文獻 可能由於高原森林地區的棲息地遭到破壞而受到威脅。
  ● 作為醫藥成分被捕獵: 參考文獻 陸龜的龜板和龜甲作為藥用出售,是緻危原因之一。
  ● 因為貿易被捕獵: 參考文獻 陸龜的甲殼作為坐墊藥用出售,是緻危原因之一。
  ● 作為食物被捕獵: 參考文獻 陸龜被人們當作一種滋補食品而食用,是緻危原因之一。
  ● 作為醫藥成分被捕獵: 參考文獻 中醫傳統理論認為凹甲陸烏龜龜板:有滋陰潛陽、補腎健骨的功效 。因此被利用。
保護措施
  現有保護措施
  在1988年11月8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定為國傢Ⅱ級保護野生動物,並於 1989年3月1日施行。並列入國際瀕危動物紅皮書(the iucn amphibia-reptilia red data book, 1982)。雲南省已實行對野生珍稀動物禁捕,當地市場極少有出售野生動物者。
  應進一步采取的保護措施
  ①進行調查,摸清凹甲陸龜在我國的分佈範圍、棲息地、生境及有關生物學資料,以確立具體的保護措施。
  ②禁捕禁售。
生活習性
  (一)生態習性:凹甲陸龜的的野外生活習性知道得很少,但大傢一致認為它是陸地上的。據國外動物學者調查發現:凹甲陸龜是熱帶及亞熱帶陸棲龜類。喜生活於乾燥環境,生活的區域有月桂屬的植物、蕨類植物、杜鵑花及為數衆多的一些附生植物。凹甲陸龜衹在相當高的丘陵、斜坡上纔有,且離水較遠的地方。雨季時,有衆多的龜爬出飲水。人工飼養條件下,凹甲陸龜的棲息點固定,白天常爬出到陰暗處靜止不動,停留久了,眼睛處有淚液排出。當環境溫度為25℃左右時,龜活動頻繁,經常爬出龜窩,到處爬動。環境溫度為32℃時,龜經常爬到水盆中飲水,有時在水盆中靜養5-10分鐘。環境溫度達18℃以下,龜少動,將其放入沙中,龜僅露出頭部,整個身體埋入沙中,進入鼕眠。
  (二)行為:性情膽怯,受驚時,頭縮入殼內,立刻又伸出殼外,重複數次,且嘴中不斷發出“哧、哧”的放氣聲,待平靜後,頭上下抖動,又慢慢伸出殼外。若被拿起,則伸出四肢,張嘴欲咬。在新環境中攝食正常後,棲息場所比較固定。白天見其在池中四處爬動,夜晚則又回到龜窩。
  (三)食性:在野外,凹甲陸龜食植物,如竹筍、雜草、野果等植物。人工飼養條件下,食黃瓜、西瓜、香蕉、蘋果、輪藻,但不食馬鈴薯、鬍蘿蔔、萵筍和白菜葉。南京龜鱉博物館1992年飼養的2龜不僅食植物,也食瘦豬肉、牛肉,但拒食蚯蚓、魚、黃粉蟲及蝦。
  (四)繁殖習性:1984年,在海南島,凹甲陸龜纔被動物學者發現,經研究,凹甲陸龜是中國新記錄。多年來,由於對它的繁殖習性瞭解較少,故其産卵行為、産卵季節、卵的大小等情況知道得甚少。
選購技巧
  市場上出售的凹甲陸龜均是野生的,且多數來自東南亞地區。它們體質差,多數拒食。若在選購時,不精心挑選,龜購回後,很容易死亡。
  一.挑選的時間
  凹甲陸龜是亞熱帶的動物,喜暖怕寒。溫度達20c以上,活動較多;溫度在18c以下,活動較少,頭縮入殼內。所以,在南方地區,應在每年的4~9月,北方地區應在6~9月(室內雖有暖氣,環境溫度達20℃以上,但龜在室外已受凍,體質較差)。
  二.挑選龜的體重
  野生龜的體重在200剋時,是幼體,但已能適應環境的變化。750剋時,已是成體。成體龜的適應力強,體質好。所以,選龜應選體重在200剋以上的龜。
  三.挑選龜的方法
  挑選凹甲陸龜可采取看、拿的方法。具體如下:
  (1)看:首先,飼養凹甲陸龜,最好飼養個體重在250剋以上的龜,個體重達750剋左右已是成體。體重大的龜適應力強、體質好;然後,看龜的外表、體表是否有破損,四肢的鱗片是否有掉落,四肢的爪是否缺少。四肢的腋、胯窩處是否有寄生蟲,眼睛是否腫脹,眼球的表面是否有白點;最後,看龜的肌肉是否飽滿,皮下是否有氣腫、浮腫,爬動時,四肢將自身支撐起,而不是腹甲拖着地走。
  (2)拿:拿起龜,用手掂一掂,如為健康的龜,則手感較重;如感覺龜體非常輕,則為不健康龜的表現。將龜放入淺水中(水位是龜的背甲高度一半),觀察龜是否飲水,若大量、長時間飲水,則為不健康的龜。(不過,我們傢老凹在剛開食後曾一度大量、長時間飲水) 再將龜竪立,使其張嘴,觀察龜的舌表面的顔色。如為健康的龜,舌表面為粉紅色,且濕潤,舌苔的表面有薄薄的白苔或薄黃苔;如為不健康的龜,則舌表面為白色、赤紅、青色,舌苔厚,呈深黃、乳白色或黑色。龜的鼻部是否有鼻液,如為健康的龜,鼻部乾燥,但鼻部無龜裂。如為健康龜的口腔四周清潔,無粘液;而不健康的龜,則鼻部有鼻液流出,鼻部四周潮 濕,患病嚴重的龜,鼻孔出血。
飼養管理
  人工養殖凹甲陸龜以水泥池養殖為佳,池的大小沒嚴格要求,池內鋪沙土厚約5 cm,佈置少量盆栽花草並堆砌數個小土堆,墻角有數個人造小洞,洞口大小以龜能自由進出為宜,池中置3至4個淺水盆,供龜飲水,淺水盆位置要固定,放養時,要按龜體重不同分級飼養。
  新引進的凹甲陸龜有拒食現象,因此對新引進的龜首先要為其提供適宜的環境溫度(23℃以上),堅持每天投食不同品種的食物。喂食時不要入池驚擾龜,以竹竿慢慢遞送。龜攝食正常後,每星期投喂3至4次,投食量應根據龜體的大小而定,體重在1公斤~1.5公斤的龜,投喂量為50剋~100剋,投喂時間因季節不同而有差異,春秋季10點左右投喂為好,夏季以早晚為宜,當環境溫度在16℃~19℃時不宜喂食,否則易發生腸胃消化不良的病癥,20℃~24℃時可少量喂食,25℃時方可正常投喂。為確保龜體內營養物質達到平衡,要定期投喂一定量的營養藥物,如維生素E、維生素D、鈣等。
  飼養中每天做好觀察記錄,喂食植物的龜正常糞便為深緑色,呈長條狀且混有泥沙,若糞便呈水樣,有土黃色,紅色粘稠樣物,則是腸胃病的癥狀。若凹甲陸龜長時間在水盆中大量飲水,是患腸炎、肺炎的癥狀,應及時隔離飼養並采取相應防治措施,飼養池內沙土應潮濕。
野生龜馴化
  新購來的龜,大多數均拒食,有的長期(2—3個月)不捕食,直到死亡。對新購入的龜進行馴化,方法得當,龜易成活。具體如下:
  ①將龜放入淺水中,水溫在22℃以上,龜在水中易排糞便,觀察糞便中是否有寄生蟲;
  ②將龜放在籠捨(紙箱、木箱、玻璃缸)中,籠捨不宜常搬動,龜飼養者應常看龜,使其適應新的環境,不怕人;
  ③龜放入籠捨後,每天投喂食物,如香蕉、黃瓜等。對1—2周內仍不捕食的龜,應采取填喂的方法。填喂時,先將龜竪立,拉出頭,用鑷子掰開嘴,將有藥物(維生素b、多酶片、抗生素等)的食物填喂,填喂時切忌將龜的食道戳破。填喂的量宜少勿多。隔1天1次。填喂1周後,將食物放入籠捨中,觀察龜是否能自己食。若龜仍不食,則繼續填喂。有些龜經人工填喂後,適應了填喂方法,龜一直不自己食,對這樣的龜衹能填喂。
成龜的飼養
  1.喂食凹甲陸龜的食物直接放在籠捨內。投喂的食物為生食,不需煮熟。瓜果蔬菜投喂前應洗淨,尤其對菜葉、瓜果等,最好浸泡30分鐘後再投喂。健康的龜每天投喂1次,春、夏、秋季投喂時間無限製,初春、深秋之季最好在白天,晚間的溫度較低。當環境溫度24—28t時,龜的覓食量、活動量最旺,20℃時覓食不穩定,有時進食,有時少食或停食。溫度不穩定時,一般不喂食,以免因溫度忽高忽低,造成龜的腸胃消化功能紊亂。
  2.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過程中應做到定時打掃飼養箱內的糞便,每月更換沙土或將沙土消毒(紫外綫照射、陽光暴曬)。飼養中最關鍵的是觀察龜的活動、糞便、進食狀況。對不健康或有異常癥狀的龜應及時拿出,及早治療。
  3.鼕季的管理當溫度降低17℃左右時,龜逐漸進入鼕眠。鼕眠期是龜生命的重要環節。若鼕眠不好,極易引起死亡。一般鼕眠前需做好以下幾件事:
  (1)檢查龜是否有寄生蟲。
  (2)仔細觀察龜的糞便是否正常。
  (3)鼕眠前將龜放入水溫25℃左右的水中,水位低於龜的背甲高度,使龜體內的糞便排空。健康的龜則使其自然鼕眠。鼕眠後,應在龜捨內鋪墊上少許稻草或棉墊,以起保溫作用,並保持飼養箱內潮濕,將飼養箱放置在室內。
  (4)對不健康的龜應采取加溫。
中藥信息
  【藥名】:凹甲陸龜
  【來源】:為龜科動物凹甲陸龜的腹甲。
  【功效】:滋陰潛陽、補腎健骨。
  【主治】:用於陰虛內熱、眩暈頭痛、骨蒸癆熱者;腎虛引起的遺精陽痿、崩漏帶下、腰膝酸軟等癥。
  【性味歸經】:甘、鹹,寒。入肝、腎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10-30剋。
  【別名】:陸龜(《中國藥用動物志》)
  【動植物資源分佈】:分佈於海南島。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陸龜腹甲作龜板用,背甲亦可用。多在夏秋季捕捉,處死取其龜板,漂洗,去淨筋肉,曬幹備用。
  【拉丁名】:testudo impressa (guenther)
  【考證】:始載於《中國藥用動物志》。
No. 14
  凹甲陸龜(manouria impressa)impressed tortoise
  生境:棲息於熱帶和亞熱帶山地,潮濕溝邊。
  捕食與食性:食植物性的餌料,以植物果實、葉、莖和塊根為主。
  識別特徵和習性:體形較大的陸棲行的龜類,成體體長可在30cm以上,寬可達27cm,前額有對稱的大鱗片,前額鱗2對,背甲的前後緣呈強烈鋸齒狀,背甲中央凹陷,故得名凹甲陸龜。臀盾2枚身體背部黃褐色,腹甲黃褐色,綴有暗黑色斑塊或放射狀紋。它的背甲與腹甲直接相連,其間沒有韌帶組織,四肢粗狀,圓柱形,有爪無蹼。
  分類:爬行綱、龜鱉目、陸龜科。
  分佈:雲南主要分佈滇西和滇東南熱帶地區、廣西、海南、湖南也有分佈。
  保護:凹甲陸龜在我國野生數量極為稀少.由於大量砍伐原始森林,破壞了凹甲陸龜賴以生存的傢園;又由於凹甲陸龜龜板是藥材以及人們貪食其鮮肉而過度的獵捕,使稀少的凹甲陸龜面臨着嚴峻的生存危機.凹甲陸龜被國傢列為二級重點保護動物.
  別名:山龜,龜王。
  分佈:國內分部於湖南,廣西,海南,雲南。在國外分部於緬甸,馬來西亞,柬埔寨等國。
  分類地位:陸龜科,凹甲陸龜屬。
  生活習性
  喜生活於乾燥環境,生活的區域有月桂屬的植物、厥類植物、杜鵑花及為數衆多的一些附生植物。
  凹甲陸龜性情膽怯,受驚時,頭縮如殼內,立刻又伸出殼外,重複數次,且嘴中不停發出“嚇,嚇”的放氣聲。待平靜後,頭上下抖動,又慢慢伸出殼外。若被拿起,則伸出四肢,張嘴欲咬。在新環境中攝食正常後,棲息場所比較固定。
  人工飼養可用木箱、紙箱等容器,容器內鋪墊沙土,並栽種些小草,配兩個淺水盆,一個作食盆,一個作飲水盆。
  在人工飼養的條件下,食黃瓜,西瓜,香蕉,蘋果,但不食土豆,紅蘿蔔,白菜葉。新購進的龜一般不主動進食,開始應耐心誘食,若一個月後仍不主動進食,應采取強迫填喂,每次少喂些黃瓜、蘋果,可適當加喂健胃助消化類藥物,還可適當喂些抗生素類藥物以預防疾病。
  特別要註意,喂食後必須將環境溫度提高至25度左右,否則龜進食後,不易消化,易患腸胃炎。
  選購:750剋以上的是成體龜。200剋時是幼體龜。成體龜的適應能力強,體質好。所以,應選200剋以上的龜。
  【藥名】:凹甲陸龜
  【來源】:為龜科動物凹甲陸龜的腹甲。
  【功效】:滋陰潛陽、補腎健骨。
  【主治】:用於陰虛內熱、眩暈頭痛、骨蒸癆熱者;腎虛引起的遺精陽痿、崩漏帶下、腰膝酸軟等癥。
  【性味歸經】:甘、鹹,寒。入肝、腎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10-30剋。
  【別名】:陸龜(《中國藥用動物志》)
  【動植物資源分佈】:分佈於海南島。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陸龜腹甲作龜板用,背甲亦可用。多在夏秋季捕捉,處死取其龜板,漂洗,去淨筋肉,曬幹備用。
  【拉丁名】:testudo impressa (guenther)
  【考證】:始載於《中國藥用動物志》。
分類地位
  動物界 Fauna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 爬行綱 REPTILIA → 龜鱉目 TESTUDINATA → 潛頸龜亞目 Cryptodira → 陸龜科 Testudinidae → 凹甲陸龜屬 Manouria → 凹甲陸龜 Manouria impressa
瀕危信息
  CITES瀕危等級: 附錄II 生效年代: 1997
  IUCN瀕危等級: 易危 生效年代: 1996
  IUCN瀕危等級: VU A1acd, B1+2ac 生效年代: 2003年
  國傢重點保護等級: 二級 生效年代: 1989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 瀕危 生效年代: 1996
包含詞
蘇門答臘凹甲陸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