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小白菜又叫青菜、雞毛菜、油白菜。據測定,小白菜所含的鈣是大白菜的2倍,含維生素c約是大白菜的3倍多,含有的鬍蘿蔔素是大白菜的74倍,小白菜所含的糖類和碳水化合物略低於大白菜。
【選購】
盡量選購有蟲孔的小白菜,避免選購表面有藥斑,或有不正常、刺鼻的化學藥劑味道的蔬菜。
【功效】
1、常吃能夠促進骨骼的發育,加速人體的新陳代謝和增強機體的造血功能。
2、能緩解精神緊張,考試前多吃小白菜,有助於保持平靜的心態。
3、有助於蕁麻疹的消退。
【提示】
1、不宜生食。
2、製作菜餚,炒、熬時間不宜過長,以免損失營養。
3、脾胃虛寒、大便溏薄者,不宜多食。
不結球白菜俗稱小白菜,十字花科-蕓苔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産我國,在海南省全年各地都可栽種。
英名:pak-choi,chinese white cabbage,chinese mustard.
學名:brassica rapa l.chinensis group.(b.chinensis l.)
別名:白菜、青菜、油菜。
産期:可全年栽培。
根據形態特徵、生物學特性及栽培特點,白菜可分為秋鼕白菜、春白菜和夏白菜,各包括不同類型品種。
①秋鼕白菜:中國南方廣泛栽培、品種多。株型直立或束腰,以秋鼕栽培為主,依葉柄色澤不同分為白梗類型和青梗類型。白梗類型的代表品種有南京矮腳黃、常州長白梗、廣東矮腳烏葉、合肥小葉菜等。青梗類型的代表品種有上海矮箕、杭州早油鼕、常州青梗菜等。
②春白菜:植株多開展,少數直立或微束腰。鼕性強、耐寒、豐産。按抽薹早晚和供應期又分為早春菜和晚春菜。早春菜的代表品種有白梗的南京亮白葉、無錫三月白及青梗的杭州晚油鼕、上海三月慢等。晚春菜的代表品種有白梗的南京四月白、杭州蠶白菜等及青梗的上海四月慢、五月慢等。
③夏白菜、夏秋高溫季節栽培,又稱“火白菜”、“伏菜”,代表品種有上海火白菜、廣州馬耳白菜、南京矮雜一號等。
常見病蟲害: 斜紋夜盜蟲 紋白蝶 黃條葉蚤 蠅蟲 蚜蟲 薊馬 立枯病
常見病害:
小白菜根腫病
發病特徵:
主要危害地下根部,因受病菌的刺激造成細胞增生和增大,形成大小不等的腫瘤。地上部分初期多不明顯,當病情進一步發展時,輕則表現缺肥狀,重則葉片萎垂至枯死。
發病規律:
病原為鞭毛菌亞門的蕓薹根腫菌,病菌以休眠孢子囊隨病殘體遺落在土中存活越鼕,最適溫度為18-25度,最適土壤持水量為70%,最適酸鹼度為5.4-6.5,病原主要通過感病菜苗或帶菌泥土傳播,田間則通過雨水、灌溉水、綫蟲、昆蟲農具和人畜等傳播。
防治方法:
(1)實施檢疫。
(2)實行水旱輪作。
(3)在定植前用1%石灰水作定根水和成活後繼續淋施1-2次。
(4)生長期用菌根消一包兌水150市斤淋濕。
小白菜白粉病:
發病特徵:
本病主要危害葉片。發病初期葉面出現褪緑黃斑,不定形,分界不明顯;相應的葉背出現不定形白斑,邊緣界限亦不明顯。隨病情的發展,病斑數目增多和擴大,並互相連合成斑塊,斑面粉狀物癥狀越來越明顯,嚴重時覆蓋葉片大部分甚至全部,外觀像被披了一層面粉故而得名。
發病規律:
白粉病是一種真菌病害,有階段性和無階段性兩種。在寒冷地區,病菌以有性階段子實體閉囊殼隨病殘體越鼕,並成為第二年病害初浸染源。在次侵染源則為病部産生的分生孢子。溫暖地區,病菌以分生孢子作為初侵與再侵接種體完成病害周年循環。
防治方法:
(1)適當補充磷鉀肥,補充葉面肥,增強植株抵抗力。
(2)發病初期連續噴施金世紀或60%菌可得100倍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