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詩人: 朱淑貞 Zhu Shuzhen
减字木兰花
獨行獨坐,
獨倡獨酬還獨臥。
伫立傷神,
無奈輕寒著摸人。
此情誰見,
淚洗殘妝無一半。
愁病相仍,
剔盡寒燈夢不成。 |
|
詩人: 歐陽修 Ouyang Xiu
留春不住。 燕老鶯慵無覓處。 說似殘春。 一老應無卻少人。
風和月好。 辦得黃金須買笑。 愛惜芳時。 莫待無花空折枝。 |
|
詩人: 歐陽修 Ouyang Xiu
傷懷離抱。 天若有情天亦老。 此意如何。 細似輕絲渺似波。
扁舟岸側。 楓葉荻花秋索索。 細想前歡。 須著人間比夢間。 |
|
詩人: 歐陽修 Ouyang Xiu
樓臺嚮曉。 淡月低雲天氣好。 翠幕風微。 宛轉梁州入破時。
香生舞袂。 楚女腰肢天與細。 汗粉重勻。 酒後輕寒不著人。 |
|
請鑒賞:
|
jiǎn zì mù lán huā jiǎn zì mù lán huā |
①詞牌名。雙調,四十四字,將宋詞《木蘭花》減去數字而成。上下闋各兩句仄聲韻轉兩句平聲韻。②麯牌名。屬北麯雙調。字句格律不同於詞牌。用於套麯中。 |
|
詞牌名。 五代 人作《木蘭花令》,句式參差不一, 宋 人定為七言八句,雙調,仄韻。又有《偷聲木蘭花》,於第三第七句各減三字。《減字木蘭花》即就偷聲體第一、第五句再各減三字而成。參閱《詞譜》。 |
|
麯牌名。屬北麯雙調,字數與詞牌不同。用在套麯中。 |
|
減字木蘭花又名【木蘭花、玉樓春、減字木蘭花、偷聲木蘭花、木蘭花慢】
唐教坊麯,《金奩集》入“林鐘商調”。《花間集》所錄三首各不相同,茲以韋莊詞為準。五十五字,前後片各三仄韻,不同部換葉。《尊前集》所錄皆五十六字體,北宋以後多遵用之。《樂章集》及《張子野詞》並入“林鐘商”。其名《木蘭花令》者,《樂章集》入“仙呂調”,前後片各三仄韻(平仄句式與《玉樓春》全同,但《樂章集》以《玉樓春》入“大石調”,似又有區別)。別有《減字木蘭花》,《張子野詞》入“林鐘商”,《樂章集》入“仙呂調”。四十四字,前後片第一、三句各減三字,改為平仄韻互換格,每片兩仄韻,兩平韻。又有《偷聲木蘭花》,入“仙呂調”。五十字,衹兩片並於第三句各減三字,平仄韻互換,與《減字木蘭花》相同。宋教坊復演為《木蘭花慢》,《樂章集》入“南呂調”,一百一字,前片五平韻,後片七平韻。茲列五格,以見一麯演化之由,他可類推。 |
|
【格一(仄韻換韻格)】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格二(仄韻定格)】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仄。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仄。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
【格三(減字木蘭花)】
中平中仄,中仄中平平仄仄。 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
中平中仄,中仄中平平仄仄。 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
【格四(偷聲木蘭花)】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仄。 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仄。 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
【格五(木蘭花慢)】
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中仄平平,中平仄仄,中仄平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中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中仄平平,中平仄仄,中仄平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註】開端是上一、下四句法,前片第四句,後片第五句,皆以去聲字領下四言三句,承以兩言短韻,緊接“仄平仄仄”的上一、下三的特殊句法,下又以一去聲字領七言一句,殆是北宋教坊歌麯時節拍如此。後片第六字亦有不葉韻者,第五句亦作“仄仄平仄仄”。南宋諸傢頗不一致,開端多改作上二、下三句法,後片二言短韻後,或改作五言兩句。亦有略去兩片中間諸兩言短韻者。 |
|
|
|
劉郎已老1,不管桃花依舊笑2。要聽琵琶,重院鶯啼覓謝傢3。
麯終人醉,多似潯陽江上淚4。萬裏東風,國破山河落照紅5。
註釋:
1.劉郎:劉禹錫《元和十一年自郎州至京城戲贈看花諸君子》:"玄都觀裏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載。"又,《重遊玄都觀》:"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後常代指一般男子。
2."不管"句:崔護《題都城南莊》:"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3.重院:深院。謝傢:泛指秦樓歌館。
4."多似"句: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5."國破"句:杜甫《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鑒賞:
宋人作詩有多用故實、點化成句的風氣,在詞的創作中亦有所體現,此詞短短四十多字中有四處化用了唐人詩句,且渾然天成。首句連用二典,自言年事已高,桃李春風、兒女情長都已與己無幹,表達的是"人老萬事休"的滄桑之感。後言自己身邊無人識弄管弦,想要聽一聽琵琶便得去尋訪歌妓。下片寫琵琶麯終勾起詞人滿腹愁思,以致如潯陽江上的江州司馬一般淚濕衣襟了。那到底是何種愁緒讓詞人感觸如此之深呢?末句即將原因和盤托出,原來是國破之痛、山河零落之悲!"落照紅"三字,即是夕陽西下的眼前之景,亦隱喻宋季國運的衰微氣象。 |
|
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
註釋:
一枝春欲放:此指買得一枝將要開放梅花。
淚染:眼淚濡濕,這裏指露水浸染之意。
彤霞:紅色彩霞。這裏指梅花之色彩。
簪:名詞作動詞,即插於發中。
徒:衹。
比並:放在一起比較。
賞析:
此詞,當是李清照年輕時所作,表現女主人對春花的喜愛,對容貌美及愛情的追求。遠用心理描寫、擬人等手法。語言活潑、清新。 |
|
淮山隱隱,千裏雲峰千裏恨。淮水悠悠,萬頃煙波萬頃愁。
山長水遠,遮斷行人東望眼。恨舊愁新,有淚無言對晚春。
鑒賞:
這是一首遭擄掠的女子題於客捨上的詞。它表現了南宋末年遭金人擄掠的女子那種欲哭無淚的悲憤心情。
南宋寧宗嘉定末,金遣四都尉南犯,擄大批淮上良傢女北歸。有女題此詞於泗州(治所在臨淮,今江蘇泗洪東南,盱眙對岸,原城池已沒入洪澤湖)。
詞的上片,寫她被擄北去,不得不離別故鄉山河時的沉痛心情,遠望淮山高聳,綿延千裏;淮水浩渺,煙靄迷芒。“雲峰”、“煙波”,既寫山高水闊,又寫出春天雨多雲多的景象,再加上作者心傷情苦,淚眼朦朧,因此山河呈現出一片迷茫的景象。“雲峰”前冠以“千裏”,“煙波”前冠以“萬頃”,寫出了祖國的河山壯麗,暗示作者對它的深情。
但如今卻滿目瘡痍,河山破碎,大批人民被擄北去,不能安居故土,這萬千愁恨怎能不一齊迸發!“千裏恨”、“萬頃愁”極好地表現了作者的深仇大恨。同時,她移情於物,移情於淮河山水,使山河也充滿了愁恨,因為它們是這場患難的最好見證。千裏,從縱的角度形容愁恨;萬頃,從橫的方面予以誇張,這樣的表現手法就將愁緒這種無形的情感有形化了。具體化了,它與以往的某些表現手法有所差異:李煜:“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嚮東流。”(《虞美人》)歐陽修:“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踏莎行》)鬍楚:“若將此恨同芳草,猶恐青青有盡時。”(《寄人》)他們着重表現的是愁恨之無窮。應該說這些寫愁之作都各自有其藝術的獨創性。但這個淮上良傢女的這兩句詞卻在讀者心理上造成一種泰山壓頂、窒息心胸之感。
上片,取眼前景,喻胸中情,隨意貼切,不假雕飾。一、三兩句摹山範水較為一般,二、四兩句傾註作者沸騰的感情,使山河為之變色,極具感人力量。
過片兩句既是對上片的總結,又是作者眷戀山河的進一步具體描寫:“山長水遠,遮斷行人東望眼。”她離開家乡越來越遠,眷戀的感情也越來越重。她一步一回頭地看着自己的家乡,直至山水完全遮斷了她的視綫。天涯淪落,何時能回到故鄉的懷抱?這一切使她感到茫然。這一去,也許是永無歸日了,這怎不令她回首東望,直至“遮斷”為止呢?“東望眼”三字,真實地寫出了被擄者逼迫而不得已,朝西北方向行進而不斷回望故鄉的情景,極形象地表現了她不忍離去的痛苦。
面對着這一切,“恨舊愁新,有淚無言對晚春。”這恨,是指對金人南犯之恨,對南宋統治者屈辱求和、無恥南逃之恨;這愁,是為鄉土遭受蹂躪而愁,為被擄後的屈辱生活和顛沛流離而愁。舊恨加新愁,讓一個弱女子如何經受得了!末句刻畫了一個哀怨至極而又沉默無語的形象。“有淚無言”,是她的一腔悲憤無處、也無人可以傾訴,衹有和着淚水忍聲吞下這時代加給她的深重災難,這實際上也是對南宋投降派君臣的一種無聲的譴責。下片着重通過人物細節的描寫:“東望眼”、“有淚無言”來表現被擄女子的深沉悲憤,極富感染力。 |
|
畫橋流水,雨濕落紅飛不起。月破黃昏,簾裏餘香馬上聞。
徘徊不語,今夜夢魂何處去。不似垂楊,猶解飛花入洞房。
鑒賞:
這首小詞寫閨怨情愁,委婉動人,以含蓄見長。
詞一開始,就以清麗之筆繪出一幅風光旖旎的圖畫:“畫橋流水,雨濕落紅飛不起。”畫橋如虹,流水如帶,春雨瀟瀟,落紅成陣,好一派暮春景象!這一切,又統統籠罩穿破黃昏霧靄的月光下,好似披上一層輕柔的薄紗,更顯得清幽淡雅。就這樣一個月白風清、如詩如畫的夜晚,畫橋流水旁邊,落紅繽紛的小路上,詞中的主人公與他傾心愛慕的女子邂逅了。男主人公的馬兒接近香車的那一霎間,他心情的興奮和激動是不言而喻的。這裏雖未對女子作正面刻畫但透過傳出簾外的“餘香”,依稀可以想見女子娟好的容貌和綽約的風姿。
下片轉筆寫主人公車去人走之後的心境。他先是“徘徊不語”,繼而悵然若失,“今夜夢魂何處去”,語氣極為凄惋。他因不知所之而“徘徊”,因無可告語而“不語”,因今宵難遣而夢魂不安。此時此刻,周圍的一切,諸如小橋流水,春花明月,仿佛都一下子黯然失色。再也喚不起他的半點興致,衹有眼前飛過的片片楊花引起了他的註意。目送着無拘無束、飛來飛去的楊花,他不禁觸景生情,聯想到自己的命運,發出深沉的嘆息:“不似垂楊,猶解飛花入洞房。”說楊花能夠穿簾入戶,追隨自己的意中人飛進洞房,而自己卻連夢魂都不得去。這兩句既是寫景,又是抒情,通過奇特的聯想、看似無理的比喻,含蓄委婉地傳達出主人公的一往情深。 |
|
垂蠃近額,走上紅裀初趁拍。衹恐輕飛,擬倩遊絲惹琢。
文鴛綉履,去似楊花塵不起。舞徹《伊州》,頭上宮花顫未休。
鑒賞:
這是一首描繪少年藝妓舞蹈形象的作品。全詞以纖細巧妙的藝術手法,把從起舞到急舞、緩舞以及舞罷的全套舞蹈動作寫得層次分明,姿態各異。
上片開篇句,寫舞蹈的開始。“垂蠃近額”,指下垂近額角的蠃形發髻,這樣的發型,說明舞女年紀尚幼,還帶幾分稚氣。“走上紅裀初趁拍”,是說這位舞女以輕快的腳步上場,隨即按着音樂的節拍,紅地毯上翩躚起舞。“走”字,意為疾趨、快步。這二句抓住舞女的頭上裝束和腳下動作,描寫了舞蹈的第一階段。“衹恐”二句是從觀衆眼中寫舞女的動作。這位舞女身輕如燕,急速飛旋,像是要飛到天上去。詞人作為觀衆,不禁為她擔心,於是想讓空中的遊絲把她牽惹住。“衹恐”、“擬倩”兩組虛詞,前呼後應,仰承俯註,設想奇絶,富於詩意。
換頭兩句,轉寫舞女的雙腳。她穿着綉有文采鴛鴦的舞鞋,紅地毯上輕快地旋轉、跳躍,一忽兒節奏放緩,她象楊花一樣飄去,連一絲兒灰塵也未沾惹。《伊州》,商調大麯名,唐時來自西北邊地。詞至結處,纔知道伴奏的樂麯乃是《伊州》,前面所說的“初趁拍”乃是指配合《伊州》調的節拍。一麯奏畢,舞蹈停止,而舞女頭上的宮花還顫巍巍地搖晃不休。這樣的結尾極有餘味,這顫動的宮花,讓人仍舊沉浸舞蹈的意境中,久久不願醒來……。
古典詩詞中專以舞蹈為題材的作品不多,本篇則是為數不多的同類作品中出類拔萃之作。詞中以纖細巧妙的筆法描繪舞技的高超,如用遊絲、楊花、宮花之類質地較輕之物襯托或比喻動作的輕盈飄逸,使人如親臨親見,獲得了極高的藝術享受。 |
|
錢塘西湖有詩僧清順,所居藏春塢,門前有二古鬆,各有凌霄花絡其上,順常晝臥其下。餘為郡,一日屏騎從過之,鬆風騷然,順指落花求韻,餘為賦此。
雙竜對起,白甲蒼髯煙雨裏。疏影微香,下有幽人晝夢長。
湖風清軟,雙鵲飛來爭噪晚。翠颭紅輕,時下凌霄百尺英。
鑒賞:
東坡愛和僧人交往,喜歡談禪說法,這首詞既是應和尚的請求而作,其中透露出禪機。詞前有小序,來介紹這種創作背景。
“雙竜對起”,起筆峭拔。兩株古鬆衝天而起,銅枝鐵幹,屈伸偃仰,如白甲蒼髯的兩條巨竜,張牙舞爪,煙雨中飛騰。詞前兩句寫古鬆,寫的是想象中的幻景。詞人乍一見古鬆,即産生竜的聯想,而竜是興風作雨的神物,恍惚中似見雙竜風雨中翻騰。當時已是傍晚,濃蔭遮掩的枝幹,若隱若現,極易使人産生煙雨的錯覺,故此語似奇幻實真切。
“疏影”句寫詞人從幻景中清醒過來。眼見凌霄花的金紅色花朵,掩映一片墨緑蒼翠之間,他仿佛聞到了一股淡淡的清香。一個和尚,躺濃蔭下的竹床上,正沉睡。意境悠然,引人神往。如此幽靜的環境中,一點聲響都會特別明顯。
作者接下來寫:從湖上吹來的風,又清又軟;一對喜鵲,飛來樹上,嘰嘰喳喳。此處實乃以動襯靜,喜鵲爭噪並沒有破壞清幽之境,因為人世的紛爭更能顯出佛門的超脫,鳥兒的鳴叫更能顯示境界的幽靜。
最後一句寫景細緻入微,靜妙傳神。衹見微風的摩挲之下,青翠的鬆枝伸展搖動,金紅色的凌霄花兒微微顫動。濃緑的枝葉之中,忽然一點金紅,輕飄飄、慢悠悠地離開枝蔓,緩緩而下,漸落漸近,安然無聲。過了好一會兒,又是一點金紅,緩緩而下。好一個物我兩忘的恬淡世界!讀來衹覺禪意滌胸。
這首詞的突出特點是對立意象的互生共振。首先是古鬆和凌霄花。前者是陽剛之美,後者是陰柔之美。而凌霄花是描寫的重點,“雙竜對起”的勁健氣勢被“疏影微香”、“湖風清軟”所軟化,作為一種陪襯,統一陰柔之美中。其次是動與靜的對立,“對起”的飛騰激烈的動勢和“疏影微香”、“幽人晝夢”靜態成對比。鵲的“噪”和凌霄花無言的“下”形成對比。就是這種對立的和諧之中,詞人創造出了一種超然物外,虛靜清空的藝術境界。
減字木蘭花
蘇軾
維熊佳夢,釋氏老君親抱送。
壯氣橫秋,未滿三朝已食牛。
犀錢玉果,利市平分沾四座。
多謝無功,此事如何着得儂!
鑒賞:
這首詞是作者與老友應酬之作,有戲謔之意,但也能見出作者性格中開朗而詼諧的一面。
起首兩句,化用杜甫《徐卿二子歌》中“徐卿二子生絶奇,感應吉夢相追隨。孔子釋氏親抱送,並是天上麒麟兒”的詩句,但把杜詩“吉夢”字面的來歷“維熊佳夢”四字,以“夢”字葉“送”字。這樣原本爛熟的典故,卻也錘煉得別有一番風味。三、四兩句,以誇誕大言,善頌善禱。“氣橫秋”字面本於孔稚圭《北山移文》“霜氣橫秋”,結合杜甫《送韋十六評事充同𠔌郡防禦判官》詩的“子雖軀幹小,老氣橫九州”,而改用一“壯”字,切合小兒特點。第四句本出於《屍子》:“虎豹之駒,雖未成文,已有食牛之氣”。但這裏主要仍然是翻用杜甫《徐卿二子歌》中“小兒五歲氣食牛,滿堂賓客皆回頭”的句子。上片四句,大多是從杜詩中藉來,但一經作者熔鑄,語言更覺矯健挺拔。
下片第一、二兩句“犀錢玉果,利市平分沾四座”描寫的是古時“三朝洗兒”的熱鬧場面。三朝洗兒,古時習俗,富有人傢,一般都要大會賓客,作湯餅之宴。席上散發喜錢喜果,叫作“利市”。喜錢用之於湯餅宴上者俗稱“洗兒錢”。據說唐明皇曾賜給楊貴妃洗兒錢,又見於唐王建的《宮詞》,可見這個習俗,由來已久了。三、四兩句纔轉入調笑戲謔。題下作者自註引秘閣《古笑林》說:“晉元帝生子,宴百官,賜束帛,殷羨謝曰:”臣等無功受賞。‘帝曰:“此事豈容卿有功乎!’同捨每以為笑。”作者把這個笑話,隱括成為“多謝無功,此事如何着得儂”,把晉元帝、殷羨兩人的對話變成自己的獨白,把第二人稱的“卿”字換成第一人稱的“儂”(我)字,意思是多謝,多謝,我是無功受賞了,這件事情,怎麽可以該着我有功呢?語言幽默風趣,謔而不虐,結果此語一出“舉坐皆絶倒”。
這首詞語言典雅得體,筆法嫻熟老練,化用前人詩句而不着痕跡,充分顯示作者的語言技巧。 |
|
天涯舊恨,獨自凄涼人不問。
欲見回腸,斷盡金爐小篆香。
黛蛾長斂,任是春風吹不展。
睏倚危樓,過盡飛鴻字字愁。
鑒賞:
此詞寫一女子獨處懷人的苦悶情懷。上片寫女子獨自凄涼,愁腸欲絶;下片寫百無聊賴的女主人公睏倚危樓。全詞先着力寫內心,再着重寫外形,觸物興感,藉物喻情,詞采清麗,筆法多變,細緻入微地表現了女主人公深重的離愁,抒寫出一種深沉的怨憤激楚之情。整首詞的藝術風格,可謂“體製淡雅,氣骨不衰,清麗中不斷意脈。”(張炎《詞源》捲下)“天涯”點明所思遠隔,“舊恨”說明分離已久,四字寫出空間、時間的懸隔,為“獨知凄涼”張本。
獨居高樓,已是凄涼,而這種孤凄的處境與心情,竟連存問同情的人都沒有,就更覺得難堪了。“人”為泛指,也包括所思念的遠人,這兩句於傷離嗟獨中含有怨意。如此由情直入起筆頗陡峭。
“欲見回腸,斷盡金爐小篆香。”是說要想瞭解她內心的痛苦嗎?請看金爐中寸寸斷盡的篆香!篆香,盤香,因其形狀回環如篆,故稱。盤香的形狀恰如人的回腸百轉,這裏就近取譬,觸物興感,顯得自然渾成,不露痕跡。“斷盡”二字着意,突出了女主人公柔腸寸斷,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強烈感情狀態。這兩句哀怨傷感中寓有沉痛激憤之情。上片前兩句直抒怨情,後兩句藉物喻情,筆法變化有緻。
過片“黛蛾長斂,任是春風吹不展。”從內心轉到表情的描寫。人們的意念中,和煦的春風給萬物帶來生機,它能吹開含苞的花朵,展開細眉般的柳葉,似乎也應該吹展人的愁眉,但是這長斂的黛蛾,卻是任憑春風吹拂,也不能使它舒展,足見愁恨的深重。“任是”二字,着意強調,加強了愁恨的分量。這兩句的佳處是無理之妙。
結拍“睏倚危樓,過盡飛鴻字字愁。”兩句,點醒女主人公獨處高樓的處境和引起愁恨的原因。高樓騁望,見懷遠情殷,而“睏倚”、“過盡”,則騁望之久,失望之深自見言外。舊有鴻雁傳書之說,仰觀飛鴻,自然會想到遠人的書信,但“過盡”飛鴻,卻盼不到來自天涯的音書。因此,這排列成行的“雁字”,睏倚危樓的閨人眼中,便觸目成愁了。
此詞通體悲涼,可謂斷腸之吟,尤其上下片結句,皆愁極傷極之語。詞中出語凝重,顯出沉鬱頓挫的風緻,讀來愁腸百結,抑揚分明,有強烈的起伏跌宕之感。 |
|
晚妝欲罷,更把纖眉臨鏡畫。準待分明,和雨和煙兩不勝。
莫教星替,守取團圓終必遂。此夜紅樓,天上人間一樣愁 |
|
漫天皆白,
雪裏行軍情更迫。
頭上高山,
風捲紅旗過大關。
此行何去?
贛江風雪彌漫處。
命令昨頒,
十萬工農下吉安。
註釋:
廣昌:江西南豐縣南,撫水上遊西北岸。
漫天:滿天。
情更迫:原作“無翠柏”。
大關:指險要關隘。
頒:宣佈。
吉安:現為市,在江西中部,贛江西岸。
減字木蘭花:由《木蘭花令》減字變韻而成。減字木蘭花是詞牌名。
廣昌路上:表明主題的題目。
題解:
一九三零年二月七日,紅軍和地方黨委召開連席會議(二七會議),决定爭取革命首先在江西省勝利,奪取全省政權。軍事上是首先攻打吉安,占領後即宣佈成立省蘇维埃政府。當時紅軍還未攻占過這麽大的縣市。二月中,毛澤東率軍從廣昌嚮吉安進發。由於蔣介石命令軍隊嚮吉安靠攏,紅軍在中途退回贛南。
毛澤東作詞,一般先將美麗的大自然描繪在面前,然後再將重大的歷史事件放在這個壯美的環境之中,從而營造出極為和諧的詩歌意象和典型的文學形象。此詞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上闋描寫行軍的場面。起句“漫天皆白”全景展現了惡劣的行軍氣候。“漫”、“皆”二字,充分寫出了降雪之大。“雪裏行軍情更迫”用自然睏難與心情的對比,拉大反差,突出了“情更迫”,寫出了行軍人內心的焦急,使人感到了行軍步伐的不斷加快,表現出行軍隊伍對睏難的藐視。同時,它也給人留下了一個巨大的疑問:為什麽那麽急迫?接下來可以看到,在大雪之外還有睏難。“高山”、“風”、“大關”都擋在面前。然而“紅旗”意象的出現,展現了紅軍隊伍翻山越嶺的動人畫面,表現出紅軍戰士具有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力量和一往無前的精神。
下闋回答行軍的任務。作者先自問自答,故意不說透。“此行何去?贛江風雪彌漫處。”站在雩山嚮吉安望去,衹能看到贛江那邊風雪迷漫,可見雪還在下,遮住了遠望的視綫,寫得既真實又形象。“命令昨頒”露出底牌,令人眼前一亮:“十萬工農下吉安”。原來是十萬之衆的各路大軍要一起會攻吉安。這時,作者不僅回答了行軍的目標任務,而且回答了“情更迫”的原因,因為是十萬人爭相進軍,所以要想不落人後就要快走快走再快走。這裏一個“下”字,加強了工農武裝力量雷霆萬鈞的氣勢和必勝的信念。
縱觀全詞,意境壯闊,感情豪放。特別是“行”、“過”、“下”三個動詞的運用,串起了整個事件的開始、經過、結尾,使動詞的獨立性與連貫性達到了高度統一。
這首詞可以看做《如夢令·元旦》的姊妹篇。所不同的是,《元旦》寫突圍轉移,這首寫進攻。 |
|
減字木蘭花 詠花七首
作者:添雪齋
其一 丁香
偶然說過,落下丁香曾是我。 去似流星,留得長空夜影青。
何年何月,無夢無煙之幻滅。 世界如今,漠野寒風風裏心。
——三月十二/20030413
評:“去似流星,留得長空夜影青。”人生皆似流星,有所存留自當無憾。絲絲詩詞集名《影青》,佳作無數,的確當得起這份自信。
就詞而論,上片清麗中見豪氣,下片迷茫中見神思。裁句雋逸,頗有餘味。
其二 紫丁香
遇風而過,緣結千千誰識我。 不許纏綿,育在荒原四月間。
飛空鬱紫,所見古香生與死。 如夢之音,夜夜隨他說葬心。
註:四月是最殘忍的月份 從死地裏培育出丁香 ——T·S·艾略特《荒原》
——三月十五/20030416
評:“不許纏綿,育在荒原四月間”。這在絲絲的詞裏也是少見的。我第一眼看到的時候就有很震撼的感覺,而這首詞帖出後,大傢也衆口一詞地說“好”——這現象是引人思考的。
詩詞是古體的,故勢必要繼承;生活和情感是詩詞的真實目的,故勢必要表達;繼承與表達未必能達成統一,故勢必要創新。但是創新若不是一種意識而是具體的行為,那他總是有着相當的局限性。那麽創新所仍不能達成的,就是心底的期待了。
心底的期待。
讀到絲絲這首詞,這樣的感覺油然而生——這就是心底的期待。這就是為什麽大傢都會覺得眼前一亮,這並不熟悉,但也絶不陌生。
是的,絶不陌生,因為期待已久了。
這首詞的妙處並不止這裏。但攝人的力量卻無疑正是這一句。
其三 暴馬丁香
平空燃雪,欲罪世之因果結。 暗夜癡形,藍若庭前佛火青。
何來淡月,不忍這生香色滅。 便作魂歸,任意聽風繼續吹?
註:暴馬丁香Syringa reticulata (Blume) Hara var. amurensis (Rupr.),木犀科丁香屬。白花,濃香,又稱白旃檀樹,佛門稱“西海菩提”。
——三月二十/20030421
評:把丁香寫得如此有個性,倒正是符合詠物的正法:詠物須見人。
語言固然有新意,方法還是傳統的。
這幾天聽《風繼續吹》聽多了吧?
其四 紫藤蘿
恍如隔世,花屑臨空浮黯紫。 蔓草青藤,撕裂千年古壁生。
榮枯無物,影在風間隨兀兀。 剩得溫柔,串起靈心不自由。
——四月初八/20030508
評:這個寫的是紫藤蘿,其實是經由人眼所見的紫藤蘿。
“恍如隔世,花屑臨空浮黯紫。”紫藤的姿韻和觀者的心韻並入一處。
“蔓草青藤,撕裂千年古壁生。”景中見情。
“榮枯無物,影在風間隨兀兀。”情中見景。
“剩得溫柔,串起靈心不自由。”這結尾已經不分是人是花了。
其五 罌粟
墮之天使,吮血殘痕沉醉裏。 名曰無憂,釋放靈魂彼岸遊。
負天多少,命運洪荒時已曉。 空相其間,烈焰存留夢與煙。
註:忘憂:據說在Troy時,Helen給了Telemachus和他的同伴一種療傷的忘憂酒(nepenthes),以使他們忘卻死去的同伴,這種酒就由罌粟汁調配而成。“天”字重出,然自覺改後淪為常意,故仍留此版本。
——四月十三/20030513
評:詞起結俱得神。
其六 迷迭香
海之朝露,遠古香餘生死處。 禁錮傷心,隔世情緣或可尋。
傳奇如夢,輾轉風前皆我慟。 此我何堪,散落精魂點點藍。
註:迷迭香:唇形科,學名Rosmarinus officinalis,來自拉丁文ros和marinus,意謂“海中的露水”。此命名是古羅馬Pliny所起,意指該植物生長在靠海處,海洋(marre)衝來的浪花泡沫(ros)經常覆蓋其上。關於此花的傳說甚多。最早歷史記載迷迭香用於古埃及墓地中,作為製作木乃伊的香料之一,後引申為懷念死者,代表了愛與死。至古羅馬時代,成為表示忠誠,摯愛和挂念的花。迷迭香芳香濃烈,在醫學上可做提神與加強記憶的功效。
William Shakespeare曾藉Ophelia言“這花是迷迭香,表示記憶的。親愛的,請你牢記。”
——四月二十/20030527
評:這首最為冷靜,冷靜到無奈。
其七 苦楝
青青羽葉,半樹星星柔紫綴。 花信蹉跎,終此孤身到汩羅。
苦中之苦,人謂可憐誰予汝? 細細遺香,戀戀中原我故鄉。
註:苦楝:楝科科楝屬。花信:廿四花信楝花為最後一花,標示春季結束。
《續齊諧記》言:屈原五月日投汩羅江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漢建武中,長沙歐回,忽見一人,自稱閭大夫,謂曰:『君當見祭,甚善,但常所遺,苦蛟竜所竊。今若有惠,可以楝樹葉塞其上,以五彩絲縛之。此二物,蛟竜所憚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並帶五色絲及楝葉,皆汩羅之遺風也。
苦楝皆生於荒原之地,入鼕形如槁死,民間語其“可憐”。
英語係國傢對楝樹的通稱為:China tree或China berry。即“中國樹”。漂泊之子,因其音近“苦戀”,亦多藉其思鄉。
——五月初五/20030604
評:發揮,這組花信到底都是在發揮。
謂之詠物,非所宜也,謂之詠懷,亦非所宜也。
此組俱在神似、形似之外,憑空寄意。然其和諧如此,何也?如月非與夜而宜夜,非無之而不可,得之始見天地之靈性也。性情之於賦物狀形,亦在靈性,不拘不違,實乃詩之中正。
苦楝一首,切與時合。靈均沉靈,國子去國,古今其或一也。
“細細遺香”,謹以追懷。 |
|
- : Jianzimu orchid
|
|
|
|
減字木蘭花貪 | 減字木蘭花嗔 | 減字木蘭花癡 | 減字木蘭花梅 | 減字木蘭花春 | 減字木蘭花琴 | 減字木蘭花花 | 減字木蘭花·春月 | 減字木蘭花春月 | 減字木蘭花·競渡 | 減字木蘭花·春怨 | 減字木蘭花減蘭 | 減字木蘭花蠟梅 | 減字木蘭花詠梅 | 減字木蘭花詠柳 | 減字木蘭花梅詞 | 減字木蘭花同前 | 減字木蘭花楊梅 | 減字木蘭花八勸 | 減字木蘭花頭勸 | 減字木蘭花十勸 | 減字木蘭花九勸 | 減字木蘭花壽詞 | 減字木蘭花自述 | 減字木蘭花競渡 | 減字木蘭花春情 | 減字木蘭花再和 | 減字木蘭花有感 | 減字木蘭花春怨 | 減字木蘭花中秋 | 減字木蘭花七夕 | 減字木蘭花鼕至 | 減字木蘭花春詞 | 減字木蘭花遲速 | 減字木蘭花好惡 | 減字木蘭花榮辱 | 減字木蘭花成敗 | 減字木蘭花立春 | 減字木蘭花得書 | 減字木蘭花雪詞 | 減字木蘭花送別 | 減字木蘭花寓意 | 減字木蘭花荔支 | 減字木蘭花私情 | 減字木蘭花戲答 | 減字木蘭花九日 | 減字木蘭花勝之 | 減字木蘭花慶姬 | 減字木蘭花·情一諾 | 減字木蘭花贈何藻 | 減字木蘭花贈歌者 | 減字木蘭花詠木犀 | 減字木蘭花子壽母 | 減字木蘭花壽女婿 | 減字木蘭花和臘梅 | 減字木蘭花千葉梅 | 減字木蘭花水仙花 | 減字木蘭花勸飲詞 | 減字木蘭花止貪詞 | 減字木蘭花望仙詞 | 減字木蘭花展書捲 | 減字木蘭花惜春詞 | 減字木蘭花贈棋妓 | 減字木蘭花貽亢之 | 減字木蘭花寄真寧 | 減字木蘭花簡天牖 | 減字木蘭花贈勝之 | 減字木蘭花林鐘商 | 減字木蘭花送趙令 | 減字木蘭花賦錦帶 | 減字木蘭花四之一 | 減字木蘭花四之二 | 減字木蘭花四之三 | 減字木蘭花四之四 | 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 | 減字木蘭花·劉郎已老 | 減字木蘭花·垂蠃近額 | 減字木蘭花·淮山隱隱 | 減字木蘭花·畫橋流水 | 減字木蘭花·曾教風月 | 減字木蘭花·天涯舊恨 | 減字木蘭花·廣昌路上 | 減字木蘭花·題雄州驛 | 減字木蘭花·雙竜對起 | 減字木蘭花·己卯儋耳春詞 | 減字木蘭花·維熊佳夢 | 減字木蘭花·春牛春杖 | 減字木蘭花(減蘭) | 減字木蘭花(成敗) | 減字木蘭花(癡) | 減字木蘭花(嗔) | 減字木蘭花(貪) | 減字木蘭花(榮辱) | 減字木蘭花(千葉梅) | 減字木蘭花(梅) | 減字木蘭花(和臘梅) | 減字木蘭花(壽詞) | 減字木蘭花(自述) | 減字木蘭花(有感) | 減字木蘭花(再和) | 減字木蘭花(梅詞) | 減字木蘭花(蠟梅) | 減字木蘭花(詠梅) | 減字木蘭花(競渡) | 減字木蘭花(壽女婿) | 減字木蘭花(春情) | 減字木蘭花(子壽母) | 減字木蘭花(贈歌者) | 減字木蘭花(楊梅) | 減字木蘭花(遲速) | 減字木蘭花(好惡) | 減字木蘭花(同前) | 減字木蘭花(贈何藻) | 減字木蘭花(詠柳) | 減字木蘭花(詠木犀) | 減字木蘭花(十勸) | 減字木蘭花(九勸) | 減字木蘭花(八勸) | 減字木蘭花(頭勸) | 減字木蘭花(立春) | 減字木蘭花(得書) | 減字木蘭花(送趙令) | 減字木蘭花(送別) | 減字木蘭花(雪詞) | 減字木蘭花(花) | 減字木蘭花(林鐘商) | 減字木蘭花(寓意) | 減字木蘭花(荔支) | 減字木蘭花(四之四) | 減字木蘭花(四之三) | 減字木蘭花(賦錦帶) | 減字木蘭花(四之二) | 減字木蘭花(四之一) | 減字木蘭花(琴) | 減字木蘭花(贈勝之) | 減字木蘭花(春月) | 減字木蘭花(九日) | 減字木蘭花(戲答) | 減字木蘭花(私情) | 減字木蘭花(春) | 減字木蘭花(慶姬) | 減字木蘭花(勝之) | 減字木蘭花 春怨 | 減字木蘭花(鼕至) | 減字木蘭花(七夕) | 減字木蘭花(中秋) | 減字木蘭花(寄真寧) | 減字木蘭花(贈棋妓) | 減字木蘭花(展書捲) | 減字木蘭花(貽亢之) | 減字木蘭花(簡天牖) | 減字木蘭花(望仙詞) | 減字木蘭花(止貪詞) | 減字木蘭花(勸飲詞) | 減字木蘭花(春詞) | 減字木蘭花(水仙花) | 減字木蘭花(惜春詞) | 減字木蘭花·已卯儋耳春詞 | 減字木蘭花詠梅呈萬教 | 減字木蘭花壽李茂叔 | 減字木蘭花戲萬安鬍簿 | 減字木蘭花次昌甫韻 | 減字木蘭花丁未泊丈亭 | 減字木蘭花乙亥上元 | 減字木蘭花庚辰送春 | 減字木蘭花寄車秀卿 | 減字木蘭花謝人和詞 | 減字木蘭花曾樊子野 | 減字木蘭花修養十首 | 減字木蘭花贈摘阮者 | 減字木蘭花燈下見梅 | 減字木蘭花再用前韻 | 減字木蘭花縣齋見梅 | 減字木蘭花聖節鼓子詞 | 減字木蘭花簡瀋都倉 | 減字木蘭花題雄州驛 | 減字木蘭花贈草書顛 | 減字木蘭花廣昌路上 | 減字木蘭花贈小鬟琵琶 | 減字木蘭花贈君猷傢姬 | 減字木蘭花和趙文儀 | 減字木蘭花留賈耘老 | 減字木蘭花李傢出歌人 | 減字木蘭花讀神仙傳 | 減字木蘭花登望韻亭 | 減字木蘭花政和癸巳 | 減字木蘭花政和癸醜 | 減字木蘭花和孔純老別 | 減字木蘭花代人戲贈 | 減字木蘭花恭人生日 | 減字木蘭花安人生日 | 減字木蘭花雨中熟睡 | 減字木蘭花晁別駕生日 | 減字木蘭花荔枝二首 | 減字木蘭花蔣園口號 | 減字木蘭花次韻趙倅 | 減字木蘭花雪中賞牡丹 | 減字木蘭花紀壁間題 | 減字木蘭花宿僧房有作 | 減字木蘭花潁州西湖 | | 更多結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