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更多中文片名:
螢火蟲
寧靜號
寧靜
英文片名:
Serenity
更多外文片名:
Firefly: The Movie .....(USA) (working title)
影片類型:
動作 / 驚悚 / 科幻 / 冒險
片長:
119 min
國傢/地區:
美國
對白語言:
英語 漢語普通話
色彩:
彩色
幅面:
35毫米膠片變形寬銀幕
混音:
杜比數碼環繞聲 DTS SDDS
評級:
Rated PG-13 for sequences of intense violence and action, and some sexual references.
級別:
Singapore:PG Argentina:13 Australia:M Germany:16 Netherlands:12 Norway:15 Sweden:15 UK:15 USA:PG-13 Brazil:14 Peru:14 Canada:13+ Canada:14A New Zealand:M Finland:K-15 Switzerland:14 Ireland:15A
製作成本:
$40,000,000 (estimated)
版權所有:
Universal Studios
攝製格式:
35 mm
洗印格式:
Digital (Texas Instruments DLP 1280 x 1024, 1.9 : 1 anamorphic)
35 mm (anamorphic) |
|
導演:
喬斯·威登 Joss Whedon
編劇:
喬斯·威登 Joss Whedon .....(written by)
演員:
亞當·鮑德溫 Adam Baldwin .....Jayne
內森·菲利安 Nathan Fillion .....Mal
吉娜·托瑞斯 Gina Torres .....Zoe
艾倫·圖代剋 Alan Tudyk .....Wash
Morena Baccarin .....Inara
Jewel Staite .....Kaylee
Sean Maher .....Simon
薩摩·格拉 Summer Glau .....River
Ron Glass .....Shepherd Book
切瓦特·埃加福特 Chiwetel Ejiofor .....The Operative
大衛·剋魯霍爾特茲 David Krumholtz .....Mr. Universe
Michael Hitchcock .....Dr. Mathias
莎拉·保羅森 Sarah Paulson .....Dr. Caron
Yan Feldman .....Mingo
Raphael Feldman .....Fanty
Nectar Rose .....Lenore
Tamara Taylor .....Teacher
Glenn Howerton .....Lilac Young Tough
Hunter Ansley Wryn .....Young River
Logan O'Brien .....Boy Student (as Logan Craig O'Brien)
Erik Erotas .....Boy Student
Demetra Raven .....Girl Student
Jessica Huang .....Girl Student
Marley McClean .....Girl Student
Scott Kinworthy .....Ensign
Erik Weiner .....Helmsman
Conor O'Brien .....Lab Technician
Peter James Smith .....Lab Technician
Weston Nathanson .....Trade Agent (as Weston I. Nathanson)
Carrie 'CeCe' Cline .....Young Female Intern (as CeCe Cline)
Chuck O'Neil .....Vault Guard
Amy Wieczorek .....Lilac Mom
Tristan Jarred .....Lilac Son
Elaine Lee .....Fan Dancer
Brian O'Hare .....Alliance Pilot
Ryan Tasz .....Black Room Soldier
Colin Patrick Lynch .....Black Room Soldier
Terrell Tilford .....News Anchor
Joshua Michael Kwiat .....Slovenly Beaumonde Man
Kim Myers .....Sheydra (scenes deleted)
製作人:
Christopher Buchanan .....executive producer
David V. Lester .....executive producer (as David Lester)
Barry Mendel .....producer
Alisa Tager .....executive producer |
|
英國
UK
2005年8月22日 ..... (Edinburgh Film Festival)
愛爾蘭
Ireland
2005年8月24日 ..... (Dublin) (premiere)
法國
France
2005年9月3日 ..... (Deauville Film Festival)
俄羅斯
Russia
2005年9月15日 ..... (Kino Ekspo)
巴西
Brazil
2005年9月24日 ..... (Rio de Janeir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瑞典
Sweden
2005年9月25日 ..... (Lund Fantastisk Film Festival)
澳大利亞
Australia
2005年9月29日
美國
USA
2005年9月30日
葡萄牙
Portugal
2005年10月6日
英國
UK
2005年10月7日
俄羅斯
Russia
2005年10月13日
以色列
Israel
2005年10月18日 ..... (Icon Film Festival)
法國
France
2005年10月19日
瑞士
Switzerland
2005年10月19日 ..... (French speaking region)
巴西
Brazil
2005年10月21日 ..... (S?o Paul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挪威
Norway
2005年10月21日 ..... (Berge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西班牙
Spain
2005年10月21日
新西蘭
New Zealand
2005年11月10日
荷蘭
Netherlands
2005年11月17日
愛沙尼亞
Estonia
2005年11月18日
冰島
Iceland
2005年11月18日
德國
Germany
2005年11月24日
匈牙利
Hungary
2005年11月24日
瑞士
Switzerland
2005年11月24日 ..... (German speaking region)
奧地利
Austria
2005年11月25日
丹麥
Denmark
2005年11月25日
意大利
Italy
2005年11月25日
瑞典
Sweden
2005年11月25日
瑞士
Switzerland
2005年11月25日 ..... (Italian speaking region)
比利時
Belgium
2005年11月30日
挪威
Norway
2005年12月2日
波蘭
Poland
2005年12月2日
土耳其
Turkey
2005年12月2日
秘魯
Peru
2005年12月29日
捷剋
Czech Republic
2006年
馬來西亞
Malaysia
2006年1月19日
菲律賓
Philippines
2006年2月15日 ..... (Manila)
埃及
Egypt
2006年3月
芬蘭
Finland
2006年4月5日 ..... (DVD premiere)
阿根廷
Argentina
2006年4月19日 ..... (video premiere) |
|
影片根據科幻電視劇集Firefly改編。500年後,地球已經無法承受人口之重,人類不得不嚮銀河係開拓新的生存空間,領土的爭奪導致星際間戰火不斷。
Serenity是一艘飛船的名字,船長是一名經驗豐富的老飛行員馬爾科姆·雷諾茲(Malcolm Reynolds)(內森·菲利安 飾),他是一名銀河係內戰中的資深軍人,但他不幸地屬於戰敗的那一方,為了生計,現在的他不得不利用他的宇宙飛船“寧靜號”幹一些走私違禁品或是接送乘客之類的勾當。
由他率領的宇宙飛船組員:副船長佐伊、領航員沃什、機械師凱利、槍手傑恩等人,就像是他休戚與共的傢人,雖然他們經常跟他吵架拌嘴,也不太愛服從他的命令,不過他們對他卻是忠心耿耿。馬爾科姆最新的工作是負責接載兩位乘客:年輕的醫生西蒙和他情緒不穩、擁有心電感應能力的妹妹瑞凡,但他卻發現這對兄妹會為他帶來很大的麻煩。
原來兄妹倆是宇宙聯盟的逃犯,宇宙聯盟將不擇手段把他們抓回去,而本來衹是在銀河係邊緣乾一些小勾當的寧靜號組員,這次卻突然發現他們被夾在兩股強大勢力的中間:一邊是擁有強大軍隊的宇宙聯盟,另一邊則是遊走在外層空間邊緣、兇狠殘暴的食人族掠奪者。當寧靜號的組員被這兩群不同的敵人追殺的同時,他們發現最可怕的危險人物也許就在寧靜號上面。 |
|
一句話評論:
Can't stop the signal.
The future is worth fighting for.
They aim to misbehave.
一次由五花八門的動作場面、機智的對白和平易近人的人物組成的太空旅行。
——《達拉斯新聞早報》
同以往一樣,喬斯·威登總會在科幻片中探討一番嚴肅的話題。
——《紐約每日新聞》
如果你剛剛知道喬斯·威登,那麽本片是他的代表作,而且堪稱當年最有趣的科幻片;如果你是他的老影迷,那麽本片會滿足你的所有期待。
——《帝國雜志》
幕後製作:
【重生】
本片導演喬斯·威登(Joss Whedon)於1964年出生,在從衛斯理大學的電影專業畢業後,他成為了威登傢族的第三代電視編劇,先後為ABC電視臺的電視劇任編劇和製片人,同時在電影界也贏得了一席之地,曾為《僵屍終結者》、《玩具總動員》和《異形4》編寫劇本,還曾參與《生死時速》、《X戰警》和《竜捲風》的製作。除了因《玩具總動員》的劇本獲奧斯卡提名之外,威登出品的電視係列劇《捉鬼者巴菲》還為他贏得了艾美奬提名,在英國《SFX》雜志設立的“千禧讀者奬”中,《捉鬼者巴菲》還被評為“史上最佳電視劇”。
本片是喬斯·威登的電影長片導演處女作,根據他在2002年秋季出品的科幻電視劇《螢火蟲》(Firefly)改編,該劇曾在福剋斯電視臺播出,雖然贏得觀衆的一致好評,卻被福剋斯取消了後幾集的播放。威登和全體演員以及喜愛該劇的所有粉絲都不甘就此罷休,威登後來又與多傢電視臺磋商,但終究未能如願。在電視劇DVD上市的一年間,《螢火蟲》的粉絲與日俱增,良好的市場反應越加堅定了威登的信心。2004年初,環球影業表示出合作意嚮,决定拍成電影。儘管很多分析傢和媒體並不看好這部改編自短命電視劇的電影的市場前景,可《螢火蟲》的一大批死忠粉絲們卻堅信影片定會不同凡響。
最初讓喬斯·威登萌發拍攝電視劇《螢火蟲》想法的是邁剋爾·沙拉(Michael Shaara)所著的南北戰爭小說《殺手天使》(The Killer Angels),該書曾贏得普利策奬,書中戰爭幸存者的呼聲撥動了威登的心弦。“書中重建了輸掉這場戰爭的人們的視角,很多人深受其害,甚至被毀掉了一生,”威登說。
威登想要講述人在宇宙中的生活故事,那時人類已經將地球的能源消耗一空,轉移到新的太陽係,擁有了全新的星球和國土,沒有任何外星生物,其實和現在或多或少的有着相似之處。雖然故事發生在未來,技術更先進,人口更衆多,但面臨的卻是和當今一樣的問題。
電視劇《螢火蟲》剛剛播出便贏得了觀衆的肯定,並開始培養出一批粉絲群體,不過,當播過第11集之後,電視臺突然叫停,頻繁不合理的時間空檔和很難定位的風格和內容葬送了這部劇集。執行製片剋裏斯多佛·布坎南(Christopher Buchanan)說:“當我們得知電視劇被撤下時,所有人全都心如刀絞。”可威登衹是將這種境況當成了一次延緩的過程,他嚮每位演職人員承諾,一定會為這個項目找到“新傢”。“我給九位主演寄去聖誕賀卡,告知他們我的進展情況,他們也會告訴我各自在忙些什麽,”威登回憶說,“我非常信賴這些演員,我拒絶相信《螢火蟲》夭折了。”
在電視劇停播後,演員艾倫·圖代剋“搶救”出關鍵一集中的一件道具。當時的情節是,飛船即將傾覆,船員必須撇下馬爾到別的飛船上尋求幫助,沃什安裝了一個特別按鈕,他告訴馬爾:“當有事發生,用力按下這個按鈕,它會把我們都叫回來。”威登一直把按鈕放在辦公室裏,期待有朝一日原班人馬能夠重新起航。每次當他想要放棄,都會有人對他說,我們還等着呢,相信你肯定行。威登的信念越來越堅定起來。
憑藉着多年前的成功劇集《捉鬼者巴菲》和《天使》,威登早就擁有了一群能量強大的支持者。當這些粉絲得知威登不肯服輸時,全都開始為他搖旗吶喊製造聲勢,他們組織網上在綫活動,想方設法與製片公司取得聯繫,甚至還在《綜藝》雜志上刊登了呼籲《螢火蟲》重現銀屏的廣告。
製片人巴裏·門德爾(Barry Mendel)註意到這一切,他將威登的想法告訴給時任環球影業副主席的瑪麗·佩倫特(Mary Parent)。門德爾說:“很多人都問,能夠說服環球公司拍攝這部電影太神奇了,經過怎樣的艱辛纔達到的?其實根本不是那麽回事,瑪麗也是喬斯的粉絲,所以她同喬斯保持着聯繫。”最終,環球公司買下了電影拍攝權。
【關於影片及拍攝】
隨着拍攝計劃緑燈的亮起,威登又面臨着新的挑戰。把這麽多人物和多個不同的世界拍成電影就像是速寫,需要進行再創作,最後,威登完成了200頁的劇本。雖然劇本情節中已經充滿了飛船、動作、槍戰、打鬥、食人怪獸等等觀衆想要的一切,但威登還是將重點放在了人物和故事的發掘上,他要發掘出衹有在長片中才能存在的潛力。
威登决定進一步豐滿芮沃·泰姆這個神秘的角色,聯盟收留了這個神童用於不可告人的目的。後來她被哥哥救走,並偷偷登上了“寧靜號”。聯盟為了找回女孩派出了一個兇險異常而不擇手段的密探。而接受過殺手培訓的芮沃也在酒吧中大打出手,以至馬爾和他的船員們都以為敵對的聯盟或者食人生物已經登上了飛船。“電視劇中一共有九個主要角色,他們全都出現在電影中,”威登說,“儘管你會說馬爾是個英雄,但他們對我來說都同等重要。這九個人登上了不大的貨運飛船,生活在宇宙邊緣,從事着一般科幻片中罕見的工作。我喜歡這些船員,他們都是非凡的角色,同扮演他們的演員一樣。我很幸運能和他們再次合作。”
雖然在電視劇之後威登一直同這些演員保持着聯繫,但能讓他們重新歸隊並不簡單,就像遇見久違的老朋友一樣,一時有些情感生疏。
影片的拍攝經費不足4000萬美元,不過這絲毫沒能打消威登的積極性。他在幕後陣容的選擇上煞費苦心,不但請來了曾共同製作《捉鬼者巴菲》的老搭檔、剪輯師麗莎·拉塞剋(Lisa Lassek),還有幸與獲奧斯卡提名的攝影師傑剋·N·格林(Jack N. Green)合作,格林曾為伊斯特伍德的《不可饒恕》、《廊橋遺夢》和《小鳥》掌鏡。
為了設計出《螢火蟲》中的浩瀚宇宙,威登找來《後天》的製作設計師巴裏·朱塞德(Barry Chusid)擔綱,朱塞德在設計出觀衆前所未見的壯觀場景的同時,還要延續電視劇中的原有風格,必須讓電視劇的粉絲們産生一脈相承的觀感。朱塞德設計的“寧靜號”的內景在環球公司外景地搭建完成,為了拍攝片頭的場景和能讓攝影機連貫取景,他采用了可移動的布景墻壁。
在拍攝馬爾等人逃避食人生物飛船追趕的場景時,負責影片特效的勞尼·派瑞斯蒂爾(Loni Peristere)希望表現出真實的氣流效果,整段場景采用了動畫預覽技術,從而創造出動態的情節串連圖板,每個人物和飛船的動作和位置全都清晰明了。另外,特效總監丹尼爾·薩迪剋(Daniel Sudick)還設計並建造出全尺寸的氣墊船模型,該模型可由卡車托拽,並按拍攝需要分為四個版本。
【盛況空前】
在影片開拍之前,所有人都同意讓熱切的《螢火蟲》粉絲全程介入影片的拍攝。2004年7月,在影片開拍的一個月後,威登和演員們出現在聖地亞哥一年一度的Comic-Con展會上,他們受到了5000多名與會人士的熱烈歡迎。2004年12月,影片剛剛殺青不久,環球公司决定秘密組織一次試映會,讓製片方出乎意料的是,試映的消息不脛而走,300名粉絲蜂擁而至,儘管初剪樣片非常粗糙,但這些熱情的粉絲仍然樂此不疲,經過試映會上的歡聲笑語之後,製片方决定重新考慮影片的上映計劃。
為了給後期製作和市場營銷溜出足夠時間,製片方將影片的公映時間從2005年春季推遲到秋季。為了補償影迷們長達半年的苦苦等待,製片方和主創人員舉辦了一係列活動。在2005年初的Wonder-Con漫畫展會上,導演威登和主演們邀請幸運觀衆觀看片中未經剪輯的片段。4月末,威登在綫發出邀請,在10個城市展開有償預映活動。在電影的官方網站上,威登還開展了訂票服務。為了先睹為快,一些影迷從國外趕來,易趣上的票價也飆升到300美元一張,很多人雖然買到了票,但仍提前一天等在影院門口,甚至晚上在人行道上席地而睡。由於未完成版本的預映活動好評如潮,製片方又在5月末將預映範圍擴大到20個城市,然而即便如此,所有電影票仍在消息發佈後的幾小時內被搶購一空,這其中有很多人都是第二次觀看。影迷們強烈要求加映,來自各地的電子郵件、電話和帖子鋪天蓋地,讓製片方應接不暇。6月23日,製片方將預先上映的城市增至35個,火爆異常的聲勢很快吸引了權威媒體的關註,《娛樂周刊》、《連綫》雜志和《好萊塢報道》紛紛對此進行了報導。
2005年7月,威登和主要演員再次出現在Comic-Con展會,在6500名影迷的歡呼中,完成後期製作的《螢火蟲》終於現身,200名幸運粉絲觀看了最終版本。同年8月22日,《螢火蟲》在蘇格蘭的愛丁堡電影節首映,業內人士和觀衆給予了極高的贊譽。後來,電影版的《螢火蟲》贏得了多個奬項,其中包括美國科幻恐怖片大奬中的土星奬、雨果奬、英國SFX奬和美國科幻與幻想作傢協會的星雲奬。
花絮:
·為了演繹芮沃·泰姆(River)這個角色,Summer Glau接受了嚴格的武術訓練。
·當船員們第一次抵達Haven時,傑恩用吉他彈奏的正是電視劇《螢火蟲》的主題麯。
·本片是環球公司用高清晰DVD發行的第一部電影。
·“寧靜號”廚房裏的咖啡壺是西門子牌的。
·片中芮沃佩戴的未來派手銬其實是Clejuso Number 13s型手銬,該型手銬的重量在目前正在生産的手銬中位居第二。
·船員們安裝在“寧靜號”上的火炮是二戰時德軍使用的20mm Flak 38高射炮。
·可以看出片中的部分武器是根據彩彈槍設計的。
·影片中共出現了74具死屍。
穿幫鏡頭:
·片中出現的大多中文毫無意義。 |
|
製作公司:
Mutant Enemy [美國]
環球影業 Universal Pictures [美國] ..... (2006) (USA) (theatrical)
Barry Mendel Productions [美國]
發行公司:
Argentina Video Home (AVH) [阿根廷] ..... (2006) (Argentina) (DVD)
Bontonfilm [捷剋] ..... (2006) (Czech Republic) (theatrical)
Solar Films [菲律賓] ..... (2006) (Philippines) (theatrical)
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UIP) GmbH [德國] ..... (2006) (Germany) (theatrical)
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UIP) [阿根廷] ..... (2006) (Argentina) (theatrical)
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UIP) [瑞士] ..... (2006) (Switzerland) (theatrical)
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UIP) [法國] ..... (2005) (France) (theatrical)
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UIP) [意大利] ..... (2006) (Italy) (theatrical)
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UIP) [荷蘭] ..... (2006) (Netherlands) (theatrical)
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UIP) [新加坡] ..... (2006) (Singapore) (theatrical)
Universal Pictures (Spain) S.L. [西班牙] ..... (2006) (Spain) (DVD)
Universal Pictures Germany [德國] ..... (2006) (Germany) (DVD)
特技製作公司:
Grant McCune Design [美國] ..... (miniature sequences)
Illusion Arts Inc. [美國] ..... (special visual effects)
K.N.B. Effects Group [美國] ..... (special effects makeup)
Pacific Title [美國] ..... (opticals)
Perpetual Motion Pictures ..... (visual effects)
Rhythm & Hues [美國] ..... (visual effects) (as Rhythm & Hues Studios)
Zoic Studios [美國] ..... (visual effects)
其它公司:
Background Players [美國] ..... extras casting
Chapman/Leonard Studio Equipment [美國] ..... cranes and dollies
FotoKem Digital Film Services [美國] ..... digital intermediate
FotoKem Laboratory [美國] ..... color (as Fotokem)
Jo Anne Kane Music Services [美國] ..... music preparation (as JoAnn Kane Music Services)
PIC Agency [美國] ..... title design (as PIC)
Panavision [美國] ..... camera and lenses
The Newman Scoring Stage, Twentieth Century Fox Studios [美國] ..... score recorded at (as Fox Newman Scoring Stage)
Varèse Sarabande ..... soundtrack released by |
|
製作公司:
Mutant Enemy [美國]
環球影業 Universal Pictures [美國] ..... (2006) (USA) (theatrical)
Barry Mendel Productions [美國]
發行公司:
Argentina Video Home (AVH) [阿根廷] ..... (2006) (Argentina) (DVD)
Bontonfilm [捷剋] ..... (2006) (Czech Republic) (theatrical)
Solar Films [菲律賓] ..... (2006) (Philippines) (theatrical)
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UIP) GmbH [德國] ..... (2006) (Germany) (theatrical)
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UIP) [阿根廷] ..... (2006) (Argentina) (theatrical)
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UIP) [瑞士] ..... (2006) (Switzerland) (theatrical)
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UIP) [法國] ..... (2005) (France) (theatrical)
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UIP) [意大利] ..... (2006) (Italy) (theatrical)
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UIP) [荷蘭] ..... (2006) (Netherlands) (theatrical)
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UIP) [新加坡] ..... (2006) (Singapore) (theatrical)
Universal Pictures (Spain) S.L. [西班牙] ..... (2006) (Spain) (DVD)
Universal Pictures Germany [德國] ..... (2006) (Germany) (DVD)
特技製作公司:
Grant McCune Design [美國] ..... (miniature sequences)
Illusion Arts Inc. [美國] ..... (special visual effects)
K.N.B. Effects Group [美國] ..... (special effects makeup)
Pacific Title [美國] ..... (opticals)
Perpetual Motion Pictures ..... (visual effects)
Rhythm & Hues [美國] ..... (visual effects) (as Rhythm & Hues Studios)
Zoic Studios [美國] ..... (visual effects)
其它公司:
Background Players [美國] ..... extras casting
Chapman/Leonard Studio Equipment [美國] ..... cranes and dollies
FotoKem Digital Film Services [美國] ..... digital intermediate
FotoKem Laboratory [美國] ..... color (as Fotokem)
Jo Anne Kane Music Services [美國] ..... music preparation (as JoAnn Kane Music Services)
PIC Agency [美國] ..... title design (as PIC)
Panavision [美國] ..... camera and lenses
The Newman Scoring Stage, Twentieth Century Fox Studios [美國] ..... score recorded at (as Fox Newman Scoring Stage)
Varèse Sarabande ..... soundtrack released 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