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冰臼群投訴電話潮州市旅遊投訴電話:0768-2277123
廣東省旅遊投訴電話:020-86681163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分佈於饒平縣樟溪鎮青嵐溪𠔌的形態各異的石頭,最近被中國地質學院教授勘查考證後確認是冰臼。冰臼是冰川的直接産物,是在二三百萬年前,在巨厚冰層覆蓋,處於“封閉”和“半封閉”狀態下,冰川融水沿着冰川裂隙嚮下流動,及在冰層中具有巨大壓力,並呈“圓柱體水鑽”方式,嚮下覆基岩及冰川漂礫,進行強烈衝擊,遊動和研磨的作用形成的深坑,這些坑極像南方春米的石臼,因此稱為“冰臼”。
青嵐溪𠔌的冰臼群,其分佈面積之廣、形態之寄、規模之大、景觀之美,在從南國廣東北緯23"12',海拔高度不上100米,而保存又這麽完好和地處熱帶亞熱帶等特徵來看,在國內外為首次發現,實屬罕見,堪稱自然景觀的一大奇葩!
這冰臼與冰臼有關的各種地貌景觀,不僅是一處自然風光的遊覽勝地,又是一處增長知識得冰臼地貌博物館。 |
|
在大興安嶺東南邊緣的剋什剋騰旗新井鄉境內有一個總面積9200公頃,海拔1574米的青山。整個青山,峰巒疊嶂,連綿起伏近20公裏,地形地貌奇特,地質構造復雜,山體土石分明,全境露出地層。
在青山山頂南面兩邊平緩起伏的花崗岩岩面上,1000平方米的範圍內有數百日個冰臼,冰臼群的外圍兩側均為懸崖峭壁。冰臼的平面一般為圓形、橢圓形、匙形和不規則的半圓形。其形狀如臼如缸,如杯如桶、如盆如盤、如鍋如碗,一般冰臼口小肚大,底部較平坦。冰臼的周邊高處無進水口,衹在低處有出水口,少數冰臼之間底部相通,中間有穿洞,形成連體冰臼。青山冰臼群中,最大的冰臼長10米,寬5米,深3.5米,最小的冰臼衹有幾釐米,如同一個紐扣大小。冰臼內壁大部分陡而光滑,常見有蠃旋狀條紋凸起,底部微凹,下凹方向不定。冰臼大小不均,深淺不一,有的光潔如洗。臼內不存任何填物,有的衹存積水,水內有小石蝦;有的臼內積土,長滿花草或白樺樹,整“盆”整“盆”地分佈在平坦的花崗岩山巔上。這些天然“盆景”,獨特奇妙,堪稱一絶,十分美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任何人工盆景、人工花卉都無法與之媲美。青山的北面有冰鬥、冰蝕窪地和水磧,東西兩側是兩條U型𠔌及角峰。來這時的專傢學者一致認為,這種景色實屬國內外罕見,稱得上“世界奇觀”、“天下一絶”。
青山上的這些“石缸石鍋”的成因,引起了人們的關註。自1997年至今.經衆多專傢考察認為:這些石坑是世界罕見的自然遺産,是第四紀冰川運動的結果。早在第四紀冰川時期的幾百萬年前,青山被厚厚的冰層覆蓋,冰與石體的吻合處,水的渦流攜帶着石塊在石體上旋轉磨挖,便形成這大小不一平滑的石臼。於是,便有了“冰臼”之說。同時,青山上如椅如桌的塊石很多,塊石上又多有平圓的石塊壘在上面,人稱“飛來石”。科學家認為是“冰川飄礫”,這也是冰川學說的佐證。青山冰臼群的發現,不但涉及到爭論近80年的“中國東北地區無冰川存在”的重大理論問題,同時涉及到了與人類起源、天文學、構造學等衆多邊緣科學有關的重大基礎理論問題。它是古氣候、古環境、古地貌、古人類變遷的歷史見證之一。
青山園區不僅冰臼群保護完好,周邊植被也一直保持着原有自然風貌,每到初夏,粉豔豔的山核桃花,雪白的山梨花、山丁子花點綴在山間,散發着醉人的清香。滿目蒼翠中1999級時隱時現的石階,蜿蜒地伸嚮山頂。沿石階而上,您會看到山巒疊疊,奇石磊磊,風光如畫,那如人似物的奇岩怪石形象逼真,惟妙惟肖。蛇石出水緣壁,一屈一縱,動勢猶存;猴石母子相抱,圓額凹腮尖嘴,形態逼真;險石則一根係岩,側如張傘,大有風吹亦動,雨打也搖,雲動石移之勢,觀之讓人不寒而慄,朱顔變色。還有鷹石、棺石、僧石、道石、美女石、連陰寨、大石棚、鴿子洞、喇嘛洞等等。千百萬年的風剝雨蝕,岩石上多生的岩曬,赤橙長軸的山水畫捲,展現在您的面前。
站在青山頂,山風徐來,如天之語,環胸繞耳,大自然的天籟之音,絶勝最美妙的輕音樂,讓人心曠神怡,遠眺群峰茫茫,青霧漫籠,似波濤涌動。西拉沐淪河在山腳下宛如散花天女的飄帶,銀波流暢,納百川而東去。俯瞰青山下,片片村莊,條條梯田,道道林網,人化自然的有序與造化自然的無序銜接得渾然一體,相得益彰。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