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 : 水力 : 歷法 > 農歷
目錄
No. 1
  我國古代歷法之一。平年十二個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個月大,哪個月小,年年不同)。由於平均每年的天數比太陽年約差十一天,所以在十九年中設置七個閏月,有閏月的年份全年十三個月(383天或384天,閏月在幾月份也沒有一定)。又根據太陽的位置,把一個太陽年分成二十四個節氣,便於農事。紀年用天幹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復始。俗稱陰歷。這種歷法相傳創始於夏代,所以又稱夏歷﹑舊歷。
No. 2
  農業上使用的歷書。
nóng lì nóng lì
  中國舊時通用的歷法,是陰陽歷的一種,一般就叫陰歷。平年十二個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一月大,哪一月小,年年不同),十九年裏設置七個閏月,有閏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又根據太陽的位置,把一個太陽年分成二十四個節氣,便於農事。紀年用天幹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復始。這種歷法相傳創始於夏代,所以又稱為夏歷。也叫“舊歷”
No. 4
  農歷lunar calendar
  [解釋]1.中國的一種歷法,是陰陽歷的一種,一般就叫陰歷。平年十二個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一月大,哪一月小,年年不同)。由於平均每年的天數比太陽年約差十一天,所以在十九年裏設置七個閏月,有閏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又根據太陽的位置,把一個太陽年分成二十四個節氣,便於農事。紀年用天幹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復始。這種歷法相傳創始於夏代,所以又稱為夏歷。也叫舊歷。
  2.農業上使用的歷書。
  即夏歷。(“農歷”一稱流行的原因:由於文化大革命時期極左思潮泛濫,“橫掃四舊”,認為“夏歷”是夏王朝的印記,必須改名;因傳統歷法在農村使用較普遍,故通過報紙改名“農歷”:1968年元旦,全國報紙報頭一夜間將“夏歷”名稱改成了“農歷”。
  按:所謂“農歷”,是指它有指導農業生産的意義,但事實上農歷月日與季節變化相差明顯,指導農時的效果並不好,我國古代真正指導農時的是“二十四氣”,它實際是一種特殊的“陽歷”。
  農歷的歷月長度是以朔望月為準的,大月30天,小月29天,大月和小月相互彌補,使歷月的平均長度接近朔望月。
  農歷固定地把朔的時刻所在日子作為月的第一天——初一日。所謂“朔”,從天文學上講,它有一個確定的時刻,也就是月亮黃經和太陽黃經相同的那一瞬間。(太陽和月亮黃經的計算十分繁瑣和復雜,這裏就不予介紹了)
  至於定農歷日曆中月份名稱的根據,則是由“中氣”來决定的。即以含“雨水”的月份為一月;以含“春分”的月份為二月;以含“𠔌雨”的月份為三月;以含“小滿”的月份為四月;以含“夏至”的月份為五月;以含“大暑”的月份為六月;以含“處暑”的月份為七月;以含“秋分”的月份為八月;以含“霜降”的月份為九月;以含“小雪”的月份為十月;以含“鼕至”的月份為十一月;以含“大寒”的月份為十二月。(沒有包含中氣的月份作為上月的閏月)
  農歷的歷年長度是以回歸年為準的,但一個回歸年比12個朔望月的日數多,而比13個朔望月短,古代天文學家在編製農歷時,為使一個月中任何一天都含有月相的意義,即初一是無月的夜晚,十五左右都是圓月,就以朔望月為主,同時兼顧季節時令,采用十九年七閏的方法:在農歷十九年中,有十二個平年,每一平年十二個月;有七個閏年,每一閏年十三個月。
  為什麽采取“十九年七閏”的方法呢? 一個朔望月平均是29.5306日,一個回歸年有12.368個朔望月,0.368小數部分的漸進分數是1/2 、1/3 、3/8 、4/11 、7/19 、46/125, 即每二年加一個閏月,或每三年加一個閏月,或每八年加三個閏月……經過推算,十九年加七個閏月比較合適。因為十九個回歸年=6939.6018日,而十九個農歷年(加七個閏月後)共有235個朔望月,等於6939.6910日,這樣二者就差不多了。
  另外,“十九年七閏”衹是一個近似說法。事實上,春秋時代天文學家曾經首創十九年七閏的方法;祖衝之大明歷采用20組19年7閏插入1組11年4閏,計391年144閏,使農歷的平均歷年更接近回歸年;此外還有334年123閏、1021年376閏的提法,和回歸年的差額更小。但自清代以來,我國即完全采用天象確定歷月、歷年,從而使農歷的平均歷年與回歸年完全一致。
  七個閏月安插到十九年當中,其安插方法可是有講究的。農歷閏月的安插,自古以來完全是人為的規定,歷代對閏月的安插也不盡相同。秦代以前,曾把閏月放在一年的末尾,叫做“十三月”。漢初把閏月放在九月之後,叫做“後九月”。到了漢武帝太初元年,又把閏月分插在一年中的各月。以後又規定“不包含中氣的月份作為前一個月的閏月”,直到現在仍沿用這個規定。
  為什麽有的月份會沒有中氣呢? 節氣與節氣或中氣與中氣相隔時間平均是30.4368日(即一回歸年365.2422日平分12等分),而一個朔望月平均是29.5306日,所以節氣或中氣在農歷的月份中的日期逐月推移遲,到一定時候,中氣不在月中,而移到月末,下一個中氣移到另一個月的月初,這樣中間這個月就沒有中氣,而衹剩一個節氣了。
  上面講過,古人在編製農歷時,以十二個中氣作為十二個月的標志,即雨水是正月的標志,春分是二月的標志,𠔌雨是三月的標志……把沒有中氣的月份作為閏月就使得歷月名稱與中氣一一對應起來,從而保持了原有中氣的標志。
  從十九年七閏來說,在十九個回歸年中有228個節氣和228個中氣,而農歷十九年有235個朔望月,顯然有七個月沒有節氣和七個月沒有中氣,這樣把沒有中氣的月份定為閏月,也就很自然了。
  農歷月的大小很不規則,有時連續兩個、三個、四個大月或連續兩個三個小月,歷年的長短也不一樣,而且差距很大。節氣和中氣,在農歷裏的分佈日期很不穩定,而且日期變動的範圍很大。這樣看來,農歷似乎顯得十分復雜。其實。農歷還是有一定循環規律的:由於十九個回歸年的日數與十九個農歷年的日數差不多相等,就使農歷每隔十九年差不多是相同的。每隔十九年,農歷相同月份的每月初一日的陽歷日一般相同或者相差一、二天。每隔十九年,節氣和中氣日期大體上是重複的,個別的相差一、兩天。相隔十九年閏月的月份重複或者相差一個月。
  幹支紀法
  幹支就字面意義來說,就相當於樹幹和枝葉。我國古代以天為主,以地為從,天和幹相連叫天幹,地和支相連叫地支,合起來叫天幹地支,簡稱幹支。
  天幹有十個,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個,依次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人把它們按照一定的順序而不重複地搭配起來,從甲子到癸亥共六十對,叫做六十甲子。
  我國古人用這六十對幹支來表示年、月、日、時的序號,周而復始,不斷循環,這就是幹支紀法。
  傳說黃帝時代的大臣大撓“深五行之情,占年綱所建,於是作甲乙以名日,謂之幹;作子醜以名日,謂之枝,幹支相配以成六旬。”這衹是一個傳說,幹支到底是誰最先創立的,現在還沒有證實,不過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已有表示幹支的象形文字,說明早在殷代已經使用幹支紀法了。
  閏月月份
  以下是1645年至2644年一千年間各閏月的統計。
  閏月 總數
  閏一月 6
  閏二月 23
  閏三月 47
  閏四月 61
  閏五月 74
  閏六月 59
  閏七月 51
  閏八月 26
  閏九月 8
  閏十月 9
  閏十一月 5
  閏十二月 0
  另有計算表明,2262年將會再次出現閏一月;3358年將會首次出現閏十二月。
  其他
  農歷的第一個月,按照習慣稱為正月。農歷的十一月和十二月分別稱為鼕月和臘月,但現在已經很少用了。表示氣候寒冷的成語“十鼕臘月”就是從此得來,字面意思即為十月、十一月和十二月為一年中最寒冷的月份。
  農歷的一個月的前十天按順序習慣上稱為初日,如農歷的一月二日稱為正月初二。後十天按順序習慣上稱為廿日,亦有些通勝將之說成念日;如農歷的一月二十二日稱為正月廿二或正月念二。
  農歷的每個月份都有不同的別稱。由於它和農業生産緊密的聯繫,所以從二月到九月差不多都用植物來表示,下面是農歷十二個月的別稱:
  一月:孟春、正月、端月、元春
  二月:仲春、杏月、花月
  三月:季春、桃月、桐月
  四月:孟夏、陰月、梅月
  五月:仲夏、榴月、毒月、蒲月
  六月:季夏、荷月、荔月
  七月:孟秋、蘭月、巧月、瓜月
  八月:仲秋、桂月
  九月:季秋、菊月
  十月:孟鼕、良月、陽月
  十一月:仲鼕、鼕月、葭月
  十二月:季鼕、臘月
名稱解釋
  中國目前仍在與格裏歷(即公歷)並行使用的一種歷法,人們習稱“陰歷”,但其實是陰陽歷的一種,即夏歷,並非真正的“陰歷”。
  平年十二個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個月大,哪個月小,年年不同)。由於每年的天數比太陽年約差十一天,所以在十九年裏設置七個閏月,有閏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又根據太陽的位置,把一個太陽年分成二十四個節氣,以利於農業種植等活動。紀年用天幹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復始。這種歷法相傳創始於夏代,所以又稱為夏歷。也叫舊歷。
  人們因為二十四節氣對於農業生産有重要意義,因而常把夏歷稱為“農歷”,但二十四節氣應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而决定,應該屬於太陽歷部分。因此把夏歷稱為農歷是不恰當的。
  現代農歷置閏規則的缺陷
  衆所周知,一個回歸年平均是365.2422日,一個朔望月平均是29.5306日,因此19個回歸年365.2422×19=6939.6018日略小於19個農歷年(19×12+7)×29.5306=235×29.5306=6939.6910日。此外365.2422×19÷29.5306=234.9970非常接近235但小於235,所以目前19年最多衹能有235個朔望月,不可能出現236個朔望月的情況。但我們現行的農歷置閏規則卻會使農歷出現19年236個朔望月的怪象,如1966年(1月21日)~1984年(85年2月19日)這19年的農歷就有236個月計6970天,真是不可思議、實在令人費解。
陰陽歷法
  農歷即夏歷。農業上使用的歷書,有指導農業生産的意義。但事實上農歷月日與季節變化相差明顯,指導農時的效果並不好,我國古代真正指導農時的是“二十四氣”,它實際是一種特殊的“陽歷”。
  農歷的歷月長度是以朔望月為準的,大月30天,小月29天,大月和小月相互彌補,使歷月的平均長度接近朔望月。
  農歷固定地把朔的時刻所在日子作為月的第一天——初一日。所謂“朔”,從天文學上講,它有一個確定的時刻,也就是月亮黃經和太陽黃經相同的那一瞬間。(太陽和月亮黃經的計算十分繁瑣和復雜,這裏就不予介紹了)
  至於定農歷日曆中月份名稱的根據,則是由“中氣”來决定的。即以含“雨水”的月份為一月;以含“春分”的月份為二月;以含“𠔌雨”的月份為三月;以含“小滿”的月份為四月;以含“夏至”的月份為五月;以含“大暑”的月份為六月;以含“處暑”的月份為七月;以含“秋分”的月份為八月;以含“霜降”的月份為九月;以含“小雪”的月份為十月;以含“鼕至”的月份為十一月;以含“大寒”的月份為十二月。(沒有包含中氣的月份作為上月的閏月)
  農歷的歷年長度是以回歸年為準的,但一個回歸年比12個朔望月的日數多,而比13個朔望月短,古代天文學家在編製農歷時,為使一個月中任何一天都含有月相的意義,即初一是無月的夜晚,十五左右都是圓月,就以朔望月為主,同時兼顧季節時令,采用十九年七閏的方法:在農歷十九年中,有十二個平年,每一平年十二個月;有七個閏年,每一閏年十三個月。
  為什麽采取“十九年七閏”的方法呢? 一個朔望月平均是29.5306日,一個回歸年有12.368個朔望月,0.368小數部分的漸進分數是1/2 、1/3 、3/8 、4/11 、7/19 、46/125, 即每二年加一個閏月,或每三年加一個閏月,或每八年加三個閏月……經過推算,十九年加七個閏月比較合適。因為十九個回歸年=6939.6018日,而十九個農歷年(加七個閏月後)共有235個朔望月,等於6939.6910日,這樣二者就差不多了。
  另外,“十九年七閏”衹是一個近似說法。事實上,春秋時代天文學家曾經首創十九年七閏的方法;祖衝之大明歷采用20組19年7閏插入1組11年4閏,計391年144閏,使農歷的平均歷年更接近回歸年;此外還有334年123閏、1021年376閏的提法,和回歸年的差額更小。但自清代以來,我國即完全采用天象確定歷年、歷月,從而使農歷的平均歷年與回歸年完全一致。
  七個閏月安置到十九年當中,其安置方法是很有講究的。農歷閏月的設置,自古以來完全是人為的規定,歷代對閏月的設置也不盡相同。秦代以前,曾把閏月放在一年的末尾,叫做“十三月”。漢初把閏月放在九月之後,叫做“後九月”。到了漢武帝太初元年,又把閏月分插在一年中的各月。以後又規定“不包含中氣的月份作為前一個月的閏月”,直到現在仍沿用這個規定。
  為什麽有的月份會沒有中氣呢? 節氣與節氣或中氣與中氣相隔時間平均是30.4368日(即一回歸年365.2422日平分12等分),而一個朔望月平均是29.5306日,所以節氣或中氣在農歷的月份中的日期逐月推遲,到一定時候,中氣不在月中,而移到月末,下一個中氣移到另一個月的月初,這樣中間這個月就沒有中氣,而衹剩一個節氣了。
  上面講過,古人在編製農歷時,以十二個中氣作為十二個月的標志,即雨水是正月的標志,春分是二月的標志,𠔌雨是三月的標志……把沒有中氣的月份作為閏月就使得歷月名稱與中氣一一對應起來,從而保持了原有中氣的標志。
  從十九年七閏來說,在十九個回歸年中有228個節氣和228個中氣,而農歷十九年有235個朔望月,顯然有七個月沒有節氣和七個月沒有中氣,這樣把沒有中氣的月份定為閏月,也就很自然了。
  農歷月的大小很不規則,有時連續兩個、三個、四個大月或連續兩個三個小月,歷年的長短也不一樣,而且差距很大。節氣和中氣,在農歷裏的分佈日期很不穩定,而且日期變動的範圍很大。這樣看來,農歷似乎顯得十分復雜。其實。農歷還是有一定循環規律的:由於十九個回歸年的日數與十九個農歷年的日數差不多相等,就使農歷每隔十九年差不多是相同的。每隔十九年,農歷相同月份的每月初一日的陽歷日一般相同或者相差一、二天。每隔十九年,節氣和中氣日期大體上是重複的,個別的相差一、兩天。相隔十九年閏月的月份重複或者相差一個月。
幹支紀時
  幹支就字面意義來說,就相當於樹幹和枝葉。我國古代以天為主,以地為從,天和幹相連叫天幹,地和支相連叫地支,合起來叫天幹地支,簡稱幹支。
  天幹有十個,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個,依次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人把它們按照甲子、乙醜、丙寅......(也就是天幹轉六圈而地支轉五圈,正好一個循環)的順序而不重複地搭配起來,從甲子到癸亥共六十對,叫做六十甲子。
  我國古人用這六十對幹支來表示年、月、日、時的序號,周而復始,不斷循環,這就是幹支紀時法。
  傳說黃帝時代的大臣大撓“深五行之情,占年綱所建,於是作甲乙以名日,謂之幹;作子醜以名日,謂之支,幹支相配以成六旬。”這衹是一個傳說,幹支到底是誰最先創立的,現在還沒有證實,不過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已有表示幹支的象形文字,說明早在殷代已經使用幹支紀時法了。
閏月概覽
  以下是1645年至2644年一千年間各閏月的統計。
  閏月 總數
  閏一月 6
  閏二月 23
  閏三月 47
  閏四月 61
  閏五月 74
  閏六月 59
  閏七月 51
  閏八月 26
  閏九月 8
  閏十月 9
  閏十一月 5
  閏十二月 0
  另有計算表明,2262年將會再次出現閏一月;3358年將會首次出現閏十二月。
月日通稱
  農歷的第一個月,按照習慣稱為正月。農歷的十一月和十二月分別稱為鼕月和臘月,但現在鼕月已經很少用了。表示氣候寒冷的成語“十鼕臘月”就是從此得來,字面意思即為十月、十一月和十二月為一年中最寒冷的月份。
  農歷的一個月的前十天按順序習慣上稱為初日,如農歷的一月二日稱為正月初二。後十天按順序習慣上稱為廿日,亦有些通勝將之說成念日;如農歷的一月二十二日稱為正月廿二或正月念二。
  農歷的每個月份都有不同的別稱。由於它和農業生産緊密的聯繫,所以從二月到九月差不多都用植物來表示,下面是農歷十二個月的別稱:
  一月:孟春、正月、端月、元春
  二月:仲春、杏月、花月
  三月:季春、桃月、桐月
  四月:孟夏、陰月、梅月
  五月:仲夏、榴月、毒月、蒲月
  六月:季夏、荷月、荔月
  七月:孟秋、蘭月、巧月、瓜月
  八月:仲秋、桂月
  九月:季秋、菊月
  十月:孟鼕、良月、陽月
  十一月:仲鼕、鼕月、葭月
  十二月:季鼕、臘月
節氣起源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鼕等四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製定的《太初歷》,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歷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運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每年運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每月2個。其中,每月第一個節氣為“節氣”,即: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鼕、大雪和小寒等12個節氣;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為“中氣”,即:雨水、春分、𠔌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鼕至和大寒等12個節氣。“節氣” 和“中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現在人們已經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周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歷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不差1~2天。
七言絶句
  春雨驚春清𠔌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鼕雪雪鼕小大寒。
節氣口訣
  地球繞着太陽轉,繞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節緊相連。
  按照公歷來推算,每月兩氣不改變。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這些就是交節日,有差不過一兩天。
  二十四節有先後,下列口訣記心間: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連;
  驚蟄春分在三月,清明𠔌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滿,六月芒種夏至連;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處暑八月間;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鼕小雪十一月,大雪鼕至迎新年。
  抓緊季節忙生産,種收及時保豐年。
節名釋義
  立春: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開始。
  雨水:降雨開始,雨量漸增。
  驚蟄:蟄是藏的意思。驚蟄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鼕眠的動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晝夜平分。
  清明:天氣晴朗,草木繁茂。
  𠔌雨:雨生百𠔌。雨量充足而及時,𠔌類作物能茁壯成長。
  立夏:夏季的開始。
  小滿: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飽滿。
  芒種: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熱的夏天來臨。
  小暑: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就是氣候開始炎熱。
  大署: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立秋:秋季的開始。
  處暑:處是終止、躲藏的意思。處暑是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
  白露:天氣轉涼,露凝而白。
  秋分:晝夜平分。
  寒露:露水已寒,將要結冰。
  霜降:天氣漸冷,開始有霜。
  立鼕:鼕季的開始。
  小雪:開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積雪。
  鼕至:寒冷的鼕天來臨。
  小寒:氣候開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時候。
歷法轉換
  一、節氣的計算
  先給節氣進行編號,從近日點開始的第一個節氣編為0,編號如下及其相應的月份如下:
  0 小寒 臘月 6 清明 三月 12 小暑 六月 18 寒露 九月
  1 大寒 臘月 7 𠔌雨 三月 13 大暑 六月 19 霜降 九月
  2 立春 正月 8 立夏 四月 14 立秋 七月 20 立鼕 十月
  3 雨水 正月 9 小滿 四月 15 處暑 七月 21 小雪 十月
  4 驚蟄 二月 10 芒種 五月 16 白露 八月 22 大雪 鼕月
  5 春分 二月 11 夏至 五月 17 秋分 八月 23 鼕至 鼕月
  把當天和1900年1月0日(星期日)的差稱為積日,那麽第y年(1900年算第0年)第x 個節氣的積日是
  F = 365.242 * y + 6.2 + 15.22 * x - 1.9 * sin(0.262 * x)
  這個公式的誤差在0.05天左右。
  二、朔日的計算
  從1900年開始的第m個朔日的公式是
  M = 1.6 + 29.5306 * m + 0.4 * sin(1 - 0.45058 * m)
  這個公式的誤差在0.2天左右。
  三、年份的確定
  1864年1月0日是農歷癸亥年,所以用當年減去1864,用10除得的餘數作為年份天幹的,用12除得的餘數作為年份的地支,數字對應的天幹和地支如下。
  數字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天幹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地支 子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當年的1月0日換算為積日,可以用年份減去1900得到的年數被4整除,所得商數作為 y(D4),餘數作為y(M4),y(M4)為零的年份是公歷閏年,積日是
  D(1) = 1461 * y(D4) - 1
  y(M4)不為零的年份是公歷平年,積日是
  D(1) = 1461 * y(D4) + 365 * y(M4)
  四、月份的確定
  計算前一年鼕至的積日F(0),並用F(0)計算鼕至所在的朔月m及其朔日M(0),就可以推算鼕至的農歷日期,鼕至所在的農歷月份總是十一月。計算下一個中氣F(1)和下一個朔日M(1),如果F(1)<M(1),那麽該月就是上一個月的閏月,並把這個中氣作為F(2),以後的中氣、朔日和農歷月份也這樣確定。
  當然,一般情況下沒必要去親自運算。找個在綫萬年歷就可以輕鬆幫你轉換。
  萬年歷:http://www.abcfy.net/wannianli/
百科大全
  nongli
  農歷
  Chinese traditional calendar
  中國采用的一種傳統歷法,這種歷法中安排有二十四節氣,以指導農事活動,而且主要在廣大農村中使用,因此稱為農歷。又名夏歷、舊歷、中歷,民間也有稱為陰歷的。它用嚴格的朔望周期來定月,又用設置閏月的辦法使年的平均長度與回歸年相近,兼有陰歷月和陽歷年的性質,因此在實質上是一種陰陽合歷。農歷把日月合朔(太陽和月亮的黃經相等)的日期作為月首,即初一。朔望月平均約長29.53059日,所以有的月份是30日,稱月大;有的月份是29日,稱月小。月初所在的日期,要根據太陽和月球的位置推算確定,而不是機械地安排。農歷以12個月為一年,共354或355日,與回歸年相差11日左右,所以隔三年要安插一個閏月,再過兩年又安插一個閏月,平均十九年有七個閏月。如何安插閏月,根據和季節、氣候有密切關係的二十四節氣來定。農歷月份的名稱按照“中氣”而定,如含“雨水”的月份叫正月,含“春分”的月份叫二月等。不含中氣的月份就定為閏月,用上個月的月份名稱稱閏某月。用這種辦法置閏月,可以使歷月與節氣相差不致過遠。
  (李能耀)
英文解釋
  1. n.:  Chinese traditional calendar,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alendar,  the lunar calendar
法文解釋
  1. n.  calendrier lunaire
近義詞
夏歷
相關詞
節氣二十四節氣農業歷法養生氣象術語佛教百科氣候
自然現象中醫詞典詩詞春季正月民俗百科辭典大月
農業生産電影郭敬明季節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