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室中樞機構 > 內閣
目錄
No. 1
  ①貴婦人的居室;內堂華堂翠幕春風來,內閣金屏曙色開。②某些國傢的最高行政機關。一般由議會中取得多數席位的一個或幾個政黨的人員組成。首腦叫總理或首相,閣員叫部長、總長、大臣或相。③官署名。明初廢丞相,以大學士為皇帝顧問。成祖即位後,命翰林院編修、檢討等官入午門內的文淵閣當值,參預機要,稱內閣◇入閣者多為實權人物,內閣地位居六部之上。清沿設,至雍正設軍機處,內閣無實權,但名義上仍是最高級官署。清末仿行君主立憲製,設責任內閣,為最高國務機構。人們還習慣把北洋軍閥時的國務院稱為內閣
No. 2
  ◎ 內閣 nèigé
No. 3
  掌管全國行政事務的最高機關
No. 4
  明清兩代的中央政務機構
No. 5
  古時指貴族婦女居住的內室
No. 6
  貴族婦女的居室;內堂。《北史·邢邵傳》:“與婦甚疏,未嘗內宿。自云嘗晝入內閣,為狗所吠。” 唐 劉長卿 《觀李湊所畫美人障子》詩:“華堂翠幕春風來,內閣金屏曙色開。”
No. 7
  古代中央官署名。 三國 時指秘書閣。《三國志·魏志·王肅傳》“亦歷註經傳,頗傳於世” 裴鬆之 註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蘭臺為外臺,秘書為內閣,臺、閣一也。” 宋 代 竜圖閣 、 天章閣 、 寶文閣 等,亦泛稱內閣。諸閣均設學士。 宋 王安石 《賀慶州杜待製啓》:“國傢以邊城之寄,戎路所圻,眷內閣之近班,督帥臣之重柄。” 宋 蘇軾 《賜新除寶文閣直學士李之純辭恩命不允詔》:“ 蜀 遠而人懦,窮睏抑塞,至無所訴,朕專欲以德安之,故內閣之命非獨寵卿,抑將使 蜀 人知朕用卿,蓋以德選也。”
No. 8
  明 清 兩代政務機構。 明 初為加強專製統治,廢宰相,於 洪武 十五年,仿照 宋 製,置諸殿閣大學士,協助皇帝辦理政務。 永樂 初,選翰林院講讀、編撰等入 文淵閣 當值,參與機務,稱內閣。中葉以後,職權漸重,兼領六部尚書,事實上成為皇帝的最高决策機關。 清 初以國史院、秘書院、弘文院內三院為內閣,設大學士,參與軍政機密。 雍正 時設軍機處,掌軍政要務,後來內閣便徒有虛名。 明 許浩 《兩湖麈談錄》捲九五:“我朝職官雖革中書省而特置內閣,亦隱然宰相也。”《紅樓夢》第九二回:“聽得內閣裏人説起, 雨村 又要升了。”
No. 9
  清 末仿立憲國製,設責任內閣,以舊內閣與軍機處合併為最高國務機關。北洋軍閥統治時期改稱國務院,習慣上仍稱內閣,其成員稱閣員。 毛澤東 《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舊社會的一個內閣總理可以去當縣長,為什麽我們的部長倒不能去當縣長?”
No. 10
  某些國傢中的最高行政機關,由內閣總理(或首相)和若幹閣員(部長、總長、大臣或相)組成。 瞿秋白 《赤俄之歸途》:“內閣裏有包辦收買豬仔議員的閣員,國會裏有嗾使警察擅毆請願公民的議長。”
No. 11
  ①貴婦人的居室;內堂:華堂翠幕春風來,內閣金屏曙色開。
  ②某些國傢的最高行政機關。一般由議會中取得多數席位的一個或幾個政黨的人員組成。首腦叫總理或首相,閣員叫部長、總長、大臣或相。
  ③官署名。明初廢丞相,以大學士為皇帝顧問。成祖即位後,命翰林院編修、檢討等官入午門內的文淵閣當值,參預機要,稱內閣。後入閣者多為實權人物,內閣地位居六部之上。清沿設,至雍正設軍機處,內閣無實權,但名義上仍是最高級官署。清末仿行君主立憲製,設責任內閣,為最高國務機構。人們還習慣把北洋軍閥時的國務院稱為內閣
中國
  明、清最高官署名。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朱元璋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廢丞相,罷中書省,設“四輔官”,不久又罷。十五年(公元1382年)仿宋代制度,置華蓋殿、謹身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等大學士,為皇帝顧問。又置文華殿大學士以輔太子,品秩都是正五品。明成祖即位後,特派解縉、鬍廣、楊榮等入午門值文淵閣,參預機務,稱為內閣。仁宗時,任用楊士奇、楊榮為華蓋殿、謹身殿大學士,權力加重。明世宗時,改華蓋殿為中極殿,謹身殿為建極殿,將大學士的朝位班次,列在六部尚書之前,地位大大提高。明代之內閣大學士雖無宰相之名,實有宰相之權。清代沿置,天聰年間,設內三院;順治年間改稱內閣。以大學士分兼殿、閣之銜。乾隆年間,規定三殿、三閣大學士之製。但因實權掌握在滿洲貴族手中,內閣職權低落,參預重要政務的人多由皇帝指定,不一定是內閣成員。軍機處成立後,實權集中到軍機處,內閣徒有虛名,僅成為傳達皇帝諭旨、公佈文告的機關。但名義上仍為清代最高級之官署。清末仿行君主立憲製,設責任內閣,以舊內閣與軍機處合併為最高國務機關。北洋軍閥時期改稱國務院,習慣上仍稱內閣,其成員稱閣.。。“它被西方人學習,形成了後來的內閣製和首相製。在中國明朝成化年間開始出現的內閣首輔,就是首相的雛形”“明朝內閣
  內閣是在永樂時期建立的。
  永樂雖有洪武一樣獨攬大權的野心和實力,但一次又一次的遠征讓他不能真正意義上地總攬政事(想象一下從京師到漠北運送文書的荒謬),於是一個幫助皇帝的“助手”機構——內閣就應運而生。
  內閣在最初的時候衹是秘書性質的機構,但很快到宣德時期權力開始上升(三楊輔政),雖有正統末年的反復,到成化、弘治之際,內閣在已經成為足以對抗皇權的文官政府代表。正德荒嬉好戰不亞於隋煬,卻因為有楊廷和等閣老撐着未成大亂,經過嘉靖、隆慶的發展,萬歷早期應該是內閣權力極盛的時期,張居正改革讓內閣成為政府運轉的中樞,他的實際上已經接近於現代首相的地位
  永樂實際上是明朝最後一個成功的專製皇帝,在永樂以後,專製者必誤國,分權者必振興。中晚明的歷史可以看出,衹要內閣中人才濟濟,皇帝再怎麽懶惰都無所謂(如隆慶);而內閣權力被虛化,被剝奪(如崇禎17年換52任內閣),那就是在勤政也是要亡國! 明朝時,即使皇帝不上朝理政,國傢機器也能依靠一班大臣和一整套政務流程維持正常運轉。滿清則與明朝不同,大臣們衹是奉命辦事,皇帝則往往是事必躬親,因此勤政成為大多數滿清皇帝的特點。 1402年,剛從自己的侄子手裏奪過皇位的明成祖,為了鞏固權力,做出兩個重大决定,一是把首都遷到自己的勢力範圍北京,二,成立內閣,這樣,一個國事咨詢機構正式建立了。
  過去,宰相擁有决策權、議政權和行政權,明成祖成立內閣以後,把原來宰相擁有的决策權牢牢把持在自己手中,議政權分給內閣,行政權分給六部。地方上分三司,分管司法、軍事、行政,直接對六部負責。
  在明成祖掌控之下,內閣與六部各司其職,國傢最高行政命令從紫禁城發出,通過全國1936處驛站,全長143700公裏的驛道,層層下發到帝國每一個角落。
  後來,明宣宗時期形成了更為完善的政務流程:全國大大小小的奏章,甚至老百姓給皇帝提出的建議,都由通政使司匯總,司禮監呈報皇帝過目,再交到內閣內閣負責草擬處理意見,再由司禮監把意見呈報皇上批準,最後由六科校對下發。
  內閣大臣的建議是寫在一張紙上,貼在奏章上面,這叫做“票擬”。而皇帝用紅字做批示,稱為“批紅”。按照規定,皇帝僅僅批寫幾本,大多數的“批紅”由司禮監的太監按照皇帝的意思代筆。以往,太監讀書識字是被嚴令禁止的。明宣宗不僅改了這個規矩,而且在他的鼓勵下,宮裏還成立了專門的太監學堂。後人猜測:明宣宗這一做法,其目的就是讓太監牽製內閣的權力。久而久之,一種奇怪的政治格局出現了。
  我們發現明朝內廷、外廷的機構完全對稱。外有內閣,內有司禮監,外有三法司,內有東廠、錦衣衛,外廷有派往地方的總督、巡撫,而內廷派往地方的也有鎮守太監、守備太監等等。這樣,內廷、外廷相互製約,才能確保皇帝的决策地位。但是,這也造成了內外兩大政治勢力的爭權奪利。
  紫禁城東部的這片建築在明代叫做文淵閣。明朝的內閣就設在這裏。在明朝萬歷年間,內閣首輔張居正讓這個紫禁城裏最不起眼的房子成為聲名顯赫的所在。在文淵閣辦公的內閣成為實際上的政務决策者。
  表面上,例行的政務流程似乎並沒有改變,但决策權卻出現了轉移。張居正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呢?
  首先,當時的萬歷皇帝還是個孩子,張居正身為皇帝的老師,很容易影響皇帝的决策。
  再者,萬歷的“批紅”是在司禮監馮保指導下完成,而馮保跟張居正關係密切。
  張居正把自己的意見授意他人,寫成奏章,再由自己“票擬”贊同。幼年皇帝的批紅自然毫無問題。
  就這樣,大臣的“奏章”,閣臣的“票擬”,皇帝的 “批紅”,由張居正一手操控,達到空前一致。他的新政也就毫無障礙地順利推進。 自明初以來,明朝的政務中心就在紫禁城這幾個地方轉換,權力的交替,左右着明朝的國運。宮闈重重之中、爭權奪權的陰謀時有發生。
  通過幾代皇帝的努力,明朝曾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政務體係,它在權力平衡方面.面堪稱完善. 
  至今人們稱呼各國處理國傢政務的最高行政機構,仍多按此習慣稱為內閣內閣一詞已成為政府首腦部門的代稱。內閣建立內閣官員的名稱如“某某殿大學士”、“某某閣大學士”等官名開始於唐朝。但唐朝的集賢殿“學士、直學士、侍讀學士、修撰官,掌刊緝經籍。凡圖書遺逸、賢才隱滯,則承旨以求之。謀慮可施於時,著述可行於世者,考其學術以聞。凡承旨撰集文章、校理經籍,月終則進課於內,歲終則考最於外。”其職責主要是編輯圖書、發現推薦文學賢才,不是掌握行政權的中央機構。宋朝設立的“殿閣大學士”名目繁多,如“觀文殿、端明殿、竜圖閣學士、天章閣學士、寶文閣學士、顯謨閣”等學士,但都是給做過宰相的人加上的榮譽銜,無實際職責。《宋史 職官志》記載:“觀文殿大學士學士之職,資望極峻,無吏守,無職掌,惟出入侍從備顧問而已。”“皇祐元年,詔:置觀文殿大學士,寵待舊相,今後須曾任宰相,乃得除授。”
  由上可見,唐宋時雖有“殿閣”和“殿閣大學士”之名,實際上都不是“內閣”。
  “內閣”機構的建立開始於明朝。
  明太祖為了進一步加強君主專製權力,先是於洪武十三年殺掉丞相鬍惟庸,皇帝自己直接管六部。他還下詔:“以後嗣君,其毋得議置丞相。臣下有奏請設立者,論以極刑!”但他的精力再旺盛,也管不了那麽多的國事,因此到了洪武“十五年,仿宋製,置華蓋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諸大學士, 禮部尚書邵質為華蓋,檢討吳伯宗為武英,翰林學士宋訥為文淵,典籍吳沉為東閣。 又置文華殿大學士, 徵耆儒鮑恂、餘詮、張長年等為之, 以輔導太子。秩皆正五品。”但這些殿閣大學士“特侍左右,備顧問而已”。而且品級很低,衹有五品,以免擅權。它衹能算是“內閣”機構的濫觴。
  “內閣”的真正建立是在明成祖的時候。明成祖即位後,命官品較低的翰林院編修、檢討等官於午門內的文淵閣當值,參與機務,始稱為“內閣”。“閣臣之預務自此始,然其時,入內閣者皆編、檢、講讀之官,不置官屬,不得專製諸司。諸司奏事,亦不得相關白。”仍然是皇帝的私人秘書。永樂中期以後職權漸重,兼管六部尚書,成為皇帝的最高幕僚和决策機構。到了明世宗嘉靖二十一年權臣嚴嵩任武英殿大學士後,專擅朝政二十餘年,內閣的權力已經完全與從前的宰相一樣了。
  清朝沿用明製,亦設內閣和大學士。但清初軍政大權掌握在滿洲貴族組成的議政王大臣會議之手,1732年雍正帝設立軍機處以後,實權又在軍機處,內閣徒有虛名,變成衹是傳達諭旨、公佈文告的機構。清末設立責任內閣,軍機處和內閣均廢。(民國初年的內閣性質不同,已不是明清內閣的繼承。)西方英文Cabinet的譯名。原意為“內室”或“密議室”。某些國傢最高國傢行政機關—中央政府的名稱。在內閣製的資本主義國傢,內閣是由議會中占多數席位的某個政黨單獨組成,或由議會中構成多數席位的幾個政黨聯合組成,由國傢元首任命。內閣最初始於英國,有英王的樞密院外交委員會演變而來,十七世紀英國資産階級革命後,在英王威廉三世時,樞密院與外交委員會已有內閣之稱。1717年以前,內閣會議習慣上由英王主持,1717年之後,當時英王喬治一世由於不懂英語而不再主持內閣會議,於是內閣會議改由一名大臣主持,這樣就産生了首相職務,並形成了英王不得參加內閣會議的慣例。這實際上是反映了英國資産階級在革命後對英王權力逐步限製和削弱。一般認為,正規的內閣製始於英國1721年成立的以羅伯特沃波爾(1676—1745)為首的內閣。但直到1900年,英國議會的佈告中纔第一次出現內閣一詞,1937年通過的《國王大臣法》,內閣這一名稱纔正式有了法律依據。以後,內閣這一形式,為許多資本主義國傢所采用,成為這些國傢的最高國傢行政機關。內閣首相(總理)就是政府首腦。一般來說,所有政府大臣(部長)都是內閣閣員。但在英國,內閣是政府的領導核心,通常由外交、財政、國防、內政以及大法官等主要政府大臣組成,並不包括所有的政府大臣。參加內閣的大臣稱為閣員大臣,其餘的政府大臣則稱為非閣員大臣。
  內閣在各種不同情況下﹐各國公衆也常賦予它們以不同的名稱﹐如英國首相在內閣會議前﹐與親信或有資望的閣員﹐討論重大方針政策﹐取得一致意見﹐以便嚮內閣會議提出。這種內閣中的“內閣”被稱為“內內閣”或“小內閣”。在沃爾波爾執政時期就已出現過這?quot;小內閣﹔1956年﹐英國首相R.A.艾登(1897~1977)為了應付蘇伊士運河事件﹐和財政大臣﹑外交大臣﹑海軍大臣也組織過這種“內內閣”。還有一種內閣﹐人們稱之為專傢內閣﹐又叫“人才內閣”。它由不代表黨派的專傢擔任部分閣員組成﹐往往是在資本主義國傢遇到政治﹑經濟危機﹐組織政黨內閣有睏難的時候﹐讓一些財政學家﹑經濟學家等參加內閣﹑擔任部長﹐企圖以此渡過危機。和這種情況相類似的還有“事務內閣”﹐它不是以政黨為基礎﹐而是以個人才能和地位等條件為基礎﹐由國傢元首指定人員組成。閣員包括無黨派人士﹑專傢﹐也包括不以黨派關係參加內閣的政黨成員。這也是資本主義國傢為應付政治和經濟危機﹐在組閣睏難時而采取的一種內閣形式。還有一種經常出現的名稱﹐叫“過渡內閣”﹐又稱“看守內閣”﹐這是資本主義國傢議會對內閣通過不信任案後﹑新內閣未産生前暫時維持日常工作的內閣
百科辭典
  Neige
  內閣
    明清設於內廷,專主票擬的中央政務機構;北洋政府時期的最高行政機關。
    明 明初,設中書省,置左右丞相,總理全國政事。洪武十三年(1380)初,明太祖為加強君主集權統治,廢中書省和丞相。九月,設春夏秋鼕四輔官,位在左右都督之下,尚書之上。每月分上中下三旬,由四輔官分別依次輪值,備皇帝顧問,就皇帝交辦之奏疏,提出意見,供皇帝裁决。當時內外奏疏和一切政務,直接由皇帝處理,遇大事大疑,皇帝同臣下一起“朝堂論政”,面奏取旨。故四輔官雖設,而其官不備,亦不關政本。十五年七月,廢除四輔官。九月,又仿宋製設華蓋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等大學士數人,官秩僅五品,為皇帝侍從顧問,無所掌印信,在翰林院履任支俸,此即內閣之濫觴。成祖即位,於當年(1402)八月和九月,特簡翰林院編修、檢討等官,入文淵閣當直,參預機密重務。因文淵閣地處內廷,閣臣又常侍皇帝於殿閣之下,故稱內閣。其時,專理詔册和製誥,不置官屬,不得專製諸司,諸司章奏亦不通過內閣,一切章疏批答皆出自皇帝。入閣諸臣謂之入閣辦事,後漸升至學士、大學士。洪熙時,內閣權力漸重,可以條對皇帝提出的議題,大學士加官至師、保及尚書、侍郎。自後,多以尚書、侍郎授殿閣大學士,六部也逐漸要稟受內閣奉旨而後施行。宣德和正統時,先後設東製□房和西誥□房,由中書官掌辦文書,是為內閣屬吏,閣製始備。皇帝批答內外所上奏疏,始命閣臣擬出意見,用小票墨書貼在各疏面上,謂之條旨或票擬。然後,由皇帝朱筆批出,謂之批紅。大事大疑仍命大臣面議,議定後再傳旨處理。英宗以幼齡即位,凡事令內閣議行,票擬遂成定例。內閣以有代言擬旨之責,漸成為協助皇帝决策的中央機構。內閣之職不同於前代之相,主票擬而不身出與事。明中葉後,大學士主持閣務者稱首輔,餘稱次輔、群輔,朝位班次皆列六卿之上。嘉靖至萬歷初,首輔獨專票擬,閣權至重,無宰相之名,而有宰相之實,六部不過奉行而已。明代著名大學士有楊士奇、張璁、夏言、嚴嵩、徐階、高拱、張居正等,其中尤以張居正事功最顯。正統以來,皇帝往往不親政事,閣票入內,例由司禮監承旨批復,故內閣之權多為宦官所製。隆慶、萬歷間,閣臣相構,時與司禮監相結,以為助力。天啓時,魏忠賢擅政,以內閣為羽翼,內外大權一歸宦寺。崇禎時,閣臣一概以占卜的方式選舉,謂之“枚卜”,以防臣下結黨,十七年中五十人入閣,君臣猜忌,無補於國。
     (李廣廉)
    清 清入關前,於後金天聰三年(1629)設文館於盛京,後於天聰十年改文館為內三院。入關後,於順治十五年(1658)仿明製,改內三院為內閣。置大學士滿、漢各二人,秩正一品。掌贊理機務,表率百僚。十八年復改內閣為內三院。康熙九年(1670)再改內三院為內閣,自此遂成定製。乾隆十三年(1748)定大學士以保和、文華、武英三殿及文淵、體仁、東閣三閣入銜。另設協辦大學士滿、漢各一人,與大學士同理閣務。設學士掌敷奏本章,傳宣詔令。又有侍讀學士掌收發本章,總稽翻譯。清代內閣的主要職掌是票擬本章,即京內外的題奏本章,均先由內閣草擬批復諭旨,經皇帝同意後,由批本處批紅,發六科抄出執行。另外,在康熙朝以前,內閣大學士、學士等還參與天下庶政的决策。
    為防止閣臣專權,清初設有議政王大臣,凡軍國政務,多不由閣臣票發,都交議政王大臣會議。康熙年間設南書房,選調詞臣優者入值,以撰擬諭旨並備顧問。雍正時又設立軍機處,以之承旨出政,這樣分散了內閣的權力,而皇帝則乾綱獨攬。尤其是雍正朝之後,清內閣名義上仍為“掌議天
英文解釋
  1. n.:  cabinet,  government,  ministry,  official family,  group of the most important government ministers, responsible for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and policy,  (government) cabinet
法文解釋
  1. n.  cabinet, ministère
  2. n.  cabinet / ministère
近義詞
政府, 國傢組織
相關詞
政治制度法律資本主義百科辭典人物政治傢軍人
日本首相日本明朝清朝清朝官製政府蘇聯蘇聯最高蘇维埃
百科大全西班牙大臣女性國防麻生日本內閣大臣華裔
奧巴馬鳩山更多結果...
包含詞
內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