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東路街道 : 中國高等院校 : 呼和浩特市區 [顯示全部] > 內蒙古工業大學
目錄
No. 1
  內蒙古工業大學投訴電話呼和浩特市旅遊投訴電話:0471-4606516
  內蒙古自治區旅遊投訴電話:0471—6282653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內蒙古工業大學前身是始建於1951年的綏遠省高級工業學校。1958年在清華大學等院校重點幫助下成立了內蒙古工學院。學校曾先後隸屬二機部、農機部和機械工業部,1983年劃歸內蒙古自治區,1993年更名為內蒙古工業大學。學校坐落在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是內蒙古自治區重點建設的高校之一。
  風雨滄桑半世紀,薪火相傳五十載,經過幾代人嘔心瀝血、努力奮鬥,如今,內蒙古工業大學已建設成為一所以工為主,工、理、文、管、經、法相結合的多科性大學。
  學校始終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人才培養為中心,以學科建設為竜頭,以深化改革為動力,以加快發展為第一要務,科學整合辦學資源,不斷優化學科配置,辦學效益明顯增強,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學校現設有17個院、部;開設有46個本科專業,38個高職(專科)專業;有5個自治區級重點學科,4個博士學位授予學科,49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10個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領域,19個在職人員以研究生畢業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學科,並具有工商管理碩士(mba)專業學位授予權和優秀本科生免試推薦攻讀碩士學位資格。形成了研究生、二學位、普通本科(含民族預科)、普通專科、高等職業教育、繼續教育等多層次協調發展的辦學格局。學校設有2個自治區級重點實驗室,2個自治區級生産力促進中心,自治區新能源試驗示範基地和內蒙製造資源計劃應用研究中心也設在我校;學校還是教育部批準設立的32個國傢級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之一。
  目前,各類在校學生2萬餘人。在學校5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有近5萬餘名學子從這裏走出校園,奮鬥在祖國各條戰綫上,他們以基礎紮實、作風樸實、勇於奉獻等特點受到社會各界的歡迎。他們以驕人的業績、傑出的貢獻為祖國母校贏得了榮譽。
  學校現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級專業技術人員近500人,50%以上的中青年教師獲得博士、碩士學位;50多人被授予國傢級、自治區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傢稱號或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貼;83人擔任省級以上專業學會、協會的理事長、秘書長和理事。學校還聘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在內的一批國內外知名學者擔任我校兼職教授。
  學校現有11個實驗中心、58個實驗室和29個科研院所,還有多個語音教室、多媒體教室等先進教學設施;學校1997年聯入中國教育與科研計算機網(cernet);全國外語水平考試呼和浩特中心、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內蒙古中心考點也設在我校。1萬多平方米的圖書館是自治區收藏和藉閱科技文獻的中心之一,也是首批開通專項咨詢服務的中國學術期刊文獻一級檢索站。學校出版有《內蒙古工業大學學報》(其"自然科學版"2004年3月已入選"中國科技核心期刊")、《高等教育研究》和《內蒙古工大報》等刊物。
  學校主動適應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需求,以內蒙古自治區優勢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為主導,與自治區優勢産業和重點企業的發展相結合,堅持走産學研相結合的道路,取得了一批具有重要理論和應用價值的科研成果,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學校重視加強與國內外交流與合作,與清華大學、天津大學等國內一批高校在學生培養、教師進修、學術交流、教學改革、科研協作等方面開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與美國、加拿大、日本、俄羅斯、蒙古、新加坡等國的多所高校建立了長期校際合作關係。2003年,學校成為內蒙古自治區惟一一所實施《1-2-1中美人才培養計劃》項目的高校。
  五十多個春秋,幾代人艱苦創業,鑄就了"民主、團结、勤奮、嚴謹、求實、進取"的校風,寫下了燦爛的育人篇章。瞻望前程,內工大萬千師生肩負人民的重托,同心同德、勵精圖治、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必將描繪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No. 2
  內蒙古工業大學坐落在祖國的北部邊疆——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是一所以工為主,工、理、文、經、管、法相結合的多科性教學型大學。學校以本科教育為主,研究生教育已具規模,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
  內蒙古工業大學前身是始建於1951年的綏遠省高級工業學校,1958年在清華大學、天津大學等高校的重點支持下成立了內蒙古工學院。學校曾隸屬於原機械工業部,1983年劃歸內蒙古自治區,1993年更名為內蒙古工業大學。在多年的辦學實踐中,學校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和國傢的教育方針,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任務,以學科建設為竜頭,以師資隊伍建設為關鍵,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加大教學投入,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經過五十多年的建設,學校已發展成為一所以工為主,工、理、文、經、管、法相結合的多科性教學型大學,形成了本科、碩士和博士完整的人才培養體係,整體辦學水平居自治區一流、在國內有一定影響。
  學校的學科專業結構以工為主,涵蓋工學、理學、文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六大學科門類。學校從1958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86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03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現有16個學院(部、中心),58個本科專業,4個博士授權二級學科,6個碩士授權一級學科,49個碩士授權二級學科,11個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領域,8個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授權學科,並具有工商管理碩士(MBA)專業學位授予權和推薦優秀本科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資格。形成了以本科教育為主,普通本科(含民族預科)、研究生、高職高專、繼續教育等多層次辦學格局。
  學校現有5個自治區級重點學科、2個自治區級生産力促進中心,自治區新能源試驗示範基地和內蒙古製造資源計劃應用研究中心也設在學校。學校還是教育部批準設立的32個國傢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之一(與內蒙古大學、內蒙古農業大學共建)。
  學校現有兩個校區(校本部、金川校區),總占地面積2485畝,教學行政用房面積30.38萬平方米。運動場館面積7.92萬平方米。學校現有2個自治區級重點實驗室、19個實驗教學中心。其中5個為自治區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實驗教學中心下設85個實驗室。校內有工程訓練中心(含電工電子實習)、新能源試驗示範基地等11個校內實習基地。校外在包頭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內蒙古第一機械製造(集團)有限公司、內蒙古北方重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等大中型企業建立了112個穩定的實習基地。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0180萬元。學校擁有全區收藏工程技術方面圖書文獻最為齊全的現代化圖書館,面積1.28萬平方米,館藏各類圖書總數(含電子圖書)192.2萬册(種)。1997年,學校聯入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校園網絡技術先進,運行良好,光纖網和8200多個信息點覆蓋教學、辦公和生活區。
  學校擁有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2162人,專任教師1318人。其中,教授101人,副教授292人;博士76人,碩士531人。博士生導師22人,碩士生導師256人,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6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傢28人,國傢和自治區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傢16人,自治區“新世紀321人才工程”一、二層次36人,自治區高等教育“111工程”一、二層次18人。有67人擔任省級以上專業學會或協會的理事長、秘書長。學校還聘請了一批國內外知名學者擔任我校兼職教授、導師,其中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20名。
  學校面嚮25個省(市、自治區)招生,生源以內蒙古自治區為主。全日製在校生18724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4641人、預科生523人、高職高專生2290人、碩士研究生911人、博士研究生37人、成人脫産生322人。50多年的辦學歷程中,學校為自治區、國傢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輸送了各類人才近6萬名。我校畢業生以基礎紮實、嚴謹勤奮、務實肯幹等特點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他們驕人的業績、傑出的貢獻為母校贏得了榮譽。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主席楊晶、包頭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林東魯、內蒙古北方重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樹清、中國華電集團公司總經理賀恭、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總公司副總經理焦開河、牛津大學首位華人教授崔占峰、中國科學院煤轉油首席科學家李永旺等都是校友中的傑出代表。近三年,我校畢業生平均就業率為90.24%,在全區高校中名列前茅。在2005年全區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評估中我校被評為優秀。
  學校始終堅持以教學工作為中心,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教學質量穩步提高。2001年以來,獲內蒙古自治區教學成果奬16項,其中一等奬4項;材料成型及控製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化學工程與工藝、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建築學、熱能與動力工程等6個專業被評為自治區級品牌專業;電工學、高等數學、大學物理、工程力學、機械製圖等14門課程被評為自治區級精品課程。在歷屆全國、全區“挑戰杯”競賽中,我校總成績均處在全區高校前列。在2002年“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該校學生獲金奬1項。2004年,我校1名學生獲中國大學生科技創新奬,是當時內蒙古自治區唯一獲奬者。近三年,本科生考取研究生比例約10%,部分專業考取研究生比例超過50%。
  2001—2005年,學校先後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700餘項。其中,國傢自然科學基金、國傢社會科學基金、國傢“863”計劃等國傢級項目57項,年均科研經費超過3000萬元;獲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奬22項,國傢專利20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3800餘篇,被SCI、EI、ISTP三大檢索係統收錄論文122篇。
  學校主動適應民族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求,以內蒙古自治區優勢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為主導,與自治區優勢産業和重點企業的發展相結合,堅持走“産學研”相結合的道路。學校加強與企業特別是大中型企業的合作,與內蒙古蒙西高新技術集團有限公司、內蒙古蘭太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包頭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簽訂了全面合作協議,成立了蘭太—工大科技創新中心。與包頭市合作建設稀土高新區材料科學與工程孵化中心。組建了內蒙古工大建築設計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發揮了服務社會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取得了一批有價值的科研成果,獲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學校出版有《內蒙古工業大學學報》(其中“自然科學版”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高等教育研究》和《內蒙古工大報》等報刊。
  以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養和文化素質為目標,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學校每年舉辦科技學術節、校園文化藝術節,開展各類學習競賽、社會實踐、學術報告和科技創新活動。成立於1996年的“夢之帆”大學生合唱團在全國、全區比賽中多次獲奬;2005年在全國第一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中,該校選送的群舞《頂碗舞》、獨舞《藝茹勒》均獲一等奬。濃郁的科技學術氛圍,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高雅的校園文化品味,熏陶和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工大人。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重視加強與國內外高校的交流與合作。與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高校在師資培養、學術交流、教學改革、科研協作等方面開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與美國、加拿大、德國、法國、波蘭、日本、俄羅斯、澳大利亞、蒙古等國傢的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際合作關係。
  內蒙古工業大學作為一所以工為主的地方多科性大學,肩負着為民族地區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推動地區經濟發展、促進社會和諧進步的歷史使命,受到了黨和國傢、自治區領導的重視。黨和國傢領導人李鵬、李嵐清、布赫、烏雲其木格,教育部領導朱開軒、周濟、周遠清,自治區黨委書記儲波等先後多次來校視察和指導工作,對學校改革、建設和發展的成就給予了充分的肯定。李鵬同志題詞“科教興電,為內蒙古能源基地培育人才”;李嵐清同志為我校題詞“深化教育改革,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教育資源,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烏雲其木格同志為我校題詞“明德精學,知行合一”。
  近年來,學校多次獲得國傢、自治區的表彰和奬勵,先後被授予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先進集體、思想政治工作優秀單位、精神文明先進單位、高校學生工作先進院校、人才工作先進單位、民族團结進步先進集體等稱號,被中組部、中宣部、教育部黨組評為全國“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高等學校”,學校9次被評為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先進單位。《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內蒙古日報》、中央電視臺等數十傢媒體多次報道了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建設和發展所取得的成績。
  人才培養 碩果纍纍
  內蒙古工業大學培養學歷教育人才5萬餘名,占全區高校畢業生的10%。其中,60%以上工作在自治區各廠礦企業。他們是“用的上,留的住”的神馬。
  上世紀60年代,電影《草原晨麯》使得包頭這座工業城市聞名遐邇,校機械製造專業畢業生林東魯就是《草原晨麯》中那些奮戰在包鋼的熱血青年之一。走過四十多個春秋,林東魯已成為年産值280億元的包鋼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全國勞動模範。內蒙古一機集團和北方重工業集團是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的特大型軍工企業,學校畢業生分別占兩企業接收畢業生數的8.5%。畢業生焦開河從一名普通的技術人員成長為一機集團總經理,現任兵器工業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在北重集團,領導班子成員中,有2/3是工大畢業生。在核工業二零二廠,工大畢業生占企業接收大學生總數的45%,該廠廠長兼黨委書記夏進祿是校75屆機械工藝與設備專業的畢業生。
  內蒙古蘭太集團地處茫茫戈壁的阿拉善盟,“天上沒有鳥,地上沒有草,風吹石頭跑”,該公司董事長、全國勞動模範王剛是學校管理學院畢業生,他務實進取,帶領全體員工,戰勝惡劣的生態環境,把公司從一個總資産不到1億元的中小企業發展成為總資産達24.5億元的自治區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大型????化工企業,為自治區的經濟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在鄂爾多斯市的伊化集團和億利資源集團等大型化工企業,學校畢業生不怕工作環境惡劣、生活條件艱苦,紮根西部,用心血和汗水譜寫了工大學子“熱愛內蒙古、建設內蒙古”的輝煌篇章。
  在中國乳都呼和浩特,工大數百名學子為伊利、蒙牛兩大乳業集團的迅速崛起貢獻了自己的聰明才智。在享譽中外的鄂爾多斯羊絨集團,學校紡織工程、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的畢業生占集團招收大學畢業生總數的10%。十幾年來,他們與企業共同發展、成長,成為企業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
  2003年至2006年學校畢業生就業率每年保持在90%以上,始終在自治區高校中名列前茅,工大畢業生以專業基礎紮實、工作踏實、吃苦耐勞等優秀品質受到用人單位的廣泛贊譽。自治區副主席趙雙連說:“長期以來,內蒙古工業大學始終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切實履行人才培養、科學研究與社會服務的職能,圍繞地方經濟建設,培養了5萬餘名各類人才,為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工業化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
近義詞
內蒙古工業大學社區
相關詞
大學烏海學院化工學院教育高校學院話劇團學生社團
包含詞
內蒙古工業大學外國語學院內蒙古工業大學理學院
內蒙古工業大學國際商學院內蒙古工業大學電力學院
內蒙古工業大學機械學院內蒙古工業大學社區
內蒙古工業大學烏海學院內蒙古工業大學化工學院
內蒙古工業大學管理學院內蒙古工業大學工程技術專修學院
內蒙古工業大學信息工程學院內蒙古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內蒙古工業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內蒙古工業大學建築工程學院
內蒙古工業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內蒙古工業大學輕工與紡織學院
內蒙古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內蒙古工業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內蒙古工業大學職業技術學院內蒙古工業大學本科學生學籍管理規定實施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