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內蒙古醫學院投訴電話 呼和浩特市旅遊投訴電話:0471-4606516
內蒙古自治區旅遊投訴電話:0471—6282653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內蒙古醫學院座落在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塞外歷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市中心地帶,交通便利,環境優越,是
一所多學科、多專業、多層次的綜合性高等醫藥學府。
內蒙古醫學院創建於1956年,是新中國在少數民族地區最早建立的第一所高等醫藥院校,當時隸屬國傢衛生部,
後劃歸內蒙古自治區管理。建院初期,原北京醫科大學、中國醫科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等著名高校的一批專傢、
教授支邊來內蒙古醫學院工作,為學院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改革開放以來,在黨的基本路綫.教育方針和民族政策的指引下,學院得到了快速發展和長足進步,形成了“嚴
謹、求實、團结、奮進”的良好校風,教學質量和學術水平不斷提高,成為內蒙古自治區醫學教育的竜頭,發揮着
示範、輻射和帶動作用。如今,學院設有基礎醫學部、臨床醫學部、中蒙醫學係、藥學係、護理學係、馬列主義教
研部、體育教學部、研究生部、成人繼續教育學院等9個教學單位,還附設2所成人教育分院和1所衛生技術學校,開
設臨床醫學、中醫學、藥學、護理學、麻醉學、口腔學、影像學等11個專業。
內蒙古自治區心血管研究所和骨科研究所設在內蒙古醫學院。學院還設有藥物研究和眼科等9個研究室。擁有
3個自治區重點學科和2個自治區重點實驗室。學院19個學科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
學院建有化學實驗教學中心、電鏡中心、計算機網絡中心、動物實驗中心及多媒體教室、語音教室等現代化教
學科研設施。圖書館藏書達34萬餘册,是全國醫學文獻資源共享網絡省級中心館。擁有技術力量雄厚、設備先進的
2所直屬、2所非直屬附屬醫院和15所教學醫院。
學院具有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在教職工中,有正高級45名,副高級162名,主任醫師51名,副
主任醫師148名;碩士生導師125名,博士生副導師2名。有16人被評為國傢和自治區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傢,
5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學院積極擴大對外交流,與日本、美國、英國、德國、荷蘭、加拿大、蒙古國等10多個國傢的部分醫學院校和
科研單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開展了多領域、多層次的學術交流與合作。聘請國外名譽教授27名。
學院現有本科生3000餘名,研究生200餘名,各級各類在校生5000餘名,形成了以培養本科生為主,同時培養
研究生、專科生、留學生的多層次、多形式的辦學格局。
學院黨委對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高度重視,對精神文明建設常抓不懈。學院在自治區高校中率先進入自治區級
“文明學校”行列,2001年又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直屬高校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學校”,受到自治區黨
委和政府的表彰。
目前,學院廣大教職工在院黨委的領導下,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努力實踐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重要
思想,同心同德,銳意改革,抓住機遇,開拓進取,為培養適應新世紀需要的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醫藥學人才,
為實現學院新的騰飛而不懈追求,努力奮鬥。 |
|
附屬醫院
內蒙古醫學院坐落在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成立於1956年。
內蒙古醫學院作為國傢第一個五年計劃確定的156個重點建設項目之一,由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第一書記、人民委員會主席烏蘭夫同志主持選定校址,1956年興建,當年建成並招生,是新中國在少數民族地區最早建立的高等醫學院校之一,當時隸屬於國傢衛生部,1958年劃歸內蒙古自治區管理。經過5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內蒙古醫學院為國傢培養各級各類人才2萬餘名,為自治區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科技創新、民族繁榮做出了重要貢獻,已成為一所具有鮮明辦學特色的地方高等醫藥院校。
學校現有主校區、東校區兩個校區,占地107.0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2.03萬平方米,教學行政用房面積17.24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5744.42萬元,各類圖書文獻105.68萬册(種)。
目前,學校設有基礎醫學院、臨床醫學部、中醫學院、蒙醫藥學院、藥學院、護理學院、公共衛生管理學院、公共教育學院、醫藥應用技術學院、研究生學院、圖書館等11個教學單位,有5所附屬醫院(3所為直屬附屬醫院,2所為非直屬附屬醫院)。學校現有21個本科專業,其中臨床醫學、中醫學、蒙醫學、藥學、中藥學等5個專業為自治區品牌專業。學校從1956年建校時即開始招收本科生,現有全日製在校生10315人。其中普通本科生5776人、預科生38人、碩士研究生707人、留學生82人。本科各專業面嚮國內23個省(市、自治區)招生。
學校自1978年開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獲得碩士學位授權資格,現有21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具有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的授權資格,2003年獲準成為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培養試辦單位。現有6個自治區臨床醫學領先學科、4個自治區臨床醫學重點學科、1個自治區重點實驗室、5個自治區衛生係統基礎醫學和預防醫學重點實驗室、3個自治區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自治區蒙醫藥研究院、心血管研究所、骨科研究所、GLP實驗室和內蒙古蒙醫藥博物館設在內蒙古醫學院。目前,學校與北京中醫藥大學和首都醫科大學聯合培養蒙醫學、中西醫結合、影像醫學與核醫學、外科學和細胞生物學5個專業的博士研究生。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760人。其中,博士42人,碩士403人;碩士及以上學位人員占58.55%。全校師資總數為730人。其中,教授82人,副教授146人;副高以上職稱人員占31.23%。學校有兼職博士生導師5人,碩士生導師37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傢57人,國傢和自治區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傢23人,國傢“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1人,自治區“新世紀321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14人,自治區高等教育“111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10人。聘請國內外名譽教授48名。
2004年以來,學校先後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379項( 其中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2項 ),獲科研經費3000多萬元,獲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奬27項。經自治區衛生廳批準,28項衛生科技成果在全區推廣。全校獲省部級以上教學成果奬22項。
學校主辦的《疾病監測與控製》是中華預防醫學會係列雜志,出版的《內蒙古醫學院學報》被教育部科學技術司評為“中國高校特色科技期刊”,被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確定為“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
2003年以來,3所直屬附屬醫院共投資6億多元,完成10萬多平方米的病房大樓、門診大樓等基礎設施建設。學校在區內外有24所臨床教學醫院,其它專業的31個實踐教學基地分佈在製藥企業、藥檢所、疾病預防控製中心及科研院所。
學校一貫堅持開放辦學,重視與國內外高校的交流與合作。學校與北京大學、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首都醫科大學等高等院校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係;與日本、美國、英國、澳大利亞、俄羅斯、蒙古等國傢和地區的多所醫藥院校或科研單位開展了多層次、多領域的學術交流與合作。
內蒙古醫學院作為一所地方高等醫藥院校,在黨的領導下,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辦學旗幟,肩負着為民族地區培養應用型醫藥衛生高級專門人才,開展醫藥科學研究,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崇高使命,得到了黨和國傢及自治區領導的重視和關懷。領導們給學校的題詞寄托了他們對學校的殷切希望,劉雲山同志題詞“培育白衣天使,服務各族百姓”;布赫同志題詞“發展醫學教育事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烏雲其木格同志題詞“育人育醫銜遠志,學中學西扶蒼生”;連輯同志題詞“艱苦耕耘五十載,勵精圖治譜新篇”。近年來,黨和國傢領導人布赫、烏雲其木格,教育部領導周遠清,自治區領導楊晶、巴特爾、烏蘭、連輯等先後多次來校視察和指導工作,對學校的改革、建設和發展成就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
|
|
|
內蒙古醫學院附院 | 內蒙古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 內蒙古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 | 內蒙古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 | 內蒙古醫學院二附院 | 內蒙古醫學院圖書館 | 內蒙古醫學院中醫學院 | 內蒙古醫學院附屬醫院 | 內蒙古醫學院附屬人民醫院 | 內蒙古醫學院第二附屬院 | 內蒙古醫學院中蒙醫院附屬中蒙醫院住院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