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雍正 > 內大臣
目錄
No. 1
  清製,選滿洲鑲黃﹑正黃﹑正白三旗子弟作為皇帝侍衛,以勳戚大臣統之,稱為領侍衛內大臣,共六人,鑲黃﹑正黃﹑正白三旗各二人。其次稱內大臣,亦六人,掌先後宸禦,左右翊衛,出入扈從。參閱《清通典.職官九》﹑清王士秅《池北偶談.談故二.內大臣》。
唐後期置樞密使,以宦官任之,掌承受表奏;又用宦官任護軍中尉,統領神策軍,防守京師 Home to the late Tang senator to any of the eunuchs, palm to bear the table playing; also used eunuchs any Hujun Lieutenant, commanding Shence Jun, defensive Capital
  唐 後期置樞密使,以宦官任之,掌承受表奏;又用宦官任護軍中尉,統領神策軍,防守京師。樞密使和護軍中尉稱為“內大臣”。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故二·內大臣》:“按 唐 製,兩樞密使、左右中尉稱內大臣。”
No. 3
  內大臣 (令外官) (Nai-dai-jin) ないだいじん
  官階:從二位
  內大臣乃令外官,俗稱「內府」,中國唐代的內丞相的化稱。僅次於左右大臣,負責參與政務,協助左右大臣。初代內大臣由藤原鎌足於天智朝擔任,但仍未成為定官,到了一條天皇永延三年(989)成為常置官,由藤原道隆擔任,戰國時代時德川傢康曾一度擔任內大臣,到了明治時代仍然設置,直到美占時代纔正式廢除。
  德川傢康敘任該職時,被稱為“江戶內府殿”,織田信雄、豐臣秀賴也曾敘任該職。
  清官名
  見“領侍衛內大臣”。清代制度,設“侍衛處”,《清史稿·職官志》說:“侍衛處設領侍衛內大臣,正一品;內大臣,從一品,各六人”。另有散秩大臣若幹人。掌管統率侍衛親軍,衛護皇帝,地位頗為尊崇,以八旗中鑲黃、正黃、正白(稱上三旗)旗中選拔侍衛(侍衛分四等,另有藍翎侍衛等),由內大臣統率。
包含詞
宮內大臣宮內大臣劇團領侍衛內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