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脊椎動物骨骼的骨與軟骨之間的接合處 膝關節 舊時指暗中說人情、行賄勾通官吏的事 關節 不到,有閻羅包老。——《宋史·包拯傳》 打通關節 骨頭互相連接的地方。《素問·六元正紀大論》:“關節 不利屈伸。” 宋 葉適 《戴少望書》:“道引關節 ,屏閑思慮。” 韓北屏 《非洲夜會·不巧的巧遇》:“那個傢夥得意了,把手指關節 弄得咯咯作響。” 關鍵;重要環節。 唐 韓愈 《殿中侍御史李君墓志銘》:“其説汪洋奧美,關節 開解,萬端千緒,參錯重出。” 明 鬍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丹鉛新錄四·銑鋧》:“必多讀史傳,則此等事自能燭照源流,洞見真妄,迺學問中一大關節 ,不可不知。” 清 許秋垞 《聞見異辭·文引孫行者》:“一士子應鄉試,主考係世交,往討關節 ,雖不卻,但雲破題內須嵌‘孫行者’,方可中式。” 魏巍 《東方》第三部第三章:“ 周僕 在幾個關節 問題上作了發揮。” 指暗中行賄勾通官吏的事。 唐 蘇鶚 《杜陽雜編》捲上:“ 瑤英 善為巧媚, 載 惑之,怠於塵務,而 瑤英 之父曰 宗本 ,兄曰 從義 ,與 趙娟 遞相出入,以構賄賂,號為關節 。”《水滸傳》第六二回:“ 蔡福 、 蔡慶 兩箇商議定了,暗地裏把金子買上告下,關節 已定。” 郭沫若 《蔡文姬》第四幕:“ 曹操 :哼,這豈不是暗通關節 嗎?”參閱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事始二》。 暗號。 元 高文秀 《黑旋風》第二折:“那婦人呵,他唱一句為關節 ,那喬纔呵,他應一句到來也。” 明 葉憲祖 《易水寒》第四折:“我想 燕 人不曉 秦 聲,不免即在琴聲之內,暗送一個關節 ,我王可以脫身也!” 囑咐。 機謀;計謀。 元 關漢卿 《望江亭》第三折:“你為公事來到這些,不知你怎生做兀的關節 ?” 元 無名氏 《漁樵記》第四折:“明明的這關節 有何難見,險些把一傢兒恩多成怨。” 指談話中故意停頓不說使人懸念的關子。 趙樹理 《三裏灣·有沒有面》:“他賣了這麽個關節 ,大傢自然要追問。”川劇《譚記兒》第四場:“大人,你又何必賣關節 。” ①骨頭互相連接的地方。根據構造可分為三種,不動的如頭骨的各關節 ,稍動的如椎骨的關節 ,活動的如四肢的關節 。
②起關鍵性作用的環節:這是問題~的所在丨認真分析,找出~。
③指暗中行賄勾通官府或官員的事:打~丨暗通~。 骨與骨之間連續稱為關節 ,能活動的叫“活動關節 ”,不能活動的叫“不動關節 ”。這裏所說的關節 是指活動關節 ,如四肢的育、肘、指、髖、膝等關節 。
關節 由關節 囊、關節 面和關節 腔構成。關節 囊包圍在關節 外面,關節 內的光滑骨百稱為關節 面,關節 內的空腔部分為關節 腔。正常時,關節 腔內有少量液體,以減少關節 運動時磨擦。關節 有病時,可使關節 腔內液體增多,形成關節 積液和腫大。
關節 周圍有許多肌肉附着,當肌肉收縮時,可作伸、屈、外層、內收以及環轉等運動。
關節
出《靈樞·官針》:“病水腫不能通關節 者”。中醫學對關節 一詞之用有兩種不同含義。其一為解剖部位名,即骨與骨相接之處,有屈麯伸展並旋轉活動功能者,稱為關節 。如肩關節 、肘關節 、髖關節 、指(趾)關節 等等,另有不能屈伸旋轉活動者則為不動關節 ,如腰骶關節 ,骶尾關節 等。其二則係瘡瘍癰疽病勢發展之時日順序之名詞。《外科正宗》捲一稱:“關節 在於斯時變生出於此候”之註文中曰:“關節 者,陽瘡以十四日為關,陰瘡二十一日為節,此時務要出膿,勢定不可過攘,但膿出方自腐脫,腐脫方自肌生,肌生方自收斂,收斂方自瘡平,此為瘡之關節 ,亦由次序來也。如期不得膿者,後即便有變生,為一關順,後必多順,一關逆,後必多逆,以此觀之,不可不察也。”兩種含義截然不同,不可不辨也。
關節 的基本結構:儘管人體的關節 有多種多樣,但其基本結構不外有關節 面、關節 囊和關節 腔。
1、 關節 面:各骨相互接觸處的光滑面叫關節 面。關節 面為一層軟骨復蓋稱關節 軟骨。
2、 關節 囊:由結締組織組成,它附着於關節 面周圍的央面上。
3、 關節 腔:就是關節 軟骨和關節 囊間所密閉的窄隙。
軀幹骨:包括脊柱骨、肋骨和胸骨。這些骨互相連接構成脊柱和胸廓。
1、 脊柱
脊柱由二十四塊椎骨(其中頸椎七塊,胸椎十二塊,腰椎五塊)一塊骶骨和一塊尾骨相迭而成。
2、 胸廓
中胸椎、肋骨、肋軟骨和胸骨組成。
肋骨:共十對,左右對稱,肋骨前端藉肋軟骨與胸骨連結過程胸肋椎關節 ,第八至第十肋的前端不接胸骨,各與上位的肋軟骨連結形成肋弓。第十一、十二肋骨的前端不與上位肋軟骨相連,稱為浮肋。
胸骨:居胸前正中部。
上肢骨:包括鎖骨,肩胛骨,上臂和肱骨,前臂和尺骨及橈骨和手的八塊腕骨,五個掌骨和十四節指骨。
腕骨可分為兩排:近側排由拇指側嚮小指側,有舟骨、月骨、三角骨和豆骨;遠側排依次為大多交骨、小多角骨、頭狀骨和鈎骨。掌骨由拇指嚮小指依次稱第一、二、三、四、五掌骨。指骨除拇指為兩節,其餘各節為三節,共計十四節。指骨由身體近端到遠端,分別稱第一(近),第二(中)和第三(遠)指節。
肩關節
由於關節 囊包圍肱骨頭和肩胛骨的關節 盂而成。因肱骨頭的關節 面大,呈半球形,肩胛骨關節 盂小而且淺,加上關節 囊鬆而薄,所以,肩關節 活動靈活,是全身易脫位的關節 之一。
肘關節
是一個復關節 ,由三個關節 共居同一關節 囊而成。
(1) 肱尺關節 :是肘關節 的主關節 ,有肱骨滑車與尺骨滑車切跡構成。可展伸140度。
(2) 肱橈關節 :由肱骨小頭和橈骨的關節 凹構成。衹能作麯伸和迴旋運動。
(3) 橈尺近側關節 :由橈骨環狀關節 面與骨上端的橈切跡構成。
伸肱時,前臂與上臂不在一條直綫上,前臂與上臂之間形成一開嚮外側的角度,這個角叫提攜角(男性約為165度,女性約135度)。
橈腕關節
由橈骨的腕關節 面與舟、月和三角骨構成,可做麯伸、內收、外展和環轉運動。橈腕關節 與腕間關節 共活動的範圍是:屈最大,約90度,伸45度,內收40度,外展20度,環轉度極小。
腕掌關節
有下排腕骨與掌骨構成。除拇指腕掌、小拇指掌關節 能做屈伸、收展、對掌及環轉(僅拇指腕掌關節 有)等運動外,餘三個腕掌關節 基本不動。
髖關節
由髖臼和股骨頭組成。由於髖臼較深能容納股骨頭的2/3,而且髖關節 囊及周圍的肌肉又比較強厚,因此,穩固性比肩關節 大。髖關節 脫位也僅次於肘關節 和肩關節 。
膝關節
由股骨下端的關節 面,脛骨上端的關節 面和髕骨關節 面構成。滑膜腔被兩條交叉韌帶分割。前、後兩條交叉韌帶尚有防止脛骨前、後移位的作用。膝關節 內有月牙狀的關節 盤,叫半月飯,其內側大,外側小。當膝關節 半屈於內旋或外旋位時,突然的強力伸膝運動,可使半月板損傷。膝關節 囊堅韌,關節 囊的前壁有髕骨和髕韌帶;兩側有脛、腓側副韌帶;後放有斜韌帶加強。
踝關節
由脛骨下端及內踝、腓骨外踝與距骨構成,屬於滑車關節 。踝關節 負重最大,關節 面較小,但踝關節 囊有韌帶加強,內側韌帶從內側將內踝、足舟骨、距骨和跟骨。因踝關節 周圍韌帶強而有力,以致在踝扭傷時,即使內外踝發生了骨折,韌帶尚未受損。 出《靈樞·官針》:“病水腫不能通關節 者”。中醫學對關節 一詞之用有兩種不同含義。其一為解剖部位名,即骨與骨相接之處,有屈麯伸展並旋轉活動功能者,稱為關節 。如肩關節 、肘關節 、髖關節 、指(趾)關節 等等,另有不能屈伸旋轉活動者則為不動關節 ,如腰骶關節 ,骶尾關節 等。其二則係瘡瘍癰疽病勢發展之時日順序之名詞。《外科正宗》捲一稱:“關節 在於斯時變生出於此候”之註文中曰:“關節 者,陽瘡以十四日為關,陰瘡二十一日為節,此時務要出膿,勢定不可過攘,但膿出方自腐脫,腐脫方自肌生,肌生方自收斂,收斂方自瘡平,此為瘡之關節 ,亦由次序來也。如期不得膿者,後即便有變生,為一關順,後必多順,一關逆,後必多逆,以此觀之,不可不察也。”兩種含義截然不同,不可不辨也。 關節的基本結構: The basic structure of the joint: 儘管人體的關節 有多種多樣,但其基本結構不外有關節 面、關節 囊和關節 腔。
1、 關節 面:各骨相互接觸處的光滑面叫關節 面。關節 面為一層軟骨復蓋稱關節 軟骨。
2、 關節 囊:由結締組織組成,它附着於關節 面周圍的央面上。
3、 關節 腔:就是關節 軟骨和關節 囊間所密閉的窄隙。 包括脊柱骨、肋骨和胸骨。這些骨互相連接構成脊柱和胸廓。
1、 脊柱
脊柱由二十四塊椎骨(其中頸椎七塊,胸椎十二塊,腰椎五塊)一塊骶骨和一塊尾骨相迭而成。
2、 胸廓
中胸椎、肋骨、肋軟骨和胸骨組成。 共十對,左右對稱,肋骨前端藉肋軟骨與胸骨連結過程胸肋椎關節 ,第八至第十肋的前端不接胸骨,各與上位的肋軟骨連結形成肋弓。第十一、十二肋骨的前端不與上位肋軟骨相連,稱為浮肋。 居胸前正中部。
上肢骨:包括鎖骨,肩胛骨,上臂和肱骨,前臂和尺骨及橈骨和手的八塊腕骨,五個掌骨和十四節指骨。
腕骨可分為兩排:近側排由拇指側嚮小指側,有舟骨、月骨、三角骨和豆骨;遠側排依次為大多交骨、小多角骨、頭狀骨和鈎骨。掌骨由拇指嚮小指依次稱第一、二、三、四、五掌骨。指骨除拇指為兩節,其餘各節為三節,共計十四節。指骨由身體近端到遠端,分別稱第一(近),第二(中)和第三(遠)指節。 由於關節 囊包圍肱骨頭和肩胛骨的關節 盂而成。因肱骨頭的關節 面大,呈半球形,肩胛骨關節 盂小而且淺,加上關節 囊鬆而薄,所以,肩關節 活動靈活,是全身易脫位的關節 之一。 是一個復關節 ,由三個關節 共居同一關節 囊而成。
(1) 肱尺關節 :是肘關節 的主關節 ,有肱骨滑車與尺骨滑車切跡構成。可展伸140度。
(2) 肱橈關節 :由肱骨小頭和橈骨的關節 凹構成。衹能作麯伸和迴旋運動。
(3) 橈尺近側關節 :由橈骨環狀關節 面與骨上端的橈切跡構成。
伸肱時,前臂與上臂不在一條直綫上,前臂與上臂之間形成一開嚮外側的角度,這個角叫提攜角(男性約為165度,女性約135度)。 由橈骨的腕關節 面與舟、月和三角骨構成,可做麯伸、內收、外展和環轉運動。橈腕關節 與腕間關節 共活動的範圍是:屈最大,約90度,伸45度,內收40度,外展20度,環轉度極小。 腕掌關節 Carpometacarpal joint 有下排腕骨與掌骨構成。除拇指腕掌、小拇指掌關節 能做屈伸、收展、對掌及環轉(僅拇指腕掌關節 有)等運動外,餘三個腕掌關節 基本不動。 由髖臼和股骨頭組成。由於髖臼較深能容納股骨頭的2/3,而且髖關節 囊及周圍的肌肉又比較強厚,因此,穩固性比肩關節 大。髖關節 脫位也僅次於肘關節 和肩關節 。 由股骨下端的關節 面,脛骨上端的關節 面和髕骨關節 面構成。滑膜腔被兩條交叉韌帶分割。前、後兩條交叉韌帶尚有防止脛骨前、後移位的作用。膝關節 內有月牙狀的關節 盤,叫半月飯,其內側大,外側小。當膝關節 半屈於內旋或外旋位時,突然的強力伸膝運動,可使半月板損傷。膝關節 囊堅韌,關節 囊的前壁有髕骨和髕韌帶;兩側有脛、腓側副韌帶;後放有斜韌帶加強。 由脛骨下端及內踝、腓骨外踝與距骨構成,屬於滑車關節 。踝關節 負重最大,關節 面較小,但踝關節 囊有韌帶加強,內側韌帶從內側將內踝、足舟骨、距骨和跟骨。因踝關節 周圍韌帶強而有力,以致在踝扭傷時,即使內外踝發生了骨折,韌帶尚未受損。
由於細菌或病毒等致病因子和自身抗體的作用使關節 的各部分,如滑膜、軟骨或軟骨下骨發生滲出,中性細胞和淋巴細胞浸潤,以及細胞因子活動等炎癥性反應,稱為關節 炎。一般,按病因和臨床表現,關節 炎可分以下幾類:1)感染性關節 炎 2)原因不明的多發性關節 炎 3)代謝內分泌病 4)退行性關節 病 5)關節 創傷 6)神經性關節 病 7)過敏性關節 病 8)出血性疾病 9)腫瘤和腫瘤樣病變.
關節 趣聞:人的一生中,手指關節 平均需要彎麯2500萬次。 關節的分類 Joint classification 按解剖學講,關節 分為四類,1,髁狀關節 2,滑動關節 3,樞軸關節 4,鞍形關節 。 guanjie
關節
joint
是骨與骨間的一種連結結構,又稱間接骨連結。相關節 的骨面之間,既相互連結,又保持一定的縫隙,便可形成關節 。關節 面 (構成關節 的相對骨面)、關節 囊(包在關節 面周圍的結締組織及滑膜囊袋)和關節 腔(關節 囊內,關節 面之間的窄隙)等是組成關節 的三個基本結構。此外,一些關節 還有韌帶、關節 盤、半月板和滑囊等輔助結構。
: Jt. Joint n.: knuckle, structure in the body of an animal by which bones are fitted together, arthron, articulus, articulatio, say in secret, article, junctura, joint, hasp, articulation, arthrosis, arthrogram, link adj.: supple pref.: arthro- n. jointure, articulation n. jointure / articulation 用關節 關節炎 指關節 關節鏡 踝關節 關節痛 膝關節 關節腔 關節病 用關節 走關節 賣關節 買關節 動關節 關節窩 關節石 關節學 關節的 跗關節 關節板 關節覺 關節翳 假關節 腕關節 蹄關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