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關林聯繫方式地址:洛陽關林北依隨唐故城。
郵編:471000關林投訴電話洛陽旅遊投訴電話:0379-64310882
河南省旅遊投訴電話:0371—6550677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關林景區榮譽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國傢4a級旅遊風景區關林門票價格20元關林節慶活動牡丹花會4月15日至5月8日
牡丹是洛陽的市花,洛陽歷來都有舉辦牡丹花會的習俗。花會的主要場所有市內的王城公園、西苑公園、牡丹公園等。洛陽種植牡丹的歷史可以上溯到唐代,到了宋代,洛陽牡丹已經有了90多個品種。為了讓天下百姓都能一睹號稱“國色天香”的洛陽牡丹的風采,當時的洛陽太守組織了“萬花會”。花會期間,人頭攢動,滿城皆花。1982年9月,洛陽市人大常委會决定以牡丹花為市花,並確定每年牡丹盛開的4月15日至5月8日舉辦“牡丹花會”,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鮮花資源,既可以豐富群衆的業餘生活,又能加強洛陽與中外的經濟技術文化交流,可謂一舉兩得。關林開放時間8:00-17:00關林最佳旅遊時間4月也是不錯的選擇,雖然天氣有些乾燥,但可以欣賞無數牡丹爭芳鬥豔的奇麗景象。關林特別提醒洛陽寬寬的街道、交錯的水係、樸實的民風。洛陽玩交通很方便,公交車可以搭載你到任何你想去的地方,交通係統極為發達。而且你還可以選擇打的或打摩的,都不貴。
一般來說,每到洛陽牡丹花開的時候,城裏的酒店住宿價格飛漲,普通三星級酒店的價格也漲到四百元以上,並且還可能會是人滿為患;而景點門票、航班票價、旅遊車票的價格也相應水漲船高。因此,在牡丹節時期來到洛陽,雖然可以觀賞到雍榮華貴的牡丹花,但也要註意自己的荷包是否承受得了。關林美食洛陽的飲食歷史悠久,品種繁多。既有出自宮廷、有“金枝玉葉”之稱的洛陽燕菜,也有在民間廣受歡迎的鯉魚躍竜門,既有歷史長達1900多年的長壽魚,也有近年纔興起的張記燒雞。洛陽人喜愛喝湯,洛陽飲食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湯水多,各色各樣的湯成為洛陽街頭最平常的風味小吃,如不翻湯、鬍辣湯、牛肉湯等。
洛陽的餐飲中,最具特色的當屬洛陽水席。從菜餚搭配,到上菜次序,都有特殊而嚴格的規定。人們在大飽口福的同時,也大飽了眼福。
洛陽燕菜
是洛陽獨具風格的風味菜。相傳,武則天居洛陽時,東關一塊菜地裏,長出一個幾十斤的大蘿蔔,菜農認為是神奇之物,獻給女皇武則天,禦廚師把它切成絲、拌粉清蒸,配以鮮味湯汁,女皇吃後,其味異常鮮美,大有燕窩風味,贊不絶口,賜名"燕菜"。後傳入民間,日久天長,大傢都叫做"洛陽燕菜",流傳至今。1973年10月,周恩來總理陪加拿大總理特魯多來洛陽參觀,著名廚師王長生、李大雄精心製作燕菜,招待二位總理。總理一連要了兩道,食後同聲稱贊。因菜中雕有牡丹花,故周總理風趣地稱為"牡丹燕菜"。從此,洛陽的"牡丹燕菜"譽滿中外。
鯉魚躍竜門
鯉魚為黃河名魚,自古就有"洛鯉伊魴,貴似牛羊"之說。肉嫩味美,營養豐富,聞名中外。鯉魚跳竜門,造型優美,寓意吉祥。衹見烹製好的鯉魚,昂首盤中,栩栩如生,仿佛欲躍而起。加之有青山襯托、狀如門闕,頗富山野情趣。食之味美無窮。
清蒸魴魚
魴魚産於伊水,故有"伊魴"之說。以其製作簡單,香淡味純而聞名。漢唐時期常以此魚招待貴賓。相傳,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和"九老會"的詩人們,在飲酒賦詩時,常食此魚。
長壽魚
是具有藥用價值的一道菜。其特點是味鮮,甜鹹酸三味俱全,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相傳,東漢光武帝劉秀一年春天外出遊獵,過邙山,來到黃河之濱。故地重遊,神氣清爽。突然一條赤色鯉魚,躍出水面,在陽光下,金光耀眼。劉秀大喜,遂命人捉回宮去,禦廚別出新裁,與枸杞子同燒,名曰長壽魚。劉秀食後,頓覺精神倍加,疲倦消失,常食之,身體卻健康起來。爾後,傳入民間,成為洛陽的一道名菜。關林住宿如果您到洛陽旅遊,不必擔心找不到住宿的地方。洛陽擁有的為數衆多的四星級、三星級、二星級賓館,能夠滿足不同消費層次的客人,如以洛陽新友誼大酒店為代表的一批中檔酒店舒適安全、價格合理,這些賓館以其現代化的設施和周到的服務帶給遊客賓至如歸的感覺關林購物洛陽的購物環境相當不錯。各大商場不僅為遊客提供琳琅滿目的世界名牌、國貨精品、傢電、時裝、金銀珠寶等各類商品,而且,各種娛樂、食宿設施也應有盡有。在遊覽景點之餘,還可盡情享受購物的樂趣。疲勞的時候還可以到各類休閑場所放鬆一下,小坐片刻、消解疲乏。洛陽比較著名的大型商場主要有洛陽市百貨大樓、洛陽市廣州市場百貨大樓、華僑友誼商店等。關林交通從火車站乘81路公交車可直達關林。關林玩法訪古、遊玩、
中國洛陽關林北依隨唐故城,南臨竜門石窟,西接洛竜大道,東依伊水清流,為海內外三大關廟之一。也是我國唯一的塚、廟、林三祀合一的古代經典建築。
關林因厚葬關羽首極而名聞天下。明萬歷二十年(1592)年,在漢代關廟的原址上,擴建成占地180餘畝,四進院落、150餘間殿宇廟會,千餘株翠柏的關林廟。兀立於廣場上的“千秋鑒”為舊時“燈影鐘鼓話興亡”之所在;分立於大門兩側的明代石獅、赳赳而踞,具有凜然不可侵犯的威嚴,極富封建意味的大門鑲嵌着81顆金色門釘,體現了關林的崇高地位和關羽的身後榮耀;立於儀門左右重達3000餘斤的鐵獅,是明代善男信女敬奉關公的遺物,雖歷經400餘載風風雨雨,依然肅穆含威;儀門“威揚六合”匾為慈禧太後傳筆,端莊厚重,彌足珍貴;連接儀門和拜殿的石獅通道為海內外關廟所獨有,通柱頂雕石獅104尊,百獅百變,圓潤生動,毫無石刻的生硬之感,代表了乾隆時期中原石刻藝術的最高成就。
關林位於洛陽老城南7公裏關林鎮。相傳這裏是埋葬三國蜀將關羽首級的地方。明萬歷二十四年(1596年)始建廟植柏,清乾隆時又加以擴建,形成今之規模。關林占地百畝、殿宇廊廡150餘間。現存碑刻70餘方,石坊4座,大小石獅、鐵獅110多尊,古柏800餘棵,塑像10餘軀,墓塚l座。隆塚豐碑,殿字堂皇,古柏蒼鬱,幽雅偉麗。
關林的佈局,表現了典型的中國古建築特點,其主要建築均分佈在中軸綫上,依次為舞樓、大門、儀門、甬道、拜殿、大殿、二殿、三殿、石坊、八角亭,最後為關塚。整個園內建築蓋顯高聳,雕梁畫棟,飛檐流丹,氣勢崢嶸。豐碑高塚,香煙繚繞,古柏千章。殿堂中設有一尊身着竜袍,頭戴十二冕旒王冠的關羽坐像,身旁還有捧大印的兒子關平和持刀的周倉立像。後邊有張飛殿和五虎殿等。在這裏,人們不僅能聽到許多有關關羽神奇的傳說,還可以感受關公獨具魅力的傳統美德,幸運的話,還可以一睹一年一度的“東方文化尋根遊暨中國洛陽關林國際朝聖大典”的盛況。
關羽是我國唯一為儒、釋、道三教並尊的歷史人物,是三國時蜀國大將,又名關雲長(公元160─219年)。傳說孫權殺害關羽之後,將其首級獻給了曹操,曹操便將其首級葬於關林。關羽一生,以忠義和勇猛見稱。從古到今,人們把他視為蓋世英雄,作為神靈頂禮膜拜。千百年來,關林一直吸引着衆多的中外遊客。
關林是處保存完整的古建築群,中軸綫上從南到北依次有舞樓、大門、儀門、石欄板甬道、月臺、拜殿、大殿、二殿、三殿、石牌坊、碑亭、墓塚等。兩側對稱聳立着鐘樓、鼓樓、華表、焚香爐、配殿及長廊等。
主要建築包括門外的高臺建築舞樓,三門道硬山式頂的大門、儀門,捲棚式拜殿、大殿、二殿、三殿、碑亭、石牌坊、鐘樓鼓等;在儀門和大殿之間,修有石欄板甬道,欄板之間的望柱頭皆雕作獅子頭,計一百零四個,姿態各異,形象生動;三殿之後建石坊,正額題"漢壽亭侯墓"五字;長廊建置於廟院東西兩側,裏邊陳列洛陽歷代出土的石刻、墓志精品,是研究石刻藝術的寶貴資料。
舞樓與關林大門相對,建於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是一座平面作凸字形的高臺建築,其頂以歇山和硬山相結合,設計巧妙,宛如重檐樓閣,蔚為壯觀,堪稱我國舞臺建築的典型。
大門為5開間3門道硬山式建築,門前的1對白色大理石雄獅是洛陽現存明代石獅中最大者。儀門原為明代關廟的大門,清擴建時改為儀門,其前所立鐵獅為洛陽少見。石欄板和月臺是按帝王宮殿制度修建。望柱頭上的小石獅共104個,姿態各異,栩栩如生。
拜殿為5開間捲棚頂明代建築,是舉行祭禮時謁拜的場所。殿中間有乾隆、慈禧親書的匾聯,西端竪立着高35米的關羽大刀。大殿與拜殿相連,面闊7間,進深3間,高約20米,總面積700平方米,是關林最大建築。廡殿頂,琉璃瓦,檐角飾以神將,懸以鐵馬金鈴。檐下鬥拱華麗,朱門雕窗。正門兩側木雕有桃園三結義、三顧茅廬等13幅故事畫。
大殿是關林最雄偉的建築,面闊七間,進深三間,高約20米,總面積為760平方米。廡殿頂上,琉璃瓦覆蓋,五脊橫立,六獸揚武,飛檐鬥拱,朱柱盈圍;四檐角飾以龐涓、韓信、羅成、周瑜四神將,懸以鐵馬金鈴。殿內暖閣三間,透雕花竜。大殿正門上,有木刻浮雕關公故事圖:桃園三結義、三英戰呂布、水淹七軍、三顧茅廬、單刀赴會、挑錦袍、斬顔良、誅文醜等共十二幅,還有二竜戲珠、鳳凰戲牡丹、竜戲鳳等圖案,刻工精細,構圖美妙。
二殿是五開間廡殿頂建築。殿內正面塑"關羽怒視東吳戎裝像",關羽長髯飄灑、端莊威嚴,關平按劍於左,周倉持刀於右。前檐下繪有斬顔良、誅孔秀、大戰夏侯敦、古城會等故事圖。後門上方繪有"華容道義釋曹操"、"東吳赴宴"、"水戰龐德"的故事,形象地反映了關羽驍勇善戰的歷史畫面。
三殿是五開間的硬山式建築,規模較小,又叫"寢殿"。殿檐下有"三戰呂布"、"威鎮荊州"、"戰長沙"三幅大型故事圖。前枋上還有九幅小型故事圖。鬥拱的昂首都雕成竜頭,彩飾絢麗異常。
關塚們於後部,高10米,占地250平方米,平面作八角形。嚮南有石墓門。相傳關羽首級即埋於此塚內。塚前有林碑,高4.8米,碑額題"敕封碑記",碑陰為董篤行所撰之《關聖帝君行實封號碑記》,其內容為關羽的生平、封號以及建廟的情況。
關林大門前有石獅一對,高2.7米,為明代作品。儀門前有鐵獅一對,重三千餘斤,乃鑄於明代;拜殿東端懸有明代大鐵鐘,兩端竪立有關羽的大刀;中間有乾隆、慈禧親書匾額;拜殿前月臺上,放置明代鐵花瓶一對。
關帝塚平面為八角形,高10米,占地250平方米,外築圍墻。塚前石碑高4.8米,下有龜趺,上有雕竜碑首,額題九疊篆書《敕封碑記》,是康熙皇帝給關公追加封號所立碑。護碑亭作全木構八角形,為八面起坡歇山頂,鬥拱枋椽交錯勾連,構築奇巧,別具一格,是清代亭式建築之典範。碑亭前有明代所立的石供案及石牌坊,石牌坊高10米,寬6米,3道門,正額題“漢壽亭侯墓”5字。
關林已闢為洛陽古代藝術搏物館。廟內兩側長達90米的長廊,分別為碑刻墓志陳列室、石刻藝術品陳列室。共收藏陳列歷代碑刻、墓志、石刻藝術品近2000件,反映了我國古代石雕藝術的風貌.尤其東漢石闢邪、北魏升仙畫像石棺、隋代石獅等,更是稀世珍寶。碑刻、墓志近1000件,其中許多涉及到古代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歷史人物,均有補史、證史之價值,可謂一部“石史”,並有較高的書法藝術價值。 | | 景點簡述
關林相傳為埋葬三國時蜀將關羽首級的地方,前為祠廟,後為墓塚,位於河南省洛陽市老城南7公裏的關林鎮.明萬歷年間始建廟、植鬆。清乾隆時又加以擴建,形成現今的規模。關林總面積約百畝左右,古柏蒼鬱,殿宇堂皇,隆塚巨碑,氣象幽然,為洛陽市著名的古建築及遊覽勝地。 漢魏洛陽故城位於洛陽市東15公裏的白馬寺東,它的前身是周代的成周城,曾做過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四個朝代的都城。東漢光武帝建都洛陽後,在成周城的舊址上廣為擴建,使其極具規模。宏偉壯麗的東漢都城在封建建築史上達到空前的水平,它是當時世界上第一流的大城市。
關林的主要建築均在中軸綫上,依次為舞樓、大門、儀門、甬道、拜殿、大殿、二殿、三殿、石坊、八角亭,最後為關塚。
2006年05月25日,關林作為明至清時期古建築,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景點詳述
洛陽關林北依隋唐故城,南臨竜門石窟,西接洛竜大道,東傍伊水清流,為海內外三大關廟之一,是我國唯一的“塚、廟、林”三祀合一的古代經典建築群,也是國傢AAAA級旅遊景區。
1780餘年來,關林因厚葬關羽首級而名聞天下。這裏峻宇連甍,古柏森然,淄素入廟,視為嚴宮,形成了濃厚的關公文化氛圍。明萬歷二十年(1592年),在漢代關廟的原址上,擴建成占地200餘畝、院落四進、殿宇廊廡150餘間、規模宏遠的朝拜關公聖域。兀立於廣場上的“千秋鑒”樓,為舊時“燈影鑼鼓話興亡”的所在;分立於大門兩側的明代石獅,赳赳而踞,具有凜然不可侵犯的威嚴。極富封建意味的大門鑲嵌着81顆金色門釘,體現了關林的崇高地位和關羽的身後榮耀;立於儀門左右重達3000餘斤的鐵獅,是明代善男信女敬奉關公的遺物,雖歷400餘載風風雨雨,依然肅穆含威;儀門“威揚六合”匾額為慈禧太後御筆,端莊厚重,彌足珍貴;連接儀門和拜殿的石獅禦道為海內外關廟所獨有,甬柱頂雕石獅104尊,百獅百態,圓潤生動,毫無石刻的生硬之感,代表了乾隆時期中原石刻藝術的最高成就。
舞樓(又稱千秋鑒樓)、大門、儀門、拜殿、大殿、二殿、三殿、奉敕碑亭、關塚,構成了關林巍峨宏大的建築格局。其主體建築上的竜首之多,為中原之最。建於康熙年代的奉敕碑亭,結構端莊,八角亭彩飾華繁、木雕精美,全為木榫勾結,反映了古代建築匠師驚人的創造力。
關塚始於漢末,如今緑草如蓋,高峻出塵,雖江山已改,而元塚依然。“關林翠柏”是洛陽“八小景”之一,古柏千章,蔥蘢回合,每當大雨急住乍晴之時,雲氣如煙,似裊裊香篆,悠悠繞塚流走,奇幻之景,令人拍案稱奇。千百年來,關羽作為忠義化身、道德榜樣受到了民衆的普遍敬仰。他的“忠義仁勇”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由此形成的“關公信仰”這一特殊文化現象,已成為溝通海內外華人、親情的橋梁和紐帶。每年9月29日在這裏舉辦關林國際朝聖大典,屆時,海外關廟人士和宗親組織雲集關林,舉行隆重的朝拜儀式。關林成為海內外華人謁拜的聖域,也是馳名中外的旅遊勝地。
位於洛陽市南郊8公裏處的關林鎮,鎮因關林而得名。關林是埋葬三國時期蜀將關羽首級的地方。關林始建於明萬歷二十四年(1596年),是一處宮殿式建築群、古柏成林,隆塚豐碑,氣派巍巍。
大殿始建於明萬歷二十四年(1596年),面闊七間,進深三間,高26米。廡殿頂,琉璃瓦覆蓋,五脊橫立,六獸揚威。正門上,有12幅明代浮雕木刻。說的是桃園三結義,三英戰呂布等故事。
二殿五開間,廡殿式,門上懸挂着"光昭日月"匾額,是清光緒帝禦題。殿中塑關羽怒視東吳像,左側站着手棒大印的關平、右側站着手持大刀的周倉。二殿左右各建有一座硬山式的陪殿,左為張候殿,右為五虎殿。三殿硬山式,面闊五間,規模較小,內塑關羽夜讀春秋像、關羽出行圖和睡像,故又稱寢殿。
石坊寬10米,高6米,三門道。正額題"漢壽亭侯墓"五字,坊上題聯甚多,均是歌頌關羽之作,書體皆為明清書法,值得欣賞。
八角亭建於清康熙五年(1666年),構築奇巧,別具一格。亭內有龜跌座石碑一通,高4.8米,碑頭雕竜,額題"勒封碑記"四字。碑的正面書題"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林",為歷代帝王對關羽的最高封號。舊時帝王墓稱陵,王侯墓稱塚,百姓墓稱墳,聖人墓稱林。關羽被尊為"武聖",故其墓稱"關林"。關林俗稱關帝塚。相傳,孫吳殺害關羽之後,怕劉備起兵報仇,遂以木匣盛關羽首級,送往洛陽。企圖嫁禍於曹操。曹操識破其計。刻沉香木為軀,以王侯之禮葬於城南。
關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0年經整修,設立了"洛陽古代藝術館",在兩側廊房內陳列洛陽出土的衆多石刻、碑志精品。
關羽被過去歷代王朝尊為"武聖",是民間信仰者"忠、勇、仁、義"之楷模。關林古廟會已有四百多年歷史,前往關林朝聖之海內外遊客絡繹不絶。 | | 關林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