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關島秧雞
目錄
No. 1
  關島秧雞
  物種分類: 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鳥綱->今鳥亞綱->->今顎總目->鶴形目
  分佈範圍: 分佈在太平洋上的關島
  動物簡介:關島坐落在太平洋上,關島秧雞就是該島的特産。它體型較小,重0.5公斤左右,長約0.3米。羽毛呈褐色,喙細長,看上去很象鬆雞。它的眼睛上方長着一道白色的羽毛,非常醒目,這又有點象畫眉鳥。關島秧雞已經失去了飛行的能力,但如果受到驚嚇,它會扇動翅膀,依然可以飛出去幾米遠。草地,田間雜草叢中以及次森林地,都是關島秧雞理想的棲息地。成年關島秧雞總是成對生活在一起,它們將巢建在地上。在一個孵化期內,母關島秧雞産蛋3-6衹,由雙親輪流孵蛋和照顧雛雞。關島秧雞主要以昆蟲,蝸牛和各種果實為食,有時也吃腐肉。
  關島與世隔絶,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使小島成了包括秧雞在內的所有動物的天堂。二戰期間,關島成了美軍遏止和攻擊日軍的重要軍事基地。大量的軍事裝備運上該島,不料卻把一種與戰爭毫不相幹的東西---褐樹蛇也帶到了島上。戰爭結束後,寧靜而溫暖的關島成了褐樹蛇的理想傢園。褐樹蛇迅速繁殖,大肆吞吃島上的各種鳥類,失去了飛行能力的關島秧雞當然成了它們攻擊的首要目標。1968年,關島秧雞的數量大約還有8000衹左右,但隨後數量急劇下降,到了1983年,關島秧雞僅僅剩下100衹左右了,雖然美國漁政署將關島秧雞列為瀕危動物,但自1986年以來,就沒有任何人在野外見到它們,許多專傢認為,野生的關島秧雞實際上早已經滅絶了。
  滅絶時間: 1986年
名稱類別
  【中文名稱】關島秧雞 關島秧雞
  【中文別名】
  【拉丁學名】Gallirallus owstoni
  【命名時間】Rothschild, 1895
  【英文名稱】Guam Rail
  【科屬分類】鳥綱、鶴形目、秧雞科、紋秧雞屬
外形特徵
  關島秧雞關島坐落在太平洋上,關島秧雞就是該島的特産。它體型較小,重0.5公斤左右,長約0.3米。羽毛呈褐色,喙細長,看上去很象鬆雞。它的眼睛上方長着一道白色的羽毛,非常醒目,這又有點象畫眉鳥。
  前額羽毛較硬;嘴長直而側扁稍彎麯,嘴長等於或長於跗蹠;鼻孔呈縫狀,位於鼻溝內。翅短,嚮後不超過尾長,初級飛羽上有斑紋。第2枚初級飛羽最長,第1枚初級飛羽的長度介於第6枚和第8枚之間。尾羽短而圓。跗蹠長短於中趾或中趾連爪的長度;趾細長,趾間無蹼。上體褐色有黑色條紋,面部和下體前部為灰色或灰藍色。雌雄羽色相似。
分佈範圍
  分佈於太平洋諸島嶼(包括中國的臺灣省、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菲律賓、文萊、馬來西亞、新關島秧雞加坡、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爪哇島以及巴布亞新幾內亞。)。是一種不會飛行的鳥類, 分佈在太平洋上的關島,關島的原住民。關島秧雞於1970年代初期於關島南部消失,於1980年代末在整個島上滅絶。它們現正由關島及一些美國動物園所飼養。自1995年起,在北馬裏亞納群島的羅塔島就有超過100衹關島秧雞
生活習性
  關島秧雞已經失去了飛行的能力,但如果受到驚嚇,它會扇動翅膀,依然可以飛出去幾米遠。草地,田間雜草叢中以及次森林地,都是關島秧雞理想的棲息地。成年關島秧雞總是成對生活在一起,它們將巢建在地上。在一個孵化期內,母關島秧雞産蛋3-6衹,由雙親輪流孵蛋和照顧雛雞。關島秧雞主要以昆蟲,蝸牛和各種果實為食,有時也吃腐肉。
  棲息於沼澤地的水草叢中,奔走迅捷,偶作短距離飛行。飛行時頭頸前伸,雙腿下垂。主要取食植物嫩芽和種子,兼食昆蟲和小型水生動物。在距水面不高的密草叢中以蒲草和蘆葦葉築巢。巢略呈盤狀。每窩産卵6~7枚。卵粉棕色,上布稀疏的暗褐色細斑。雌雄共同孵卵。雛鳥出殼後滿被黑褐色絨毛,為早成性。
生長繁殖
  單配製,有領域性,有時配對關係可維持數年。兩性共同營巢,巢築在草叢或蘆葦叢中,用細枝、蘆葦或薹草建成碟形或杯形巢,高出水面或漂於水面,偶爾也把巢建在灌叢中。雌雄共同喂養照顧雛鳥,有時前窩産的未成年鳥和同窩內的其他成鳥也參與照顧雛鳥。
動物現狀
  關島與世隔絶,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使小島成了包括秧雞在內的所有動物的天堂。二戰期間,關島成了美軍遏止和攻擊日軍的重要軍事基地。大量的軍事裝備運上該島,不料卻把一種與戰爭毫不相幹的東西---褐樹蛇也帶到了島上。戰爭結束後,寧靜而溫暖的關島成了褐樹蛇的理想傢園。褐樹蛇迅速繁殖,大肆吞吃島上的各種鳥類,失去了飛行能力的關島秧雞當然成了它們攻擊的首要目標。1968年,關島秧雞的數量大約還有8000衹左右,但隨後數量急劇下降,到了1983年,關島秧雞僅僅剩下100衹左右了,雖然美國漁政署將關島秧雞列為瀕危動物,但自1986年以來,就沒有任何人在野外見到它們,許多專傢認為,野生的關島秧雞實際上早已經滅絶了。滅絶時間:198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