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實施共和政體的國傢。 |
|
實施共和製的國傢。與“君主國”相對。 吳虞 《傢族制度為專製主義之根據論》:“奮螳臂以與世界共和國不可背畔之原則相抗拒;斯亦徒為蚍蜉蟻子之不自量而已矣!” 毛澤東 《紀念孫中山先生》:“紀念他在辛亥革命時期,領導人民推翻帝製、建立共和國的豐功偉績。” 郭小川 《他們下山開會去了》詩:“一九四九年秋天,我們的共和國,已經誕生在世界東方。” |
|
(英文名稱: Republic)
一個國傢是不是“共和國”,並不在於它的國名是否稱之為“共和國”,而是在於它的政體是否“行共和之政”。
有些國傢,雖然國名不稱為“共和國”,實際上卻是共和國。例如:英國雖然保留了君主,並且稱之為“王國”,但實際上卻是“行共和之政”的“虛君共和國”。
有些國傢,雖然國名稱之為“共和國”,實際上卻並不是共和國,而是“實質上的君主專製國傢”。例如:薩達姆統治時期的“伊拉剋共和國”。
共和政治的基本含義就是,國傢和政府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國傢和政府應當為公共利益而努力,而不應當為私人利益而奮鬥。共和政治的另一個基本含義是,國傢各級政權機關的領導人不是繼承的,不是世襲的,也不是命定的,而是由自由公正的選舉産生的。因而,公正而自由的選舉,是判斷一個國傢是否真正實行共和政治的又一基本準則。 |
|
共和思想源遠流長,共和實踐古已有之。古希臘的斯巴達、雅典等城邦,古羅馬,還有中世紀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羅倫薩、熱那亞等城市國傢,都曾是著名的共和國。其中備受古代思想傢稱贊的,有斯巴達、羅馬和威尼斯。從古希臘到英國革命,思想傢眼中最理想的政體係“混合均衡政體”(mixed constitution ,balanced constitution)。在有的思想傢如馬基雅弗利那裏,“混合均衡政體”是共和政體的代名詞;斯巴達、古羅馬及中世紀的威尼斯共和國被思想傢們視為“混合均衡政體”的典範。所以,要把握共和主義的精髓,不能不從混合均衡政體、從混合均衡政體思想入手。
“混合均衡政體”是社會幾個基本成份共同組成政府、彼此製衡的一種政體。斯巴達有兩個國王,有由28名60歲以上的貴族組成的元老院及全體成年男性參加的“公民大會”。國王主持城邦的會議和祭禮,負責對外戰爭;元老院是决策立法中心,並有權監督國王;“公民大會”選舉官員,批準元老院提案。羅馬共和國的主要政府機構有元老院、執政官和民衆大會。元老院是最高决策機關;執政官是國王的替代物,行使軍事、行政、司法權;民衆大會選舉執政官等官員,其中的平民大會後來還取得了通過與元老院决義效力相等的議案的權力。此外,還有專門的保民官,可以否决執政官侵犯平民利益的政令。但是,無論斯巴達還是羅馬,都是貴族共和國,大權控製在貴族手中。羅馬共和國到了後期,由於平民在與貴族的鬥爭中取勝,加強了民主成份比例。
儘管斯巴達、羅馬等是貴族共和國,它們畢竟有正式的制度措施試圖平衡各方面利益,因而比君主製、寡頭製更合乎正義。古代社會的突出特點是等級製,所以貴族性混和均衡政體顯然也適宜於當時的社會情況。此外貴族比較珍惜榮譽、講究德行;貴族有充分的閑暇和條件投身鑽研公共事務,更容易在管理上表現出高度的智慧水準。就管理的智慧水準而言,正如密爾在《代議製政府》中所說,“歷史上凡是在管理事務中以持續的智力和魄力著稱的政府一般都是貴族製”,而“通過許多世代顯示出高度統治才能,並按照確定的政策原則行動的貴族政體,衹有羅馬和威尼斯的貴族政體。”斯巴達、羅馬等著名的貴族共和國在保持政治穩定上都有非常出色的表現,無疑與上述因素有直接關係。其中斯巴達共和國延續了800年之久,羅馬共和國近500年,威尼斯共和國在同時代的小共和國曇花一現後仍如日中天。它們的實踐為古典作傢探索政府形式提供了開眼界的材料,刺激了思想靈感的産生,對西方政治學說、政治文明産生了深遠影響。
從柏拉圖開始經由亞裏斯多德、波利比阿、西塞羅、馬基雅弗利、托馬斯·阿奎那、韋爾傑裏奧等人,推崇混合均衡政體一直是西方古典政治思想不息的主流。柏拉圖在晚年從哲學王政府的盡情冥想中回到現實中來,認為切實可行的最好政體是將君主製的智慧和民主製的自由結合起來的政體。亞裏斯多德主張將民主製與寡頭製結合起來。他說這樣構成的國傢強烈傾嚮於民主製時就叫自由國傢,強烈傾嚮於寡頭製時則是貴族政體。兩者中貴族製更好,因為美德、財富和自由都得到了代表。波利比阿研究歷史發現,君主製、貴族製、民主製每一個都會走嚮敗壞導致動蕩,陷入一個取代另一個的循環之中。他認為“最好”“最穩定”的政體,是這三種成份適度結起來的政體。西塞羅沿襲了波利比阿三種政體相互循環的思想,這樣稱贊混合均衡政體:它融匯了“君主對臣民的父愛、貴族議政的智慧和人民對自由的渴望”。
從斯巴達、古羅馬等共和國的實踐,從柏拉圖、亞裏斯多德等作傢的論述中,我們可以初步認識混合均衡政體的可貴。但要充分揭示共和的理念與精神,尚有待我們嚮更深處發掘。首先不妨探討一下“共和國”的詞源意義。“共和國”一詞的英文是“Republic”,它來源於拉丁語“res publica”,“ res publica”的字面含義是“共同的事業”、“共同的産業”。英語國傢經常用以指稱“共和國”的又一個詞是“commonwealth”,其字面含義是“共同的財富”。此外,英文“republic”,除指“共和國” 、“共和政體”外,還指“任何其成員享有平等權利的團體”。十分明顯,這一含義當是晚近纔引申出來的。古代混和國傢建立在社會等級的基礎之上,衹承認各階級都有參與政府的權利,沒有各個個體一律平等的觀念。不過,在以階級為單位參與政府同個人平等參與政府之間,難道沒有任何傳承關係嗎?當我們心曠神怡地面對江中清澈的流水時,難道不會對其源頭髮出由衷的贊嘆嗎?
古典共和思想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強調“公民美德”、“公共利益”。亞裏斯多德在其光照古今的《政治學》中就曾闢專章討論了一個好公民是否需要有不同於一個好人的特殊品德,政府官員是否需要有不同於普通公民的特殊品德。關於什麽是公民美德,思想傢們並沒有統一不變的界定。大致說來,公民美德可以定義為關心公衆意願和公共目標。在思想傢們列舉的各種公民美德中,他們強調最多的是剋製私利服從公益。美國政治學家卡斯.R.森斯坦寫道:“對於共和主義者來說,政治的任務首先是審議......他們認為人民通過討論能夠以他們作為公民的身份避開私利並從事於謀求公益。”古典共和思想傢不厭其煩地提倡剋己奉公的美德,有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他們面對的一個慘痛的教訓是,許多共和國在無休止的派係紛爭中走嚮內亂、衰微和滅亡。
不妨先在早期共和實踐與理論的基礎之上對共和所藴含的理念與精神先做一初步概括。我認為共和的基本觀念和精神是共治、共有、共享,是和平、溫和、平衡。共治、共享即社會各成員、各集團、各階級都享有參與政府的權利,平衡彼此的利益,共享政府的保護與服務;共有,即國傢不得成為任何個人、集團、階級的私産,不得成為任何個人、集團、階級壓迫其他個人、集團、階級的工具;和平、溫和即各個成員、集團、階級放棄暴力和強權,依照正義的程序與秩序,通過商議、妥協、製約解决彼此的利益和趣味衝突。共有是共治、共享的邏輯前提,但共治是共有、共享的政治前提。現實地看,沒有共治便不會有共有、共享。沒有共治,也不可能有持久或可欲的和平。
雖然古典共和國的實踐有許多不如人意之處,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對共和的基本觀念和精神進行上述概括。正是這些基本觀念和精神,使一些今天看來並不理想的古代共和國,在衆多專製國傢的襯托下煥發着奪目的光芒;使共和不僅屬於古代,更屬於現代和將來,隨着人們的覺醒而獲得了日益強大的生命力。以人權為原則實行法治的現代民主共和國,更好地體現了這些觀念和精神,因而將人類歷史劃分為古代和現代。這些觀念和精神彌久而愈新,可以成為人類永恆的政治原則。 |
|
現代共和制度係由混合均衡製演化出來。現代共和國與古典共和國區別開來的一個基本標志是混和均衡政製轉化為與分權均衡政製。英國是披着君主製外衣的第一個現代共和國,最先完成混合均衡政體嚮分權均衡政體的轉變。在十七世紀英國革命時期,源遠流長的混合均衡學說與後起的分權學說進行了激烈的交鋒。分權政體淵源於混合政體,但與混合政體有着原則的不同。混合均衡政體以階級的劃分和參與為基礎,而分權政體則以政府職能的劃分為基礎。前者必然要求代表某個階級的政府部門參與政府的一切職能,後者則強烈主張將各個政府部門限製在其適當的職能範圍內。兩種學說的交鋒結果是分權均衡政體的誕生。混合均衡政體的“混合”因素遭到淘汰,“均衡”因素延續下來;分權學說占了上峰,但最後勝利的並不是純粹的分權學說。國傢的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被分配給三個不同的政府部門執掌,但政府部門之間又有一定程度的權力混合,以實現彼此的製衡,防止其中任何一個部門篡奪其他部門的權力,建立專製獨裁政體。
在分權製衡政製取代混合均衡政製的過程中,共和主義經歷了一次近乎脫胎換骨的變化。這是共和主義內部推陳出新的過程,後起的分權均衡政製以更早的混合均衡政製為起點。有一種觀點認為,分權製衡學說與混合均衡政體學說沒有關係,這種觀點與史實不符。混合均衡政體至少在兩個方面包含了分權均衡政體特別重要的因素:一是機構的分離,這對於分權是至關重要的;二是各部門相互製約,實現均態 。此外,非常重要的是,古典共和國極大地促進了“依法而治”思想的形成,“依法而治”的思想幫助共和主義者逐漸確定起了“立法權”、“執行權”的概念,進而考慮根據法製政府的職能和機構分立的實踐革新共和的政權體係。英國在十七世紀基本上否定了混合均衡政體的混合因素,繼承其均衡因素,將議會、政府限製在其適當的職能範圍之內,十八世紀初又在立法、行政部門之外承認獨立的司法部門,最終完成了混合均衡政體嚮分權均衡政體的轉換。
英倫三島十七世紀末、十八世紀初發生的事情,後來證明在世界歷史上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1688年,即“光榮革命”的同年,哲學家和政治思想傢約翰·洛剋在本國經驗的基礎上發表了《政府論》下捲,第一次比較係統、權威地闡述了分權學說,不過,洛剋衹闡述了立法權與執行權分離的原則,並沒有提到司法權獨立(洛剋寫作時司法獨立還沒有完成)。十八世紀的法國傑出啓蒙思想傢孟德斯鳩,根據自己對英國經驗的理解,以睿智、優雅的語言在《論法的精神》中完整、精闢地闡明了三權分立相互製衡的學說。1787年美國的製憲者們運用孟德斯鳩的學說。在歷史上第一次以憲法典的方式出色地構建了一個分權均衡政體,並在爭取憲法批準的過程中進一步經典性地闡明了分權均衡政體的學說。美國有力地鼓舞了其他國傢推行分權均衡政體的熱情和信心,為其他國傢樹立了一個影響深遠的風範。
然而,在分權均衡政製對混合均衡政製的取代中,混合均衡政製的混合因素,是否完全銷聲匿跡了呢?不,事情不是這樣。我們仍然可以在現代共和國中依稀看到混合均衡政體的影子,儘管建立在傳統等級社會之上的混合國傢已一去不復返。指出這一點有助於我們帶着深邃的歷史眼光看待今天的共和國,有助於我們更透徹地理解現代共和國。美國的總統類似於昔日的君主(王權),民衆參選和衆議院是民主因素,參議院和法院則明顯有貴族精神。至於英國,由於是世界上第一個現代共和國,對傳統有着更直接緊密的承繼關係,混合均衡政體的形跡尤其顯著:她今天仍有君主,有貴族院。
在大致勾勒了共和政體怎樣從混合均衡製脫胎轉化為分權均衡製後,還需要疏理現代共和國其它一些重要發展以闡明其來竜去脈。
現代共和主義相對於古典共和主義的一個重要的發展,就是以自由主義基本人權為政製的最高原則和根本目標。分權製衡學說便是在這一原則的驅使下,為實現這一目標而發展崛起的。古典共和主義者也不斷地談論自由,但他們筆下的自由是個人聯合成集體參與公共生活的自由,以及城邦不受外族統治的自治,而不是與集體存在緊張關係的個人自由,其時沒有關於個人自由的明確觀念。古典共和主義者認為好政府的目標是公共利益、要求個人利益無條件服從公共利益。“公共利益”無疑永遠是一個富於價值的提法,但“公共利益”始終是一個含糊不清的概念,由於缺乏足夠明確的判斷、操作標準而無休止地被統治者濫用於抹殺個人自由和個人利益。自由主義、人權學說在十七、十八世紀的崛起,開創了有效地解决這個問題的新時代。十七、十八世紀的許多傑出思想傢用自然法思想熱情地伸張個人自由和權利,深入追問國傢的起源與目的,明確提出人們組織政府、結成政治社會的目的是保障自己不可剝奪、不可轉讓的自由及權利,並從此目的出發討論、設計政府的形式,為防止統治者援引公共利益踐踏人的尊嚴、背離公共利益做出了迄今仍無人[iv]超越的貢獻。
現代共和國相對於古典共和國的另一個重要的發展是,普遍頒布憲法典頗為精細地規定政府形式,在憲法典中含載一個“人權法案”宣佈一係列基本人權,並由獨立的司法機構監督政府遵守人權法案。人權法案所列舉的基本人權給政府劃定了不可逾越的界限,為判斷操作公共利益提供了基本準則。人們常說的“限權政府”其最基本的含義,就是政府受憲法宣佈的基本人權的限製。憲法禁止政府打着“公共利益”的旗號,侵犯、踐踏這些基本人權。實際上,基本人權本身應該被理解、被尊奉為公共利益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基本人權、自由的保障對於每個人的幸福與發展、善良道德風尚的維持、民族素質的提高、國傢的長治久安、社會經濟文化的繁榮是至關重要的。基本自由和人權是憲法秩序的精髓,一個政府如不尊重基本[v]人權,人們就有理由懷疑它是否在謀求公共利益。要保證政府尊重基本人權,最深厚的力量來自人民對政府的控製,但同時還必須有輔助性的防備措施,那就是政府部門之間的相互監督牽製。
現代共和政體相對於古典共和政體的又一個重大的發展,就是普遍采用代議製,擯棄了民衆大會製,並因此得以從過去衹能適用於小國,轉而可適用於幅員遼闊的大國。代議機構並不是現代的發明,它的起源與古代共和國同樣古老。斯巴達有元老院,雅典有五百人議事會,古羅馬有元老院---議員由監察官任命。衹是斯巴達、雅典、羅馬均有民衆大會,雅典的民衆大會並且是最高權力機關。現代共和國擯棄民衆大會,一律實行代議製,至少有三個基本優點:一是由選舉産生的精英議政,提高了政府的智慧水平;二是有利於控製激烈黨爭和民衆盲目情緒的影響,促進國傢的正義與穩定;三是國傢無論大小均可采用共和製,幅員廣大不再成其為障礙,而且,正如美國憲法之父麥迪遜所說,大國更適宜於實行共和製。大國更適宜於實行共和製是因為:地域遼闊,人口衆多,包羅更多的黨派,更多利益集團,相互牽製抵消,不易在全國範圍內形成可以壓迫他人的多數集團,也不易分裂成不共戴天的兩個敵對集團,不會象古代的許多小共和國那樣,陷入頻繁的黨派紛爭、內亂動蕩之中。
現代共和政體誕生之後,從十九世紀中葉左右至二十世紀初發生了另一個革命性變化,那就是從非傳統的貴族共和製轉變為民主共和製。法國學者巴蓋爾在1840年發表的〈〈政治學辭典〉〉中寫道:民主是一個現代的事實,因為那些古代共和國不是民主國傢,在那裏沒有實現政治和公民平等;在理論上,民主遵循的是人民主權原則,在政體上,它與共和製認同。 實際上,不僅古代共和國不是民主國傢,現代共和國在誕生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也不是民主國傢,而是貴族色彩淡化了的貴族共和國。英國在光榮革命後衹有少數公民擁有選舉權,下院被清一色的土地貴族壟斷。美國是在一塊自始就沒有傳統貴族的土壤上建立的,但最初由於財産資格的限製,有選舉權的人也是少數。將近十九世紀中葉,隨着議會製改革、選舉權的擴大,現代共和國開始從貴族色彩淡化了的貴族共和國嚮民主共和國轉變。英國1832年議會改革將選舉權擴大到工商階層,後又經過1867年、1885年等改革,在十九世紀末基本上實現了普選權,出現了“多數人的政府” 。馬剋思曾說西方共和國是資産階級事務的共同管理委員會,他寫作的年代正是貴族共和國嚮民主共和國過渡、民主尚未到來的年代。
現代共和國還有一個十分重大的變化與發展,就是出現了有序的政黨競爭製和活躍的種種利益集團。現代共和主義中涌入了多元主義的潮流,但古典共和主義高度珍惜的公益原則仍然富有生命力。現代共和主義者比古典共和主義者更現實,更有人情味,不象後者那樣衹強調公共利益而忽略私人利益。古代小共和國內私欲橫流的黨派紛爭,曾使早期一些現代共和主義者非常擔憂會重演過去的悲劇。古代共和國內的黨派是私人幫派,現代共和國的政黨政治儘管也有令人憎惡的骯髒醜陋,但與古代共和國內的黨爭有着顯著不同。英國思想傢柏剋曾說現代政黨“是人們聯合的團體,根據他們一致同意的某些特定原則,以其共同的努力增進國傢的利益。” 現代共和國的政黨在成熟以後,作為嚮政府傳達民意的媒介和組織民衆在法律軌道上參政的工具,對社會的勃勃生機及國傢的和平、穩定,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除了政黨以外,現代共和國還有許多利益集團。當然,政黨就其有自身利益而言,也是利益集團的一種。在利益集團多種多樣、異常活躍的現代共和國,防止無原則的政治交易損害公共利益成為一個突出問題。憲法及守護憲法的司法機構在回應這個問題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 多元主義與公益原則,因此得以並存且在較高的程度上有機地結合起來。可以說,從有序的政黨競爭和種種利益集團活動,我們看到了一種新型的混合均衡國傢。 |
|
熟悉西方政治思想史的人都知道,卓越的古代思想傢普遍對民主持激烈的批判和不信任態度。蘇格拉底、柏拉圖譴責民主政府智能低下。亞裏士多德認為民主政府是最高權力掌握在多數人即窮人手中的政體,是三種極端惡劣的政體之一。然而十九世紀中葉後民主主義卻開始大行其道。民主不僅日益受到人們的頂禮膜拜,而且含義也逐漸趨於驚人的泛化。在當代民主成了“一種宗教、一種政府形式、一種哲學、一種生活方式”。世界上幾乎所有的政府,無論是否民主,都自稱民主政府,用“民主”一詞為其合法性辯護。許許多多的人包括研究政治學、法律學的學者,將現代政府制度的人權、法治、分權製衡等美好原則,都歸入“民主”的門下,民主成了現代政府制度的同義詞,成了一個似乎可以容納百川的東西。民主的聲浪使人們忘記了共和,“共和國”這個詞到處都有人運用,卻很少有人去思考、追問究竟什麽是“共和”了。難道共和與民主真是一回事,可以衹談民主不談共和了?難道古代思想傢對民主的批判,真的是舊時代的聲音,完全過時了?難道民主真的可以包納那樣多的內容,真的可以衹從民主的角度理解現代政府制度?我寫這篇文章,一個主要目的就是:站在源遠流長的共和傳統上,給民主一個恰如其分的定位;追隨古今許多思想傢、學者的智慧,重申民主之需要警惕的一些傾嚮;闡明確切意義上的民主不僅不能包括現代共和國的其他重要原則,而且有着與它們深刻衝突的一面。
前面說過,西方政治哲學長期的主流是混合均衡政體,混合均衡政體思想在現代則推陳出新分權均衡政體學說。混合均衡政體是為了避免君主製、寡頭製和民主製三者的弊端而産生的一種政製方案,它本身就包含着相當程度的不信任、約束限製民主的意藴。在混合均衡政體中,民主衹是其中一個因素,它表現為民衆組成公民大會、選舉政府官員。而且,民主因素在實行混合均衡政體的古代共和國中扮演的衹是配角,因為最高政府機關不是民衆大會,而是貴族的議事會(元老院)。當混合均衡政體在現代轉換為分權均衡政體後,民衆大會在政府體製中消失了,民主因素首先表現為人民選舉官員和代表,其次可以說表現為民選議會行使立法權。但現代共和國最初衹能說有民主的因素,並不能說是民主共和國。民主要求實現普選權,以確立民衆的權威。當現代共和國實行了普選、廣大民衆因而對政府有足夠的統製力的時候,民主共和國誕生了。那是人類歷史劃時代的事件。但那衹是共和製中的民主因素逐步擴張,最終上升為主導因素的過程;民主仍是共和製的組成部分,而不是共和製的全部。
倘若民主因素超出其應有的定位成為共和製的全部,或者比共和製更多,民主就會蛻變為一種專製,共和製將不復存在。分權製衡、司法獨立、法治憲治等現代共和國的基本原則,民主不僅不能解釋、囊括,而且與它們有着緊張衝突的一面,經常發出取消它們的呼聲。民主主義者可以質問:議會是人民的代表機關,總統有什麽權力否决它通過的法律,內閣有什麽權力解散議會?現代共和國的憲法為了保障法官獨立審判,規定法官不由人民或議會選舉産生,但民主主義者不止一次,要求由人民或議會選舉甚至定期改選法官。最激烈的爭議發生在現代共和國一項重要的製衡、法治措施-----違憲審查。經常有人站在民主的立場抨擊法院依據憲法推翻、廢止議會法律,指責法院行使這一權力不符合多數决定和議會至上的原則。這些激進的民主主義者忘了,民主並不是至神至聖不可反抗的,必須有某種抗衡措施,將民主置於道德和憲法的控製之下。人民會犯錯誤,代表會犯錯誤。當然法官總統也會犯錯誤。但用權力牽製權力、以野心對抗野心,可以減少錯誤。倘若議會的意志就是一切,議會便有可能成為踐踏一切的暴君。
這些激進的民主主義者談論的不是直接民主,但他們的民主精神,正無異於古代作傢嚴辭譴責的“純粹民主”。亞裏斯多德說,有一種民主,“進行統治的是人民,而不是法律;因為一切都由多數投票决定,而不是由法律决定……人民擁有國王的權力進行統治;他們至高無上,不是作為個體,而是作為集體。”“政事裁决於大多數人的意志,大多數人的意志就是正義。”大多數人的意志真的就是正義,人數一多難道就不會犯錯誤嗎?這些話難道不是同樣可以適用於間接的“純粹民主”,適用於不受其他部門節制的議會嗎?在一個以代議機構取代了民衆大會的現代國傢,如果無休止地主張人民的意志,不給政府必要的獨立性判斷、維護公共利益,難道這些話沒有可能繼續應驗,難道正義不會衹是多數人的意志嗎?難道古代作傢筆下那些極盡奉承討好人民之能事,利用民衆之盲從短視施展個人野心的煽動傢,不會再度紛至沓來,利用貌似正義的言辭踐踏正義本身嗎?
正義是普遍的原則,是正確理性的命令。它之不一定在多數一邊,正如其不一定在少數一邊,不能簡單地以人數多寡來論斷。許多論者指出,民主社會特別容易出現的一個危險就是,多數壓迫少數。所以,一個堅持“共和”原則的民主共和國,必須包含某種反民主、牽製民主的平衡措施,為少數基於正義抗衡多數提供程序性、機製性安排。在古代雅典等實行民衆大會製的大衆共和國,人民就是最高政府機關,所以,多數專製衹有一種含義,那就是人民中的多數專製。在以代議機構取代民衆大會的現代共和國,人民與政府分離了,多數專製似乎獲得了雙重含義:議會中的多數專製和人民中的多數專製。但人民中的多數往往需要利用議會將其意志上升為法律,所以兩種專製在某種意義上可以簡化為一個,即議會中的多數專製。任何社會都存在多數階級,防止議會進行違背道義的階級立法,始終是民主共和國特別重要的一件事情。不過,在談論議會多數專製時,眼光不能衹停留在階級上,還要看到比階級更小的衆多利益集團帶來的復雜情況。這些利益集團每一個都不是人民中的多數,但可以通過院外活動利用議會中的多數,頒布有損其他利益集團的立法,出現一個少數壓迫別的少數的情況。
古希臘留下了兩個影響深遠的傳統:斯巴達和雅典。雅典城邦可能是古代組織得最好的民主政體,但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還是長期聲名不佳。美國憲法之父麥迪遜將共和政體定義為代議製政體,而將由民衆大會行使最高治理權的雅典等古代小國稱為民主國傢。思想史傢們註意到麥迪遜這一劃分是意味深長的,儘管學者們從此以後並沒有如此嚴格地使用“共和”一詞。作為現代共和主義巨靈的麥迪遜,他對民主的看法顯然與古典思想傢一脈相承。本文沒有將雅典排除在共和國之外,原因僅僅在於不少人都這樣寬泛。隨意地使用“共和”一詞。實際上我贊賞嚴格、確切地界說“共和”與“民主”。“共和”與“民主”必然是有其某種原則上的區別的,否則,就無法理解為什麽同時需要兩個術語。長期以來政治學、憲法學關於兩者究竟有什麽差異的探討很不夠,不能不說是一個嚴重的缺憾。我認為,衹從是否實行代議製的角度出發還不足以充分地揭示共和與民主的差異,因為代議製並不必然意味着與“純粹民主”分道揚鑣。還必須與“混合均衡”、“分權製衡”聯繫起來,才能更深刻準確地把握“共和”與“民主”各自的精神。共和主義不僅是對君主製、寡頭製的批判,也是對民主製的批判。嚴格地從其精神上說,它與一切集權、專製、極端政體,無論是單個人、少數人,還是多數人的,都格格不入。
有必要進一步判別共和主義與民主主義的重要異同,以比較全面係統地揭示共和主義的綱領。
兩者除了前述衝突外,還有一個重要衝突,就是貴族或精英精神與平民或庸民精神的衝突。雅典民主政體遭到古代思想傢強烈抨擊的方面之一,就是公民抽簽擔任政府職位。全體男性公民“輪流坐莊”,不考慮胜任公職所需要的德性和才智。主流或嚴格意義上的共和政體在歷史上長期是貴族政體,表現出更高的管理智慧。斯巴達、羅馬都有民衆大會,但它們相對於貴族議事會衹是配角。在現代共和國傳統貴族終於滅亡,但貴族精神並沒有一同死去,而是以新的形式延續下來。終身任職的法官與傳統貴族顯然十分相似。現代共和國的競選制度就是貴族性的。美國當代政治哲學家曼尼指出:民主製的挑官方法應是抽簽而不是競爭性的選舉,競選的本質在於選出“出衆”的人;當選的代表有任期保證,相對於選民有相當大的獨立性,這也類似於過去的貴族;所以代表就是現代的“貴族”、“選舉的貴族”或者說“民主的貴族” [許多西方語言“選舉”(election)和“精英”(elite)具有相同的詞根]。
所以,現代共和國的代議製不能僅從民主的角度理解,它具有“貴族”和“民主”的雙重屬性。它是貴族製接受了民主製改造,兩者融匯出新的産物;傳統的貴族轉換為現代的精英,民主則體現在“由普通選民來定義何為精英,何者屬於精英。”經驗告訴我們,這種混合了貴族精神和平民精神的政體,既優於貴族政體也優於民主政體。然而一些激進的民主主義者不能接受貴族精神,反對精英治理國傢。某些並不民主的國傢一度盛行越貧窮越有資格領導國傢,也與這種激進的民主情緒有直接關係。貴族、精英精神與平民庸民精神的衝突,並不衹屬於古代史,在現代仍餘波未盡,有時甚至波瀾驟興。激進的民主主義者似乎沒有意識到精英治理應該成為一條鐵律,這與笛子要給予最會吹笛子的人,是相同的道理。一種好的政府制度應有擇優、汰劣機製,為精英人物奉獻才智提供盡可能多的機會。明智的選擇是讓精英治理,但精英人物由民衆定義,受民衆和憲法的牽製。不明智的做法是賢愚不肖輪流坐莊,徹底民主化。衹要民主是治理不好國傢的,要治理好國傢就不能衹要民主。
在民主主義與共和主義的裂痕中,也可以看到許多現代作傢熱衷談論的平等與自由深刻衝突的端倪。如果站在民主與共和的背景之下,可以更清楚全面地看到平等與自由是怎樣發生衝突的。總體上看,民主極其熱衷於平等,共和則特別崇尚平衡。兩者在這方面的區別,可能會導致對自由的不同態度。平衡不同於平等。平衡以承認差異為前提,而平等經常孕育着拉平差異的要求。差異與自由並非一回事,但沒有差異便不可能有自由。不受節制的、表現為特權等級的差異,意味着少數人取消多數人的自由。在封建等級已一去不復返的情況下,對自由的一個嚴重威脅來自為了實現平等而鏟除差異的渴望。近代以來的許多縮小、消除差異的要求,都是在實現更高程度民主的口號下提出的。羅伯斯比爾和馬剋思就是兩個非常著名的代表。能言善辯的羅伯斯比爾斷言:政治不平等的起源在於經濟不平等,因此革命的法律應該力求縮小這種經濟不平等。他認為不平等的起源不在於自然界,而在於私有製;民主具有政治價值,但更應該具有社會價值。但羅伯斯比爾終究是一個“資産階級”革命傢,離恣情遐想的顛峰還有一步之遙:依然相信財産權是一種自然權利,沒有要求廢棄私有製。 |
|
古代國傢的混合均衡共和製,雖然上是貴族政體,但由於承認下層階級參與政府的權利,畢竟比寡頭製、君主製在政治上平等。現代共和製明確堅持政治平等的原則,不是將自己建立在社會等級之上,而是以公民個人平等參與作為其合法性的基礎。但總體上說,共和主義較民主主義更保守、更穩健、更溫和,從古代到現代到今天均可如是觀之。共和的平等僅限於政治、法律權利上的平等。而“民主”一詞自在現代流行以來,含義變得非常廣泛,其平等要求一直有超出政治領域的趨勢。回顧歷史,民主的實踐始於為下層階級的呼籲,始自平民為捍衛自身利益的抗爭之中。思想傢們在論述民主政體時,總是將平等作為其根本原則,作為其産生和存續的前提條件。亞裏斯多德說:“民主是掌握在沒有高貴出身,境況貧睏和從事機械勞動的人手中的政府”。孟德斯鳩說:“愛民主政治就是愛平等,愛民主政治也就是愛儉樸。”孟德斯鳩緊接着便談到了古代國傢均分土地、以繼承法節制財産聚集等維護平等和儉樸風尚的做法。或許有人會說,這些做法體現的是古人粗糙的平等觀念,今天人們的平等觀念境界已提高了。不!本世紀某些國傢貌似平等、實屬普遍剝奪的實踐,難道不是這種思想更極端的一種表現形式嗎?這些國傢沒有民主可言,但它們所推行的政策,其思想直接來源於某些有民主的國傢。有鑒於此,讓我們重溫孟德斯鳩睿智深刻的論斷:“民主政治原則腐化的時候,人們不但喪失平等的精神,而且産生極端平等的精神”,“極端平等的精神使一個民主國走嚮一人獨裁的專製主義。”
[ix]上面對共和主義與民主主義在精神氣質上的重要出入一一進行了闡發,在重申共和主義的同時,着重對民主主義進行了批判。沒有疑問,這樣做不是為了完全抹殺民主主義,而是為了闡明應以比民主更復雜的原則組織政府;不是為了徹底否定民主主義,而是為了給民主在現代政府制度中一個恰如其分的定位。我們要反對的是純粹民主的精神,而不是有節制、溫和的民主精神。民主是共和的組成要素之一,沒有民主便沒有共和。民主共和國取代貴族共和國是人類政治史上一個偉大進步,這一點不存在置疑的絲毫餘地。民主固然必須接受共和的批判與節制,但共和傳統中的貴族特質也必須接受民主的洗禮與再造。分權製衡這種政府機製無論多麽精巧發達,它本身並沒有足夠的動力推動自己出色運轉。如果沒有民衆推動,如果不以民主為基礎,不能設想它怎樣長期維持下去,也不能設想它不會淪為壓迫者的罪惡工具。
正確的結論是:不能沒有民主,但民主必須受限製;共和中有民主,但共和中的民主是受節制的民主;民主而不是其他因素,應該在共和中成為主導因素;衹有民主共和國,纔是最符合共和精神的共和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中國
拼音:zhōnɡ huá rén mín ɡònɡ hé ɡuó
英語: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C) ,China
地理位置
位於歐亞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岸。中國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東部中國和南部大陸海岸綫1.8萬多千米,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470多萬平方千米。海域分佈有大小島嶼7600個,其中臺灣島最大,約為35989.76平方公裏。我國同14國接壤。省級行政區劃為4個直轄市,23個省,5個自治區,2個特別行政區,首都北京,國花蕙芷。 |
|
- : commonwealth
- n.: commonweal, republic, people, with an elected President
|
|
- n. république
|
|
團體, 界, 共和政體, 集團, 範圍, 屬於某活動 |
|
歷史 | 國傢 | 華人 | 客傢 | 地理 | 巴爾幹半島 | 地區 | 百科辭典 | 政治 | 東歐國傢 | 百科大全 | 法國 | 政體 | 政權 | 美國 | 州 | 俄羅斯 | 人物 | 世界歷史 | 國傢政權 | 社會主義共和國 | 共産主義國傢 | 行政區劃 | 聯邦主體 | 更多結果... |
|
|
共和國的 | 共和國頌 | 共和國報 | 羅馬共和國 | 魏瑪共和國 | 中非共和國 | 塞族共和國 | 薩哈共和國 | 車臣共和國 | 捷剋共和國 | 科米共和國 | 自治共和國 | 多哥共和國 | 特瓦共和國 | 南非共和國 | 共和國總督 | 第五共和國 | 共和國之戀 | 共和國功勳 | 茶酒共和國 | 棉花共和國 | 共和國瑞恩 | 熊旗共和國 | 事故共和國 | 薩羅共和國 | 我和共和國 | 高棉共和國 | 共和國搖籃 | 共和國長子 | 荷蘭共和國 | 共和國禮贊 | 蘭芬共和國 | 比薩共和國 | 共和國長城 | 撣邦共和國 | 共和國革命 | 共和國紀事 | 剛果共和國 | 帕勞共和國 | 也門共和國 | 吉蘭共和國 | 香蕉共和國 | 黑山共和國 | 圖瓦共和國 | 蘭芳共和國 | 中華共和國 | 蝦夷共和國 | 兒童共和國 | 越南共和國 | 遠東共和國 | 裏夫共和國 | 共和國之輝 | 東亞共和國 | 遊擊共和國 | 布爾共和國 | 聯省共和國 | 海蠃共和國 | 遊戲共和國 | 陶笛共和國 | 大同共和國 | 諾魯共和國 | 公關共和國 | 共和國星光 | 共和國領袖 | 共和國腳步 | 共和國廣場 | 共和國戰爭 | 共和國往事 | 共和國之旗 | 加盟共和國 | 加蓬共和國 | 城市共和國 | 共和國衛隊 | 共和國製圖 | 共和國英烈 | 非洲共和國 | 印度共和國 | 蘇丹共和國 | 希臘共和國 | 乍得共和國 | 貝寧共和國 | 馬裏共和國 | 古巴共和國 | 冰島共和國 | 波蘭共和國 | 芬蘭共和國 | 智利共和國 | 海盜共和國 | 貝勞共和國 | 共和國士兵 | 共和國之淚 | 共和國之怒 | 第三共和國 | 第四共和國 | 烤肉共和國 | 共和國萬歲 | 聯邦共和國 | 民主共和國 | 人民共和國 | 加納共和國 | 海地共和國 | 斐濟共和國 | 秘魯共和國 | 瑙魯共和國 | 法蘭西共和國 | 共和國直轄區 | 愛爾蘭共和國 | 楚瓦什共和國 | 哈卡斯共和國 | 印古什共和國 | 阿爾泰共和國 | 阿迪格共和國 | 印度共和國的 | 菲律賓共和國 | 伊拉剋共和國 | 肯尼亞共和國 | 敘利亞共和國 | 新生的共和國 | 北非的共和國 | 共和國記憶60年 | 親歷共和國60年 | 蓋倫特共和國 | 共和國的足跡 | 共和國大審判 | 英吉利共和國 | 共和國的歌聲 | 共和國財稅60年 | 安道爾共和國 | 共和國演講傢 | 馬拉維共和國 | 新加坡共和國 | 馬耳他共和國 | 南越南共和國 | 佛蒙特共和國 | 熱那亞共和國 | 威尼斯共和國 | 烏拉爾共和國 | 獅子山共和國 | 沙茲爾共和國 | 馬紹爾共和國 | 共和國凱旋門 | 蒲隆地共和國 | 烏魯普共和國 | 共和國官窯瓷 | 立陶宛共和國 | 佛得角共和國 | 岡比亞共和國 | 幾內亞共和國 | 布隆迪共和國 | 黎巴嫩共和國 | 巴拿馬共和國 | 南非共和國的 | 科索沃共和國 | 馬其頓共和國 | 突尼斯共和國 | 尼日爾共和國 | 葡萄牙共和國 | 蘇裏南共和國 | 索馬裏共和國 | 贊比亞共和國 | 紮伊爾共和國 | 哈薩剋共和國 | 意大利共和國 | 土耳其共和國 | 烏幹達共和國 | 匈牙利共和國 | 共和國紀念碑 | 共和國美術館 | 八重山共和國 | 共和國巡洋艦 | 尼馬剋共和國 | 共和國突擊艦 | 甘比亞共和國 | 萬那杜共和國 | 烏日策共和國 | 永康街共和國 | 新羅馬共和國 | 共和國大議長 | 塞舌爾共和國 | 牙買加共和國 | 盧旺達共和國 | 阿根廷共和國 | 安哥拉共和國 | 奧地利共和國 | 巴拉圭共和國 | 吉布提共和國 | 喀麥隆共和國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剛果民主共和國 | 多米尼加共和國 | 卡纍利阿共和國 | 達吉斯坦共和國 | 卡爾梅剋共和國 | 韃靼斯坦共和國 | 布裏亞特共和國 | 古羅馬共和國的 | 以色列共和國的 | 以色列共和國民 | 肯尼亞共和國的 | 共和國共和政體 | | 更多結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