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城隍廟聯繫方式地址:蘭州市張掖路。
郵編:730030蘭州城隍廟投訴電話蘭州旅遊投訴電話:0931-8419863
甘肅省旅遊投訴電話:0931—8411200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蘭州城隍廟景區榮譽文物保護單位蘭州城隍廟門票價格15元蘭州城隍廟節慶活動蘭州中國絲綢之路節,創辦於1992年9月10~17日,此後每年舉辦一次。節日期間,專門組織有敦煌之旅,從蘭州出發,沿祁連山麓嚮西,經武威、張掖、酒泉,過嘉峪關,最後到達敦煌。其行程雖僅是絲綢之路中的一小段,但所到之處,景色壯觀。屆時騎駱駝、爬沙山,中外遊客同樂,情趣盎然。
蘭州城隍廟開放時間全天開放蘭州城隍廟最佳旅遊時間蘭州深居內陸,地處季風氣候區與非季風氣候區的過渡地帶,是典型的溫帶半幹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區,氣候乾燥,日照充足。鼕季漫長且較寒冷,雨雪少;春季轉瞬即逝,冷暖變化大;夏季短促,氣溫較高,但無酷暑;秋季降溫快。年平均氣溫9.3;c,年溫差和日溫差較大。去蘭州旅遊的人一定要備件厚外衣,以備不時之需。
蘭州城隍廟特別提醒蘭州火車站買票排隊狀況和大多數城市一樣混亂,買票時請註意隨身物品。去蘭州旅遊最好備件厚的外套以備不時之需。
蘭州城隍廟美食蘭州人好食,喜歡在休閑假日聚餐。市內各大名菜佳餚和民族風味一應俱有,各街道都有一些中高檔次的酒巴,生意紅火。不過,蘭州人喜食酸辣食品,對川味菜餚和火鍋更是情有獨鐘。蘭州人粗獷豪放,聚餐必喝白酒,多喝至半酣方歸。
蘭州市已開設有許多的小吃街,專營蘭州及外地的各種風味小吃。街上還設有各種較大的中高檔次的酒樓,可供食客選擇。盤旋路周圍為酒店、賓館集中區,遊客可選擇到農民巷小吃一條街品嚐美食。
火車站周圍以和政路小吃街最大。市內還有廣場西口、鐵路新村、西關什字、小西湖、建蘭路等小吃街,一般從早晨可持續到子夜。和政路、西關什字等小吃街可持續到零晨三、四點有些攤點晝夜營業。小吃街上還有瓜果蔬菜等外賣。
“牛肉拉麵”是蘭州最具特色的大衆化經濟小吃,在蘭州街頭的任何一傢牛肉面館,都可吃到地道的清湯牛肉面,味道絶佳。
蘭州城隍廟住宿蘭州現有涉外定點旅遊飯店48傢,其中四星級1傢,三星級11傢,二星級22傢,一星級3傢;可以滿足衆多遊客不同層次需求。蘭州飛天酒店、甘肅新世紀大酒店等中高檔賓館服務良好,收費合理,是遊客下榻的好去處。有許多收費低廉的旅館、招待所可供背包族選擇,並且其中有些是服務周到,衛生整潔,環境清靜的好地方。
蘭州城隍廟購物蘭州是甘肅的理想購物之處,這裏雲集了全省旅遊工藝精品、土特産品。你可以到中心廣場,或者到鐵路新村商業區、南關--西關商業區去逛逛走走,相信會有不小的收穫。那裏是蘭州市最重要的商業區,大型商廈林立,特産,傳統工藝品,現代旅遊商品,琳琅滿目,應有盡有。值得一去的地方還有火車西站附近的西津路商業區,那裏的酒泉夜光杯(又名玉石杯)最為著名。
蘭州城隍廟交通市區有到達城隍廟的旅遊專綫。蘭州城隍廟玩法休閑、購物、
蘭州城隍廟在蘭州市張掖路。建於宋代,有殿3楹,祀奉漢將軍紀信,又名紀信廟。明代重修後改易現名。清乾隆年間(1736—1795)毀於大火,後重修。坐北嚮南,占地12000平方米,建築面積4000平方米。大門3間,為忠烈侯坊,二門為硬山頂式環廊戲樓,北有捲棚歇山頂式享殿,後為重檐歇山頂式正殿,左右有廂房、鐘鼓樓等。回廊下原有壁畫,現已不存。1956年闢作蘭州市第一工人俱樂部。
現城隍廟為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通省官紳捐資重茸,後二年始成,原為忠烈侯坊"。是一座四進庭院式建築,現有建築按中軸綫依次為牌坊、享殿、正殿、寢官、客堂,牌樓由節園顔妃墓前的貞列遺旰牌坊改建而成(屬明代建築),院內石獅一對,有200多年歷史。
自1998年在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蘭州市總工會多方集資800多萬元,重建修茸隍廟,並以嶄新的面貌嚮社會開放,現在的隍廟是一幅殿堂巍峨、雕梁畫棟、飛檐翹楚、氣象森嚴、竜飛鳳舞、花鳥春唱、山水怡人、人物形象、主體逼真,又出現了一個新的景象。這一創新是前所未有的。今天這個古建築具有濃厚的古文化氣息。
現城隍廟交易市場擁有經營古玩的商戶100多戶,經營的種類有古玩、書畫、瓷器、奇石、銅器、玉器、錢幣、郵品、木器等近百個品種,每天遊客絡繹不絶,社會交易非常活躍。充分體現了城隍廟古文化的活動場所。
蘭州市第一工人俱樂部位於蘭州市張掖路商貿繁華的中心地段,是利用古建築府城隍廟舊址建立和發展起來的。府城隍廟始建於北宋,明朝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失火,殿廊大部分被焚,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重新修茸,建起三座大殿,有殿三楹,祀奉漢將軍紀信,又名紀信廟.據《漢書》記載,項、劉時期劉邦的一名武將,名叫紀信(今甘肅天水人)。當楚王兵圍滎陽,眼看漢王做俘虜的時候,紀信將軍毅然扮作漢王,乘車出東門,佯裝要降楚王,從而巧妙地掩護劉邦由西門出逃,而他本人則被項羽識破後活活燒死,從而贏得"漢代孤忠"的美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