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等院校 : 中國 >甘肅 >蘭州 >蘭州市區 > 蘭州商學院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蘭州商學院投訴電話蘭州旅遊投訴電話:0931-8419863
  甘肅省旅遊投訴電話:0931—8411200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蘭州商學院前身為甘肅財經學院,始建於1958年,1972年改為甘肅財貿學校。1981年7月經國務院批準成立蘭州商學院,先後隸屬原國傢商業部、原國內貿易部領導,是黃河上遊甘、青、寧三省(區)唯一的一所以本科教育為主的高等財經類院校。1998年7月根據國務院《關於調整撤並部門所屬學校管理體製的决定》精神,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為主的管理體製。2001年6月和2002年9月,經甘肅省政府批準,分別與甘肅省職工財經學院、甘肅冶金工業學校合併,並以蘭州商學院和並入學校為基礎,建立了蘭州商學院第一校區和第二校區。
  學校坐落於依山傍水的甘肅省省會蘭州市。校園面積1300餘畝,總建築面積34萬平方米,圖書館面積1.6萬平方米,藏書66萬册,設備總值5000萬元。學校擁有一支實力雄厚、結構合理的教學、科研隊伍,現有教職工1011人,其中專任教師554人,有正副教授176人;具有博士、碩士研究生學歷的教師142人;省部級專傢及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傢18人,甘肅省跨世紀學科帶頭人6人。
  學校現有專業實驗室15個,並配有多媒體教學係統、電化教學係統、電視製作係統及大中型投影儀等教學設備,還建有總投資1000餘萬元的校園網,信息點數2821個、主幹光纖19.3km,聯網樓宇30棟、聯網實驗室26個,主幹為千兆,百兆到桌面,出口以100兆接入中國教育科研網。學校面嚮全國招生,現有在校生11100人。
  學校設有13個二級學院和2個教學部,二級學院下設19個係。二級學院有:經貿學院、財政金融學院、工商管理學院、會計學院、統計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外語學院、藝術學院、法學院、公共管理學院、長青學院、成人教育學院、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學院。下設的係有:經濟學係、國際貿易係、財政學係、金融學係、工商管理係、信息管理係、會計學係、財務管理係、統計學係、環境科學係、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係、數學係、外語係、新聞傳播係、藝術設計係、音樂係、法學係、社會科學係、公共管理係。另設有現代教育技術與信息中心、經濟研究所、高教研究所、學報編輯部、圖書館、小麥研究所等6個科研、教輔單位以及西部經濟開發研究中心、統計調查中心、wto研究中心、財政金融研究所、投資分析中心、證券投資研究中心、市場咨詢與策劃中心、註册會計師培訓中心等8個研究所(中心)。
  學校現有統計學、會計學、國際貿易學、金融學、企業管理等5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統計學、會計學、國際貿易學、金融學等4個省級重點學科,企業管理、産業經濟學、英語語言文學、經濟法學、區域經濟學、世界經濟、數量經濟學、財政學(含稅收學)、計算機應用技術、設計藝術學、馬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財務管理、民商法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等14個校級重點學科,有45個本科專業(含專業方向)和14個專科專業。這些專業以經濟學學科和管理學學科為主,涵蓋了法學、文學、工學、理學六大學科,基本上做到了各學科相互支撐、交叉滲透,並突出商業特色,組建了“工商”、“財商”、“外商”、“文商”、“法商”、“電商”等六個專業群,適應了市場經濟發展對復合型財經類人才的需要。
  學校編輯出版有《蘭州商學院學報》(雙月刊,大16開本,國內外公開發行)等學術期刊。《蘭州商學院學報》為《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期刊網》全文入網期刊,以經濟管理類研究為主,突出西北區域特色、民族特色等研究方向,闢有西部大開發、西部博士論壇、財政與金融、統計與會計、法律經濟等欄目。
  近年來,學校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廣開辦學渠道,拓展辦學空間,形成了適應西北社會經濟發展的相互支撐、相互依托的學科專業群體,建立了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和精簡高效的黨政管理幹部隊伍。1997年通過了原國傢教委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價,標志着學校的辦學水平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步入了新的發展階段。經過二十多年的建設和發展,蘭州商學院現已成為黃河上遊甘、青、寧三省(區)重要的財經類專業人才教育基地、經濟管理研究與咨詢基地及財經類在職幹部和人員的培訓基地。
  隨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高等學校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為了抓住當前的有利時機,主動適應21世紀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西北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對高級經濟技術人才的需要,學校以江澤民“三個代表”和“教育創新”重要思想為指導,明確了“立足西北,面嚮全國,以經濟學、管理學為重點,多學科交叉滲透、協調發展,以本科教育為主體,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把蘭州商學院建設成為西部地區有重要地位、全國同類院校中有一定影響的教學型財經大學”的辦學定位;提出了“以教學為中心,以科研為支撐、學科建設為竜頭,堅持內涵提升與規模發展相結合,專業優化與人才需求相結合,提高綜合素質與培養創新能力相結合。深化改革、加快發展,強化隊伍、科學管理,夯實基礎、創建特色,全面提高教學質量與辦學效益,為國傢和地方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服務”的辦學思路。
  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也是財經類人才大有作為的時代,我們熱忱歡迎報考我校!我們將把滿腹報國之志的你打造成祖國經濟建設需要的棟梁之才。
學校概況
  蘭州商學院前身為1958年成立的甘肅省財經學院,1981年7月經國務院批準正式成立,是甘、青、寧三省(區)唯一一所以本科教育為主的財經類高等院校。學校先後隸屬原國傢商業部、原國內貿易部領導,1998年7月劃轉甘肅省管理。
  學校現有段傢灘、和平兩個校區,校園占地面積1300餘畝,校捨總建築面積41.47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4669.97萬元,圖書館藏書164.82萬册,是甘肅省重要的經濟管理類文獻資料信息中心。學校面嚮全國招生,現有全日製在校研究生587人、本科生15000餘人、各類成人教育類學生5000餘人。
  學校設有經貿、金融、工商管理、會計、統計、信息工程、外語、藝術、商務傳媒、法學、財稅與公共管理、農林經濟管理、馬剋思主義、繼續教育等14個二級學院及體育教學部和MBA教育中心;設有經濟研究所、敦煌商業文化研究所、理財規劃發展研究中心、西部經濟開發研究中心、註册會計師培訓中心、法商研究所等16個研究所(中心)。
  學校現有教職工1186人,其中專任教師739人,具有教授、副教授職稱教師300餘人,博士、碩士研究生學歷教師400餘人。教師中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傢、省部級優秀專傢、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省級學術技術帶頭人、“全國優秀教師”、全國“五四青年奬章”獲得者、甘肅省“園丁奬”獲得者、甘肅省“青年教師成纔奬”獲得者、甘肅省“五四青年奬章”獲得者、甘肅省勞動模範等60餘人。
  學校現有統計學、會計學、國際貿易學、金融學4個省級重點學科,擁有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6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具有MBA專業學位和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培養單位資格;具有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兩大學科副教授職務任職資格評審權;現有省級精品課程15門、本科專業37個,其中統計學專業是教育部“第二批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學校經濟管理實驗教學中心為國傢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經過50年的建設和發展,學校現已形成了以經濟學、管理學、法學為主體,經、管、法、文、理、工相互支撐、交叉滲透、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體係,構築起了一個能夠滿足西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財經類應用型人才培養平臺。
  學校堅持育人為本,質量為先,以科研促教學,積極發揮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的辦學功能。2004年以來,學校共承擔國傢級科研項目18項,省部級科研項目108項,國際合作項目6項,獲得省部級科研成果奬勵62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5073篇,其中收錄於SCI、EI、ISTP、CSSCI等國內外引文檢索係統的論文279篇,出版學術專著和教材229部,為甘肅乃至西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撐。學校主辦的學術期刊《蘭州商學院學報》,面嚮國內外公開發行。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廣泛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先後與英國伍斯特大學、鬍弗漢頓大學,法國歐亞管理學院和美國特洛伊大學、福特海斯大學、北亞利桑那大學、東華盛頓大學等國外院校建立了合作辦學關係。先後組織開展並承擔了《1+2+1中美人才培養計劃》項目,國傢外專局、中美交流教育服務(ESEC)英語培訓項目、新西蘭政府資助的“甘肅省少數民族婦女權益保護培訓”項目、歐盟便捷基金項目“藉鑒歐盟經驗,促進甘肅省資源依賴型企業的公司治理結構優化”和日本學術振興會項目“絲綢之路(中國段)飲食文化”等國際合作項目。
  經過50年的建設和發展,學校為國傢特別是為西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和輸送了4.5萬名經濟管理類專門人才,現已成為甘、青、寧三省(區)重要的財經類專業人才教育基地、經濟管理研究與咨詢基地及財經類在職幹部和人員培訓基地。
  面對高等教育發展的新形勢和新任務,學校確立了“質量立校、特色興校、人才強校”的辦學理念和“與時俱進抓發展,開拓創新抓改革,勤政廉潔抓管理,求真務實抓落實”的工作思路,堅持走內涵提升與規模發展相結合、專業優化與人才需求相結合、提高人才培養的綜合素質與創新能力相結合的發展道路,爭取早日把蘭州商學院建設成為在西北地區有重要地位、全國同類院校中有重要影響的教學型財經大學。
2008年本科專業介紹
經貿學院
  經貿學院是蘭州商學院下設的二級學院,其前身為1981年最早成立的商業經濟係,2000年底學校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和調整機構設置,在原國際貿易係的基礎上,由原商業經濟係和馬列部的部分教師共同組建成立了經貿學院。學院現有教職工71人,其中專職教師63人,正教授7人,副教授18人,講師26人,助教8人,見習助教4人;博士8人,在讀博士7人,碩士35人;有專兼職碩士生導師15人,師資結構合理。目前,學院融理論經濟學和應用經濟學的教學、科研為一體,學科間相互支撐、專業間聯繫密切、課程間體係合理。學院不僅有國際貿易、商務談判、商業流程設計、商業制度設計、連鎖店鋪規劃等有關商務活動的專傢隊伍,而且有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區域經濟學、貿易經濟學和世界經濟學的教師隊伍。其中甘肅省高校跨世紀學科帶頭人1人、甘肅省優秀專傢1人,入選甘肅省“555”創新人才工程第二層次2人,擔任國傢及省部一級學術團體常務理事或理事8人(15項)。目前我院是蘭州商學院二級學院中師資力量最強的學院之一。
  學院下設兩係六室兩中心一所,兩係是國際經濟與貿易係和經濟學係;六室是國際經濟、國際商務、理論經濟學和應用經濟學四個教研室和商品學實驗室、國際商務實驗室;兩個中心是西部經濟開發研究中心和商務發展設計研究中心;一所是蘭州商學院房地産經濟研究所。並設有多個教學科研實習基地和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
  該院現有國際貿易學、産業經濟學(貿易經濟)、世界經濟學、區域經濟學4個重點學科,其中國際貿易學科2002年被評為甘肅省省級重點學科,2003年取得碩士學位授予權,從2004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2006年被再次確立為甘肅省省級重點學科;産業經濟學(貿易經濟)於2001年、世界經濟學和區域經濟學於2003年分別被確定為校級重點學科,2006年取得碩士學位授予權,從2007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我院目前是蘭州商學院二級學院中擁有碩士點最多的學院之一。
  學院目前設有國際經濟與貿易、經濟學和貿易經濟3個本科專業。我院全日製國際經濟與貿易本科專業招生始於1984年,至今已有21屆畢業生。貿易經濟本科專業從1981年開始招生,是蘭州商學院建院時最初的兩個專業之一,已有19屆畢業生,1999年國傢本科專業目錄調整後暫時停止招生,從2006年又恢復招生。從用人單位反饋意見來看,我院經濟學 、國際經濟與貿易、貿易經濟專業的本科畢業生基本理論比較紮實,綜合素質比較高,適應工作環境的能力比較強,很多都已經成為單位的領導和業務骨幹。尤其1997年11月原國傢教委對我校本科教學工作中,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作為西北地區最早開辦的涉外專業以及貿易經濟專業,都受到了有關專傢的稱贊。學院現有在校學生1340餘人,分23個本科教學班和三個年級的研究生教學班。
  在學校大力支持和重點學科支撐下,學院3個本科專業均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學院先後完成了國際經濟與貿易、經濟學和貿易經濟3個本科專業教學計劃修訂與完善工作,使得課程體係設置更加科學合理。其中,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現為校級品牌特色專業。
  目前,我院共承擔全校性專業基礎課有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政治經濟學、國際貿易理論、國際經濟學等。學院進一步修訂和完善了專業主幹課的教學大綱,不斷充實更新課程內容,經過多年建設,《國際貿易》課程於2006年被確定為甘肅省省級精品課程,《微觀經濟學》課程於2008年被確定為甘肅省省級精品課程,《政治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課程目前為校級精品課程。
  我院在加強學科建設、專業建設、課程建設的同時,也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截止2007年底,我院教師近5年內共發表論文約480餘篇,其中在《經濟學動態》、《光明日報》、《求是》、《中國流通經濟》等國傢級刊物上發表論文60餘篇,出版專著11部,編著10餘部,譯著2部,主持或參與省部級以上課題30餘項,獲省部級以上奬勵18項。科研成果和本科教學內容密切聯繫,相互促進,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水平。
經濟學專業(四年製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堅實的經濟學理論基礎,能夠熟練運用經濟學理論和現代經濟學分析方法解决實際問題,有嚮經濟學相關領域擴展滲透的能力,能在經濟管理部門、政策研究部門、金融機構和企業從事經濟分析、預測、規劃、咨詢和戰略研究工作或從事本專業的教學、科研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政治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會計學、計量經濟學、國際經濟學、貨幣銀行學、財政學、經濟學說史、發展經濟學、企業管理、國際金融、國際貿易等。
  授予學位:經濟學學士。
金融學院
  金融學院是蘭州商學院下設的二級學院,其前身為1981年成立的財政金融係,2000年學校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成立了財政金融學院, 2007年根據學校專業學科佈局調整需要,單獨設立金融學院。學院堅持以教學科研為中心、以科研促教學、以學科建設為竜頭的開放性辦學思路,進一步加強學科專業建設的改革與創新,是蘭州商學院具有一定實力、有一定規模、知名度較高的二級學院。
  金融學院設有金融工程與保險係、銀行與信用管理係,下設金融工程教研室、保險教研室、貨幣銀行學教研室。同時設有金融研究所、金融證券實驗室和學院辦公室。
  金融學院現有教職工33人,其中專職教師26人,教授2人,副教授12人,講師10人,助教2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者4人,碩士學位者14人。已初步形成了一支愛崗敬業、教學科研水平較高的職稱、年齡、學歷結構較為合理並相對穩定的師資隊伍。近幾年,我院鼓勵在職青年教師攻讀高一級學位,同時不斷加大專業人才、特別是高級專業人才的引進力度,師資隊伍的狀況不斷得到改善。2004年我院從加拿大引進了一名擁有CFA資格證書的專傢,對我院學科發展、尤其是金融工程專業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我院金融學專業是我校最早設立並招生的本科專業之一,為不斷適應我國金融業迅速發展、金融改革日趨深化的形勢需要,在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學內容等方面不斷加大專業改造與升級力度。同時,根據社會對金融專業人才需求的不斷變化,我院積極開展新專業申報,經過努力,2005年金融工程本科專業獲批並於2006年正式開始招生,現有在校生106人。2006年保險學本科專業被教育部批準招生,2007年招收了首屆學生48人。目前,我院正在積極申報信用管理本科專業,專業承載能力將進一步得到提高。
  目前,金融全球化對我國金融業的影響不斷加大,這種大趨勢對金融人才的影響是:隨着金融開放的加快,中外金融機構間對金融人才的爭奪將更加激烈;與此同時,對人才素質的要求也進一步提高。金融專業知識結構必須適當調整,金融人才應該具有復合性,既熟悉國內金融制度,又通曉國際金融規則。尤其是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後,高等金融人才的培養面臨急迫的改革和創新的壓力。在此背景下,2002年省教育廳根據甘肅金融業發展需要,决定在我院設立金融學(WTO專門人才班),當年即開始招生,目前已有四屆學生畢業。實踐證明,金融學(WTO專門人才班)的創建,效果明顯,預期的目標已達到,為甘肅省金融業的迅速發展培養出更多符合需要的專門人才。
  我院始終堅持以學科建設為竜頭,以教學科研為中心的總體建設思路。經過努力,2002年金融學被確定為甘肅省高校省級重點學科。我院從提高師資水平、優化師資結構、提升科研實力、科學設置學科研究方向和課程體係、強化學生素質與專業技能培養等方面入手,進行學科建設,學科建設水平得到了提升。2006年,在甘肅省第二輪高等學校重點學科評選中,金融學省級重點學科順利通過了專傢驗收。
  課程建設是專業建設的基礎,我院始終將課程建設作為學科專業建設的核心工作之一,從教材選擇、教學大綱、習題集、試題庫、多媒體課件等方面進行了紮實細緻的建設工作。2006年《貨幣銀行學》成為甘肅省級精品課程,2007年《國際金融》成為省級精品課程。
  為實現以科研促教學的目標,我院製定了相關制度,以鼓勵教師加大科研力度,提高科研水平。近三年來,我院教師主編或參編教材7部,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41篇,完成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16項,完成省部級以上教改項目4項,目前在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7項。獲省部級社會科學奬勵14項,獲甘肅省高校優秀科研成果奬2項,獲省級以上優秀教學成果奬6項。2007年我院陳芳平副教授榮獲全國“五四”青年奬章。
  金融學專業自1982年9月起開始招生,目前已有22屆、共3542人金融學本科畢業生走上了工作崗位,部分畢業生已成為所在部門的領導或業務骨幹。目前我院在校全日製普通本科學生計1032人。為適應地方經濟金融發展對人才標準不斷提高的需要,我院充分利用現有教學資源積極參與社會辦學,通過舉辦應用型自學考試輔導班、培訓班等方式,為甘肅省金融、保險等部門從業人員學歷水平提升、技能水平提高發揮了積極作用。
  為了提升我院的辦學層次,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2000年以來我院積極探索開辦研究生教育並積極創造各種條件。金融學專業於2003年獲得碩士研究生授權點資格,並於2004年開始招生,現有在讀研究生54名。目前,本學科點已形成了銀行經營與風險管理、保險經營與管理、金融投資、金融理論與政策四個較為成熟的研究方向。
金融工程專業(四年製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經濟、管理、金融、財務等方面的理論知識,能熟練運用金融工程方法進行金融産品開發、處理銀行、證劵、投資等金融業務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西方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統計學、投資學、財務管理、會計學原理、金融經濟學、國際金融學、保險學、公司金融、金融數學、金融工程概論、金融市場學、證劵投資學、期權期貨與衍生産品、投資銀行學、基金管理、兼併與收購、風險投資、信用管理、商業銀行理論與實務。
  授予學位:經濟學學士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四年製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及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人力資源管理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高素質的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管理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管理信息係統、統計學、會計學、財務管理、市場營銷學、經濟法學、人力資源管理、組織行為學、勞動經濟學、績效與薪酬管理、職業生涯設計等。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旅遊管理專業(四年製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備旅遊管理專業知識和能力,能在各級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旅遊企事業單位從事旅遊管理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管理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旅遊學、旅遊經濟學、飯店經營與管理、旅遊規劃與開發、旅行社運作與管理、導遊原理與實務、旅遊市場營銷、會展旅遊等。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會計學院
  會計學院是2000年在原蘭州商學院會計學係、審計學係合併重組的基礎上誕生的。2001年在院校合併中又並入了原甘肅省職工財經學院會計學係。目前,會計學院是蘭州商學院最大的二級學院,也是最早培養會計學專業本科及碩士研究生的教學單位。學院下設3個係(會計學係、財務管理係、審計學係)、6個專業教研室(基礎會計教研室、財務會計教研室、財務管理教研室、管理會計教研室、會計電算化教研室、審計學教研室)、2個中心(註册會計師培訓中心和會計實驗教學中心)、1個專業資料室,現有教職工61人,在校本科生2012人,在校碩士研究生66人。
  長期以來,會計學院堅持“以學科建設為竜頭,以教學為中心,以科研為支撐,以隊伍建設為根本”的建設思路,勵精圖治,不斷創新,通過學科建設、專業建設、隊伍建設、基礎條件建設及教育教學的不斷改革與創新,使科研水平和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為國傢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合格的會計專門人才,在全國會計學界形成了較大的學術影響,確立了較高的學術地位。會計學於1997年被確立為校級重點學科,1998年被確立為省級重點學科,是蘭州商學院最早的省級重點學科之一;財務管理於2003年被確立為校級重點學科。會計學是我校經國務院學位辦批準的碩士學位授權學科。會計學院現有專任教師51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7人,講師15人,助教3人;有博士3人,碩士17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者1人,省部級專傢2人,甘肅省“555”創新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4人,有1人擔任擔任國傢級學術團體常務理事,有4人擔任國傢級學術團體理事。經多年的努力,現已形成了一支德纔兼備、業務精良、結構合理、精幹高效的師資隊伍。
  會計學院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形成了本科和碩士研究生兩個學歷教育層次。其中,本科層次設置有面嚮全國招生的會計學、審計學、財務管理、會計學(註册會計師方向)和會計學(會計電算化方向)等5個專業及專業方向;碩士研究生層次設置有會計理論與方法、審計理論與方法和財務管理理論與方法3個研究方向。基本形成了學歷層次分明、專業設置齊備、研究方向穩定成熟、專業間聯繫密切、專業佈局合理的人才培養體係。近年來,學院在教育教學的改革與實踐中取得了顯著成績。人才培養方案趨於科學,教學內容不斷優化,教學方式與手段不斷改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5年來本科畢業生就業率均超過95%;教學成果有1項獲省教學成果一等奬,有5項獲省教學成果二等奬;“會計學基礎”、“審計學”和“計算機會計信息係統”3門課程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會計學”、“財務管理”和“審計學原理”3門課程被評為校級精品課程;由我院統一編寫出版的會計係列教材中有2部教材獲省社會科學二等奬、2部獲省社會科學三等奬。
  科學研究是提升學科、專業建設水平,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層次的重要支撐。會計學院歷來重視科學研究。近5年來,專任教師在《會計研究》、《審計研究》等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近500篇,編寫出版專著4部、教材10餘部,科研成果獲省級以上奬勵8項,在本學科領域已形成了企業財務會計、公司理財、計算機會計信息係統和審計學4個相互依存、相互支撐的特色研究方向。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面對競爭日趨激烈的會計市場,面對如火如荼的中國高等教育發展形勢,蘭州商學院會計學院將繼續堅持“以人為本,弘揚誠信,唯才是舉,銳意進取”的辦學理念,力爭把會計學院建成在全國有一定地位和影響的會計、審計、財務管理專業高級人才培養基地
財務管理專業(四年製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現代化建設需要,具備財務管理、會計、金融及相關經濟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工商企業、金融機構、政府部門及其他社會組織從事財務管理及本專業教學和科學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政治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貨幣銀行學、管理學、會計學基礎、統計學、管理信息係統、經濟法學、初級財務管理、中級財務管理、高級財務管理、財務會計、成本管理、管理會計、國際金融、資産評估、企業財務分析等。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審計學(四年製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現代化建設需要,具備審計、會計、財務管理及相關經濟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國傢審計機關、社會審計組織及企業事業單位從事審計工作及本專業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政治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財政學、貨幣銀行學、會計學基礎、統計學、經濟法學、管理學、審計學基礎、財務會計、管理會計、財務管理、財務審計、經濟效益審計、基建審計、計算機審計、內部審計等。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統計學院
  統計學專業(經濟與社會統計方向)(四年製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紮實的數學和經濟學基礎知識,掌握統計學基本理論與方法,能熟練運用現代統計技術開展統計調查、信息管理、數量分析、策劃咨詢,能在各級政府統計機關、社會經濟管理部門、企事業單位從事統計、調查、信息管理、市場預測、經濟分析等實際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概率論、數理統計、經濟計量學、計算機基礎、統計學原理、抽樣調查、時間序列分析、多元統計分析、統計預測與决策、國民經濟核算原理、企業經營統計、運籌學、統計軟件及應用等。
  授予學位:經濟學學士。
  統計學專業(市場調查與咨詢方向)(四年製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係統的統計學專業知識,掌握市場調查與咨詢的基本原理與方法,能在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從事市場調查、决策咨詢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數理統計、統計學原理、抽樣調查、多元統計分析、企業經濟統計、國民經濟統計、策劃學原理、社會學、市場調查與分析、統計預測與决策、統計質量控製、統計網絡與應用等。
  授予學位:經濟學學士。
  統計學專業(投資分析方向)(四年製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紮實的統計學專業知識,掌握現代統計技術和投資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能在信托投資公司、證券公司、財政、金融、企事業單位從事證券投資分析、决策咨詢與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數理統計、統計學原理、時間序列分析、多元統計分析、企業經濟統計、國民經濟統計、財務管理、投資經濟學、證劵投資分析、風險投資、投資基金管理、期貨理論與實務、金融工程等。
  授予學位:經濟學學士。
  投資學專業(四年製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投資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機構、高等學校、企事業單位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科研、教學、投資分析與項目管理、可行性研究與項目評估等工作的投資學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投資經濟學、證券投資學、證券投資分析、財務管理、國民經濟統計、金融工程、時間序列分析、現代公司管理學、産業經濟學、投資心理學、投資銀行學、風險管理、金融市場計量模型、博弈論與决策分析、期貨交易理論與實務、公司購並原理與案例分析、股份公司的改組與上市。
  授予學位:經濟學學士。
信息工程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四年製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係統地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包括計算機硬件、軟件與應用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與方法,接受從事研究與應用計算機的基本訓練,能在科研部門、教育單位、企業、事業、技術和行政管理部門等單位從事計算機教學、科學研究和應用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電路原理、離散數學、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邏輯與數字分析、計算機組成與係統結構、微型計算機技術、計算機網絡、匯編語言、數據結構、操作係統、軟件工程、數據庫原理及應用、面嚮對象程序設計、Internet及網頁製作和Web係統與技術等。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電子信息工程(四年製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係統地掌握電子電路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具備電子技術方面的基本技能。使學生掌握常用電子器件的工作原理,掌握信息處理過程中信息獲取、處理、傳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具備從事電子電路設計、信號處理、通信係統分析設計等方面的能力。能從事各類電子設備、通信係統和信息處理係統的研究、設計、製造、應用和開發的高級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電路原理、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EDA技術及應用、通信電子綫路、信號與係統、信息與編碼、矢量分析與場論、單片機原理及接口技術、數字信號處理、通信原理、數字圖像處理等。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四年製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是以信息技術與計算技術的數學基礎為研究對象的理科類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教學素養,掌握信息科學與計算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受到較紮實的科學研究和計算機訓練,初步具備在信息科學與計算科學領域從事科學研究、解决實際問題及設計開發有關軟件的能力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數學基礎課(數學分析、高等代數、解析幾何)、常微分方程、概率統計、數學模型、實變函數與泛函分析、運籌學、物理學、計算機基礎(C語言、數據結構與算法、數據庫原理、計算機網絡)、信息科學基礎、近世代數、密碼學、數值計算方法等。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信息管理與信息係統專業(四年製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現代管理學理論基礎、計算科學技術知識及應用能力,掌握係統思想和信息係統分析與設計技能,能夠從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係統分析、設計、實施管理和評價等工作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大學英語、高等數學、綫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計算機基礎、Visual Basic程序設計、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政治經濟學、會計學、管理學原理、統計學、數據結構、係統工程、C++程序設計、經濟法學、操作係統、數據庫係統概論、計算機網絡與應用、數據庫係統應用技術、管理信息係統、運籌學、JAVA語言程序設計、專業英語、多媒體技術、信息安全技術、信息資源檢索、計算機網絡與應用實驗、數據庫應用技術實驗、管理信息係統實驗、信息管理建模綜合實驗和網站建設技術實驗等。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電子商務專業(四年製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商務管理理論基礎、電子商務設計開發應用能力,掌握電子商務理論與實踐知識,能從事電子商務技術開發、運營管理及電子商務係統使用和維護工作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會計學、管理學原理、數據結構、C++程序設計、電子商務概論、網絡營銷、電子商務物流管理、計算機網絡與應用、電子商務係統開發技術基礎、電子商務安全技術、網上創業、網絡金融、JAVA程序設計、多媒體技術、管理信息係統分析與設計、運籌學、電子政務、數據挖掘、數據庫係統概論、專業英語、信息資源檢索等。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外語學院
  英語專業(四年製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紮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和一定的經貿專業知識,能從事翻譯、研究、教學、管理工作的復合型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英語語言、文學、經貿、社會文化等方面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英語聽、說、讀、寫、譯等方面係統的技能訓練,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
  主要課程:
  (1)國際商務方向:基礎英語、高級英語、聽力、口語、翻譯、寫作、英語語法、語言學概論、英美文學、商務英語、商務英語閱讀、商務英語翻譯、商務英語應用文寫作、商務談判、國際貿易實務、第二外語等。
  (2)語言文學方向:基礎英語、高級語、聽力、口語、翻譯、寫作、英語語法、語言學概論、英美文學、英美文學選讀、英語語音學、英語詞彙學、西方文化、報刊選讀、第二外語等。工作適用範圍:畢業生可在外事、外經貿、旅遊、教育、科研、新聞出版等單位從事翻譯、管理、教學和研究工作。
  授予學位:文學學士。
商務傳媒學院
  廣告學專業(四年製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備廣告學理論與技能及寬廣的文化與科學知識,能在各類媒體單位及相關廣告部門、廣告公司、市場調查、信息咨詢行業以及企事業單位從事廣告經營管理、廣告策劃創意和設計製作、市場營銷策劃及市場調查分析等工作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傳播學概論、廣告學概論、廣告策劃與創意、廣告文案寫作、廣告經營與管理、廣告媒體研究、廣告攝像攝影、實用美術與廣告設計、網絡廣告、電腦圖文設計、字體編排與設計、CI設計、廣告效果研究方法、中外廣告經典案例、中外廣告法規與廣告職業道德等。
  授予學位:文學學士。
  漢語言文學專業(四年製本科)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人文學科基本素質,具有一定文藝理論素養和係統的漢語言文學知識以及相關的知識和能力,能夠在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高校、科研機構和新聞文藝出版部門從事文學評論、漢語言文學教學與研究、新聞、編輯、秘書、公共關係、行政管理等工作,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
  古代漢語、現代漢語、中國古代文學史、現代文學史、外國文學史、民間文學、比較文學、語言學概論、美學概論、文學概論、中國古典文獻學、寫作學、形式邏輯等等。
  授予學位:文學學士
  新聞學專業(四年製本科)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較高的政治素質、人文素養、專業技術、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係統掌握新聞學、經濟學和法學方面的綜合專業知識,熟悉我國新聞、宣傳政策法規,具備新聞的采、寫、編、評、攝及網絡應用等基本技能,能夠胜任新聞媒體、輿論宣傳、出版發行、文化管理和教育科研等部門工作,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
  新聞理論、傳播學概論、新聞采訪與寫作、出版學、輿論學、新聞編輯學、中國文學史、中國新聞事業史、外國新聞事業史、新聞評論、新聞攝影、廣播電視概論、廣播電視製作、廣播電視製作實驗、新聞倫理與法規、新媒體導論與應用。
  兩個專業模塊:
  經濟新聞方向:管理學原理、市場營銷學、西方經濟學、經濟新聞學、專業英語、媒介經營與管理、節目主持人、廣播電視專題研究、媒介文化研究、中外名記者及其作品賞析、傳播心理學、紀錄片賞析。
  法律新聞方向:經濟法學、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民法學、法律新聞學、專業英語、媒介經營與管理、節目主持人、廣播電視專題研究、媒介文化研究、中外名記者及其作品賞析、傳播心理學、紀錄片賞析。
  工作適用範圍:
  畢業生可在新聞媒體、輿論宣傳、出版發行、文化管理、教育科研及大衆傳播媒介(通訊社、報刊、廣告、電視)等單位從事編輯、寫作、采訪、經營和管理等工作。
法學院
  法學專業(四年製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係統掌握法學知識,熟悉我國法律制度,瞭解國內外法學理論發展及前沿信息,具備法律思維和法律推理能力,能運用法律手段處理各類法律事務的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法理學、中國法律史、憲法學、國際法學、刑法學、民法學、商法學、經濟法學、刑事訴訟法學、民事訴訟法學、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國際經濟法學、知識産權法學、國際私法學、法醫學、刑事偵察學等。
  授予學位:法學學士
  法學(經濟法方向)專業(四年製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係統掌握法學知識和經濟學基本知識,熟悉我國主要經濟法律、法規和有關方針、政策,具備法律思維和法律推理能力,能運用法律手段辦理各類經濟法律事務的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法理學、中國法律史、憲法學、國際法學、刑法學、民法學、商法學、經濟法學、刑事訴訟法學、民事訴訟法學、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國際經濟法學、知識産權法學、國際私法學、稅法、金融法、管理學原理、會計學原理、公共財政學、貨幣銀行學等。
  授予學位:法學學士
  法學(民商法方向)專業(四年製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係統掌握法學知識,熟悉我國法律制度,瞭解國內外法學理論發展及前沿信息,特別是民商事法律理論發展及前沿信息,具備法律思維和法律推理能力,能運用法律手段處理各類民商事法律事務的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法理學、憲法學、國際法學、刑法學、民法學、商法學、經濟法學、刑事訴訟法學、民事訴訟法學、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國際經濟法學、知識産權法學、企業法與公司法、會計學基礎、外國民法、比較商法、海商法等。
  授予學位:法學學士
  法學(國際經濟法方向)專業(四年製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係統掌握法學知識,熟悉我國法律制度,瞭解國際經濟和貿易的相關法律規則以及WTO的基本制度,瞭解國際警和貿易的基本業務,具備法律思維和法律推理能力,能運用法律手段處理涉外經濟法律事務的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法理學、中國法律史、西方法律思想史、憲法學、國際法學、刑法學、民法學、商法學、經濟法學、刑事訴訟法學、民事訴訟法學、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國際經濟法、知識産權法學、國際私法學、國際經濟貿易概論、國際貿易法學、國際商法等。
  授予學位:法學學士
  法學(司法會計方向)專業(四年製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係統掌握法學知識和經濟學基本知識,熟悉我國主要經濟法律、法規和有關方正、政策,具備法律思維和法律推理能力,能運用法律手段辦理各類經濟法律實務、會計事務的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法理學、憲法學、國際法學、刑法學、民法學、商法學、經濟法學、刑事訴訟法學、民事訴訟法學、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國際經濟法學、知識産權法學、會計學、審計學、財務會計、財務會計報表分析等。
  授予學位:法學學士
  社會工作專業(四年製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社會工作的基本理論和知識,掌握社會工作的基本技術與方法,能在民政、勞動、社會保障、衛生部門及工會、青年、婦女等社會組織、社區及其他社會福利、服務機構和公益團體從事社會保障、社會行政管理、社會政策研究、社區發展與管理、社會服務、社會評估與操作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課程設置:社會心理學、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社會統計與SPSS應用、民法學、社會保障概論、人口社會學、公共行政、專業外語、管理學、秘書學等
  工作適用範圍:社會服務、社區工作、復歸工作、商務、院校機構、健康服務、媒介、政府機構、教育、企業
  授予學位:法學學士
藝 學 院
  藝術學院前身為商業文化係和廣告與藝術設計係,成立於1992年。學院下設敦煌商業文化研究所、藝術設計係、音樂表演係、兩個本科專業、六個專業方向。即視覺傳達設計方向、服裝設計方向、公共藝術方向與裝飾繪畫、商業展示與室內設計方、聲樂方向、器樂方向;現有教學班39個,在校學生1207人;現有教職工70人,師資力量雄厚,結構合理。教授8人、副教授12人、副研究員2人、講師30人,博士3人,碩士16人;現有藝術設計專用教室32間、專用繪畫天光教室6間、設計和繪畫作品展廳1間、音樂及表演教室2間、琴房及器樂教室24間、舞蹈形體表演教室1間,計算機圖形設計實驗室2間、服裝實驗室1間、音樂實驗室1間,設施齊全,設備先進,環境舒適。
  藝術學院是我省最早開設裝潢設計、廣告設計專業的教學單位,對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有豐富的經驗;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及時應用學術研究和科學研究成果;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優化師資結構;立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着眼專業發展遠景,更新教學內容,教學質量不斷提高。止目前為社會培養了3000餘名廣告策劃、創意、管理,藝術設計,音樂人才。畢業生基本功紮實、思想新穎、設計前衛、實際工作能力強,受到用人單位特別是我國東南地區用人單位的好評,社會聲譽度高。
  藝術設計專業(視覺傳達設計方向)(四年製本科)
  培養目標:學習平面類的廣告設計、包裝設計、CI設計、書籍裝幀設計以及藝術設計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通過藝術設計思維能力的培養、藝術設計方法和設計技能的訓練,使學生具備創新設計的基本素質。能夠從事視覺傳達設計、管理、研究、教學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藝術史、設計概論、素描、色彩、商業插圖、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攝影、廣告設計、包裝設計、書籍裝幀設計、標志設計、設計美學、專業技法、專業設計、電腦設計等。
  授予學位:文學學士。
  藝術設計專業(服裝設計)(四年製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藝術設計與創作方面的知識和能力,掌握服裝設計、服裝表演的理論與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審美和創造能力,能從事服裝設計、成衣製作、表演藝術以及服裝營銷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素描、色彩、平面構成、色彩構成、服裝史、服裝學概論、服裝材料學、服裝設計、服裝CAD、形體訓練、服裝表演、表演編導、舞蹈音樂基礎、化妝造型設計、整體設計、服裝市場營銷、公共關係學等。
  授予學位:文學學士。
  藝術設計專業(公共藝術與裝飾繪畫方向)(四年製本科)
  培養目標:學習裝飾繪畫與公共藝術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學生將通過裝飾繪畫與公共藝術設計思維能力的培養、藝術設計方法和設計技能的基本訓練,具備本專業創新設計的基本素質。能從事平面、立體、環境藝術設計和研究、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素描、色彩、攝影、中外藝術史、設計概論、油畫、中國畫、壁畫設計、重彩畫材料、室內外環境設計、計算機圖形設計等。
  授予學位:文學學士。
  藝術設計專業(室內設計與商業展示方向)(四年製本科)
  培養目標:具有係統的建築與室內外環境設計和商業展示設計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相關學科的知識,有較強的設計和製作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從事展示設計、室內設計、商業展示與環境藝術規劃、室內外設計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中外建築設計史、設計概論、素描、色彩、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攝影、室內設計、裝飾設計與材料、空間表現設計、商業環境設計、室內設計應用、傢具陳列設計等。
  授予學位:文學學士。
  音樂表演專業(四年製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音樂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音樂表演和音樂鑒賞的能力,瞭解國內外音樂發展動嚮,具有初步的科研和製作能力,能在專業文藝團體、藝術院校等部門、機構從事表演、教學及研究工作的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聲樂演唱、樂器演奏、表演、音樂技術理論、中外音樂史、民族民間音樂、合唱(奏)等。
  授予學位:文學學士。
財稅與公共管理學院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四年製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現代管理理論、技術與方法,掌握管理學、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法學等方面知識,能在公共事業單位及行業協會、中介機構、政府行政部門和企業從事管理工作或經營、協調、規劃工作,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政治經濟學、管理學、西方經濟學、公共經濟學、政治學、行政法學、管理信息係統、公共關係學、組織行為學、社會調查方法、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公共事業管理概論、公共政策學、管理定量分析、管理文秘、公共財務管理、公共行政學等。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房地産經營管理(四年製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管理學、經濟學、房地産經營和土木工程方面的基礎知識,掌握現代經營與管理的理論和方法,具有物業管理專業技能,能在工程建設和房地産投資開發領域從事全程策劃、項目投融資和房地産經營管理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公共經濟學、財務管理、市場營銷、管理信息係統、建築工程概論、房地産經濟學、房地産市場、房地産經紀、房地産開發經營與管理、房地産投資與分析、房地産金融、物業管理、城市經濟與城市規劃等。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四年製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現代管理理論、技術與方法,掌握管理學、經濟學、社會學、法學及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知識,具有進行勞動與社會保障的調查研究和獨立地、創造性地分析解决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在各級政府部門、金融機構、企事業單位、社區、勞動咨詢與中介機構、各類社會保障基金組織從事勞動與社會保障管理工作,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復合型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西方經濟學、統計學、公共經濟學、社會調查方法、社會學、管理學、人力資源管理、保險學、勞動經濟學、行政學與行政法、薪酬管理、組織行為學、人事管理經濟學、計量經濟學、職業生涯設計、社會保障基金管理等。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財政學專業(四年製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紮實的經濟學與管理學專業知識,具備財政、稅務、財務管理等方面的理論知識和業務技能,能在財政、稅務、海關、國有資産管理、勞動和社會保障及其它經濟管理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從事業務和管理工作,能在學校、科研單位從事專業教學和科研工作,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貨幣銀行學、國際經濟學、計量經濟學、財政學、稅收學、管理學、統計學、會計學、政府預算管理、稅收管理、國際稅收、國有資産管理等。
  授予學位:經濟學學士。
  稅務專業(四年製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係統的經濟學和管理學知識,具備財政、稅務方面的綜合專業知識、理論素養和業務技能,能在財政、稅收以及其它經濟管理部門和公司企業,從事相關管理與研究工作;能夠在稅務代理、稅收籌劃和理財規劃等方面嚮客戶提供專業服務,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政治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財政學、貨幣銀行學、投資經濟學、管理學、會計學、稅收經濟學、中國稅製、稅務管理、稅收籌劃、國際稅收、稅務會計、稅收信息化管理、納稅檢查等。
  授予學位:經濟學學士。
農林經濟管理學院
  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四年製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係統的經濟學和管理學基礎理論和相關農林業科學知識,掌握農林業經濟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熟悉經濟發展規律和宏觀經濟政策,能在各級政府部門、各類農林企業、教育科研單位從事政策研究、經營管理、市場營銷、金融財會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財政學、金融學、會計學、發展經濟學、管理學原理、農業經濟學、貨幣銀行學、財政金融學、市場營銷學、土地經濟學等。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四年製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科學素質,掌握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的基本理論和技能,基礎紮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能在科研機構、高等院校、企事業單位和政府部門從事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領域的科研、教學、規劃、開發、管理等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
  主要課程:自然地理學、經濟地理學、遙感原理與應用、環境學導論、地理信息係統、水資源管理、城市規劃原理、普通生態學、環境管理學、環境影響評價、城鎮規劃與設計、區域分析與規劃等。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學校網址
  http://www.lzcc.edu.cn/
相關詞
甘肅蘭州獨立院校財經類院校大學統計二級學院管理
農林經濟
包含詞
蘭州商學院法學院蘭州商學院圖書館蘭州商學院接待室
蘭州商學院金融學院蘭州商學院體育教學部蘭州商學院商務傳媒學院
蘭州商學院馬剋思主義學院蘭州商學院藝術學院蘭州商學院外語學院
蘭州商學院統計學院蘭州商學院長青學院蘭州商學院隴橋學院
蘭州商學院經貿學院蘭州商學院會計學院蘭州商學院信息工程學院
蘭州商學院工商管理學院蘭州商學院財政金融學院蘭州商學院法政學院
蘭州商學院成人教育學院蘭州商學院寧夏函授中心蘭州商學院實業開發總公司
蘭州商學院財稅與公共管理學院蘭州商學院農林經濟管理學院蘭州商學院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學院
蘭州商學院新疆自治區函授中心蘭州商學院商業廣告裝璜研究設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