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globalization
全球化的歷史進程:全球化1.0 全球化2.0 全球化3.0
1492年到1800年是全球化的第一個階段,我稱之為全球化1.0。它是在國傢層面上發生的——西班牙發現美洲,英國殖民印度——世界從一個龐大的尺寸,變成了中等尺寸。
全球化2.0的時代從1820年或1825年開始,一直持續到2000年。這是在公司的層面上,市場和勞動力造就了全球化。世界從中等大小縮為尺寸。
第三個階段,世界變成“迷你型”的了。這一過程開始於2000年。在全球化3.0時代,整個世界的競技場被夷平了。這一階段全球化的主要元素是個人。個人擁有着各自的機會進行全球化,與其他個人進行競爭。需要強調的是,個人不單指西方人,是指世界各種膚色的個人。
現在所講的全球化,即“全球化3.0”。
1.全球化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世界範圍日益凸現的新現象,是當今時代的基本特徵。
全球化還沒有統一的定義,一般講,從物質形態看,全球化是指貨物與資本的越境流動,經歷了跨國化、局部的國際化以及全球化這幾個發展階段。貨物與資本的跨國流動是全球化的最初形態。在此過程中,出現了相應的地區性、國際性的經濟管理組織與經濟實體,以及文化、生活方式、價值觀念、意識形態等精神力量的跨國交流、碰撞、衝突與融合。
總的來看,全球化是一個以經濟全球化為核心、包含各國各民族各地區在政治、文化、科技、軍事、安全、意識形態、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多層次、多領域的相互聯繫、影響、製約的多元概念。“全球化”可概括為科技、經濟、政治、法治、管理、組織、文化、思想觀念、人際交往、國際關係十個方面的全球化。
2.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個具有煽動性的詞。擁護者憧憬它會給整個世界帶來空前的進步和繁榮;批評者斷言它會給發展中國傢帶來貧睏、戰爭甚至文化滅絶。什麽是全球化?我們真的在經歷空前的全球化?以往的全球化給我們帶來過什麽?
什麽是全球化?
全球化是個進程,指的是物質和精神産品的流動衝破區域和國界的束縛,影響到地球上每個角落的生活。全球化還包括人員的跨國界流動。人的流動是物質和精神流動最高程度的綜合。
按英國學者戴維. 赫爾德的說法:“全球化是一個體現社會關係和交易的空間組織變革的過程,此過程可以根據其廣度、強度、速度以及影響來衡量,並産生了跨大陸或區域間的流動與活動、交往與權力實施的網絡。”
科技進步是一切社會變遷的原動力,交通和通訊技術的進步是全球化的依托。交通的進步促進人員和物質産品的全球化,通訊的進步促進精神産品的全球化。當然,兩類技術的作用經常分不開。互聯網能調動資本,輪船也能傳播精神。
拋開技術進步因素,全球化是資本的全球化,亦是關於資本之“主義”的全球化,即利潤至上觀的全球化——馬剋思在150年前就討論了全球化的這個本質。除了戰爭時期,資本在全球範圍裏瘋狂地追逐利潤,每天24小時,從不疲倦。所以,到目前為止的全球化體現為市場經濟體係在全世界的擴張。其他一切方面的全球化,包括國際化的共産主義運動,都從資本全球化衍生而來。若世界市場的擴張是必然的,全球化也是必然的。既然全球化影響到地球上每個角落的生活,人們當然希望擁有自己鮮明的立場。全球化問題的復雜性在於不同的事情在不同的空間和不同的時間裏能産生不同的結果。這四類變量無限多。既然人們無法預知所有的變量,衹好依賴意識形態决定自己的立場。
對衆多的支持者而言,全球化是一種基於世界大同理想的意識形態。支持全球化就是尊重“市場規律”,順應歷史潮流。對衆多的反對者而言,反全球化是一種基於平等世界理想的意識形態。反全球化就是反對擴大貧富差距,反對霸權。意識形態傾嚮是人類的天性,也是人類進步的重要動力。然而,筆者在這裏不想談論意識形態,衹想就事論事。
我們正在經歷空前的全球化?
“日不落”帝國時代的全球化比美利堅時代遜色嗎?如果麥當勞、肯德基能體現全球化,中餐館可是在上上個世紀就在世界各地登陸了,如今其普及程度遠非美國快餐能比。我懷疑,今天的全球化被迅速膨脹的“新聞界”給誇張了。
眼下的全球化主要是通訊技術的飛速進步引起的,交通技術並沒有飛躍的進步。自19世紀後半期到20世紀初,以輪船、鐵路、汽車和飛機為代表的交通技術出現了質的飛躍,人員和物資的國際交流呈幾何級數增長。那個時候移民是容易的,入境管理並不嚴格,護照也可有可無。美洲就是在那個時代開始住滿移民,中國人就是從那時開始改穿西式服裝,改用西式筆墨,扛洋槍、住洋房、用洋火、使洋釘,以及下南洋、闖西洋、赴東洋。
即便是資本流動,舊時代恐怕也未必差得遠。100年前就有很多中國人在外國人開辦的銀行裏存錢、取錢、借錢。那時的貨幣可以自由兌換。資本輸出被列寧看成傳統帝國主義的主要特徵之一。據說,今天的全球化體現為驚人規模的“金融資本”流動。每天全世界有1萬多億美元在世界金融市場上進行賭博投機,每年全球“熱錢”高達400萬億美元。可那又能說明什麽呢?當今的國際貿易量纔8萬億美元。國際金融賭博能影響地球每個角落的生活?資本是經濟的三要素之一,其根本意義在於促進勞動力和生産資料結合的效率。可是,用於國際賭博的“資本”促進多少效率呢?全球化的脊梁是工業和商業資本,不是“賭博資本”。
電力的使用,廣播的興起,電話的出現,新聞出版的普及,乃至後來的電視時代,上述任何一種通訊技術的進步,其意義未必低於互聯網。因此,過去精神産品的全球化程度不亞於今天,精神産品的多元化也不亞於今天。否則,民主思想、共産黨人的思想乃至形形色色的其他意識形態怎樣傳遍19和20世紀的世界?除了巨額的“金融資本”,據說今天的全球化還體現為互聯網的興旺普及。互聯網使得信息傳輸變得快捷和方便。但擁有信息與擁有知識顯然不是一回事,信息量的增大未必增加觀念的多元化。今日美國人的觀念並不比越戰時更多元,也不比印度更多元。中國知識界今日的觀念甚至不一定比2300年前的戰國時代多元。比起今天的大學,上個世紀20年代的北大在思想上難道不是多元化得多?中國人現在的觀念當然比20年前多元化了,但那並不是互聯網的結果。
兩次世界大戰加上冷戰,綿延80年,切斷了世界的全球化進程,使冷戰後開始恢復的國際交流顯得突然和新穎。筆者不是歷史學家,但倘若某個歷史學家告訴我,在上上個世紀和上個世紀早年,人員、物資、資本和精神的國際交流程度高於今天,我不會感到驚奇。
當然,我並沒有說未來的全球化不會超過以往的全球化。
全球化帶來什麽?
無論我們是否處在一個空前的全球化過程裏,以往的經驗都具有啓發性。全球化的歷史經驗可以分成四大類:道義問題;收益問題;趨同與逐異問題;國際主義與民族主義問題。而以下四個全球化特徵正對應着這四個問題。
1.缺少法治道義的全球化。任何國傢內部的市場化都是隨着法治環境的逐漸成熟而成熟的。國際的市場化卻不是在法治環境下進行的,也就不可能“成熟”。衹要缺少世界政府,所謂國際市場的法治化是根本不可能的。當立法、司法和執法都歸於一傢,衹有理想主義者纔去奢望公平,也衹有那些最有能力從不公平中獲利的國傢纔去奢談國際秩序有多公平。如果沒有全球的法治政府,所謂“全球治理”(global governance)就不可能是體現國際公義的治理。
2.無法預知國傢損益的全球化。抽象談論在全球化中獲益或受損的條件非常睏難。強國、弱國、大國、小國都可能獲益,也都可能吃虧。傳統的中國是被全球化擊敗的,卻也是從全球化裏高速崛起的。大英帝國是從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國,雖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獲益國,卻呈現冷淡全球化的傾嚮,因為美國開始感受到代價。
3.刺激追求差異的全球化。全球化導致的“趨同”是淺薄的,全球化導致的“逐異”卻是深刻的。追逐不同是全球化時代最深刻的特徵。全球化的資本毫無人性可言,它帶來激烈的社會變遷,刺激形形色色意識形態的興起,也必然伴隨激烈的社會集團、意識形態乃至民族國傢之間的衝突。以往的全球化帶來了繁榮和進步,也帶來了大革命,帶來了國內戰爭,帶來了“世界大戰”。
4.促進民族主義和國傢疆界的全球化。毫無疑問,近代以來形形色色的國際主義都産生於全球化。可是,全球化帶來了更強大的民族主義,帶來了護照和海關,帶來了人員交往的阻隔,帶來了“神聖不可侵犯的”國傢疆界,帶來了更先進的武器和更強大的國防。在以往的全球化裏,獲勝的不是國際主義,而是國傢主義,特別是民族主義。在今天,我們看到了“歐洲合衆國”主義的興起,歐洲貨幣的使用,歐洲邊界的鞏固,歐洲海關的確立,歐洲防衛的統一。是什麽刺激出這種新“西歐民族主義”?美國、日本、西歐……哪一個還在談論國際主義?當人們已經把保衛疆界安全的戰場延伸到外太空,誰還能說全球化消滅國傢疆界呢?曾幾何時,為普世歡樂而設立的奧林匹剋和世界杯居然成了民族的角鬥場,國傢之間的競爭,甚至成了在民族國傢內部進行競爭的資本。
結 語
為了“經濟效益”,人們從遼闊分散、自給自足的鄉村走入了城市。他們密密麻麻地住在一起,近在咫尺,相互依賴,但衹有依靠斤斤計較、彼此競爭、相互傾軋才能生存。城裏的人們看上去沒什麽不一樣,可每個人都從骨子裏在追求與衆不同。惟有不同才能在生存競爭裏脫穎而出。殘酷的市場競爭使越來越多的“村民”逐漸變成缺少道德感、失去了正義觀的人,他們崇拜資本所帶來的一切“文明”,或者根本就是崇拜資本本身。人們很自然便忘記阿富汗貧民的生命與世貿大廈裏的生命是平等的。他們會為紐約2000多條“文明的”生命燃起祭奠的蠟燭,但絶想不到為阿富汗那4000多個“野蠻的”殉葬者焚一炷香。人類可以公然聲稱自私自利和弱肉強食是其本性,並能導致“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如此的人類,衹好用鋼鐵製造的防盜門來取代分隔家庭的籬笆,用武裝到牙齒的警察來取代調解鄰里糾紛的長老。當貧窮遼闊的地球村變成了繁榮細小的地球城,各自的“國傢利益”理所當然地成為國際關係的最高準則,武力也自然成為安全和秩序的前提
當國際化開始傾嚮於代指這樣一個過程時???,今天的全球化用來區別一係列的趨勢,很多是在二戰後變得尤為突出。它們包括:
全球範圍內的通用標準的數目的增長,例如:版權法
國際貿易以比世界經濟增長速度更快的速度增長
由跨國公司控製的世界經濟的股份的增長
全球金融體係的發展
更多的國際間的文化影響,例如通過好萊塢電影的出口
文化多樣性的減少
國際旅遊業的發展
通過諸如互聯網和電話等的技術使得共享的信息資源不斷增長
移民的增長,包括非法移民
很多的趨勢被各種各樣的全球化支持者的組織看作是積極的,在很多情況下,全球化受到政府和其它人積極地推動。例如,有這個樣一種經濟理論:相對優勢使得自由貿易可以使得資源分配變得更加有效,並且對參與貿易的雙方都有利。
二戰後通過很多諸如關貿總協定等的國際組織已經使得國際貿易間的障礙得到相當大的降低。特別是從關貿總協定演化而來的世界貿易組織:
提升自由貿易
商品:較少或消除關稅;建立自由貿易區來降低關稅
資金:減少或消除資金控製(資金控製會影響貿易發展)
減少、消除對當地産業的津貼補助金(達到公平貿易)
知識産權保護
在國傢間對知識産權法律進行協調(通常來說,是添加更多限製)
跨國界承認知識産權限製(例如,在中國獲得的專利權可以在美國獲得承認)
也有很多反全球化運動認識認為這些是有害的。
質疑中的全球化
對關於全球化是一個現實存在的現象還是衹是一個說法還存在學術上的討論。雖然這個詞已經被廣泛使用,但是一些學者爭論到這個現象在其它的歷史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另外,很多人註意到,那些令人相信我們是處在全球化進程中的現象,例如國際貿易的增長和跨國公司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它們開始被建立的時候並不是製定了的。因此有很多學者更喜歡使用“國際化”而不是“全球化”。簡單的說,它們兩者的區別在於國傢的角色在國際化中更重要。也就是說,全球化程度比國際化要深。所以,這些學者認為國傢的邊界還遠沒有達到要消失的地步,因此,完全的全球化還沒有開始,也可能不會開始——從歷史上考慮,國際化從來沒有變成全球。 | | 全球化曾是我們用來描述政府和大企業關係變化的詞彙,但現在我們看到的是意義更廣阔也更為深遠的現象。
全球化並不僅僅是政府,企業和個人相互交流的方式,也不僅僅是機構間相互影響的方式,它意味着新的社會,政治和商業模式的出現!
社會學中的全球化
“全球化”是當今國際學術界最為熱門的課題之一。90年代以來,隨着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人們對全球化的理論認識也在不斷深化,不同學者紛紛從政治學、經濟學、歷史學、文化學、社會學等不同學科角度來考察與研究全球化問題,並不斷加強了不同學科之間的聯繫與合作。社會學對全球化的理論研究始於20世紀中後期,六、七十年代主要有P·索羅金的全球趨同論、R·阿隆的國際社會論、D·貝爾的後工業社會論、I·沃勒斯坦的世界體係論,七、八十年代又出現了A·托夫勒的超工業社會論、J·奈斯比特的大趨勢論,九十年代除了沃勒斯坦的世界體係論有了新的發展外,又形成了更具有全球化研究針對性的A·吉登斯的制度轉變論、R·羅伯遜的文化係統論和L·斯剋萊爾的全球體係論等。社會學研究的綜合性特徵使其對全球化這樣一個復雜性問題的探討具有較強的優勢。
吉登斯的制度轉變論
英國社會學家安東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是從制度轉變的角度來闡述和深化全球化理論的,其主要貢獻是他把全球化與現代化緊密地連在一起,並認為全球化是現代性的最明顯的結果之一,是世界範圍社會關係的緊密化。
在吉登斯看來,全球化是現代性從社會嚮世界的擴展,是現代性的基本制度特徵嚮全球範圍轉變的必然結果。而現代性的基本制度特徵是由四個不同層面所構成的,即資本主義(capitalism)、工業主義(industrialism)、軍備力量(military power)和社會監督(social surveillance),這四個現代性的制度特徵嚮全球範圍轉變的結果便形成了全球化的四種維度,即全球資本主義經濟(world capitalism economy)、國際勞動分工(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ur)、全球軍事秩序(world military order)、民族國傢體係(nation-state system)。時至今日,西方資本主義國傢已成為世界經濟體係的主要權力中心。全球化趨勢,並不是“西方制度在全世界的慢延和其他文化的消亡”,而是一個復雜的、非連續的和偶然的過程,這個過程是由一係列不同的而又相互交錯的邏輯推動的,是一個不均衡的發展過程。因此,我們必須面對一個事實:現代性與全球化的發展及其帶來的代價,造就了一個不是“現在”(now),而是一個“從現在開始就會存在”(from now on)的危機性問題。例如,各種制度性轉變的全球性導嚮如果無限地急劇化,就會相應地構成經濟增長機製的崩潰(collapse of economic growth mechanism)、極權主義提升(growth of totalitarian power)、核衝突或大規模戰爭的爆發(nuclear conflict or large-scale warfare)及環境大災難的發生(ecological decay or disaster)等危機。但是,吉登斯認為全球化的這種可能性危機是可以而且衹有被積極參與的社會運動所剋服和抵消,相反,如果沒有此類社會運動的抗衡,未來社會便難逃於惡性的發展,更不會出現制度性轉變的理想結果。
羅伯遜的文化係統論
美國匹茲堡大學社會學教授羅蘭·羅迫遜(Roland Robertson)是社會學中從文化的視角來理解和關註全球化問題的代表性學者之一,他從1960年代初期就開始涉及全球化問題的探討,在以後30多年的時間中,他又通過對經典社會學研究方法的檢討與重建逐步確立起了自己對於全球化研究的理論框架。尤其是1980年代以後,羅伯遜與其他一些學者一起,從社會學角度共同對全球化問題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討,在學術界産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基於自己的分析框架和全球化模型,羅伯遜把全球化的基本歷程從15世紀初葉到20世紀90年代分別劃分為萌芽階段、起始階段、起飛階段、爭霸階段和不確定階段。並簡要地勾勒出了近六百年來全球化過程的基本特點和目前狀況,羅伯遜不同意像吉登斯和沃勒斯坦那樣抽象化、簡單化地解釋全球化現象,他強調,全球化進程是在相對獨立於嚴格意義上的社會進程狀態下進行的,它有其自己的自主性和邏輯性,它的發展將隨着進程的加速而變得越來越復雜化,因此,全球化問題不僅是一個跨學科研究的對象,而且也更應該是一個跨文化研究的對象,當前社會學理論的主要任務就是要以多維的方式,並超越“世界政治”或“世界經濟”的單一模式來說明全球化的轉跡及其動因。
薩米爾·阿明(Samir Amin)的全球化理論
阿明1957年畢業於法國巴黎大學,獲經濟哲學博士學位,後來長期在聯合國工作。他認為,“經由市場而全球化”是一個反動的烏托邦。為了反對這個反動的烏托邦,就必須在社會主義視野內發展出一種可供選擇的人道主義方案。這個方案就是建立一種全球政治體係。如果說民族國傢曾經歷史地代表國內市場的框架,而不衹是這個市場的調度場所,那麽這種全球政治體係也不是全球市場的僕從,而是用於規定這個市場的各種參數。(見汪暉:秩序還是失序?--阿明與他對全球化的看法)
經濟全球化之利弊論
引言:
自20世紀晚期,隨着冷戰的告終,“全球化”、尤其是“經濟全球化”成為當今最時髦的話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些經濟學加認為,經濟全球化是一件好事,它可以使我們更加富有,可以過上美好的日子,可以周遊世界享受生活。但是,另外許多經濟學家則持懷疑態度。他們指出,如果經濟全球化真的那麽好,那為什麽國際經濟還是如此混亂?就此,國內外理論界和輿論界對這個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本文就經濟全球化的利弊簡要地予以評析,並探求在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進程當中,我們應該采取的相應對策。
全球化現象:
“經濟全球化”這個詞,至今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學術界對何謂經濟全球化,大致有兩種觀點:一是認為經濟全球化的實質就是資本主義生産方式和資本主義剝削的全球化,甚至認為經濟全球化突出地表現為世界經濟的美國化;二是認為經濟全球化是市場經濟一統天下,生産要素等經濟技術資源在全球範圍內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其中,第一種觀點帶有濃厚的意識形態色彩,因此我認為其理論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客觀性和公正性;第二種觀點既全面又最接近實際情況,其表現就是當今世界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傢和地區逐漸融入了全球化的經濟浪潮。
我認為,對經濟全球化的理解應該從生産力運動和發展的角度出發,經濟全球化是一個歷史過程:一方面在世界範圍內各國、各地區的經濟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相互融合成統一整體,即形成“全球統一市場”;另一方面在世界範圍內建立了規範經濟行為的全球規則,並以此為基礎建立了經濟運行的全球機製。在這個過程中,市場經濟一統天下,生産要素在全球範圍內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因此說,經濟全球化就是指生産要素跨越國界,在全球範圍內自由流動,各國、各地區相互融合成整體的歷史過程。
經濟全球化是一個歷史範疇,不是從來就有的,而是隨着世界市場的出現而出現的。因此,經濟全球化的根本前提是全球統一大市場的形成。在全球市場分割情況下,國與國之間的經濟交往和自由化貿易不等於經濟全球化。衹有在各國之間廣泛分工基礎上形成的世界市場,纔意味着從根本上消滅了國傢間的孤立發展狀態,從而最終形成廣泛的、深厚的世界經濟聯繫。任何國傢和地區,一旦融入世界經濟體係,都必然深受來自世界市場的各種影響。20世紀80年代以來,特別是90年代,隨着蘇聯解體,東歐巨變,以中國為代表的社會主義國傢在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前提下的不斷深化改革轉入了市場經濟軌道,傳統計劃經濟逐漸消失,市場經濟一統天下,市場競爭和市場逐利行為打破了經濟的國傢和地區限製,把世界各國的國民經濟日益聯結成一個整體的全球經濟。與此同時,作為經濟一體化組織形式的地區經濟集團也迅速發展。到1996年末,全世界已有100多個地區經濟集團,幾乎囊括了所有的國傢。其中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和亞太經合組織已成為世界經濟的主體三極,其區域內所實現的進出口總額和經濟總量都占全世界的80%。而且近年來,各地區經濟集團在壯大自身隊伍的同時,也不斷相互滲透,區域市場邊界不斷嚮外延伸和相互接軌,極大地促進了各國經濟的融合和全球化的發展,形成了龐大的市場經濟運行體係。在這個體係內,各國間的合作障礙日益減少,滲透和依存關係不斷增強,各個國傢程度不同地分享着世界市場上生産要素自由流動而實現的資源最佳配置帶來的收益,同時也承擔着經濟一體化可能的風險。隨着國際分工的深化,無國界經濟的擴大,各國經濟文化也突破了國傢和民族界限,從對立、碰撞,走嚮了滲透、融合。西方以個人主義為中心的企業文化吸收了東方文化的和諧、團隊精神,而東方國傢的企業也融入了西方文化鼓勵競爭、鼓勵自我價值實現的成份。
經濟全球化的原因:
經濟全球化既是一種社會現象,又是一種歷史發展的必然,它的産生有其一定的動因:
一、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傳播是經濟全球化的根本動因。20世紀以來,特別是二戰後,以電子計算機技術、微電子技術、信息通訊技術、新材料技術、空間技術、海洋技術、現代交通運輸技術等為主體的現代高技術群的出現,大大加快了各個國傢、各個地區之間的信息流、物資流、資金流、技術流和人流,使相隔數千裏、甚至上萬裏的世界瞬間變成了一個地球村,從而在很大程度上縮小了人際、組織、民族、國傢間交往的時空,為加速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奠定了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提供了可靠的信息、交通工具和手段。
二、發達國傢的商品、資本的過剩和技術的超前與其資源、能源、市場、廉價勞動力缺乏之間的矛盾是經濟全球化的內在動因。事實上 20世紀以來,世界經濟的國際化趨勢一直是在逐漸發展着的,大體經歷了商品國際化、資本國際化和生産國際化三個階段。而經濟全球化衹是這種世界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突變和飛躍。跨國公司的出現是經濟全球化的主要承擔者和體現者。由於它們擁有雄厚的技術資源(據有關資料統計,現在世界科學技術的創新有90%被控製在跨國公司手中)和資金資源,貯存有大量的過剩商品,加之受到本國、本地區生産資源、消費市場和有限廉價勞動力的限製,這就迫使他們要進行商品、資本和技術的輸出。儘管這種輸出客觀上促進了輸入國的經濟、技術和社會的發展,但其主觀動機則是以獲取最大的經濟利潤為目的的。因此,在整個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中,發達國傢是經濟全球化的主要提倡者和推動者。
三、發展中國傢為了縮小與發達國傢在經濟、技術和綜合國力上的差距,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都不得不投入到經濟全球化浪潮中去,這是客觀上促進經濟全球化的又一內在動因。由於種種原因,20世紀後半期,發展中國傢在科學技術、生産力、經濟和社會整體水平上與發達國傢的差距越來越大。因此,一些發展中國傢為了縮小這一差距,便積極地融入世界經濟體係中去,以吸收發達國傢的技術、資金和先進的管理經驗來發展本國的經濟。此舉産生了顯著的效果, 70年代到 80 年代發展起來的韓國、新加坡、臺灣、香港和泰國等國傢和地區就是最明顯的例證。正是基於這些後起的工業化國傢和地區的影響,其它一些發展中國傢纔清楚地認識到,衹有順應經濟全球化的客觀潮流,采取正確的政策和措施,使自己國傢的經濟盡快地、更好地融入國際經濟體係,才能不被經濟全球化的浪潮所淹沒。當然,發展中國傢不管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是樂觀的還是悲觀的,這種或積極順應或消極受應的舉措表明實際上他們已被納入到或接近於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潮流中。事實上,若沒有發展中國傢參與經濟全球化,新的世界經濟格局和秩序的形成則是不可能的,至少是不完善的。
經濟全球化的利弊分析:
應當承認,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進程纔剛剛起步,它給各國經濟和整個世界經濟帶來的影響還難以預料,但是有一點是非常明確的,即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如果單純從人類社會進步和科技發展的角度、從提高生産力的標準來看,經濟全球化的確能夠促進經濟效益的提高以及世界産業規模的擴大,會引起生産與消費從結構到地點上的變化,會刺激各種新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同樣經濟全球化也會産生一些負面效應,這些影響對具體國傢和具體領域的影響也隨各國政策選擇的不同而有所區別。具體來說,經濟全球化的利弊表現為:
一、經濟全球化的正面效應:
1、經濟全球化可使世界範圍內的資金、技術、産品、市場、資源、勞動力進行有效合理的配置。
經濟全球化在有效促進國際合作的同時,也加劇了各國間的競爭。競爭的原因,在經濟上是由於世界資源的有限性和資本的擴張性;在政治上則是由於國傢的存在,各國都試圖通過增強自身的實力來實現別國對自己的依賴,從而較多地獲取收益,較少地付出成本。經濟全球化加速了生産要素在全球範圍內的自由流動,形成了統一的全球市場,從而推動跨國公司的全球化經營和全球産業結構的調整,並最大限度地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從一國的角度看,本國企業將突破本國資源和本國市場的限製,在全球範圍內尋求資源的最優配置與有效利用。發達國傢可發揮其資金和技術優勢,通過資本和技術的輸出和轉移,不斷嚮發展中國傢開拓市場,並利用發展中國傢豐富的資源和廉價的勞動力,以獲取利潤。發展中國傢則可通過吸收和引進發達國傢的資金和技術,來發展本國傢和本民族的經濟,以滿足人民的物質利益需求,逐步縮小與發達國傢的差距。這種不同國傢、不同地區的經濟要素的有效組合,客觀上促進了全球社會生産力的發展,促進了發展中國傢經濟的發展,減少或避免了人類社會現有的各種資源的浪費。
2、經濟全球化為發展中國傢提供了一次迎接機遇和挑戰的機會。
第一,有利於發展中國傢利用外資和對外投資。1996年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發佈的《1997年世界投資報告》指出,發展中國傢1996年接受了1290億美元的外國直接投資,對外投資了510億美元,二者都創造了歷史最高紀錄。它們在獲得世界投資總額中的比重從1995年的30%上升到1996年的37%其中,48個最不發達國傢在1996年的資本流入量也增加了56%。
第二,促使發展中國傢的出口商品結構優化。由於資本的流入、跨國公司的直接投資活動和本國産業結構的調整發展中國傢出口商品結構有所改善,製成品在出口中的比重從1980年的56%上升到1990年的73%和1994年的77%。
第三,迫使發達國傢把發展中國傢面臨的問題予以考慮和解决。發達國傢日益認識到,在經濟全球化下,它們的經濟穩定和發展有賴於發展中國傢。在債務解决、地區經濟一體化和聯合國的改革等問題上不得不考慮發展中國傢的權益。
在機遇與挑戰面前,由於世界各國經濟和技術發展的水平不同,因而導致他們在經濟全球化中所處的地位和利益不可能均等。在這種弱肉強食、優勝劣汰的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發展中國傢在許多方面必然處於劣勢。但我們相信,衹要發展中國傢能夠抓住機遇,敢於迎接挑戰,通過對國外先進技術的吸收和消化,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技術創新,建立本民族的經濟實體,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生産出高質量、低價格的産品,就一定會在世界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中國、印度、巴西、墨西哥就是最好的證明)。更何況,隨着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各種原則、制度和秩序會逐步趨於平等,國傢民族經濟也會日漸成熟。
3、經濟全球化為世界各國人民提供了選擇物美價廉的商品和優質服務的好機會。
隨着市場全球化的發展,物流將成為國際貿易的主要形式,世界各國人民可根據自己的愛好和消費需要,選擇自己需要的商品,那種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所設置的貿易壁壘和防綫將會被逐步取消,那種國傢壟斷或個人壟斷的局面將一去不復返,那種以低劣的質量和服務嚮消費者漫天要價的情形行將結束。
4、經濟全球化將會促使世界大文化的産生和發展。
經濟全球化不僅會影響全球的經濟結構和秩序,而且也對不同民族的文化帶來了程度不同的衝擊。文化的這種碰撞和衝擊將導致全人類都可認同的大文化,主要內容包括:
第一,“經濟文化”已有了全人類認同的標準。如市場經濟的法則、商品流通的規則等,已被普遍認可和遵循。
第二,“科技文化”的普遍性更加不能否認。現在不論發達國傢還是發展中國傢,為了生存和發展,都在抓科學技術和教育,都已認識到科學技術是強國之本。儘管各個民族國傢之間的科學技術發展水平不平衡,但科學技術的交流已成為一種不可阻檔的潮流。科學技術文化早已衝破民族國傢間的界綫,滲透到世界的各個角落。
第三,隨着 “經濟文化”和 “科技文化”的發展,各個民族國傢之間的文學、藝術、哲學、宗教、風俗習慣的傳播與交流更加容易,信息網絡技術和交通運輸技術已為這種交流提供了現代化的工具和手段。人們總會自覺不自覺地、程度不同地吸收這些外來文化的營養,以填補本民族、本國在某些方面的不足。這也是文化全球化的某種表現形式。
第四,“民主和法治”作為一種制度文化,也將成為一種不可阻擋的歷史發展趨勢。
5、經濟全球化將促進貿易和投資的自由化。
貿易與投資自由化是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産物又是全球化的強大推動力。正是貿易與投資自由化的加速發展推進了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反過來,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又要求貿易與投資自由化的進一步完善。世界貿易自由化最重要的內容和核心就在於減少和取消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世界貿易組織正式運轉後,首次將服務貿易、知識産權和投資等非貨物貿易也納入到多邊規則之中,使擴大多邊自由化的領域以及擴大國際貿易自由化進程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一個核心職能。此外,投資自由化已經成為當前國際投資發展的主流,不僅是發達國傢而且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傢也積極采取投資自由化措施。一方面大量引進外資,另一方面又積極進行對外投資,從而使世界直接投資額迅速增加,投資活動遍及全球,全球性投資的規範框架和規則也開始形成。
6、經濟全球化加速技術轉讓和産業結構調整的進程。
經濟全球化帶來了國際分工的大發展、産業的大轉移和資本、技術等生産要素的大流動,這對於發展中國傢彌補國內資本、技術等要素缺口,發揮後發優勢,迅速實現産業演進、技術進步、制度創新,促進經濟發展十分有利。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投資和技術轉讓互相促進,不斷加快。跨國公司為了延長技術的生命周期,擴大技術效用以及給自己的技術尋找出路,大大加快了技術轉讓活動。這種加速轉讓在客觀上有利於發展中國傢的技術發展,有利於發展中國傢加快産業結構的升級和工業化進程,加速從傳統經濟嚮現代經濟的轉變。此外,經濟全球化的加速發展,還加快了發展中國傢從發達國傢引進外資的進程,有助於彌補發展中國傢資本的不足。再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不僅為發展中國傢的産品,特別是勞動密集型産品進入世界市場提供了更多的機會,而且也有助於彌補發展中國傢市場發育的不足,特別是跨國公司的組織形式,愈來愈突破國傢的界限,出現了所謂無邊界的企業,從而非常有利於發展中國傢引進發達國傢先進的管理經驗。
7、經濟全球化能夠促進國際間政治的協調。
在經濟全球化浪潮中,社會結構、價值觀念、生活方式等都會發生很大變化。在人們物質需求得到相對滿足之後,必然較多地關註自己所處的政治環境;公民的政治意識、政治參與素質將極大提高,希望充分表達自己的政治訴求,廣泛地要求參加國傢和社會的管理;擁有雄厚實力的獨立利益群體,在利益的驅動下,必然提出相應的政治參與要求;日益發達的信息傳媒網絡,從技術上支持了人的自主選擇權力,宣揚了人的主體地位和價值意識,也使“愚民政策”的體製喪失了基礎。所以,經濟全球化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求各國在政治上相互協調以作為經濟全球化新的推動力,這也是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關係所决定的。政治上協調的過程儘管漫長,但卻是經濟全球化進一步發展的一個决定性因素。
8、經濟全球化有利於減少國際衝突。
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世界上大多數國傢都捲入了更深層次的國際分工體係,跨國公司的投資與技術轉讓活動又把各國的生産經營、銷售和研究與開發活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由此産生的直接結果就是各國經濟相互依賴、相互滲透的程度加深,經濟關係的變化必然引起政治領域和國際關係的變化,協商與對話越來越成為當今處理國際關係的主要手段。各國之間加強信任與合作,約束國際衝突或至少降低衝突的激烈程度已漸漸成為發展趨勢。有理由相信,隨着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這種趨勢將會越來越加強。
二、經濟全球化的負面效應:
1、經濟全球化加劇了世界經濟的不平衡,使貧富差距拉大。
經濟全球化首先帶來的是對發展中國傢民族經濟的衝擊,而且這種衝擊是建立在不平等關係基礎之上的。一方面,國際經濟組織(世界貿易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都掌握在發達國傢手中,為世界經濟運轉所製定的各種原則、制度和秩序都是由他們製定的。另一方面,西方發達國傢所擁有的經濟、技術和管理優勢,是發展中國傢遠不可及的。因而經濟全球化中獲益最大的當然是社會生産力高度發展的發達國傢,而經濟和技術相對落後的發展中國傢儘管具有一定的中長期利益,但在近期或較長的時間內,是很少或很難受益的,甚至可能受到很大的損害和衝擊,如許多民族企業虧損或倒閉等。
雖然經濟全球化客觀上能導致全球物質財富的增加,但在市場化的過程中,競爭是首要法則,它在創造高效率的同時,必然導致財富越來越嚮少數國傢或利益集團集中,導致貧富差距的擴大。據世界銀行統計,1983年高收入發達國傢的人均GDP是低收入發展中國傢的43倍,到了1994年變為62倍,社會分配更加不公平。造成這種差距擴大的具體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制度的原因、市場發展的原因及結構變動的原因等,但有兩個因素是顯而易見的:
第一,是經濟全球化的利益分配不均衡。從理論上講,所有參與全球化過程的國傢在不同程度上都會從中收益,但絶不是利益均沾。事實上,作為資本和先進技術的主要擁有者,發達國傢總是處於全球化的中心地位,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這種地位使它們依靠價格製定方面的主導權,與發展中國傢進行交換時獲取更多的利益。
第二,是市場競爭使一些社會政策面臨挑戰。衆所周知,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動力,由競爭帶來的不平衡要靠社會政策來修補。各個國傢都有各自的福利政策,通過勞資妥協來保持社會穩定。但全球化破壞了這一社會契約,以出口和直接投資為主要內容的激烈的跨國競爭,正在影響工資和就業狀況, 社會政策在平抑差距方面顯得蒼白無力。經濟全球化為以發達國傢為主的國際資本開拓了尋求更高利潤的地域和空間,在發達國傢和發展中國傢經濟實力相差甚大的背景下,經濟全球化使發達國傢與發展中國傢收入差距拉大。
2、經濟全球化使世界經濟不穩定性加強。
經濟全球化使各國經濟同世界經濟的聯繫更為密切,各國國內經濟的穩定將不僅取决於本國國內因素,更大程度上要受到國際因素的巨大影響。隨着國際貿易和服務貿易的不斷擴大,其他國傢尤其是主要貿易夥伴的經濟狀況如通貨膨脹、金融危機等將通過國際經濟的傳遞機製影響到本國。如果本國的經濟結構存在某些類似隱患,這些經濟波動就不可避免地會在國內出現。即使本國經濟不存在問題,也會因為心理因素的作用而使經濟發生一定程度的波動。特別是對於發展中國傢而言更是如此。因為經濟全球化就是金融、貿易與投資的全球化,然而由於發展中國傢市場發育不夠充分,經濟結構比較脆弱,更容易受到外部不利因素的衝擊;而且由於發展中國傢立法不全,便於投機;再加上發展中國傢執法不嚴,有法不依,從而給“國際遊資”留下可乘之機。於是,西方國傢的大量遊資不時衝擊發展中國傢的金融市場,甚至引發金融危機,造成如同戰爭般的破壞。經濟全球化使發達國傢的經濟周期、匯率、利率的變動傳導給發展中國傢,使發展中國傢的經濟經常出現不利波動,發生在 1994年底的墨西哥金融危機和1997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已充分說明這一點。
3、現行的全球經濟運行規則不盡合理,大多有利於發達國傢。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客觀上需要用規則去加以規範、約束參與者的行為,而規則的製定是以實力為基礎的。所謂規則,其實就是對利益衝突的一種界定。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由於國際經濟組織是由歐美等發達國傢操縱,因此經濟全球化的遊戲規則主要由發達國傢來製定。現存的國際經濟規則中雖然有些規則考慮到發展中國傢的利益,如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但大部分規則卻是由發達國傢主導製定的,有些規則還是在發展中國傢缺席的情況下製定的。某些産業發展規則是在發展中國傢還沒有發展該産業的時候製定的,如信息技術産業協議以及勞工標準等。發展中國傢一旦發展這些産業就必須遵守他們並未參與製定的規則,並為此而付出代價。此外,儘管發達國傢極力倡導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但是各國政府為維護本國利益,仍然實施各種貿易壁壘措施。尤其是非關稅壁壘措施,如緑色壁壘、技術壁壘等,這些由發達國傢有意製定的貿易標準往往都是發展中國傢難以達到的。這些措施客觀上阻礙着生産要素在各國間的自由流動,從而使市場導嚮機製受到很大程度的限製,發展中國傢所應得到的機會與利益無從保障。因此,目前經濟全球化給世界經濟所帶來的利益是建立在發展中國傢經濟利益及政治利益遭受損失的基礎之上的。
4、經濟全球化還可能導致發展中國傢生態環境遭到破壞。
例如,日益蔓延的荒漠化,土地的侵蝕,動植物物種的滅絶,海洋與河流道的污染等問題。其中發達國傢往往出於本國戰略利益的考慮,為了保護本國的生態環境不受污染,而把大量的污染源工業都建立在海外,既消耗了他國的資源,還污染了他國的環境。據有關資料統計,美國將60% 以上的污染企業建立在海外。
5、經濟全球化使發展中國傢所付代價巨大。
在經濟全球化浪潮中,發展中國傢由於在企業規模、效率、技術水平和研究開發能力方面都無法與發達國傢相競爭,因而造成跨國公司的品牌和産品充斥國內市場,導致民族品牌消失;跨國公司操縱和控製了衆多發展中國傢的支柱産業和市場,抑製了民族工業的自主發展;發展中國傢大量引進外資,造成國內通貨膨脹壓力增大並面臨匯率風險和償債風險,對西方國傢的巨額債務支付成為許多發展中國傢經濟發展的嚴重障礙,經常引發經濟與社會動亂;全球化還會導致發展中國傢人才外流,特別是熟練人才和高級技術人才,跨國公司往往在東道國用高薪雇用現成的人才而不註意在當地實施培訓計劃,從而使發展中國傢遭受教育經費支出和不能使用已培養人才的雙重損失。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傢的經濟狀況將更加惡化;發展中國傢民族企業由於競爭力不強,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倒閉,致使大量工人失業,如果社會勞動保障係統不健全,必然産生一些社會不穩定因素,引起社會的混亂。世界銀行於 2004年4月30日發表的《世界發展指數》承認:“經濟全球化的某些因素已使最貧窮國傢受到損害,使富國和窮國之間巨大差距的擴大面臨着更大的風險。在一個不能打破貧國周期且愈來愈不平等的世界中,集中於工業化的國傢占世界人口1/6 的人卻壟斷了全球近80%的收入。與此同時,居住在63個發展中國傢占世界人均60%的人,僅得到世界收入的6%,人均每天不足2美元”。
6、經濟全球化必然對民族文化帶來一定的衝擊。
這將使得各個民族的文化特質消長不等、凸顯不一。這種現象,不利於文化的發展,更不符合百花齊放、百傢爭鳴的文化演進原則。文化的形態是多種多樣的,有商品文化、制度文化、價值文化、語言文化、科技文化、藝術文化等。隨着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快,妨礙資本、技術和産品跨國界流通的障礙一個接一個地被拆除,繼之而來的是不同文化、不同價值觀、不同生活方式、不同信念的流入。有些在相互衝突和撞擊中形成了新質——世界大文化,有些則會改變本民族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和文化特性。
面對經濟全球化我們應采取的政策和建議:
經濟全球化作為現代經濟發展的一種趨勢,已經被世界經濟發展的事實所證明。從人類發展的歷史來看,隨着社會交往的擴大,社會生産單靠一個民族、一個國傢已不行了,須靠世界力量,建立在機器化生産和世界市場形成基礎上的世界經濟全球化,同世界歷史進程是一致的。今天,任何一個國傢或民族的經濟都面臨着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嚴峻挑戰。
當前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科技革命突飛猛進,知識與技術更新周期大大縮短,科技成果以前所未有的規模與速度嚮現實生産力轉化。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快,世界市場對各國經濟的影響更加顯著,國際競爭與合作進一步加深。思想觀念不斷更新,各種文化交流日益擴大,開放意識、競爭意識和效率意識明顯增強。對於發展中國傢來說,指責經濟全球化本身是沒有任何作用的,因為它是一種趨勢,如果我們不融入這一發展過程,自己將永遠落後。唯一的辦法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使自己成為競爭的強者。具體來說,應采取以下對策和措施:
一、必須堅定不移、積極主動地參與經濟全球化當中去。
經濟全球化是生産力發展的客觀必然,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客觀歷史潮流,它不是某個國傢或者某類國傢的政策選擇,而是跨世紀國際經濟關係變化的總體趨勢。如果我們否認乃至拒絶它,既非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也會給我們經濟發展帶來極大的危害。閉門自守必然導致落後,我國在這方面有過慘痛的歷史教訓。因此,我們應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順應歷史潮流,積極主動參與經濟全球化。目前,我國已是一個舉足輕重的貿易大國,但是對外投資和跨國經營發展卻比較緩慢,對外投資量尚不到世界對外投資的1%,這既與我國經濟的總體發展和引進外資的規模不相稱,也表明我國在國際分工中處於不利地位。因此,我們應一方面要發揮現有技術優勢,擴大對有關國傢的直接投資;另一方面,對發展成熟的勞動密集型産業,可以考慮轉移到發展中國傢去生産。我們參與經濟全球化應對它的風險保持清醒的認識,要有步驟、有計劃地推進。
二、註重科技發展和人力資源培養戰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科學技術在全球的高速發展和加速傳遞,為發展中國傢經濟體製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提供了機會。發展中國傢可以從發達國傢那裏吸取技術發展的寶貴經驗和教訓,可以根據客觀需要和現實可能,直接從比較高的起點開始,在技術水平、生産組織形式等方面利用和藉鑒一些現代化國傢已有的較為成熟的文明成果 | | - : global integration, globality
- n.: Globalization
- v.: globalize
| | 公司 | 國際化 | 認證考試 | 組織 | 政治 | 國際政治 | 民間組織 | 經濟 | 發達國傢 | 國際組織 | 文化 | 國傢 | 人物 | 經濟學 | 社會學 | xml | 報告 | 財務 | 法律 | 法學 | 政治學 | 婚姻 | 結婚登記 | 更多結果... |
| | 使全球化 | 去全球化 | 反全球化 | 經濟全球化 | 全球化測試 | 全球化戰略 | 捍衛全球化 | 動物全球化 | 全球化理論 | 定價全球化 | 城市全球化 | 網絡全球化 | 全球化品牌 | 全球化就業 | 直面全球化 | 文化全球化 | 全球化崩潰 | 全球化城市 | 全球化進程 | 金融全球化 | 品牌全球化 | 企業全球化 | 全球化語境 | 全球化陷阱 | 法律全球化 | 市場全球化 | 全球化研究 | 全球化3時代 | 傳媒全球化 | 全球化推廣 | 新經濟全球化 | 全球化與中國 | 反全球化浪潮 | 抵抗的全球化 | 反全球化運動 | 經濟的全球化 | 全球化和全球史 | 全球化商務指南 | 全球化及其不滿 | 中藥全球化聯盟 | 個人通信全球化 | 打造全球化城市 | 全球化指數排名 | 全球化鏈條定律 | 的創新與全球化 | 全球化發展戰略 | 全球化問題譯叢 | 全球化與文化整合 | 全球化與民族認同 | 全球化學品搜索網 | 全球化與國際經濟 | 全球化與後現代性 | 全球化與第三世界 | 全球化為什麽可行 | 全球化與文化個性 | 經濟全球化的障礙 | 全球化性別與發展 | 全球化與多元文化 | 經濟自由的全球化 | 中國的品牌全球化 | 策略一全球化推廣 | 全球化與人類命運 | 什麽是品牌全球化 | 品牌全球化的優勢 | 品牌全球化的原則 | 全球化與當代國傢政治職能 | R&D全球化研究 | 經濟全球化的替代方案 | 新自由主義全球化別名考 | 經濟全球化下的儒傢倫理 | 全球化軟件開發最佳實踐 | 全球化與現代性批判 | 全球化與汽車業創新 | 下一輪偉大的全球化 | 全球化與國際平衡傳播 | 全球化時代的刑法變革 | 全球化與政治的轉型 | 全球化時代的經貿政策協調 | 全球化下的中國經濟學2007 | 全球化3.0時代 | 全球化壓力下的世界文化 | 全球化、性別與發展 | 全球化時代的儒傢倫理 | 全球化:起源.發展和影響 | 嚮頂尖CEO學全球化管理 | 全球化中的民族過程 | 全球化與當代中國文化形態 | BBVA的創新與全球化 | 全球化與中國國傢轉型 | 全球化時代的國際經濟法 | 全球化時代銀行業的未來 | 高等教育全球化理論與政策 | 全球化與大學的回應 | 决勝於半全球化時代 | 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 | 全球化背景下的現代性問題 | 中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 | 經濟全球化的內在驅動力 | 經濟全球化的主要特點 | 會計全球化時機已經成熟 | 全球化電力建設市場分析 | 經濟全球化下的就業政策 | 全球化與中國的經濟政策 | 經濟全球化與兩岸經貿關係 | 全球化私人定製服務 | 全球化社會發展與大衆媒體 | 嚮頂尖學全球化管理 | 全球化起源發展和影響 | 全球化背景下的政治 | 經濟全球化與中國之對策 | 策略一:全球化推廣 | 品牌全球化發展戰略 | 經濟全球化的稅收效應 | 重視經濟全球化中的東方 | 全球化與當代中國文化産業發展 | 全球化與當代中國跨文化交流 | 中西比較修辭論全球化視野下的思考 | 全球化背景下區域經濟差異及其宏觀調控 | 國際政治經濟學與中國的全球化 | 世界是不確定的:全球化時代的地緣政治 | 全球化背景下亞洲城市的戰略性選擇 | 全球化中的技術壟斷與技術擴散 | 全球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轉換 | 經濟全球化下的要素演進與開放收益 | 全球化學品統一分類和標簽制度實施指南 |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美中貿易失衡研究 | 全球化和統觀論的市場經濟革命 | 全球化、社會發展與大衆媒體 | 經濟全球化與我國經濟發展戰略選擇問題研究 | 全球化、集群轉型與創新型企業 | 全球化背景下的教師專業發展創新計劃 | 南京大學經濟全球化與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 全球化背景下的國際勞工標準分析 | 經濟全球化中我國貨幣供給機製的微觀基礎 | 經濟全球化與經濟安全:東亞的經驗與教訓 | 減輕經濟全球化中的健康脆弱性-中國農村案例研究 | 金融全球化(發展中國傢的利益與風險) | 經濟全球化下中小企業集群的創新機製研究 | 全球化視野中的倫理批判與道德教育的重構 | 全球化進程中的電子商務若幹法律問題研究 | 南方博弈-全球化語境下的電視競爭策略 | 國際政治的全球化與國際道德危機 | 英語全球化與本土化視野中的中國英語 | 媒體産業:全球化·多樣性·認同 | 馬剋思世界歷史理論與當代全球化 | 經濟全球化的馬剋思主義經濟學分析 | 批判性地域主義-全球化世界中的建築及其特性 | 本土全球化現象:文化邊緣地區創意工業之境遇 | 全球化視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定價全球化:信用科學對自己和全球化的精算 | 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地理研究 | 經濟全球化與美國經濟的重新崛起 | 全球化世紀的城市密集地區發展與規劃 | 中國政府競爭力提升的戰略分析-基於經濟全球化的張力 | 全球化視域下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 |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行政改革 | 全球化背景下東亞的法治與和諧 | 經濟全球化下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研究 | 互聯網企業全球化能力評價指標體係 | 全球化時代英語的普及和中國文學批評話語的建構 | 全球化進程中的反全球化運動 | 會計準則全球化的動力與阻力 | 全球化工作環境中的跨文化溝通 | 全球化背景下跨國公司的政治功能研究 | 經濟全球化與世界經濟發展趨勢 | 在全球化時代“再造紅色經典” | 韓美林:藝術不能“全球化” | 思想中國·全球化生存:世界頂尖學者中國演講錄 | 全球化集群轉型與創新型企業 | 嚮海而生的中國企業:全球化之舞 | 全球化留給中國的最後機會:品牌戰 | 經濟自由的全球化:全球化為什麽可行 | 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集團化 | 全球化留給中國的最後機會品牌戰 | 全球化留給中國的最後機會 | 經濟自由的全球化全球化為什麽可行 | 嚮海而生的中國企業全球化之舞 | 品牌全球化的趨勢及啓示 | 品牌全球化的風險與規避 | 經濟全球化和經濟金融化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