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分類: 根與根莖類
藥材名稱: 元鬍 Yuanhu
描 述: 本品為罌粟科(Papaveraceae)植物延鬍索和齒瓣延鬍索的塊莖。
[別名] 延鬍索、延鬍、玄鬍
[植物形態]
1.延鬍索 別名:玄鬍索,元鬍
Corydalis turtschaninovii Bess. f. yahusuo Y. H. Chou et C. C. Hsu ( C.bulbosa auct. non DC.,C. yanhusuo W. T. Wang)──
多年生草本,高10一20cm。塊莖扁球狀,直徑0.5—2.5cm,黃色。莖基部具1鱗片,鱗片和下部葉腋內常生小塊莖;莖生葉具長柄,2回三出全裂,末回裂片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總狀花序頂生,疏生3一l0花,苞片卵形或狹卵形,全緣或下部具齒;萼片小,早落;花冠紅紫色,上花瓣長約2cm,邊緣具齒或波狀小齒,頂端微凹,具短尖,距圓筒形,稍長於瓣片,蜜腺體貫穿距長的l/2,內花瓣暗紫色,雄蕊束披針形;子房綫形,花柱細,柱頭近圓形,具8乳突。蒴果綫形,種子l列。花期4月。果期4—5月。
均係栽培,宜生長於沿溪兩岸或山腳的近中性或微酸性粉沙質壤土、沙質壤土或沙土中。
全國多數地區均有栽培。主産於浙江東陽、磐安等地
2.齒瓣延鬍索 別名:土元鬍(東北)。
Corydalis turtschaninovii Bess.(C. remota Fisch. ex Maxim. )
與延鬍索相似,主要區別為:葉2回三出深裂或全裂,小裂片披針形,窄卵形或狹倒卵形,頂端常有2—3淺裂或齒裂,基部楔形。總狀花序多花,排裂緊密,少排裂為疏鬆;苞片常分裂,基部楔形。花期4月。果期4—5月。
生於山地陰坡,適於富含腐殖質的沙質壤土。
分佈於黑竜江、吉林、遼寧、河北北部、甘肅等省
3. 全葉延鬍索 別名:匍匐延鬍索(黑竜江)。
Corydalis repens Mandl. et Muchld.(C. humosa Migo)
多年生草本,球莖大,直經 1~2.5cm,內部白色或蛋黃白色。 地上莖矮小, 高8~15cm, 莖從基部或鱗片葉腋中生出多數小分支,細軟叢生。 葉具長柄,二回三出復葉,第二回裂片常全緣,很少頂端櫛狀分裂,裂片橢圓形或寬橢圓形。總狀花序頂生;苞片披針形或長橢圓形,全緣或較少有細齒裂; 花淡藍色,橫着於細小花梗上; 花萼小,早落;花冠長1.2~1.5cm,上面花瓣全緣,頂端微凹,凹部中央奶油小細尖,下面花瓣基部有小突起;雄蕊 6。蒴果橢圓狀卵形,有長柄,下垂。花期 4月,果期 5月。
生長於林下或林緣。
分佈於黑竜江、吉林、遼寧、河北、河南、山東、山西、江蘇、安徽等地。
[藥材形狀與質量] 塊莖呈不規則的扁球形,表面灰黃色至黃棕色,有不規則網狀細皺紋,上端多數凹陷,有莖痕,底部中央稍凹陷呈臍狀。質堅脆,斷面金黃色至黃棕色,角質樣,有光澤。以個大、飽滿、皮細、質堅、斷面金黃色、角質樣、有光澤者為佳。
[采製]延鬍索在5—6月間植株完全枯萎後5—7天采挖,並裝進竹籮裏,洗淨,放入開水中略煮3—6分鐘至塊莖內部中心有芝麻樣小白點時為度,立即撈起曬幹。齒瓣延鬍索一般在植物生長末期或花期采挖。
[化學成分] 延鬍索含有多種生物鹼:d—紫堇鹼(d—corydaline),dl—四氫巴馬亭(dltetrahydropalmatine),原鴉片鹼 (protopine),l—四氫黃連鹼(1—tetrahydrocoFtisine),d1—四氫黃連鹼(dltetrahydrocoptisine),黃連鹼(coptisine)等。齒瓣延鬍索含有紫董鹼,四氫巴馬亭,比枯枯靈(bicuculline)等。
[藥理作用] 經動物實驗證明,紫堇鹼、四氫巴馬亭有鎮痛作用,四氫巴馬亭鎮痛指數較高。四氫巴馬亭對大腦皮層及皮層下的電活動都能抑製,尤以皮層運動區較為敏感。去氫紫堇鹼能保護大鼠因饑餓或註射可的鬆和利血平等所産生的實驗性胃潰瘍,減少胃液分泌,降低胃酸及胃蛋白酶的量。
[性味功能] 元鬍味辛、苦,性溫。有活血散瘀,利氣止痛的功能。
[主治用法] 用於全身各部氣滯血瘀之痛,痛經,經閉,癥瘕,産後瘀阻,跌撲損傷,疝氣作痛。水煎服。
[用量]煎劑:3~15剋。丸散:0.35~13.5剋。外用:適量。
為罌粟科植物,以塊莖入藥,有活血散瘀,理氣止痛的作用,主治胃痛、痛經、跌打損傷等,分佈於江蘇、浙江,主産浙江。
一、植物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木,株高10~20釐米塊莖球形。莖折斷後有黃色液汁流出。葉互生,全緣或頂端有大小不等的缺刻。總狀花序頂生或與葉對生,花紫紅色或緑白色,不等長,果長圓形,花期3~4月,果期4~5月。
二、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喜溫暖濕潤氣候,怕幹旱和強光,怕積水。浙江産區年平均溫度17~17.5℃,1月平均溫度3~3.5℃,4月平均氣溫16~18℃,而整個地區生長期平均氣溫11~12.5℃。當日平均氣溫在20℃時,葉尖出現焦點,22℃時中午葉中出現萎縮狀,特別是生長後期,高溫天氣,會造成元鬍減産。
三、栽培技術
1.種和變種
有大葉元鬍和小葉元鬍之分,大葉元鬍有利於密植,産量高,而小葉元鬍塊莖大等級高,但産量稍低。
2.選地整地
元鬍根子生長較淺,又集中分佈在表土5~20釐米內,故要求土質疏鬆,故選擇陽光充足。地勢高燥且排水良好,表土層疏鬆而富腐殖質的砂質壤土和衝積土好,粘土重或砂質重的土地不宜栽培,忌連作。
前茬收穫後,及時翻耕整地,深翻20~25釐米,精細耕耙,使表土層疏鬆。一般作畦寬100~110釐米,溝寬40釐米。
3.繁殖方法及播種
生産上多采用塊莖繁殖,種用塊莖的1.2~1.6釐米為好。
栽種時間一般在9月上旬至10月中旬均可。多采用條播,18~22釐米開溝,溝深6~7釐米,然後按株距8~10釐米在播溝內交互排放二行,芽嚮上,邊種邊覆土,土深6~8釐米。也可在溝內施少量農傢肥。
4.田間管理
合理施肥對元鬍的增産十分重要。在施足基肥的情況下,要重臘肥,輕施苗肥,臘肥在12月上、中旬結中耕除草進行,以農傢肥為主。
在苗期南方雨水多,濕度大,註意排水降濕,做到溝內不留水,否則容易引起爛根減産。
5.病蟲害防治
主要為霜黴病,菌核病等。
四、采收與加工
一般在4月~5月中旬采收,一般畝産鮮莖300~400公斤。采收後大、中、小分級。放入籮內擦去表皮,洗淨泥土,放入80~90℃的水中煮,待塊莖切而為黃色時,撈出,曬幹即可,一般折幹率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