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 > 僧一行
目錄
《僧一行 bonze register》
詩人: 徐鈞 Xu Jun

  兩戒山河剖析明,歷分十二議尤精。
  況逢燕國為刪潤,可信千年說尚行。
No. 2
  僧一行,本名張遂,唐高宗鹹亨四年(公元673年)出生於魏州昌樂(今河南濮陽市南樂縣)。青年時期出傢當了和尚,一行是他的法名。他在青少年時期就刻苦好學,掌握了淵博的學問。他曾經到長安城內藏書很多的元都觀藉書閱覽。稍後他為了學習數學知識,又徒步跋涉幾千裏,尋訪知名的人去請教。這種學習精神,使一行青年時期就以精通天文、歷法而相當出名。
  開元五年(公元717年),一行從所隱居的荊州當陽山佛寺來到京都長安,充當唐玄宗的顧問。一行在長安生活了十年,於開元十五年(公元727年)逝世。在這十年中,一行主要致力於天文研究和歷法改革,並且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開元九年(公元721年),唐玄宗命令一行主持修訂新歷法。 在修歷問題上,一行繼承了我國天文學上的優良傳統,主張在實測日月五星運行情況的基礎上編製新歷。為此,他和機械專傢梁令瓚一起,依靠一批工匠,共同創製了黃道遊儀、水運渾天儀等大型天文觀測儀器和演示儀器,為修訂新歷準備了物質技術條件。
  黃道遊儀是用來觀測日、月、星辰的位置和運行情況的天文儀器,是渾儀的一種。 水運渾天儀(渾象)是用水力驅動的能模仿天體運動的儀器,類似於現代的天球儀。這種水運渾天儀很有規律地演示出日、月、星象的運轉,比張衡的水運渾象更加精巧、復雜。 另外水運渾天儀上還設有兩個木人,用齒輪帶動,一個每刻(古代把一晝夜分做一百刻)自動擊鼓,一個每辰(合現在兩小時)自動撞鐘。可以說它是現代鐘錶的祖先,比公元1370年西方出現的威剋鐘要早六個世紀,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和科學家的聰明才智。
  儀器製成後,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一行發起和組織了一次大規模的天文測量活動。測量內容包括二分(春分、秋分)、二至(鼕至、夏至)正午時分八尺之竿(表)的日影長、北極高度(天球北極的仰角)以及晝夜的長短等等。為了測量北極仰角,一行設計了一種叫“覆矩”的測量工具,還根據觀測數據繪製了《覆矩圖》二十四幅。 同時,根據測量數據,一行還計算出:北極高度差一度,南北兩地相隔三百五十一裏八十步,合現代的長度是一五一·○七公裏。這個數據實質上就是地球子午綫(就是經綫)上一度的長,雖然不十分精確,卻是世界上大規模測量子午綫的開端。在國外,最早實測子午綫的是阿拉伯天文學家阿爾·花剌子模等人在公元814年進行的,晚於我國九十年。
  在大規模實地觀測和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一行於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開始製訂新歷,到開元十五年,完成初稿,取名大衍歷。可惜就在這一年,一行與世長辭了。他的遺著經張說、陳玄景等人整理編次,共五十二捲。
  大衍歷最突出的貢獻是比較正確地掌握了太陽在黃道上視運行速度變化的規律。古代天文學家一直認為太陽運動速度是均勻的,他們把黃道等分做三六五·二五度,認為太陽每天勻速地走過一度。一行通過測算提出:太陽在鼕至運行速度最快,以後逐漸慢下來,到夏至最慢,夏至以後的情況和夏至前的情況相反。一行的認識是比較符合實際的。 根據一行等人的測算,從鼕至到春分,太陽運行三六五·二五度的四分之一,大約九一·三一度,交了六個節氣,共用了八八·八九日。從春分到夏至,太陽也走過九一·三一度,共需九三·三七日。秋分前後的情況和春分前後相同。這就用具體數據表明,每二氣之間黃道上的度數相同,而時間間隔是不等的。一行進一步創造了不等間距的二次內插法公式,不僅對天文計算有重要意義,而且在世界數學發展史上也具有一定的意義。
  大衍歷是一行在全面研究總結古代歷法的基礎上編製出來的。它把過去沒有統一格式的我國歷法歸納成七部分:第一,計算節氣和朔望的平均時間(步中朔術);第二,計算七十二候(五日算一候,用鳥獸草木的變化來描述氣候的變化)(步發斂術);第三,計算太陽的運行(步日躔術)(躔音纏,chán);第四,計算月亮的運行(步月離術);第五,計算時刻(步軌漏術);第六,日食和月食的計算(步交會術);第七,計算五大行星的運行(步五星術)。這種編寫方法,內容係統,結構合理,邏輯嚴密,因此在明朝末年以前一直沿用。可見大衍歷在我國歷法上的重要地位。 儘管大衍歷是當時最優越的歷法,但是,頒行不久便遭到守舊派的反對。後來分別用麟德歷、從印度傳入的九執歷和大衍歷來計算,結果是大衍歷十有七八是準確的,麟德歷十有三四準確,九執歷十次僅有一二次準確。在事實面前,大衍歷纔得以繼續使用。
  總之,一行在天文、歷法、儀器製造和數學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功績,是一位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上卓有建樹的著名天文學家。
  關於張遂(一行)
  1)人物:
  一行(683~727),中國唐代著名的天文學家和佛學家,本名張遂,魏州昌樂(今河南南樂縣)人。生於唐高宗永淳二年,卒於玄宗開元十五年。
  張遂的曾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功臣張公謹。張氏傢族在武則天時代已經衰微。張遂自幼刻苦學習歷象和陰陽五行之學。青年時代即以學識淵博聞名於長安。為避開武則天的拉攏,剃度為僧,取名一行。先後在嵩山、天台山學習佛教經典和天文數學。曾翻譯過多種印度佛經,後成為佛教一派--密宗的領袖。
  中宗神竜元年(公元705年)武則天退位後,李唐王朝多次召他回京,均被拒絶。直到開元五年(公元717年),唐玄宗李隆基派專人去接,他纔回到長安。
  開元九年,據李淳風的《麟德歷》幾次預報日食不準,玄宗命一行主持修編新歷。一行一生中最主要的成就是編製《大衍歷》,他在製造天文儀器、觀測天象和主持天文大地測量方面也頗多貢獻。
  製造儀器和觀測
  一行主張在實測的基礎上編訂歷法。為此,首先需要有測量天體位置的儀器。他於開元九年率府兵曹參軍梁令瓚設計黃道遊儀,並製成木模。一行决定用銅鐵鑄造,於開元十一年完成。這架儀器的黃道不是固定的,可以在赤道上移位,以符合歲差現象(當時認為歲差是黃道沿赤道西退,實則相反)。
  後來,一行和梁令瓚等又設計製造水運渾象。這個以水力推動而運轉的渾象,附有報時裝置,可以自動報時,稱為水運渾天或開元水運渾天俯視圖。一行等以新製的黃道遊儀觀測日月五星的運動,測量一些恆星的赤道坐標和對黃道的相對位置,發現這些恆星的位置同漢代所測結果有很大變動。
  主持天文大地測量
  從開元十二年起,一行主持大規模的全國天文大地測量,其中以南宮說等人在河南所作的一組觀測最有成就。他們在今河南省四個地方測量了當地的北極高度,夏至日影長度,又測量了四地間的距離。經一行歸算,得出了北極高度差一度,南北兩地相距35180步(唐代尺度)的結論。這實際上就是求出了地球子午綫一度之長。
  製定《大衍歷》
  從開元十三年起,一行開始編歷。經過兩年時間,寫成草稿,定名為《大衍歷》。一行不幸去世時年僅四十五歲。《大衍歷》後經張說和歷官陳玄景等人整理成書。從開元十七年起,根據《大衍歷》編算成的每年的歷書頒行全國。經過檢驗,《大衍歷》比唐代已有的其他歷法都更精密。開元二十一年傳入日本,行用近百年。
  僧中科學家一行
  對於胎藏界和金剛界兩種密法都有繼承,而重點弘傳胎藏界密法,又在天文歷法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密宗傳人,是僧中科學家一行。
  一行(673-727),俗姓張,名遂,巨鹿(今屬河北)人(此按《宋高僧傳》,舊唐書捲一百九十一謂魏州,即今河北省大名縣東的昌樂人)。他自小讀書很多,到二十歲左右,已經博覽經史,尤其精通陰陽五行之學。他曾寫成闡釋揚雄《太玄》的專著,名聲不小。當時的武三思有意與他結交,但他顧忌其名聲不好,便逃走了,正好遇上普寂禪師,就從普寂出傢。有一位叫盧鴻的隱士,得知一行的才學,驚異地對普寂說,此子“非君所能教導也,當縱其遊學”(《一行傳》,《宋高僧傳》捲五)。普寂同意一行外出尋訪名師高僧,於是他遍訪當時的名宿,並曾到浙江天台山國清寺嚮一位老僧學歷法。據《舊唐書》,唐玄宗於開元五年(717)派一行的族叔到湖北去請一行人京,嚮他請教安國撫民之道,據《佛祖統紀》捲二十九載,一行進京則在開元三年(715)。
  一行在京城,一方面參加譯經,一方面就是從事他的天文方面的科研工作。《佛祖統紀》說一行“傳密教於金剛、無畏”,嚮這兩位傳播不同密法的大士學習密法。《佛祖歷代通載》捲十三講到善無畏時,也記一行等人曾參預善無畏的譯事。一行參預譯《大日經》是在開元十二年(724),次年寫成《大日經疏》,此《疏》,是一行請善無畏闡釋《大日經》義,由一行記錄並發揮而成的,所以說這部《疏》體現出善無畏和一行的兩人思想。據《宋高僧傳》,一行又嚮金剛智學習《陀羅昆尼印》。金剛智又為一行設壇灌頂,一行還要求金剛智翻譯金剛界一係的密法,於是在開元十一年(723)金剛智組織翻譯《瑜伽念誦法》、《七俱胝陀羅尼》,一行為筆受。一行又拜不空為師,不空在其《金剛頂經大瑜伽秘密心地法門義訣》中說到,“開元七年,至於西京,一行禪師求我灌頂”。所以,一行的密法兼承胎藏界和金剛界兩種,而能融為一體。本來胎藏界之理和金剛界之智也是合而不二的,兩者的融合纔構成完整的整體。
  玄宗請一行進京的主要目的是要他重新製訂歷法。因為自太初(漢武帝年號)到麟德元年(664)之間,歷史上先後有過二十五種歷法,但都不精確,玄宗就因為麟德歷所標的日蝕總是不準,就詔一行定新歷法。一行花了七年的時間,參考了大量的資料,做了許多實測,又製作儀器,以嚴謹的科學精神,終於寫成《大衍歷》。又為《大衍歷》編製而製造了非常精密的黃道儀。黃道儀仿天的形狀而製成圓球形,銅鑄,上面標有星宿、赤道及周天的度數,由水力推動其旋轉,一日一夜,天轉一周。又在天外別置二輪,上面鑄有日月,也能轉動。以木櫃為地,放在木櫃子中,天球的一半在櫃外,一半在櫃中,又做兩個木人,分別在木人前置鐘鼓,每到一刻就自動擊鼓,每至一辰則自動撞鐘。這裏面使用了齒輪係統。當時都稱這一製作為奇妙神功,玄宗下令將它放在武成殿上讓百官參觀。但後來因為生銹,轉不動了,就收藏在集賢院。
  一行於開元十五年(727)十月去世,玄宗親自撰塔銘,謚一行“大慧禪師”號。
  一行的著作,以《大日經疏》為其密教思想的代表作,《大衍歷》為其歷法方面的代表作,這本書是在一行死後的第二年由玄宗詔令編成而正式使用的,稱《開元大衍歷》,五十二捲。
  一行的《大日經疏》把《大日經》中一些隱含的意義都解釋出來了,其中對一些教義的闡述,結合了佛教各宗如華嚴、天台、淨土、唯識及儒傢的觀點,更主要的是該《疏》係統地組織密宗的理論和儀軌,因此對於密宗來講,本《疏》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一行認為《大日經》中的第一品《入真言門住心品》是全經之綱,統論全經大意。此品中三句: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方便為究意,尤為至要。各種功德,皆從心生,所以說菩提心為因。這個心如同虛空。“虛空等心者,即是淨菩提”(《大日經疏》捲十九)。所謂大悲為根,根有“執持”的含義,如同樹根,執持莖、葉、花、果,使它們不至於傾倒。悲也兼明大慈,應是大慈悲。發起悲願回嚮衆生,拔除衆生一切苦厄。這種大悲心,是從菩提心而生的,“從此淨菩提心,而生大悲心也”(同上)。所謂方便究竟,“謂萬行圓極,無可復增,應物之權,究盡能事。”(《大日經疏》捲一)是指入真言門的方便法門。一行說這種方便最基本的有三方面,即身密門、語密門、心密門。三密都有其深刻的意義,比如語密門所念的真言,都是“如來妙極之語”。又比如身密門所結身印,“左手是三昧義,右手是般若義,十指是十波羅密滿足義”(《大日經疏》捲二)。總此三句,是菩薩得菩提心之後,因一切衆生皆有可覺之性而不能自悟,而起大悲心,為衆生說方便法,加以救護,使衆生得至究竟地。
  對於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一行加以詳盡的詮解。這一曼荼羅,以胎藏為喻,則指修行者最初發菩提心時,猶如父母合因緣,種子之識初入胎中,後來漸漸生長,待出生後,具足種種根體。大悲心也由種子漸漸生起,具足萬行。又如嬰兒,出生後學習各種技藝,而能施行事業。從淨心中生起萬行,發起種種方便,濟度衆生,也是如此。這叫“胞胎胎藏”。以蓮花為喻,蓮花的種子藏在硬殼中,但在種子中卻含藏有蓮的枝、葉、花、條的特性。初發的菩提心種子也是如此。種子初生花苞時,蓮臺和果實等藏於蓮葉內,如同出世間心藏在藴中。蓮葉包藏之下,蓮花不受風雨吹打,而能日夜生長,猶如大悲胎藏,一旦成就,而能在日光中顯照開敷。這層意義叫“蓮花胎藏”。
  這種胎藏,也稱為阿賴耶識,“阿賴耶識,義雲‘含藏’。正翻為‘室’,謂諸藴於此中生,於此中滅,即是諸藴窠窟,故以為名。”(《大日經疏》捲二)一行又以分別義、因緣義和真實義來分析阿賴耶識。
  胎藏曼荼羅的圖位,從內到外分三重,中心為第一重,表示佛的菩提自證之德。第二重表示大悲,第三重表示方便。第三重如同各國之君,第二重如同朝廷百官,第一重中,內侍圍護垂拱之君,此君為大日如來。
  這三重曼荼羅,第一重的中央八葉院,八葉蓮花圍繞花中的大日如來,大日如來為大曼荼羅王。八葉分別居四佛四菩薩,正東南西北四方之佛,分別表示佛的四智,四菩薩則表示佛的四行。中央院周圍,“上方是佛身衆德莊嚴,下方是佛持明使者,皆名如來部門,右方是如來大悲三昧,能滋榮萬善,故名蓮華部,左方是如來大慧力用,能摧破三障,故名金剛部也”(《大日經疏》捲五)。上方即東方的遍知院,下方即西方的持明院,右方即東方的金剛手院,左方即西方的觀音院。第二重包括金剛手院南部的除蓋障院,觀音院北面的地藏院,持明院西面的虛空藏院,遍知院東面的釋迦院。第三重,釋迦院東面為文殊院,虛空藏院之西為蘇悉地院,除蓋障院之南為外金剛部院。
  就每一個具體的人而言,一行認為,也都是胎藏曼荼羅,其結構是,“頭為內胎,心以上為第一院,臍以上為第二院,臍以下為第三院”(《大日經疏》捲十四)。人的身體,含有三重曼荼羅,從這個意義上講,衆生都有佛性,“衆生自心之處,即一切佛大悲胎藏曼荼羅也,所以者何?一切衆生,即是華臺之藏”(《大日經疏》捲十二)。在此一行提出了“即心是道”的觀點,但這還衹是顯教中大乘教的一般看法,一行更講即身是佛這個密宗特有的觀點,“此悉地之人,不捨此身,不捨此識,而能秘密其身”(《大日經疏》捲十五)。但是,“若即心是道者,何故衆生輪回生死,不得成佛?”(《大日經疏》捲一)一行認為,那是因為衆生不能“如實知”,不知道自心實相就是菩提,有佛無佛,常自嚴淨,這叫“無明”,叫“無知膜翳”。如果能如實知,就能做到初發心便成正覺,這也是如來藏思想。但雖然其他大乘教中也講如來藏思想,在一行看來,其成佛的可能性往往是不確定的,“經無數阿僧祗劫,或有成佛,或不成佛者”(同上)。即使成佛,也歷時很長。而這真言門,衹要按其中的法則修行,就能速證莊嚴境界,甚至“即同大日如來,亦可致也”(同上)。
  至於成佛的一般程序,分為信、入地、五通、二乘、成佛五個過程。信,指“深信如來秘藏,决定不疑;信佛有如是方便,若依行者,必成菩提。”(《大日經疏》捲十五)入地,即指入十地中的第一歡喜地。五通指到第四地後得五通境界。二乘指到第八地得聲聞乘和緣覺境。成佛是指從第九地而行菩薩道,到第十地而成佛。成佛之後,“世世受此悉地之果,終不可盡。”(同上)一悟而成永恆。
  這種曼荼羅的安立次第,為地、水、火、風、空五者,“先從空中而起風,風上起火,火上起水,水上起地”(《大日經疏》捲十四)。這是世界成立的五大要素,以種子字來表示,即“阿字門為地,□字門為水,囉字門為火,訶字門為風,佉字門為空”,五者缺一不可,“隨闕一緣,終不增長”(《大日經疏》捲一)。這五緣代表色的部分,從本質上講,萬法唯心,這種心,又叫法界,“當知萬法唯心,心之實相,即是一切種智,即是諸佛法界,法界即是諸法之體”(《大日經疏》捲七)。這五緣和心緣,構成密宗的六大緣起論。
  一行作為科學家,在中國科技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作為佛教高僧,一行傳承胎藏和金剛兩大部密法,在密宗史上的作用,不衹係統組織密教的教義教規,也把兩大部融合起來。集科學家與高僧於一身這個特殊身份本身,也說明佛法和科學技術在一定條件下的相融性。
  2)佛學用語
  【一行】 [出涅盤經] 一行者。如來所行之行也。行以進趣為義。能行此行。則能趣嚮佛果。雖名一行而具足五行。故經明五行之後。乃雲。復有一行是如來行。謂能於一心中行於五行。具足而無缺也。(五行者。聖行。梵行。天行。病行。嬰兒行也。)
僧一行
  僧一行,本名張遂,683年-727年)是中國唐代的天文學家和比丘。漢族,邢州巨鹿人(今河北省邢臺市),唐高宗鹹亨四年(公元673年),出生於魏州昌樂(今河南濮陽市南樂縣)。青年時期出傢當了和尚,一行是他的法名。他在青少年時期就刻苦好學,掌握了淵博的學問。他曾經到長安城內藏書很多的元都觀藉書閱覽。稍後他為了學習數學知識,又徒步跋涉幾千裏,尋訪知名的人去請教。這種學習精神,使一行青年時期就以精通天文、歷法而相當出名。
  開元五年(公元717年),一行從所隱居的荊州當陽山佛寺來到京都長安,充當唐玄宗的顧問。一行在長安生活了十年,於開元十五年(公元727年)逝世。在這十年中,一行主要致力於天文研究和歷法改革,並且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世界上第一位測量子午綫的人。
  開元九年(公元721年),唐玄宗命令一行主持修訂新歷法。 在修歷問題上,一行繼承了我國天文學上的優良傳統,主張在實測日月五星運行情況的基礎上編製新歷。為此,他和機械專傢梁令瓚一起,依靠一批工匠,共同創製了黃道遊儀、水運渾天儀等大型天文觀測儀器和演示儀器,為修訂新歷準備了物質技術條件。
  黃道遊儀是用來觀測日、月、星辰的位置和運行情況的天文儀器,是渾儀的一種。 水運渾天儀(渾象)是用水力驅動的能模仿天體運動的儀器,類似於現代的天球儀。這種水運渾天儀很有規律地演示出日、月、星象的運轉,比張衡的水運渾象更加精巧、復雜。 另外水運渾天儀上還設有兩個木人,用齒輪帶動,一個每刻(古代把一晝夜分做一百刻)自動擊鼓,一個每辰(合現在兩小時)自動撞鐘。可以說它是現代鐘錶的祖先,比公元1370年西方出現的威剋鐘要早六個世紀,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和科學家的聰明才智。
  儀器製成後,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一行發起和組織了一次大規模的天文測量活動。測量內容包括二分(春分、秋分)、二至(鼕至、夏至)正午時分八尺之竿(表)的日影長、北極高度(天球北極的仰角)以及晝夜的長短等等。為了測量北極仰角,一行設計了一種叫“覆矩”的測量工具,還根據觀測數據繪製了《覆矩圖》二十四幅。 同時,根據測量數據,一行還計算出:北極高度差一度,南北兩地相隔三百五十一裏八十步,合現代的長度是一五一·○七公裏。這個數據實質上就是地球子午綫(就是經綫)上一度的長,雖然不十分精確,卻是世界上大規模測量子午綫的開端。在國外,最早實測子午綫的是阿拉伯天文學家阿爾·花剌子模等人在公元814年進行的,晚於我國九十年。
  在大規模實地觀測和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一行於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開始製訂新歷,到開元十五年,完成初稿,取名大衍歷。可惜就在這一年,一行與世長辭了。他的遺著經張說、陳玄景等人整理編次,共五十二捲。
  大衍歷最突出的貢獻是比較正確地掌握了太陽在黃道上視運行速度變化的規律。古代天文學家一直認為太陽運動速度是均勻的,他們把黃道等分做三六五·二五度,認為太陽每天勻速地走過一度。一行通過測算提出:太陽在鼕至運行速度最快,以後逐漸慢下來,到夏至最慢,夏至以後的情況和夏至前的情況相反。一行的認識是比較符合實際的。 根據一行等人的測算,從鼕至到春分,太陽運行三六五·二五度的四分之一,大約九一·三一度,交了六個節氣,共用了八八·八九日。從春分到夏至,太陽也走過九一·三一度,共需九三·三七日。秋分前後的情況和春分前後相同。這就用具體數據表明,每二氣之間黃道上的度數相同,而時間間隔是不等的。一行進一步創造了不等間距的二次內插法公式,不僅對天文計算有重要意義,而且在世界數學發展史上也具有一定的意義。
  大衍歷是一行在全面研究總結古代歷法的基礎上編製出來的。它把過去沒有統一格式的我國歷法歸納成七部分:第一,計算節氣和朔望的平均時間(步中朔術);第二,計算七十二候(五日算一候,用鳥獸草木的變化來描述氣候的變化)(步發斂術);第三,計算太陽的運行(步日躔術)(躔音纏,chán);第四,計算月亮的運行(步月離術);第五,計算時刻(步軌漏術);第六,日食和月食的計算(步交會術);第七,計算五大行星的運行(步五星術)。這種編寫方法,內容係統,結構合理,邏輯嚴密,因此在明朝末年以前一直沿用。可見大衍歷在我國歷法上的重要地位。 儘管大衍歷是當時最優越的歷法,但是,頒行不久便遭到守舊派的反對。後來分別用麟德歷、從印度傳入的九執歷和大衍歷來計算,結果是大衍歷十有七八是準確的,麟德歷十有三四準確,九執歷十次僅有一二次準確。在事實面前,大衍歷纔得以繼續使用。
  總之,一行在天文、歷法、儀器製造和數學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功績,是一位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上卓有建樹的著名天文學家。
關於張遂
  張遂的曾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功臣張公謹。張氏傢族在武則天時代已經衰微。張遂自幼刻苦學習歷象和陰陽五行之學。青年時代即以學識淵博聞名於長安。為避開武則天的拉攏,剃度為僧,取名一行。先後在嵩山、天台山學習佛教經典和天文數學。曾翻譯過多種印度佛經,後成為佛教一派--密宗的領袖。
  中宗神竜元年(公元705年)武則天退位後,李唐王朝多次召他回京,均被拒絶。直到開元五年(公元717年),唐玄宗李隆基派專人去接,他纔回到長安。
  開元九年,據李淳風的《麟德歷》幾次預報日食不準,玄宗命一行主持修編新歷。一行一生中最主要的成就是編製《大衍歷》,他在製造天文儀器、觀測天象和主持天文大地測量方面也頗多貢獻。
  製造儀器和觀測
  一行主張在實測的基礎上編訂歷法。為此,首先需要有測量天體位置的儀器。他於開元九年率府兵曹參軍梁令瓚設計黃道遊儀,並製成木模。一行决定用銅鐵鑄造,於開元十一年完成。這架儀器的黃道不是固定的,可以在赤道上移位,以符合歲差現象(當時認為歲差是黃道沿赤道西退,實則相反)。
  後來,一行和梁令瓚等又設計製造水運渾象。這個以水力推動而運轉的渾象,附有報時裝置,可以自動報時,稱為水運渾天或開元水運渾天俯視圖。一行等以新製的黃道遊儀觀測日月五星的運動,測量一些恆星的赤道坐標和對黃道的相對位置,發現這些恆星的位置同漢代所測結果有很大變動。
  主持天文大地測量
  從開元十二年起,一行主持大規模的全國天文大地測量,其中以南宮說等人在河南所作的一組觀測最有成就。他們在今河南省四個地方測量了當地的北極高度,夏至日影長度,又測量了四地間的距離。經一行歸算,得出了北極高度差一度,南北兩地相距35180步(唐代尺度)的結論。這實際上就是求出了地球子午綫一度之長。
  製定《大衍歷》
  從開元十三年起,一行開始編歷。經過兩年時間,寫成草稿,定名為《大衍歷》。一行不幸去世時年僅四十五歲。《大衍歷》後經張說和歷官陳玄景等人整理成書。從開元十七年起,根據《大衍歷》編算成的每年的歷書頒行全國。經過檢驗,《大衍歷》比唐代已有的其他歷法都更精密。開元二十一年傳入日本,行用近百年。
僧中科學家一行
  對於胎藏界和金剛界兩種密法都有繼承,而重點弘傳胎藏界密法,又在天文歷法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密宗傳人,是僧中科學家一行。
  一行(673-727),俗姓張,名遂,巨鹿(今屬河北)人(此按《宋高僧傳》,舊唐書捲一百九十一謂魏州,即今河北省大名縣東的昌樂人)。他自小讀書很多,到二十歲左右,已經博覽經史,尤其精通陰陽五行之學。他曾寫成闡釋揚雄《太玄》的專著,名聲不小。當時的武三思有意與他結交,但他顧忌其名聲不好,便逃走了,正好遇上普寂禪師,就從普寂出傢。有一位叫盧鴻的隱士,得知一行的才學,驚異地對普寂說,此子“非君所能教導也,當縱其遊學”(《一行傳》,《宋高僧傳》捲五)。普寂同意一行外出尋訪名師高僧,於是他遍訪當時的名宿,並曾到浙江天台山國清寺嚮一位老僧學歷法。據《舊唐書》,唐玄宗於開元五年(717)派一行的族叔到湖北去請一行人京,嚮他請教安國撫民之道,據《佛祖統紀》捲二十九載,一行進京則在開元三年(715)。
  一行在京城,一方面參加譯經,一方面就是從事他的天文方面的科研工作。《佛祖統紀》說一行“傳密教於金剛、無畏”,嚮這兩位傳播不同密法的大士學習密法。《佛祖歷代通載》捲十三講到善無畏時,也記一行等人曾參預善無畏的譯事。一行參預譯《大日經》是在開元十二年(724),次年寫成《大日經疏》,此《疏》,是一行請善無畏闡釋《大日經》義,由一行記錄並發揮而成的,所以說這部《疏》體現出善無畏和一行的兩人思想。據《宋高僧傳》,一行又嚮金剛智學習《陀羅昆尼印》。金剛智又為一行設壇灌頂,一行還要求金剛智翻譯金剛界一係的密法,於是在開元十一年(723)金剛智組織翻譯《瑜伽念誦法》、《七俱胝陀羅尼》,一行為筆受。一行又拜不空為師,不空在其《金剛頂經大瑜伽秘密心地法門義訣》中說到,“開元七年,至於西京,一行禪師求我灌頂”。所以,一行的密法兼承胎藏界和金剛界兩種,而能融為一體。本來胎藏界之理和金剛界之智也是合而不二的,兩者的融合纔構成完整的整體。
  玄宗請一行進京的主要目的是要他重新製訂歷法。因為自太初(漢武帝年號)到麟德元年(664)之間,歷史上先後有過二十五種歷法,但都不精確,玄宗就因為麟德歷所標的日蝕總是不準,就詔一行定新歷法。一行花了七年的時間,參考了大量的資料,做了許多實測,又製作儀器,以嚴謹的科學精神,終於寫成《大衍歷》。又為《大衍歷》編製而製造了非常精密的黃道儀。黃道儀仿天的形狀而製成圓球形,銅鑄,上面標有星宿、赤道及周天的度數,由水力推動其旋轉,一日一夜,天轉一周。又在天外別置二輪,上面鑄有日月,也能轉動。以木櫃為地,放在木櫃子中,天球的一半在櫃外,一半在櫃中,又做兩個木人,分別在木人前置鐘鼓,每到一刻就自動擊鼓,每至一辰則自動撞鐘。這裏面使用了齒輪係統。當時都稱這一製作為奇妙神功,玄宗下令將它放在武成殿上讓百官參觀。但後來因為生銹,轉不動了,就收藏在集賢院。
  一行於開元十五年(727)十月去世,玄宗親自撰塔銘,謚一行“大慧禪師”號。
  一行的著作,以《大日經疏》為其密教思想的代表作,《大衍歷》為其歷法方面的代表作,這本書是在一行死後的第二年由玄宗詔令編成而正式使用的,稱《開元大衍歷》,五十二捲。
  一行的《大日經疏》把《大日經》中一些隱含的意義都解釋出來了,其中對一些教義的闡述,結合了佛教各宗如華嚴、天台、淨土、唯識及儒傢的觀點,更主要的是該《疏》係統地組織密宗的理論和儀軌,因此對於密宗來講,本《疏》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一行認為《大日經》中的第一品《入真言門住心品》是全經之綱,統論全經大意。此品中三句: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方便為究意,尤為至要。各種功德,皆從心生,所以說菩提心為因。這個心如同虛空。“虛空等心者,即是淨菩提”(《大日經疏》捲十九)。所謂大悲為根,根有“執持”的含義,如同樹根,執持莖、葉、花、果,使它們不至於傾倒。悲也兼明大慈,應是大慈悲。發起悲願回嚮衆生,拔除衆生一切苦厄。這種大悲心,是從菩提心而生的,“從此淨菩提心,而生大悲心也”(同上)。所謂方便究竟,“謂萬行圓極,無可復增,應物之權,究盡能事。”(《大日經疏》捲一)是指入真言門的方便法門。一行說這種方便最基本的有三方面,即身密門、語密門、心密門。三密都有其深刻的意義,比如語密門所念的真言,都是“如來妙極之語”。又比如身密門所結身印,“左手是三昧義,右手是般若義,十指是十波羅密滿足義”(《大日經疏》捲二)。總此三句,是菩薩得菩提心之後,因一切衆生皆有可覺之性而不能自悟,而起大悲心,為衆生說方便法,加以救護,使衆生得至究竟地。
  對於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一行加以詳盡的詮解。這一曼荼羅,以胎藏為喻,則指修行者最初發菩提心時,猶如父母合因緣,種子之識初入胎中,後來漸漸生長,待出生後,具足種種根體。大悲心也由種子漸漸生起,具足萬行。又如嬰兒,出生後學習各種技藝,而能施行事業。從淨心中生起萬行,發起種種方便,濟度衆生,也是如此。這叫“胞胎胎藏”。以蓮花為喻,蓮花的種子藏在硬殼中,但在種子中卻含藏有蓮的枝、葉、花、條的特性。初發的菩提心種子也是如此。種子初生花苞時,蓮臺和果實等藏於蓮葉內,如同出世間心藏在藴中。蓮葉包藏之下,蓮花不受風雨吹打,而能日夜生長,猶如大悲胎藏,一旦成就,而能在日光中顯照開敷。這層意義叫“蓮花胎藏”。
  這種胎藏,也稱為阿賴耶識,“阿賴耶識,義雲‘含藏’。正翻為‘室’,謂諸藴於此中生,於此中滅,即是諸藴窠窟,故以為名。”(《大日經疏》捲二)一行又以分別義、因緣義和真實義來分析阿賴耶識。
  胎藏曼荼羅的圖位,從內到外分三重,中心為第一重,表示佛的菩提自證之德。第二重表示大悲,第三重表示方便。第三重如同各國之君,第二重如同朝廷百官,第一重中,內侍圍護垂拱之君,此君為大日如來。
  這三重曼荼羅,第一重的中央八葉院,八葉蓮花圍繞花中的大日如來,大日如來為大曼荼羅王。八葉分別居四佛四菩薩,正東南西北四方之佛,分別表示佛的四智,四菩薩則表示佛的四行。中央院周圍,“上方是佛身衆德莊嚴,下方是佛持明使者,皆名如來部門,右方是如來大悲三昧,能滋榮萬善,故名蓮華部,左方是如來大慧力用,能摧破三障,故名金剛部也”(《大日經疏》捲五)。上方即東方的遍知院,下方即西方的持明院,右方即東方的金剛手院,左方即西方的觀音院。第二重包括金剛手院南部的除蓋障院,觀音院北面的地藏院,持明院西面的虛空藏院,遍知院東面的釋迦院。第三重,釋迦院東面為文殊院,虛空藏院之西為蘇悉地院,除蓋障院之南為外金剛部院。
  就每一個具體的人而言,一行認為,也都是胎藏曼荼羅,其結構是,“頭為內胎,心以上為第一院,臍以上為第二院,臍以下為第三院”(《大日經疏》捲十四)。人的身體,含有三重曼荼羅,從這個意義上講,衆生都有佛性,“衆生自心之處,即一切佛大悲胎藏曼荼羅也,所以者何?一切衆生,即是華臺之藏”(《大日經疏》捲十二)。在此一行提出了“即心是道”的觀點,但這還衹是顯教中大乘教的一般看法,一行更講即身是佛這個密宗特有的觀點,“此悉地之人,不捨此身,不捨此識,而能秘密其身”(《大日經疏》捲十五)。但是,“若即心是道者,何故衆生輪回生死,不得成佛?”(《大日經疏》捲一)一行認為,那是因為衆生不能“如實知”,不知道自心實相就是菩提,有佛無佛,常自嚴淨,這叫“無明”,叫“無知膜翳”。如果能如實知,就能做到初發心便成正覺,這也是如來藏思想。但雖然其他大乘教中也講如來藏思想,在一行看來,其成佛的可能性往往是不確定的,“經無數阿僧祗劫,或有成佛,或不成佛者”(同上)。即使成佛,也歷時很長。而這真言門,衹要按其中的法則修行,就能速證莊嚴境界,甚至“即同大日如來,亦可致也”(同上)。
  至於成佛的一般程序,分為信、入地、五通、二乘、成佛五個過程。信,指“深信如來秘藏,决定不疑;信佛有如是方便,若依行者,必成菩提。”(《大日經疏》捲十五)入地,即指入十地中的第一歡喜地。五通指到第四地後得五通境界。二乘指到第八地得聲聞乘和緣覺境。成佛是指從第九地而行菩薩道,到第十地而成佛。成佛之後,“世世受此悉地之果,終不可盡。”(同上)一悟而成永恆。
  這種曼荼羅的安立次第,為地、水、火、風、空五者,“先從空中而起風,風上起火,火上起水,水上起地”(《大日經疏》捲十四)。這是世界成立的五大要素,以種子字來表示,即“阿字門為地,□字門為水,囉字門為火,訶字門為風,佉字門為空”,五者缺一不可,“隨闕一緣,終不增長”(《大日經疏》捲一)。這五緣代表色的部分,從本質上講,萬法唯心,這種心,又叫法界,“當知萬法唯心,心之實相,即是一切種智,即是諸佛法界,法界即是諸法之體”(《大日經疏》捲七)。這五緣和心緣,構成密宗的六大緣起論。
  一行作為科學家,在中國科技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作為佛教高僧,一行傳承胎藏和金剛兩大部密法,在密宗史上的作用,不衹係統組織密教的教義教規,也把兩大部融合起來。集科學家與高僧於一身這個特殊身份本身,也說明佛法和科學技術在一定條件下的相融性。
  2)佛學用語
  【一行】 [出涅盤經] 一行者。如來所行之行也。行以進趣為義。能行此行。則能趣嚮佛果。雖名一行而具足五行。故經明五行之後。乃雲。復有一行是如來行。謂能於一心中行於五行。具足而無缺也。(五行者。聖行。梵行。天行。病行。嬰兒行也。)
僧一行與茶庵寺
  僧一行迷戀“五馬歸槽”
  一行禪師走遍了大半個中國,其中,廣東江門外海的茶庵寺、新會的圭峰山都留下過他的遺跡。公元705年,他遊歷到嶺南,喜愛上外海的“五馬歸槽”山(雲沁山),便在山麓搭起茅庵留了下來。他在此觀察天象,繪製星圖,以種茶度日,因此所居住的草廬名叫“茶庵”。據說以前,茶庵以外都是水,外海就因此而得名。
  “茶庵寺”還是“茶菴寺”?
  一行高僧的學識與為人深為外海人所敬仰。明朝萬歷年間,在當地一位名叫陳吾德的進士倡議下,鄉人合力捐資,建造了一座磚瓦結構的寺廟作為永久紀念,此寺廟以一行禪師所結的茅廬“茶庵”為名。從此,“茶庵寺”的名字便流傳到今日。
  茶庵寺自從明朝建成後,先後經過多次重修。現在人們看到的是清代光緒年間大規模修葺之後保留下來的風貌,保存相當完好。寺廟依山而建,掩映在古樹叢中,清靜幽雅,頗有庭園景緻。該寺為兩進院落式,占地面積234平方米,結構為單檐布瓦琉璃剪邊,硬山頂,山墻擱檁。門楣正中刻有“茶菴”兩字。有人可能會問:怎麽會是“艹”字頭的“菴”,而不是“廣”字頭的“庵”呢﹖其實,這兩個字是通假字。“庵”字有兩種解釋:一是指小茅屋;另一是指尼姑所住的佛寺,“茶菴寺”的“菴”在這裏是取第一種意思。
  在寺院左側,有一座與真人一樣大小的僧一行禪師全身立像,他身着白色長袍,好似正在仰頭觀察星空,思索宇宙的奧秘。
  “無葉井”為一行開鑿
  茶庵公園有一口水井,相傳是一行禪師開鑿的,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井的旁邊立有一塊石碑,上面刻着“竜溪第一泉”的字樣。“竜溪”是外海的別稱,這口古井是外海著名的“無葉井”。井的直徑有一尺,深二米左右,泉水清澈甘美,用來泡茶,甘醇可口,別具香味。
  這口井為什麽叫作“無葉井”呢﹖這緣於井的周圍都種了許多古樹,其中一棵烏桕樹,樹蔭如蓋,每當金秋時節,紅葉飄零,卻沒有一片枯葉能掉到井裏,很是奇怪,“無葉井”也因此而得名。不過,我們現在看到的“無葉井”還是看得到一些落葉漂在水面上的。
觀月臺緑茶園
  根據南京紫金山天文臺工作人員的考察結果,在僧一行原來觀察天象的遺址上,外海鎮人民政府於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重建了“望月臺”。望月臺是用石塊壘成的,有3米多高,石縫間長滿了青苔。歲月的滄桑,讓很多遊人在這裏情不自禁地發思古之幽情,嘆浩淼之蒼穹。
  公園內還有茶園,那是為紀念一行禪師而在他的種茶處專門開闢的,估計有十畝左右的面積。眼下正是春季,茶園裏的茶樹一片蔥緑。公園裏的工作人員采摘茶葉的情景,依稀有着“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意境。工作人員說,因為這裏的茶葉産量少,所以一般不外賣。
  為了紀念中國著名的天文學家、唐代高僧一行,中國人民郵政於1955年8月25日發行了一套《中國古代科學家(第一組)》紀念郵票,志號:“紀33”,全套4枚。同時發行無齒小型張郵票1套4枚,每枚郵票面值均為8分。郵票規格20×38毫米,齒孔14度,北京人民印刷廠營業分廠印製。其中,第3枚《僧一行像》,主圖案為僧一行的肖像畫,設計者孫傳哲,原畫作者蔣兆和。這是與江門五邑有關的人和事首次在新中國郵票上出現。
  2001年9月1日,江門市郵政局以國傢郵政局發行的《牡丹圖》普通郵資明信片為載體,發行《江門五邑風光》(第二組)普通郵資風光明信片,全套16枚。郵資圖為牡丹花圖案,面值均為60分,其中,第2枚為《古寺茶香》,主圖案是茶庵寺及唐僧一行禪師全身站立雕塑像,這是僧一行禪師塑像第一次被搬上國傢普通郵資風光明信片畫面。
包含詞
嵩山僧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