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佈于云南等地的少數民族。約1025萬人(1990年)。用傣語,有文字。信小乘佛教。有本族的數學、天文、歷法、醫藥。存有五百部左右長篇敘事詩。流行民間麯藝贊哈”。傳統節日有潑水節。主要從事農業,善種水稻。 |
|
我國少數民族之一。古代或稱 撣 、 金齒 、 白衣 、 白夷 、 擺夷 等。人口約七十六萬。主要分佈在 雲南省 德宏 、 西雙版納 、 耿馬 、 孟連 等地。語言屬 漢 藏 語係 僮 侗 語族 傣 語支。多事農業,善植水稻。 |
|
主要分佈
傣族,我國的少數民族之一。傣族人民主要聚居在雲南省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孟連傣族拉祜(hù)族佤族自治縣和臨滄地區,散居于云南的大部分地方。傣族通常喜歡聚居在大河流域、壩區和熱帶地區。
根據2006年全國人口普查,中國傣族人口有126萬,絶大多數的傣族都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
國內科考資料表明:傣族與百濮及百越中的滇越有關,傣族先民出自我國雲南西南傣族聚居區,東南亞各國傣族都來源於此。中國傣族與緬甸的撣(傣)族、老撾的主體民族佬族和泰國的主體民族泰族為同一民族。總人口6000萬以上。歷史上傣族以雲南南部、泰國北部和緬甸東部為核心建有傣族國傢——妙香國。後經歷史演變,這個國傢已不復存在,傣族散居於我國西南一帶和中南半島各個國傢。在印度的東北阿薩姆邦亦有一部分傣族.
民族語言
傣語屬漢藏語係中的壯侗語族,國內傣族語言主要有德宏傣語文和西雙版納傣語文。傣族有歷史悠久的拼音文字,幾乎每個支係都擁有一個語言文字係統.相互之間有不同,傣文可分為傣仂文(西雙版納傣文)、傣哪文(德宏傣文)、傣綳文和金平傣文(又稱傣端文)。這4種傣文都來源於古印度字母(婆羅米字母),與老撾(zhuā)文、泰文、緬甸文、高棉文屬於同一體係。均為自左嚮右書寫,自上而下換行,但形體結構有所差異。
宗教信仰
傣族是一個全民信教的民族,而且信的都是佛教中的南傳上座部教,亦稱小乘佛教。據說,南傳上座部佛教是由一位叫阿朱打拉西的人傳進來的,至今已有千多年的歷史。
傣族稱宗教為“沙煞納”,把他們信仰的佛教叫做“沙煞納帕召達麻”。帕召達麻指的就是佛祖喬答摩·悉達多——釋迦牟尼。
在西雙版納,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傳統宗教習俗,那就是傣族男子都要出傢為僧,認為這樣纔算有教化,不野蠻。並且衹有當過和尚的男子,才能得到姑娘的青睞。傢境好的小男孩七、八歲入佛寺,三、五年後還俗。當他們穿戴一新由親人護送,吹吹打打,在衆人歡笑聲中進入佛寺,便自豪地認為已經開始得到了佛的庇護,能長大成材了。然後他們剃去頭髮,披上袈裟,開始平靜地誦讀經書,學習文化,自食其力。而在現在,因為9年義務教育,小男孩們便白天上學校學習漢語等科學知識,晚上在佛寺學習傣族文化,很辛苦的.
民族歷史
中華民族係列郵票——傣族傣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少數民族,自古以來傣族先民就繁衍生息在中國西南部。
建國後,據考古工作者在雲南省滇池、景洪、勐臘、孟連等地和其他省、區發掘出的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堆積,以及近年來在泰國班清、北碧、黎府等地出土的大量石器、青銅器等歷史文物證明,遠古傣語各族的先民就生息在川南、黔西南、桂、滇東以西至伊洛瓦底江上遊,沿至印度曼尼坡廣阔的弧形地帶,即我國雲南、廣西大部,四川、貴州一部和老撾、泰國北部、緬甸、印度阿薩姆廣大區域,後漸嚮西南遷徒。他們是最早栽培稻穀和使用犁耕的民族。
公元1世紀,漢朝史籍《史記》、《漢書》就已有關於傣族先民的記載,稱其為“滇越”、“撣”或“擅”、“僚”或“鳩僚”;唐宋時期,稱其為“金齒”、“黑齒”、“花蠻”、“白衣”等;元明時期,稱其為“白夷”、“百夷”、“伯夷”等。傣族的支係有“傣那”、“傣雅”、“傣綳”等,新中國成立後,根據傣族人民的意願,正名為傣族。
傣族先民為古代百越中的一支,漢朝稱“滇越”、“撣”。魏晉以後,有“金齒”、“白衣”、“擺夷”等多種他稱,但自稱是“傣”,意為酷愛自由與和平的人。
公元前109年,漢武帝設置益州郡,傣族地區屬益州郡管轄。公元69年,傣族地區屬永昌郡。至明清兩代,在少數民族地區實行廢除世襲土司,改由臨時官員(即流官)統治的“改土歸流”政策起,傣族地區漸歸朝廷直接統治。民國時期在傣族地區成立了縣,設置了局。
民族文化
歷法
傣族有千餘年的老傣文文獻,有古老的貝葉經。傣族有自己獨特的歷法。傣歷和公歷紀元相差638年,即公歷的639年為傣歷元年。傣歷的年是陽歷年,月卻是陰歷月。傣歷分為三季,一至四月為冷季,五至八月為熱季,九至十二月為雨季。每隔三年的九月為閏月,這種歷法現仍通用於泰緬等地。
醫學
傣醫(傣族)、蒙醫(蒙古族)、朝醫(朝鮮族)、維醫(維吾爾族)、藏醫(藏族)、壯醫(壯族),是中國最為著名的六大民族醫藥體係。
文學
傣族人民十分喜愛詩歌,尤其是敘事長詩。敘事詩《召樹屯與楠瑪諾娜》、《娥並與桑洛》等作品是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産。
戲劇
傣劇傣劇是雲南獨具特色的少數民族戲麯劇種之一,流傳于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各縣市及保山部分傣族聚居區。
傣劇發源於有一定人物情節的傣族歌舞表演及佛經講唱,後吸收滇劇、皮影戲的藝術營養,逐步形成比較完整的戲麯形式。清末,盈江幹崖土司署組織了德宏歷史上第一個傣戲班。不久,傣劇流傳到德宏其他地區,德宏十個土司衙門先後建立傣戲班,建造戲樓。與此同時,傣劇從土司衙門擴散到民間,涌現出大量民間傣劇表演組織。新中國建立後,傣劇有了新的發展。1960年第一個專業演出團體潞西縣傣劇團成立,1962年擴建為德宏州傣劇團。
1962年,《娥並與桑洛》參加西南區少數民族戲劇觀摩演出引起轟動,被譽為“東南亞的明珠”。除德宏州傣劇團這樣的專業團體以外,較大的傣族村寮幾乎都有業餘演出隊伍。目前傣劇基本上衹為老年人所喜愛,年輕人因為聽不懂而對其沒有多大興趣。傣劇在傳承方面的睏難日益凸現。
舞蹈
傣族舞蹈種類很多,動作及內容主要模擬當地常見的動物的活動,在此基礎上加以人格化。孔雀舞既來源於孔雀優美動作的模仿,也來源於傣族美麗動人的傳說。著名舞蹈傢刀美蘭因表演孔雀舞而聞名中外。
節慶著名舞蹈傢——刀美蘭(傣族)
潑水節(傣歷新年)是傣族最富民族特色的節日。節期在傣歷六月,相當於公歷4月。潑水節這一天人們要拜佛,姑娘們用漂着鮮花的清水為佛洗塵,然後彼此潑水嬉戲,相互祝願。起初用手和碗潑水,後來便用盆和桶,邊潑邊歌,越潑越激烈,鼓聲、鑼聲、潑水聲、歡呼聲響成一片。潑水節期間,還要舉行賽竜船、放高升、放飛燈等傳統娛樂活動和各種歌舞晚會。
民居
傣族人居住的竹樓是一種幹欄式建築。竹樓近似方形,以數十根大竹子支撐,懸空鋪樓板;房頂用茅草排覆蓋,竹墻縫隙很大,既通風又透光,樓頂兩面的坡度很大,呈A字形。竹樓分兩層,樓上住人,樓下飼養牲畜,堆放雜物,也是舂米、織布的地方。
服飾
傣族男子一般上穿無領對襟袖衫,下穿長管褲,以白布或藍布包頭。傣族婦女的服飾各地有較大差異,但基本上都以束發、筒裙和短衫為共同特徵。筒裙長到腳面,衣衫緊而短,下襬僅及腰際,袖子卻又長又窄。
飲食
傣族以大米為主食,最具特色是竹筒飯。製作方法是將米裝進新鮮的竹筒後加水,放在火上燒烤,吃起來清香可口。
普洱茶是雲南西雙版納特産,唐代就遠銷中國各地,清代時遠銷東南亞及南亞,現已進入日本和西歐等國傢和地區的市場,成為中外馳名的名茶。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特産非常豐富,僅水果就有110多種,這裏動植物品種繁多,是有名的“植物王國”和“動物王國”。1991年,西雙版納國傢自然保護區正式嚮外界開放,人們可以親身遊歷大自然的寶庫,體味濃郁的亞熱帶風情。 |
|
孔雀舞
孔雀舞傣語叫“戛洛涌”、“煩洛涌”或“戛楠洛”。這是傣族人民最為喜聞樂見的舞蹈,流傳于云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和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境內。傣族婦女一般都長得身材苗條,面目清純嬌美,看上去婷婷玉立,儀態萬方,因此素有“金孔雀”的美稱。
富饒美麗的傣鄉,素有“孔雀之鄉”的美稱,過去每當晨曦微明或夕陽斜照時,常見姿態旖旎的孔雀翩翩起舞,因此,孔雀在傣族人民心中是吉祥、幸福、美麗、善良的象徵。每逢佳節,傣族人民都要雲集一堂,觀看由民間藝人表演的根據民間故事、神話傳說,以及佛經故事等編成的孔雀舞及表現孔雀習性的舞蹈。如根據神話故事《魔鬼與孔雀》而編演的孔雀舞至今在民間廣為流傳。舞蹈表現了魔鬼欲霸占孔雀為妻,人面鳥身的孔雀,奮力抖動自己美麗的羽毛,那絢麗、燦爛的光芒使魔鬼兄弟雙目失明,孔雀取得了勝利。
來歷
關於孔雀舞的由來在傣族人民中流傳着許多動人的傳說。相傳在很久以前,傣族的領袖召麻粟帶領四千人去尋找幸福,到了“來少勐”後,聽到了水果掉進水中的聲音和魚吃水的聲音,看到孔雀隨着這動聽的聲音跳起優美的舞蹈,他們回來後,就模仿這些聲音和孔雀的動作。以鼓、鑔來伴奏,跳起孔雀舞。在一些古老的緬寺壁畫和雕刻中,可以看到不少栩栩如生的人面鳥身的孔雀形象,這與頭戴尖塔盔和假面具、身着孔雀服的孔雀舞十分相似。明代《南詔野史》中也有關於孔雀舞的記載:“婚取長幼跳蹈,吹蘆笙為孔雀舞……”,可見孔雀舞的歷史源遠流長。
著名舞蹈傢刀美蘭表演的孔雀舞動作
孔雀舞一般由一、二人或三人表演。每當舞者跳到高興時,衆人就喝彩“吾——吾”,“水 ——水”,氣氛十分熱烈。孔雀舞有較固定的表演程式,多為模仿孔雀飛出窩巢、靈敏視探 、安然漫步、尋水、飲水、戲水、洗澡、抖翅、曬翅、展翅與萬物比美、自由幸福的飛翔……等。
孔雀舞的動作異常豐富,最常見的手式有掌式、孔雀手式”(拇指稍嚮裏扣,食指屈回,其餘三指如扇形翹起)、“眼式”(食指與拇指稍靠攏,其餘三指如扇形翹起)等。步伐有踮步 、“起伏步”(動力腿由腳跟帶動嚮臀部踢起後全腳掌落地,主力腿隨之屈、伸)等。
風格
從舞蹈風格上可歸納如下三類:第一為雄孔雀舞。民間多跳此舞。膝部起伏剛韌。舞姿有明顯的“三道彎”特點。第二為雌孔雀舞。在民間多由男子表演。膝部起伏柔韌緩慢,舞姿優美動作細膩,並常有拱胸和肩的轉動,體現其含蓄、嫵媚的形態,鼓點輕盈緩慢。第三為小孔雀舞。常采用快速的小顫和保持半蹲狀態的矮步,小腿靈活輕巧,常用連續的小聳肩,鼓點快速而輕巧。
鼓
傣族的鼓大體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單面鼓,傣語稱“光臘楞”。另一種是雙面鼓,傣語稱“光雙臘”。因為單面鼓的形狀象大象的腿,因而起名為“象腳鼓”。
象腳鼓舞
傣語叫“戛光”或“煩光”(傣語稱鼓為“光”,跳舞為“戛”)。“戛光”是傣族地區流行最廣的男子舞蹈。每當栽秧後和豐收時節,就跳起象腳鼓舞以示歡慶。象腳鼓不僅是一種民間舞蹈的道具,也是伴奏其他舞蹈的主要樂器。傣族人民娛樂時,有舞必有鼓,有鼓必有舞,衹有在象腳鼓的伴奏下,舞蹈才能跳得有聲有色、酣暢盡興。
象腳鼓舞來歷
關於象腳鼓及其舞蹈的民間傳說很多,據傳:古時有一對夫妻,勞動後在水潭邊小憩,突然風把熟透了的芒果從樹上吹落水中,發出“嘣——嘣”的響聲,這聲音給他們帶來了歡樂。他們回傢後,便依照大象的腳將樹鏤空,蒙上牛皮製成鼓。在趕擺時,他們背着鼓去跳舞,不久象腳鼓舞就傳開了。又說:在很早以前,有兩個馴養大象的小夥子依照大象的腳做成了象腳鼓。在《明史·百夷傳》中也有:“大小長皮鼓以手拊之”的記載。
動作
表演時,舞者以左肩背象腳鼓,鼓面對前,鼓尾嚮下,以右手擊鼓為主,左手配合。一般用拳、掌、指敲打鼓面,有時也用肘、膝、足跟、腳趾等敲打。象腳鼓舞矯健、粗獷。雙膝的起伏和敲鼓的動作配合緊密,用手敲鼓時,膝部就彎麯。而擡手時膝部立直。舞蹈步伐很豐富,有“前點步半蹲”、“後點步半蹲”、“踏步全蹲”、“ 八字步半蹲”,還有以一腿為主力,另一腿做悠腿、擡腿、踢腳等姿態的動作,以及吸腿跳 、踢腿跳、彈腿跳、跨腿跳等。
分類
象腳鼓有長、中、小三種鼓形,根據鼓的形狀有三種不同的跳法。
第一種,長象腳鼓舞。主要流行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瑞麗縣、耿馬的孟定、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一些地區和孟連一帶。鼓身長二米左右,由於鼓身比較沉重,多為舞蹈伴奏用。舞時步伐緩慢、穩重,膝部起伏有力。鼓點最為豐富,已形成了一定的鼓語,能表達傣族人民喜、怒、哀、樂的心情。
第二種,中象腳鼓舞。主要流行在潞西縣、盈江縣、耿馬縣、景𠔌縣、勐懂和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一些地區。鼓身長約1.5米較輕便。其主要特點是舞時要將鼓尾擺起來、甩起來。由於在鼓尾上束有一簇簇的孔雀羽毛,擺動起來十分好看。擺鼓就是讓鼓尾左右晃動,甩鼓就是將鼓首嚮下壓,使鼓尾嚮上甩。中象腳鼓舞不衹是在節日跳,每年還有專門的賽鼓日子,以鼓音長短、音色好壞和鼓尾擺動大小為取勝標準。
第三種,小象腳鼓舞。僅流行於西雙版納一帶。鼓身長不到一米,動作豐富,經常被用作孔雀舞的伴舞。動作幅度較大,有吸腿跳、彈腿跳、撩腿等步伐。
戛伴光舞
“戛伴光”就是大傢圍着鼓轉圈跳舞的意思,它是傣族人民中最普及最盛行的集體舞,它不限地點時間,幾十人幾百人均可圍成圓圈按順時針方向起舞,節日時通宵達旦歡舞不息。
舞蹈樸實熱情,特點突出,婦女膝部的顫動較均勻,多順手順腳的舞動。一般以“蹉步”、 “起伏步”、“點步”、“弓箭步”等步伐為主。手的動作較簡單,一般以自然手式在胸前交替嚮下繞腕或從腋下嚮上掏手。
大嫂們與老年人在裏圈起舞,老人的動作緩慢,膝部起伏明顯,常以大幅度的前俯後仰來表達自己激動的心情,他們的動作任意自由發揮,而在圈外的年輕人,則要求動作統一整齊。戛伴光的鼓點非常豐富。
雙面鼓舞
傣語叫“光邦”、“光兩”、“光雙臘”、“光宏”、“光勐央”等。流傳於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盈江縣、瑞麗縣、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一些地區和耿馬縣、滄源縣的勐懂地區。是傣族最古老的一種鼓舞。此種鼓一頭大、一頭小,兩面均蒙有皮。小雙面鼓長一尺半左右,可橫挂在身上,舞時右手用手掌敲鼓,左手用竹片擊鼓,動作起伏大,常用深蹲等舞姿 ,三道彎造型較突出。大雙面鼓身筐米,直徑六十七公分。需要倆人用竹桿扛起來,舞者雙手掄槌,做雲手轉身,吸腿、跪蹲等動作打鼓。有的鼓則放在地上打,鼓聲鏗鏘有力。衆人圍成圈,手持鮮花或手巾載歌載舞,同戛伴光舞的表演形式相似。
魚舞
傣語叫“戛巴”。主要流傳於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瑞麗縣,解放後纔逐漸流傳到其它地區。
據說在傣族發現了魚並學會捕魚的時候起,就跳起模仿魚兒的舞蹈。魚舞的表演者衹有一至二人,舞者身上套魚形道具起舞。魚舞比其它傣族民間舞更為柔和、細膩,靈巧而活潑。主要表現在起伏、柔和的屈膝半腳掌碎步動作上,小跳敏捷活潑,表現魚兒在風平浪靜的水中漫遊時,常采用全腳或半腳掌屈膝碎步行走,沒有起伏,雙手和上身衹嚮左右擺動。在表現魚兒戲水或與急流搏鬥時,常采用小跳、小蹦子、小翻身等跳躍性動作,形象生動逼真。
魚舞多采用魚形手式(一手以手心蓋於另一手的手背之上,大拇指伸展),或以雙手嚮外劃圓和雙臂在後擺動為典型動作。魚舞的鼓點比較緩慢、輕盈,豐富的鼓語不亞於孔雀舞。
大鵬鳥舞
傣語叫“戛倫”。是傣族人民在盛大的節日裏跳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舞。主要流行於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瑞麗縣一帶。
相傳很久以前雨神跑了,傣族地區不下雨,大地一片枯焦,大鵬鳥置抱蛋的妻子於不顧,和雨神展開了殊死的搏鬥。數日後,大鵬擊敗了雨神害使其降了雨,但大鵬鳥的妻兒早已餓死。傣族人民為了表達對大鵬的敬意,遂産生了大鵬鳥舞,流傳至今。
大鵬鳥舞矯健、粗獷,動作大而有力。舞蹈主要表現大鵬鳥與雨神搏鬥的動作和不畏強暴的氣質。動作變換快速有力,造型時間較長“三道彎”舞姿棱角突出。如:出場動作一般是大跳接一個大的舞姿造型,表現大鵬鳥從空中迅猛疾下的氣魄。多用爪式手型(手指張開成扇形)和掌式手型,這些手式加強了動作的力度。大鵬鳥舞的表演者衹有一至二人。過去舞蹈時帶大鵬鳥型道具和面具,現多已棄之不用,使舞蹈動作得到了充分的發展。鼓點異常豐富,鼓聲深厚有力。
鷺鷥舞
傣語叫“戛央”、“戛洛央”。是青年人在喜慶佳節時跳的集體舞蹈。主要流行於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瑞麗、潞西縣一帶。
過去,舞者要身着雪白的衣裳,雙肩披上兩條鮮紅的綢帶起舞,現在已不多見。在傣傢村寨附近的竹林裏或水田中,常見到雪白的鷺鷥鳥。關於鷺鷥舞的來源民間傳說不一,有一種講:古時有一個很窮的小夥子,每天勞動不止。鷺鷥非常喜愛他,為他跳起優雅的舞蹈,以後小夥子就與鷺鷥親切地對舞起來。後來,人們把這一舞蹈編成了青年人的對舞。又說:一種叫“央”的民族曾到過德宏一帶,此種舞是表現他們在田間勞動的過程。
鷺鷥舞一般以對舞為主,動作相對,隊形多是兩橫排分左右出場,相遇後變成兩竪排、四排、兩個圈等。常由一人指揮變換各種動作和圖形。鷺鷥舞的動作簡單、優雅。舞步的節奏處理與其它傣族民間舞不同,弱拍時雙膝快速彎麯,動力腿敏捷地擡起,重拍時雙膝韌性伸直,動力腿同時輕盈地全腳掌落地,形象地模仿了鷺鷥行走的動作。有雙手在胸前拍掌及拱胸等特殊動作。鼓點輕盈簡單。
花環舞
傣語叫“戛洞”,是青年人的集體舞蹈。主要流行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和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一些地區。如今衹在盛大的節日時纔跳,已變成一種有組織的舞蹈表演。
從很早的年代起,每當潑水節和其它宗教節日來臨時,小夥子和姑娘們就成群結隊到深山密林和江邊採集最鮮豔最美麗的花,然後打着象腳鼓載歌載舞把鮮花送到緬寺搭成花亭,這一古老的習俗至今流傳在傣傢村寨。
關於花環舞的來源有這樣一個傳說:從前有一個窮苦的青年,去壩子趕擺時,覺得自己的衣服破爛不堪,就摘來許多花紮成花環套在身上,下山後隨着歡樂的象腳鼓聲跳起了舞,一個姑娘愛上了他,隨着他的舞唱起了歌,花環舞由此産生。
花環是在長二米左右的竹篦上紮上鮮豔的花朵做成,舞時雙手握住花環的兩端,在移動步伐的同時,着重於花環的變化。並組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圖案。花環舞跳到極樂時,由一人指揮,舞者一起由慢板轉入快板,有踮步、“頓錯步小跳”等動作。
煩整
傣語稱刀舞和棍、拳、棒這類舞為“煩整”、“戛整”、“令整”。是男性的舞蹈。流傳於廣大的傣族地區,與漢族的武術類似。
風景秀麗的傣鄉,傣族男子都佩戴着一把精製的利刀,標志着他們的勇敢威武,同時刀也是生産勞動的有利工具。刀舞傣語叫“戛拉”或“煩拉”。動作有力、剛健,多采用“大八字跺步”、“彈腿”、“踢腿蹭跳”和“深蹲滑行”等步伐,這些動作在傣族民間舞中很少出現。
刀舞有單刀、雙刀、短刀和長刀(類似劍)等種類及本地、內地、緬甸等不同的流派,各種流派有自己嚴格的表演程式和動作。可由一人至十幾人表演,舞時無伴奏,或以象腳鼓伴奏。棍、棒、拳術與刀舞基本相似。
戛朵
亦稱“煩朵”,是一種道具舞。此舞過去在盛大的宗教節日纔跳,至今僅流行於耿馬縣孟定和孟連縣一帶。
“朵”是一種神化了的動物,據說有獅子頭、狗嘴、鹿角、長頸、細毛。漢語把此舞稱為“馬鹿舞”。戛朵至今仍帶道具跳,道具身長一丈,頸長八尺,用竹篦編成四十五公分的圓圈,外面用布包起來,剪碎的白紙粘在上面做為羽毛。一般由倆人合作扮一隻馬鹿,前面的舞者飾馬鹿頭和前半身,用棍支撐頸部做劃字動作,後面的舞者掌握尾部,嚮兩邊做敏捷的小跳及跌撲、騰轉等動作。舞步、鼓點均與孔雀舞相似。
依拉賀舞
也稱“煩依賀”。流行於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一帶。
在傣歷新年“潑水節”和 “開門節”或喜慶的日子,傣族人民都要歡跳此舞,因每段唱詞後面都有“依拉賀”做襯詞而得名。依拉賀舞的特點和戛伴光舞相似。
蝴蝶舞
傣語稱“戛吆”。流行於耿馬縣孟定和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瑞麗縣一帶。
據說蝴蝶舞是為了賽舞時別開生面而創作的。表演時舞者將蝴蝶形的道具套係在身上模仿蝴蝶飛舞的形態,其動作和鼓點都與小孔雀舞的跳法有相似之處。
鬥笠舞
流行於金平縣一帶。那裏炎熱而多雨,日常生活和勞動中都離不開鬥笠。因而有了鬥笠舞。
笠帽的動作有“扛帽”、“體前滾帽”、“滾肩帽”、“擺帽”等,舞時膝部起伏柔和,略呈三道彎造型,但不明顯。
臘條舞
傣語稱“戛甸”。是一種表演性的儀式舞蹈,主要流行於西雙版納一帶。
舞蹈柔婉、含蓄,常用坐、立、跪及起伏步、擡前旁、後屈腿等步伐,雙手托住點燃的臘條,做掏手、嚮外劃圓等動作。
雞舞
傣語稱“戛該”。是流行於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潞西縣的兒童舞蹈。
舞蹈主要模仿雞覓食、相鬥等動作,以跳的時間長、速度快為勝。沒有樂器伴奏,一般由孩子們數數而舞。
十二馬舞
傣語稱“馬西雙”,是由十二個人表演的歌舞,流行於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盈江縣、潞西縣等地。
表演者腰間套係馬形狀的道具,一手拉繮繩,一手拿扇,以半腳掌碎顫跑步為主,變化各種隊形。一般演唱十二個月的勞動,有時也表演一定的故事情節。
戛喃燕
意思是“小公主或小姐的舞蹈。”過去衹在宗教節日或土司結婚、繼位時纔跳,主要流行於滄源縣勐懂地區。以唱為主,內容有唱結婚、愛情及十二個月的生産勞動等。舞時男的在前打拳,女的手持扇子或手巾,動作與戛伴光舞相似。
此外在金平縣還流傳有表現勞動生活的“划船舞”、“摘花舞”、“撈魚舞”、“走路舞” 等。流傳在金平縣的扇子舞據說是一種打鬼時跳的儀式舞蹈。流傳在耿馬縣孟定地區的“大象舞”傣語稱“戛張”。由倆人套係大象形狀的道具,模仿大象走步、敬禮等動作,由一人持紅手帕引象而舞。流行於西雙版納的“婦女舞”,輕盈柔和。流行於瑞麗縣的“戛洛響”,是一種模仿小鳥跳的舞,與小孔雀舞相同。 |
|
我國於1953年1月24日成立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以後又相繼成立了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1953年7月24日)、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1954年6月16日)、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1955年10月16日)、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1980年11月22日)、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1980年11月25日)。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傣族社會是由封建領主經濟嚮封建地主經濟發展的歷史過程。在景東、新平、元江等地區,傣族和漢族交錯雜居,吸收了漢族較先進的生産工具和技術,生産力發展較快,較早地進入了封建地主經濟,傣族人民直接遭受到民族內外地主階級和國民黨政府的殘酷壓迫和剝削。西雙版納、德宏等邊疆地區傣族社會的發展則相對的較為緩慢,特別是西雙版納地區還保留着比較完整的封建領主經濟。
新中國成立後,傣族人民實現了民族區域自治,實現了當傢作主的權利。1953年建立了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區,1955年改為自治州;1953年建立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區,1956年改為自治州。從1954年至1980年先後建立了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和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分別采取不同方式進行了土地改革和所有製的社會主義改造,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經濟、文化有了較大發展。
建國以來,大力興修水利,加快農田基本建設,推廣先進的生産技術,糧食産量成倍增長名中外的“普洱茶”生産迅速發展,西雙版納種植橡膠樹成功,橡膠增産顯著。地方和鄉村工業發展很快,先後建立了采礦、機械、電力、化學、陶瓷、皮革、造紙、製????、食品加工、製茶、榨糖、製膠等廠礦企業。勐海茶廠、怒江壩糖廠、西雙版納的景德工廠、德宏的新華工廠、芒市機械廠都是雲南省有名的企業,工業總産值不斷增長。特別是電力工業發展很快,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各鄉已建成上百座小型發電站。
20世紀50年代前,傣族地區的交通非常閉塞,如今縣縣通汽車,絶大多數鄉、村興修了公路。從昆明到思茅、昆明到保山開闢了民用航空綫。手工業、商業服務業有了較大的發展。各地普遍興辦了小學,不少中學和中等專業學校相繼建立,許多學校以傣文教學。西雙版納和德宏自治州都辦了傣文報紙,用傣語進行廣播,並翻譯出版了各類書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傣族聚居的邊疆地區,瘧疾、霍亂、傷寒、鼠疫等10多種烈性傳染病流行,尤以瘧疾為甚,廣大傣族人民缺醫少藥,十分痛苦;現在醫院、衛生防疫站、瘧疾防治所以及婦幼保健機構迅速建立,鄉有衛生院(所),許多村有醫療站,早已撲滅了鼠疫,控製了瘧疾、霍亂、傷寒等傳染病,人民的健康水平有了顯著提高。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傣族地區的工農業生産、手工業及副業生産迅速發展,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傣族地區欣欣嚮榮,現在已成為比較富饒而又十分美麗的“孔雀之鄉”了。 |
|
傣族的重大節日是傣歷新年——潑水節、關門節、開門節。
潑水節
“潑水節”是傣族人民送舊迎新的傳統節日,時間在公歷四月中旬。節日期間的主要活動是祭祀拜祖先、堆沙、潑水、丟沙包、賽竜船、放火花及歌舞狂歡等節日。在每年傣歷六月舉行的潑水節是最盛大的節日,這一節日傣語稱“桑勘比邁”。屆時要賧佛,並大擺筵席,宴請僧侶和親朋好友,以潑水的方式互緻祝賀。現在,因潑水活動是傣歷新年節慶活動的主要內容,這一活動深受各族人民的喜愛。
關門節
“關門節”傣語叫“進窪”,意為佛祖入寺。雲南傣族傳統宗教節日,每年傣歷9月15日(農歷7月中旬)開始舉行,歷時3個月。
相傳,每年傣歷9月,佛到西天去與其母講經,3個月才能重返人間。有一次,正當佛到西天講經期內,佛徒數千人到鄉下去傳教,踏壞了百姓的莊稼,耽誤他們的生産,百姓怨聲載道,對佛徒十分不滿。佛得知此事後,內心感到不安。從此以後,每遇佛到西天講經時,便把佛徒都集中起來,規定在這3個月內不許到任何地方去,衹能懺悔,以贖前罪。故人們稱之為“關門節”。
開門節
“開門節”,亦稱“出窪”,傣語為“豪瓦薩”,我國信奉小乘佛教的傣族、布朗族、德昂族和部分佤族的傳統節日。流行于云南地區,源於古代佛教雨季安居的習慣,類似於中原佛教的解復。時間在傣歷十二月十五日(約在農歷九月中)。
開門節,象徵着三個月以來的雨季已經結束,表示解除“關門節”以來男女間的婚忌,即日起,男女青年可以開始自由戀愛或舉行婚禮。節日這天,男女青年身着盛裝去佛寺拜佛,以食物、鮮花、臘條、錢幣敬 獻。祭把完畢,舉行盛大的文娛集會,慶祝從關門節以來的安居齋戒結束。主要內容有燃放火花和高升、點孔明燈、唱歌跳舞。青年們還將舞着各種鳥、獸、魚、蟲等形狀的燈籠環遊村寨。這時,正逢稻穀收割完畢,故也是慶祝豐收的節日。 |
|
忌諱外人騎馬、趕牛、挑擔和蓬亂着頭髮進寨子;進入傣傢竹樓,要把鞋脫在門外,而且在屋內走路要輕;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過火塘,不能進入主人內室,不能坐門檻;不能移動火塘上的三腳架,也不能用腳踏火;忌諱在傢裏吹口哨、剪指甲;不準用衣服當枕頭或坐枕頭;曬衣服時,上衣要曬在高處,褲子和裙子要曬在低處;進佛寺要脫鞋,忌諱摸小和尚的頭、佛像、戈矛、旗幡等一係列佛傢聖物。不能隨便大聲喧嘩。 |
|
日常食俗
傣族大多有日食兩餐的習慣,以大米和糯米為主食。德宏的傣族主食粳米,西雙版納的傣族則主食糯米。通常是現舂[chōng] 現吃,民間認為:粳米和糯米衹有現吃現舂,纔不失其原有的色澤和香味,因而不食或很少食用隔夜米,習慣用手捏飯吃。
外出勞動者常在野外用餐,用芭蕉葉或衆飯合盛一團糯米飯,隨帶????巴、辣子、酸肉、燒雞、喃咪(傣語,意為醬)、青苔鬆即可進食。所有佐餐菜餚及小吃均以酸味為主,如酸筍、酸豌豆粉、酸肉及野生的酸果;喜歡吃幹酸菜,其製法是把青菜曬幹,再用水煮,加入木瓜汁,使味變酸,然後曬幹儲藏。吃時放少許煮菜或放在湯內。這種酸菜有地方的傣族幾乎每天都吃。據說傣族之所以常食酸味菜餚,是因常吃不易消化的糯米食品,而酸味食品有助於消化。
日常肉食有豬、牛、雞鴨,不食或少食羊肉,居住在內地的傣族喜食狗肉,善作烤雞、燒雞,極喜魚、蝦、蟹、蠃螄、青苔等水産品。
以青苔入菜,是傣族特有的風味菜餚。傣族食用的青苔是選春季江水裏岩石上的苔蘚,以深緑色為佳,撈取後撕成薄片,曬幹,用竹篾穿起來待用。做菜時,厚的用油煎,薄的用火烤,酥脆後揉碎入碗,再將滾油倒上,然後加????攪拌,用糯米團或臘肉蘸食,其味美無比。
烹魚,多做成酸魚或烤成香茅草魚,此外還做成魚剁糝(即用魚烤後捶成泥,與大芫荽等調料央而成)、魚凍、火燒魚、白汁黃鱔等。
吃螃蟹時,一般都將螃蟹連殼帶肉剁成蟹醬沾飯吃,傣族稱這種螃蟹醬為“螃蟹喃咪布”。
苦瓜是産量最高、食用最多的日常蔬菜。除苦瓜外,西雙版納還有一種苦筍,因此傣族風味中還有一種苦的風味,較有代表性的苦味菜餚是用牛膽汁等配料烹製的牛撒皮涼菜拼盤。
蟲類特産
傣族地區潮濕炎熱,昆蟲種類繁多,用昆蟲為原料製作各種風味菜餚和小吃,是傣族食物構成的一個重要部分。經常食用的昆蟲有蟬、竹蟲、大蜘蛛、田鱉、螞蟻蛋等。
捕蟬是在夏季,每天傍晚,蟬群落在草叢中時,蟬翼被露水浸濕,不能飛起,婦女們就趕快把蟬揀入竹籮裏,回後後入鍋焙幹製醬。蟬醬有清熱解毒,去痛化腫的醫療作用。
傣族人普遍喜食螞蟻蛋,經常食用的是一種築巢於樹上的黃螞蟻,取螞蟻蛋時,先將螞蟻驅走,然後取蛋,螞蟻蛋大小不一,有的大如緑豆,有的小如米粒,潔白晶亮,洗淨曬幹,與雞蛋一起炒食,其味鮮美可生食又可熟食,生食時製醬,熟食時用雞蛋穿衣套炸,常用的酸果、苦瓜、苦筍、衝天椒,輔以野生的花椒、芫荽、蒜、香茅草,風味純正,清潔衛生。
特色飲品
傣族人嗜酒,但酒的度數不高,是自傢釀製的,味香甜。茶是當地特産,但傣族衹喝不加香料的大葉茶。喝時衹在火上略炒至焦,衝泡而飲略帶糊味。嚼食檳榔,拌以煙草、石灰,終日不斷。由於長期嚼食唇齒皆黑,口液如血,人以為美。燒陶業較發達,大部分飲餐用具多由婦女燒製。
禮儀食俗
宗教食俗
傣族普遍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不少節日與佛教活動有關。在每年傣歷六月舉行的潑水節是最盛大的節日,屆時要賧佛,並大擺筵席,宴請僧侶和親朋好友,以潑水的方式互緻祝賀。潑水節期間,除酒、菜要豐盛外,各種傣族風味小吃也很多。
如有一種糍粑是用糯米飯舂成團,包蘇子糖餡做成的圓餅,用抹上臘油的芭蕉葉包好,食時可用火烘軟或炸後蘸蜂蜜吃。粑絲是用水把米粉攪成顆粒,蒸熟後舂成團,擀成薄而大的圓餅,冷後疊成疊,食時燙軟入碗,撒各種調料。潑水糍粑是用糯米粉和成團,包紅糖蒸熟,再裹上一層炒香的碗豆面,用芭蕉葉包好可作待客點心。
還有把糯米飯泥炸後做成的麻脆等。較重要的節日還有關門節(傣歷7月15日)、開門節(傣歷12月15日),均為南傳上座部佛教節日。新平、元江、景𠔌、金平等地傣族過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內容與活動大體與當地漢族一樣,較典型的食品有狗肉湯鍋、豬肉幹巴、腌蛋、幹黃鱔等。
節慶食俗
在西雙版納傣族中,一傢蓋房,全寨都要來幫助,新房落成要賀新房,先上樓的是小夥子,擡着牛頭,唱祝福歌,壯年男子擡箱子,已婚婦女抱被褥,姑娘們端着飯菜依次而上,然後在火塘上支好三腳架,擺上衆桌,置酒備菜,唱賀新房歌,鄉親們還要給主人送一些象徵吉祥的禮物。
“趕擺黃燜雞”是西雙版納男女青年以食傳言的求戀方式,即姑娘把黃燜的雞拿到市場上出售,如果買者恰恰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會主動拿出凳子,讓其坐在自己身旁,通過交談,如雙方情投意合,兩人就端着雞,拎着凳子到樹林裏互吐衷情;如買者不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會加倍要價;再如“吃小酒”,在男女訂婚時,男方挑着酒菜去女方傢請客,當客人散去後,男方由三個男伴陪同和女方及女方的三個女伴,共擺一桌共飯。“吃小酒”講吃三道菜:第一道是熱的;第二道要????多;第三道要有甜食。表示火熱、深厚和甜蜜。
婚禮之日雙方傢裏都要舉行婚禮,大都先在女傢進行。婚宴時,席桌上要鋪上緑色的芭蕉葉,菜餚有象徵吉祥的血旺(白旺)、年糕及各式菜。宴前新郎、新娘要做拴綫儀式,即由主婚人用一根白綫繞過雙方的肩,又用兩白綫分別拴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象徵純潔,然後由高齡老人將糯米飯捏成三角形蘸上????,置於火塘上的三腳架的頂點上,任其火燒後自然脫落,象徵愛情像鐵一樣堅實。元江大平鄉新娘過門後要與新郎端坐在長凳上,吃四個雞蛋拌的糯米飯,並喝兩杯酒;元江江邊的傣族新娘過門,由男方分給每個送親者肉4片、排骨4根、丸子4個、酥肉4塊,然後方可吃正餐。
祭祀食俗
傣族還供奉自己村寨的社神,傣族稱“去拉曼”,也稱“披曼”,是保護神,每年要祭祀兩次,栽秧前為祈求豐收,秋收後為謝恩,要集體殺牛或豬一頭,各傢備貢品送入供奉社神的房內,待念完祭詞後,大傢共食。新加入社的成員,要用雞、酒和臘肉條供奉社神。
在勐海等地屠宰祭牲仍保留着剽牛和魚食牛皮的風俗。西雙版一次部落神,祭品有的須是黑牛、白豬。元江、新平等地的傣族、普遍崇拜竜樹、竜神,元江江邊傣族每年農歷三月祭竜樹時,全村要殺紅牛,殺前在紅牛身上用白灰畫成花紋,還要在牛身上披紅緑布。同月還要殺豬祭“天公地母”以求保佑牲畜平安。
在傣族民間,特別是在一些邊遠地區,在炊事上仍然有一些禁忌,如:燒柴要先從根部燒起;不得從火塘上跨過;不能隨便移動火塘上的三腳架等等。
典型食品
傣族風味涼、熱腌菜都有典型菜餚和小吃。如:椰子砂鍋雞、油炸麻酥、牛撒皮、酸肉、火燒魚、腌牛頭等。 |
|
女性服飾
傳統
傣族民族服飾傣族婦女的穿着打扮,五彩繽紛,美不勝收。傣族婦女一般都長得身材苗條,面目清純嬌美,看上去婷婷玉立,儀態萬方,因此素有“金孔雀”的美稱。她們不僅長得美,而且還善於打扮,一個個用獨具特色的服飾把自己裝扮得如花似玉。
傣族婦女一般喜歡穿窄袖短衣和筒裙,把她們那修長苗條的身材充分展示出來。上面穿一件白色或緋色內衣,外面是緊身短上衣,園領窄袖,有大襟,也有對襟,有水紅、淡黃、淺緑、雪白、天藍等多種色彩。現在多是用喬其紗、絲綢、的確良等料子縫製。窄袖短衫緊緊地套着胳膊,幾乎沒有一點空隙,有不少人還喜歡用肉色衣料縫製,若不仔細看,還看不出袖管,前後衣襟剛好齊腰,緊緊裹住身子,再用一根銀腰帶係着短袖衫和統裙口,下着長至腳踝的統裙,腰身纖巧細小,下襬寬大。傣族婦女的這種裝束,充分展示了女性的胸、腰、臀“三圍”之美,加上所采用的布料經柔,色彩鮮豔明快,無論走路或做事,都給人一種婀娜多姿、瀟灑飄逸的感覺。
現代
婦女服裝既保持了傣族的傳統特色,又吸收了漢族風格。傣族傳統的短衫和筒裙仍為女性所青睞。她們所穿上衣袖管細長,僅容一支胳膊穿過。衫身緊窄,長僅及腰,剛好在筒裙的銀腰帶上,以淺色居多。天冷時,外套各種彩色的毛衣、西裝。
老年婦女以白毛巾纏頭。中年婦女留長發,盤發於頂,用各色紗巾包頭,幼女也用紗巾裹頭。少女、青年婦女則梳發辮,發式和內地相同。衹有在節日時,少女們纔綰髻於頂略嚮左傾,飾以插簪,鮮花等。青年女子盤發時,頭髮不夠長,就把一絲襪套於發上,以增加頭髮的長度,盤成發髻。
婦女們喜歡帶手鐲、戒指、耳墜、項鏈等,這些物飾金質、銀質、玉石均可,仿製品也行。女嬰生下來幾天,就由傢長用消過毒的針為娃娃紮耳,為帶耳環作準備。對女性而言,銀腰帶更是不可缺少之物,腰帶上飾以孔雀、蓮花等各種花型。女人們認為銀腰帶越寬就越美。
“筒帕”仍很流行,但多是中年婦女使用,很多姑娘已改背皮包。
男性服飾
傣族男子一般都穿無領對襟或大襟小袖衫,下穿長管褲,用白布、青布或緋布包頭,有的戴呢禮帽,顯得瀟灑大方。
傣族無論男女,出門總喜歡在肩上挎一個用織綿做成的挎包(筒帕)。挎包色調鮮豔,風格淳樸,具有濃厚的生活色彩和民族特色。圖案有珍禽異獸,樹木花卉或幾何圖形,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每一種圖案都含有具體的內容,如:紅、緑色是為了紀念祖先;孔雀圖案表示吉祥如意;大象圖案象徵着五穀豐登,生活美好,充分表現了傣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男女老幼均喜歡赤腳穿拖鞋。 |
|
傣族民居傣族的建築受氣候、海拔、地形、建築材料等自然環境和人口、經濟、宗教、政治、科技、思想意識等社會環境的影響,主要有以西雙版納傣族民居為代表的優美靈巧的幹欄式建築,以元江、紅河一綫傣族民居為代表的厚重結實的平頂土掌房,以及典雅富麗的佛寺建築。
壩區民居
在濱水而居的河𠔌壩區,因受炎熱、潮濕、多雨、竹木繁茂等生態環境的影響,傣族的居民建築以“幹欄”(俗稱竹樓)為主。上下兩層,以木、竹做樁、樓板、墻壁,房頂覆以茅草、瓦塊,上層棲人,下養傢畜、堆放農具什物。整座建築空間間架高大,且以竹或木做墻壁和樓板,利於保持居室乾燥涼爽。
如今,隨着生態保護的加強和經濟的發展,一些地方開始以混凝土磚瓦結構代替竹木結構,但還保留“幹欄”的形式或人字形屋帽的外形,因而仍習慣稱呼它為“竹樓”。竹樓周圍的寬闊庭院裏都要種植瓜果林木或開挖小魚塘,既可蔽陽遮蔭,又是一道不設防的天然緑色“圍墻”,外圍隨意搭上的竹籬,不為防人,衹起到阻止牲畜闖入的作用。
山區民居
在氣候變化較大,平壩少山地多,依山麓而居的傣族地區,代之而起的是厚重、結實的平頂土掌房。土掌房係土木結構,一般為兩層,一樓住人,二樓堆放糧食和雜物,牲畜單獨建圈。土墻有兩層,厚達三尺,對防熱保涼防寒保暖起到了獨特的功效。土木夯實的平面屋頂厚達五至十寸,夏夜可在平頂上納涼,秋收時又可在頂上翻曬𠔌物,有效地利用了空間。
佛寺建築是信仰小乘佛教的傣族地區建築的一大特色,以落地重檐多坡面平瓦建築為主。由大殿、僧捨和鼓房組成,中心佛寺外加一座戒堂、一座藏經樓、一座佛塔。主殿外觀一般是單檐或重檐歇山式屋頂,或懸山式頂、多角或亞字形重檐歇山式頂。坡面進行一至二次跌落後有兩層或上中下三層的單面坡或三面坡、五面坡,坡面的多少和佛寺的級別有關。屋面按縱嚮分為兩段式或三段式或五段式,以中間最高,使龐大威嚴的屋面呈現出優美起伏的麯綫。 |
|
傣族全民信仰佛教,但原始宗教活動亦較普遍,如祭祀寨神、寨鬼、農業祭祀、狩獵祭祀、靈物崇拜等。
潑水節由來
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佳節,也是傣族最重要的節慶,每年陰歷四月(相當於傣歷五月)舉行,一般為期三至四天。第一天為“麥日”,類似於農歷除夕,傣語叫"宛多尚罕",意思是送舊。此時人們要收拾房屋,打掃衛生,準備年飯和節間的各種活動。第二天稱為“惱日”,“惱”意為“空”,按習慣這一日既不屬前一年,亦不屬後一年,故為“空日”;第三天叫“麥帕雅晚瑪”,據稱此乃帕雅晚的英靈帶着新歷返回人間之日,人們習慣將這一天視為日子之王來臨,是傣歷的元旦。潑水節
潑水節源於印度,是古婆羅門教的一種儀式,後為佛教所吸收,約在公元十二世紀末至十三世紀初經緬甸隨佛教傳入中國雲南傣族地區。隨着佛教在傣族地區影響的加深,潑水節成為一種民族習俗流傳下來,至今已數百年。在潑水節流傳的過程中,傣族人民逐漸將之與自己的民族神話傳說結合起來,賦予了潑水節更為神奇的意藴和民族色彩。
至今,傣族人民中間還流傳着一個十分有趣的神話:遠古的時候,傣族地區有個惡魔,他作惡多端,濫施淫威,弄得莊稼無收,人心不寧,民不聊生。人們恨透了他,可是想了很多方法都對付不了。後來,惡魔霸占了七個民女做妻子。姑娘們看到自己的同胞過着悲慘的生活,决心找到消滅惡魔的辦法。聰明的七姑娘從惡魔的話中發現了他的致命弱點,即惟有惡魔自己的頭髮纔可以置之於死地。一天夜裏,惡魔酩酊大醉後沉沉地睡去,姑娘們勇敢地從他的頭上拔下一根頭髮,緊緊栓住他的脖子。果然,惡魔的頭顱立刻便掉了下來。可是頭一着地,地上就燃起大火。眼看將釀成災禍,姑娘們立即拾起頭顱,大火就熄滅了,惡魔也隨之消失。為了避免大火再燃,禍害百姓,姐妹們决定輪流抱住惡魔的頭,每年一換。在每年換人的時候,人們都給抱頭的姑娘衝水,以便衝去身上的血污和成年的疲憊。後來,傣族人民為紀念這七位機智勇敢的婦女,就在每年的這一天互相潑水,從此形成了傣族辭舊迎新的盛大節日——潑水節。
到過雲南的人都知道有名的傣傢潑水節,可是潑水節由來的傳說卻有兩種。西雙版納、德宏的傳說都是由“七公主殺火魔”的故事得來,而位於麗江華坪地區的傣傢潑水節的故事卻獨具特色。這裏的傣族人是中國乃至亞洲緯度最北的傣族部落。他們的故事是這樣的:相傳在很久以前,金沙江邊一個聚居在密林深處的傣族村寨,因樹林起火,村民處在被大火吞沒的危難之中,一個名叫李良的傣傢漢子,為保護村莊,不畏危險,衝出火網,從金沙江裏挑來一桶桶江水,潑灑山火,經過一天一夜的勞累,山火終於被潑滅,村民得救,李良因為勞累流汗流幹了,渴倒在山頭上。村民打來清水給李良解渴,但喝了九十九挑水也解不了渴,後來,李良一頭撲到江中,變成一條巨竜,順江而去。有的人說,他變成了一棵大樹。傣族人民為了紀念李良,每年農歷三月初三這一天,每傢房屋清掃一新,撒上青鬆葉,並在選定的江邊或井旁,用緑樹搭起長半裏的青棚,棚下撒滿厚厚的鬆針,兩旁放上盛滿水的水槽,午間太陽當頂時,衆人穿行於棚下相互用鬆枝蘸水灑身,表示對李良的懷念和對新年的祝福。這項活動延續至今,成為傣族人民辭舊迎新、祝福吉祥的節日——潑水節。
還有,傳說諸葛亮曾經來過這,並教會傣族人民洗澡、造高房、種植等,所以到了每年農歷三月初三這一天,大傢會相互撲水表示祝福。
潑水節祝福
在“麥日”,一清早人們就要采來鮮花緑葉到佛寺供奉,擔來清水“浴佛”——為佛像洗塵。“浴佛”完畢,集體性的相互潑水就開始了。
一群群青年男女用各種各樣的容器盛水,涌出大街小巷,追逐嬉戲,逢人便潑。“水花放,傣傢狂”,“潑濕一身、幸福終身”!象徵着吉祥、幸福、健康的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開,人們盡情地潑盡情地灑,笑聲朗朗,高興異常,全身濕透,興致彌高。
潑水節愛情
潑水節也是未婚青年男女們尋覓愛情、栽培幸福的美好時節。潑水節期間,傣族未婚青年男女喜歡做“丟包”遊戲。姑娘手中用花布精心製作的花包,是表示愛情的信物。
丟包那天,姑娘們極盡打扮之能事,然後打着花傘,提着小花包來到“包場”,與小夥子們分列兩邊,相距三四十步,開始嚮對方丟花包。小夥子若是接不住姑娘丟來的花包,就得把事先準備好的鮮花插在姑娘的發頡上,姑娘若是接不着小夥子丟來的包,就得把鮮花插到小夥子的胸前就這樣漸漸地選中了對方,一段段浪漫的愛情故事就開始了……
潑水節活動
劃竜舟
劃竜舟是潑水節最精彩的項目之一,常常在潑水節的“麥帕雅晚瑪”(第三天)舉行。那日,穿着節日盛裝的群衆歡聚在瀾滄江畔、瑞麗江邊,觀看竜舟競渡。
江上停泊着披緑挂彩的竜船,船上坐着數十名精壯的水手,號令一響,整裝待發的竜船象箭一般往前飛去,頓時整條江上,鼓聲、鑼聲、號子聲、喝彩聲,此起彼伏、聲聲相應,節日的氣氛在這裏達到了高潮。
“放高升”
“放高升”是潑水節的又一項保留節目。高升是傣族人民自製的一種煙火,將竹竿底部填以火藥和其它配料,置於竹子搭成的高升架上,接上引綫,常在夜晚燃放。
放高升時,點燃引綫使火藥燃燒便會産生強勁的推力,將竹子如火箭般推入高空。竹子吐着白煙,發出嗖嗖的尖嘯聲,同時在空中噴放出絢麗的煙火,猶如花團錦簇,光彩奪目,甚是美妙。地上則歡呼聲、喝彩聲此起彼伏,議論聲、贊美聲不絶於耳,好不熱鬧。
潑水節舞蹈
傣族人民能歌善舞,潑水節自然少不了舞蹈。大規模的舞蹈主要安排在潑水節的第三天,如象腳舞和孔雀舞等。從七八歲的娃娃到七八十歲的老人,都穿上節日盛裝,聚集到村中廣場,參加集體舞蹈。
象腳舞熱情、穩健、瀟灑。舞者圍成圓圈,合着錳鑼、象腳鼓翩翩起舞,一邊跳舞一邊喝彩“吾、吾”或“水、水”!孔雀舞優美、雅緻、抒情,是傣族舞蹈的靈魂,舞蹈以孔雀的各種姿態為基礎,在趣與美的再創造中,集中凝聚着傣族兒女們的審美旨趣。還有不少舞者盡情揮灑自己的即興之作,有的邊唱邊跳,有的甚至邊跳邊喝酒,如癡如醉、狂放不拘,連續跳上幾天幾夜也不知疲憊。 |
|
家庭形態
傣族家庭的基本形態,是一夫一妻製的父權製小家庭。由於各地在社會發展上有所不同,因而在家庭婚姻形態上也有差異。
在西雙版納,解放前還保留着較多對偶婚的殘餘,表現為家庭和婚姻關係不是很穩定,結婚、離婚比較自由。但由於傢族和村社形式的存在,青年的婚姻直接關係他們對傢族和村社所應享受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因此需要傢族長和村社頭人的同意。
男女雙方戀愛成熟,男方即請自己的舅父、姨母前去女方提親。這時,女方父母一般照例不發言,由傢族長和本村社頭人答話,詢問“上門”年限和如何宴請親友等,經族長頭人認可即可結婚。婚後男方必須如約到女傢勞動數年才能把妻子接回。另立家庭時,由村社分給“份地”。假若雙方意見不合,徵得頭人同意,互遞一對蠟條就算辦了離婚手續;如果男方離傢數月沒有音信,女方可以另找配偶;一方死去,不管年紀多大,也要辦離婚手續,即以蠟條一對放在死者棺上,將館材送至樓口,即表示與死者離異。
耿馬、孟連傣族家庭婚姻形態與西雙版納大同小異,不過對偶婚的殘餘更為淡薄,主要表現為不能輕易離婚。
家庭婚姻
德宏和內地傣族地區的家庭婚姻具有更為鮮明的封建色彩,婚姻完全建立在買賣和包辦的基礎上。一般彩禮合三百元,還有其他名目繁多的費用,如要負擔“開門錢”、“關門錢”、“拜堂錢”、“佛爺費”、“認親費”、“媒人費”等,達十幾種。這實質上成了婦女的身價。
不少家庭貧睏的青年男子,由於無法負擔這一筆費用,便采取了偷親、撿婚的形式,即男女雙方感情成熟後,確定“搶婚”日期。男青年倍其夥伴,身帶砍刀、銅錢,到預定地點埋伏,待姑娘走來,“搶”着就跑。姑娘假意呼喊通知傢人,男方將銅錢撤下逃去。既成事實便托媒人到女方傢提親,雙方邀請頭人、親友會商解决,聘禮定後,纔正式過門成親。
此外,在這些地區,入贅的現象也較普遍,但在性質上和西雙版納已完全不同,它不是原始習俗的遺留,而是封建婚姻的産物。入贅的人社會地位極低,他們的子女沒有財産繼承權。
傣族婚札
傣族的婚禮,民間稱為“金欠”,含結婚宴請之意。婚期衹能定在每年的“開門節”至“關門節”(傣歷十二月十五日以後,至次年九月十五日以前)這段時間,婚禮以為新郎、新娘祝福、拴綫為主要內容。
成婚儀式在新娘傢舉行,屆時要殺豬、殺雞(有的人傢還宰牛),備辦豐盛的酒席宴請親朋好友和本寨父老鄉親。舉行婚禮之日,在新娘傢堂屋內設置“茂歡”(直譯為魂桌),擺上一至三張衊桌,用芭蕉葉鋪面,上擺煮熟的雌雄子雞一對,和用芭蕉葉盛裝的糯米飯以及米酒、舂????棒、食????、芭蕉、紅布、白布、白綫等物。雌雄子雞需用傣語稱為“索纍東”的芭蕉葉做成的葉帽罩蓋。作好舉行婚禮的準備後,新娘的女友,要陪伴新娘梳洗打扮,等待新郎登門。新郎亦在傢中梳洗更衣,在親朋好友陪同下,到新娘的竹樓上舉行結婚儀式。
儀式開始時,主婚人端坐在“茂歡”後的正中位置,長者圍桌而坐,一對新人按男右女左的位置面對主婚人而跪,親友圍於兩旁。坐在“茂歡”跟前的人伸出右手搭在桌上,靜聽主婚人念誦祝詞。主婚人揭去蓋在食物上的葉帽,先為新郎、新娘祝福:“今天是個美好、吉祥的日子,現在是一天中最好的時辰,你倆恩恩愛愛結成夫妻,金鳳與銅鳳結成一對,日子會幸福美好,願生子會得子,盼生女會得女,祝福你們幸福美滿,永不離分。”。
主婚人念完祝詞以後,新郎、新娘各在桌上揪下一團糯米飯,蘸點米酒、食????、舂????捧、芭蕉後擺在桌前。主婚人拿起一條長長的白綫,從左至右纏在新娘、新郎的肩背,將白綫兩端搭在“茂歡”之上,表示將一對新人的心拴在一起。然後再拿兩縷白綫,分別纏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祝願新婚夫婦百年好合,無災無難。在座的長者也各拿兩縷白綫,分別拴在新郎、新娘手上,邊拴綫,邊念些祝願詞。拴完綫後,婚儀基本結束,婚宴開始,新郎新娘嚮賓客敬酒致意。 |
|
傣族服飾
傣族男子多穿對襟或大襟無領短衫,肥筒長褲或深色筒裙,用白、青、淺藍、淡黃色的布包頭;西雙版納的婦女上穿白色、緋色或淡緑色緊身窄袖短衫,下着各種花樣的長及腳面的筒裙,束銀腰帶,喜歡留長發,並輓髻於頂,插上梳子或鮮花或用大布巾包頭。德宏和耿馬的婦女上穿齊腰短衣,下着色彩豔麗的筒裙,發髻位於腦後,餘發散拖一綹在背後。服飾衣料過去為土布,現多為絲綢,細花布。 |
|
daizu
傣族
Dai nationality
中國的少數民族。(見彩圖傣族)有“傣泐”、“傣那”、 “傣雅”、 “傣綳”等自稱。漢文史籍中,漢晉時期稱“滇越”、“撣”或“擅”、“僚”或“鳩僚”;唐宋時期稱“金齒”、 “黑齒”、 “茫蠻”、“白衣”等; 元明時 “白衣”又寫作“百夷”、“白夷”、“伯夷”等,清以後稱“擺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根據傣族人民意願,正名為傣族。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和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其餘散居雲南省的新平、元江、金平等30餘縣。居住山間平原地區,屬亞熱帶氣候。人口為839797人(1982)。使用傣語,屬漢藏語係 壯侗語族 壯傣語支。本族有拼音文字,各地不盡相同。20世紀50年代進行了文字改革(見傣文)。
歷代設治和中央王朝的關係 傣族聚居區早就同中央王朝和內地保持密切的關係,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後屬益州郡西南邊疆,東漢永平十二年(公元69)後屬永昌郡。公元 1世紀撣人(傣族先民)首領雍由調先後 3次遣使赴洛陽,被東漢朝廷賜予金印紫綬,並封他為“漢大都尉”,從而和東漢王朝建立了政治上的正式關係。蜀漢時屬□降都督所轄南中七郡之永昌郡。兩晉南朝屬寧州永昌郡。8~13世紀,傣族地區先後隸屬雲南以□族、 白族為主體建立的南詔政權和大理政權。9世紀的漢文史籍記載,傣族大量種植水稻,用牛和象耕田,有了相當規模的水利灌溉係統。用木棉織布,挖鹵礦煮????,以金屬製作武器;並用金銀錘成薄片套在齒上作為裝飾,因而唐代以來對傣族有“金齒”、“銀齒”等稱呼。隨着生産的發展,西雙版納傣族首領叭真於12世紀統一各部,以景洪為中心建立勐泐政權,稱“景竜金殿國”,以“天朝皇帝”為“共主”,受到中央王朝的封號,頒發“虎頭金印”。及至其子繼位後,被封為“九江(瀾滄江)王”。景竜一直同中央王朝保持着從屬關係。在此之前,德宏傣族以瑞麗江地區為中心,建立勐卯政權。元朝時建立雲南行省,開始在傣族地區實行土司制度。在西部傣族地區設置金齒宣撫司,管轄德宏等地傣族,在南部設置徹(車)裏軍民總管府,管轄西雙版納等地。明朝進一步設立麓川平緬宣慰司和車裏軍民宣慰司等大小土職,任命傣族首領為世襲土司、土官,加強了對傣族地區的統治。這一時期漢、傣人民間的經濟文化交流也更加密切,特別是許多漢族人民遷居邊疆,把內地的先進生産技術、文化科學帶入傣族地區廣為傳播,促進了傣族社會經濟的發展。在元朝初期,德宏地區仍然使用奴隸從事生産勞動。元明之際,各地傣族地區先後進入封建領主製社會。這時期生産進一步發展,鐵器的使用已經相當普遍,農作物也增加了新品種,普遍種植棉花;手工業方面,生産出珍貴的“幹崖錦”、“絲幔帳”等工藝品,商業逐漸活躍起來,出現了車裏等較大的商業城鎮。1570年車裏宣慰使把轄區劃分為12個徵收封建官租、稅賦等負擔的行政單位──“版納”(原意為“一千田”),從此有了“十二版納”即傣語“西雙版納”這一名稱。 清代, 基本上沿用了元代和明代的舊製,但是在社會經濟比較先進的傣族地區實行“改土歸流”的政策,委派流官進行直接統治。國民黨政府統治時期,在邊疆傣族地區成立了縣和設治局,進一步加強對傣族人民的統治。
西雙版納地區傣族村寨
社會經濟形態 1949年前,傣族人民長期以種植水稻為主,有比較完整的耕作體係,耕作技術較高,水利灌溉較為先進。手工業、商業、畜牧業、家庭副業有所發展。在社會經濟形態方面,各傣族地區社會發展不平衡,反映 |
|
- n. ethnie dai, les Dai
|
|
音樂 | 樂器 | 藝術 | 娛樂 | 中國 | 文化 | 混合擊膜鳴樂器 | 民間文化 | 傣歷新年 | 節日民俗 | 德昂人的潑水節 | 百科大全 | 傳說 | 建築 | 少數民族 | 動畫 | 遊戲王 | 民間舞蹈 | 非物質文化遺産 | 刺綉 | 紡織品 | 織錦 | 節日 | 民俗 | 傳統 | 歷法 | 更多結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