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民間流傳不見於古典醫學著作的中藥方 |
|
| ∶一個方面 |
|
| 受偏方之任 |
|
| ∶偏遠地方 |
|
| 一個方面。《三國志·吳志·鬍綜傳》:“遂受偏方之任,總河北之軍。” 唐 顔真卿 《乞御書天下放生池碑額表》:“ 魏文帝 外禪之主, 鐘繇 偏方之佐。” |
|
| 指一隅,一方。 元 劉壎 《隱居通議·南唐諸臣死節》:“ 南唐 偏方狹境,政體柔弱。” 清 錢泳 《履園叢話·夢幻·傳聞之甚》:“ 錢氏 據有兩 浙 ,幾及百年, 武肅 以來,善事中國,保障偏方,厥功實鉅。” |
|
| 僻遠地方。 宋 陳亮 《上孝宗皇帝第一書》:“ 隋 唐 以來,遂為偏方下州。” 清 黃宗羲 《姚江逸詩序》:“ 有唐 一代,見之《唐詩紀事》者,雖下邑偏方,皆有詩人點綴。” |
民間流傳,不見於醫藥經典著作的中藥方 Folklore but not in the classics of the prescription medicine |
| 民間流傳,不見於醫藥經典著作的中藥方。 老捨 《四世同堂》三十五:“他記得不少的草藥偏方,從地上挖巴挖巴就能治病,即省錢又省事。”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他( 曾皓 )吝嗇,自私,非常怕死,整天盡吃補藥,相信一切益壽延年的偏方。” |
|
偏方,即單方驗方。指藥味不多,對某些病證具有獨特療效的方劑。數千年來,在我國民間流傳着非常豐富、簡單而又療效神奇的治療疑難雜癥的偏方、秘方、驗方,方書著作浩如煙海。
偏和正相對,偏方一般沒有被正式的藥物或醫學典籍收載,但有時能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的治病的方法。
偏方的來源主要有二種:經驗的積纍和傢族內部流傳,前者主要在民間流傳能被大多數人所知,後者往往是單傳的。
偏方治大病的說法有一定道理,因為偏方中可能藴含着現在醫學所不能認識到的作用機理。通常人們不會選擇偏方,衹有在醫院醫治無效,或者傳統治療費用較高的時候纔會選擇。
偏方大全是中國比較全面的介紹民間偏方的資料集合
註意:偏方療效會因時令、地域和各人的身體狀況不同而異,請采用偏方方劑時,要根據地域和自己的身體情況有選擇地選用合適的方劑,適時地進行療補。 |
|
| 偏方 偏方 即單方驗方。指藥味不多,對某些病證具有獨特療效的方劑。 |
|
- n.: folk prescription, one side, remote, (in Chinese medicine) an informal recipe or prescription
|
|
- n. remède de bonne femme
|
|
| 中藥 | 藥物 | 醫藥學 | 保健 | 藏藥火 | 疾病 | 上火 | 口腔 | | 口腔保健 | 藥膳 | 料理 | 滋補 | 食療 | 棗 | 烹飪 | 生活 | | 飲食 | 菜譜 | 中醫 | 動物 | 中草藥 | 鬆子 | 野菜食譜 | 更多結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