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屬 > 假人參
目錄
No. 1
  拉丁名 panax pseudoginseng wall.
  中文名 假人參
  拉丁科名 araliaceae
  中文科名 五加科
  保護級別 3
  分佈 西藏
  現狀 以往僅尼泊爾、不丹、印度有分佈記錄。近年來在西藏境內也有發現。由於零星分佈,數量少,在生長旺盛季節,其根狀莖和肉質根常生於土壤表層,易被發現和采挖。目前數量越來越少,已處於瀕臨滅絶的境地。
  海拔下限(米) 2300
  海拔上限(米) 3200
  形態特徵 本種與人參和薑狀三七的區別在於根狀莖短,竹鞭狀,橫生,有2至數條肉質根;肉質根圓柱形,長約2--4釐米;葉3---4枚輪生於莖頂;葉柄長4—5釐米;托葉小,披針形,長5---6毫米;小葉34,膜質透明,倒卵狀橢圓形至倒卵狀長圓形,上面脈上密生長1.5--2毫米的剛毛,下面無毛;小葉柄長2--10毫米,與葉柄頂端連接處簇生剛毛。傘形花序有花20-50;花黃緑色;萼杯狀有5個三角形的齒。
  特性 生於常緑闊葉林或常緑、落葉混交林或針闊混交林內
  保護價值 假人參為重要的藥用植物
No. 2
  假人參
  拉丁名 Panax pseudoginseng Wall.
  中文名 假人參
  拉丁科名 Araliaceae
  中文科名 五加科
  保護級別 3
  分佈 西藏
  現狀 以往僅尼泊爾、不丹、印度有分佈記錄。近年來在西藏境內也有發現。由於零星分佈,數量少,在生長旺盛季節,其根狀莖和肉質根常生於土壤表層,易被發現和采挖。目前數量越來越少,已處於瀕臨滅絶的境地。
  海拔下限(米) 2300
  海拔上限(米) 3200
  形態特徵 本種與人參和薑狀三七的區別在於根狀莖短,竹鞭狀,橫生,有2至數條肉質根;肉質根圓柱形,長約2--4釐米;葉3---4枚輪生於莖頂;葉柄長4—5釐米;托葉小,披針形,長5---6毫米;小葉34,膜質透明,倒卵狀橢圓形至倒卵狀長圓形,上面脈上密生長1.5--2毫米的剛毛,下面無毛;小葉柄長2--10毫米,與葉柄頂端連接處簇生剛毛。傘形花序有花20-50;花黃緑色;萼杯狀有5個三角形的齒。
  特性 生於常緑闊葉林或常緑、落葉混交林或針闊混交林內。
  保護價值 假人參為重要的藥用植物 。
英文解釋
  1. n.:  panax pseudo-ginseng wall.
包含詞
狹葉假人參秀麗假人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