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 > 俄羅斯鱘
目錄
No. 1
  俄羅斯鱘俄羅斯鱘(acipenser gueldenstaeti brandt)産於前蘇聯,主要棲息在裏海和亞速海--黑海水係內。屬洄遊性魚類,洄遊到伏爾加河産卵,1993後保藏鱘引進我國大連,並養殖成功。俄羅斯鱘個體大,生長速度快,抗病力強,經人工馴化,成為工廠化、池塘、水庫養殖優良品種。
No. 2
  俄羅斯鱘(Acipenser gueldenstaeti Brandt),産於前蘇聯,主要棲息在裏海和亞速海--黑海水係內。屬洄遊性魚類,洄遊到伏爾加河産卵,1993後保藏鱘引進我國大連,並養殖成功。俄羅斯鱘個體大,生長速度快,抗病力強,經人工馴化,成為工廠化、池塘、水庫養殖優良品種。
  魚個體延長,呈紡錘形,體高為全長的12%-14%。在黑海個體全長可達236釐米,體重115公斤,全長最大達300釐米。在裏海,其個體全長可達215釐米,體重65公斤,全長最大達235釐米。俄羅斯鱘頭長為全長的17%-19%,吻長為全長的4%-65%,吻短而鈍,略呈圓形。4根觸須位於吻端與口之間,更近吻端。須上無傘形纖毛。口小、橫裂、較突出,下唇中央斷開。在庫拉河,其口寬平均為頭長的30.8%。鰓耙非扇形,鰓耙數15-31。體被5行骨板,在骨板行之間體表分佈許多小骨板常稱小星。背骨板8-18枚,側骨板24-50枚,腹骨板6-13枚。背鰭不分枝,鰭條27-51;臀鰭不分枝,鰭條18-33。體色背部灰黑色、淺緑色或墨緑色,體側通常灰褐色,腹部灰色或少量檸檬黃色。幼魚背部呈藍色,腹部白色。俄羅斯鱘在黑海的西北部主食底棲軟體動物,也攝食蝦、蟹等甲殼類及魚類。在亞速海,成魚主食軟體動物、多毛綱及魚類。在多瑙河,幼魚以糠蝦、搖蚊幼蟲為食。在裏海,其食物組成在不同時期略有差異。
  俄羅斯鱘主要分佈在裏海、亞速海和黑海,以及流入該些海域的河流。諸如庫拉河、烏拉爾河、捷列剋河、伏爾加河、庫班河、頓河、第聶伯河、德聶斯特河和多瑙河。俄羅斯鱘除洄遊性種群外,部分是終生在淡水中生活的定棲性種群。在伏爾加河棲息有定棲性種群。在裏海和黑海俄羅斯鱘溯河洄遊始於早春,在夏季中期和夏末達到高峰,結束於秋末。在伏爾加河,産卵洄遊始於3月末或4月初,此時水溫1-4℃,6-7月時産卵群體達到高峰。當水溫下降到6-8℃時溯河種群逐漸減少,至11月基本停止。
  春季洄遊型當年産卵,秋季洄遊型翌年産卵。春季洄遊型洄遊距離通常離河口僅100-300公裏,秋季洄遊距離離海口數千公裏。
  俄羅斯鱘在亞速海生長最快,在裏海和黑海生長較慢。其洄遊性種群生長快於定棲性種群,雌魚生長快於雄魚。在亞速海俄羅斯鱘1齡魚全長為294釐米,2齡魚全長462釐米、體重2公斤,5齡魚全長666釐米、體重55公斤,10齡魚全長898釐米、體重12公斤。俄羅斯鱘雄體初次性成熟年齡在7-9齡,全長100釐米以上。
  雌魚成熟多在12-16齡,雄魚成熟多在11-13齡。在伏爾加河雌魚産卵間期4-5年,雄魚2-3年。多瑙河雌魚産卵間期5-6年。伏爾加河成熟雌魚重14-18公斤,成熟係數141%。春季洄遊型5月中旬至6月初繁殖,水溫89-12℃。在亞速海俄羅斯鱘性成熟提前1-2年。伏爾加河雌魚絶對懷卵量平均值266萬-294萬粒,相對懷卵量每公斤魚體重1.08萬-1.2萬粒,卵徑2.8×3.2-3.3×3.8毫米,卵粒重20.6毫剋。
包含詞
俄羅斯鱘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