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 : 數理化 > 俄羅斯全球導航衛星係統
目錄
No. 1
  glonass是“全球導航衛星係統”(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的字頭縮寫,是前蘇聯從80年代初開始建設的與美國gps係統相類似的衛星定位係統,也由衛星星座、地面監測控製站和用戶設備三部分組成。現在由俄羅斯空間局管理。
  起初前蘇聯要用20年時間發射76顆glonass衛星。到1995年,俄羅斯衹完成24顆中高度圓軌道衛星加1顆備用衛星組網,耗資30多億美元,目前此衛星網由俄羅斯國防部控製。 glonass空間部分也由24顆衛星組成。俄羅斯對glonass係統采用了軍民合用、不加密的開放政策。glonass係統單點定位精度水平方向為16m,垂直方向為25m。其應用普及情況遠不及gps。前一時期由於經濟睏難無力補網,原來在軌衛星陸續退役,目前在軌道上衹有6顆星可用,不能獨立組網,衹能與gps聯合使用。
No. 2
  GLONASS是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全球導航衛星係統)的字頭縮寫,是前蘇聯從80年代初開始建設的與美國GPS係統相類似的衛星定位係統,也由衛星星座、地面監測控製站和用戶設備三部分組成。現在由俄羅斯空間局管理。
  GLONASS係統的衛星星座由24顆衛星組成,均勻分佈在3個近圓形的軌道平面上,每個軌道面8顆衛星,軌道高度19100公裏,運行周期11小時15分,軌道傾角64.8°。
  與美國的GPS係統不同的是GLONASS係統采用頻分多址(FDMA)方式,根據載波頻率來區分不同衛星(GPS是碼分多址(CDMA),根據調製碼來區分衛星)。每顆GLONASS衛星發播的兩種載波的頻率分別為L1=1,602+0.5625k(MHz)和L2=1,246+0.4375k(MHz),其中k=1~24為每顆衛星的頻率編號。所有GPS衛星的載波的頻率是相同,均為L1=1575.42MHz和L2=1227.6MHz。
  GLONASS衛星的載波上也調製了兩種偽隨機噪聲碼:S碼和P碼。俄羅斯對GLONASS係統采用了軍民合用、不加密的開放政策。
  GLONASS係統單點定位精度水平方向為16m,垂直方向為25m。
  GLONASS衛星由質子號運載火箭一箭三星發射入軌,衛星采用三軸穩定體製,整量質量1400kg,設計軌道壽命5年。所有GLONASS衛星均使用精密銫鐘作為其頻率基準。第一顆GLONASS衛星於1982年10月12日發射升空。到目前為止,共發射了80餘顆GLONASS衛星,最近一次是2000年10月13日發射了三顆衛星。截止2001年1月10日為止尚有10顆GLONASS衛星正在運行。
  為進一步提高Glonass係統的定位能力,開拓廣大的民用市場,俄政府計劃用4年時間將其更新為Glonass-M係統。內容有:改進一些地面測控站設施;延長衛星的在軌壽命到8年;實現係統高的定位精度:位置精度提高到10~15m,定時精度提高到20~30ns,速度精度達到0.01m/s。
  另外,俄計劃將係統發播頻率改為GPS的頻率,並得到美羅剋威爾公司的技術支援。
  GLONASS係統的主要用途是導航定位,當然與GPS係統一樣,也可以廣泛應用於各種等級和種類的測量應用、GIS應用和時頻應用等。
  起初,前蘇聯要用20年時間發射76顆GLONASS衛星。到1995年,俄羅斯衹完成24顆中高度圓軌道衛星加1顆備用衛星組網,耗資30多億美元,目前此衛星網由俄羅斯國防部控製。 GLONASS空間部分也由24顆衛星組成。俄羅斯對GLONASS係統采用了軍民合用、不加密的開放政策。GLONASS係統單點定位精度水平方向為16m,垂直方向為25m。其應用普及情況遠不及GPS。前一時期由於經濟睏難無力補網,原來在軌衛星陸續退役,目前在軌道上衹有6顆星可用,不能獨立組網,衹能與GPS聯合使用。
  全球導航衛星係統是從1982年10月2日開始啓動的。1993年9月擁有12顆衛星的這一係統正式運行。2005年該係統衛星集群的衛星從2004年的14顆增加到17顆。未來幾年衛星集群將由使用壽命為7年的新一代“全球導航衛星係統-M”型衛星和使用壽命為10年的“全球導航衛星係統-K”型衛星擴充。
  在聯邦航天項目框架內,到2007年年底俄羅斯全球導航衛星係統計劃將衛星集群的衛星數量增至18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