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 > 供暖
目錄
No. 1
  又稱采暖”。用人工方法保持室內一定溫度(一般在20°c上下)的技術。分兩種(1)集中供暖。由熱源集中製備的熱水或蒸汽,通過管道輸送到各房間內的散熱設備,將熱量散發;或將空氣集中加熱後用風管分送到各個房間。(2)就地(局部)供暖。設在室內的火爐、電爐、空調器等就地産生和散發熱量。也有用火墻、火炕供暖的。
供暖-地熱供暖係統
  地熱空調技術其實指的是地源熱泵。
  地源熱泵是一種利用地下淺層地熱資源(也稱地能,包括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等)的既可供熱又可製冷的高效節能空調係統。地源熱泵通過輸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電能),實現低溫位熱能嚮高溫位轉移。
供暖-原理
  地能分別在鼕季作為熱泵供暖的熱源和夏季空調的冷源,即在鼕季,把地能中的熱量“取”出來,提高溫度後,供給室內采暖;夏季,把室內的熱量取出來,釋放到地能中去。熱泵機組的能量流動是利用其所消耗的能量(如電能)將吸取的全部熱能(即電能+吸收的熱能)一起排輸至高溫熱源。而其所耗能量的作用是使製冷劑氟裏昂壓縮至高溫高壓狀態,從而達到吸收低溫熱源中熱能的作用。、
供暖-特點
  地源熱泵是利用了地球表面淺層地熱資源(通常小於400米深)作為冷熱源,進行能量轉換的供暖空調係統。地表淺層地熱資源可以稱之為地能(EarthEnergy),是指地表土壤、地下水或河流、湖泊中吸收太陽能、地熱能而藴藏的低溫位熱能。地表淺層是一個巨大的太陽能集熱器,收集了47%的太陽能量,比人類每年利用能量的500倍還多。它不受地域、資源等限製,真正是量大面廣、無處不在。這種儲存於地表淺層近乎無限的可再生能源,使得地能也成為清潔的可再生能源一種形式。
供暖-供熱改革
  鼕季采暖是我國北方地區城鎮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新中國成立以來,供熱事業的發展對發展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改善環境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長期形成的職工家庭用熱、職工單位交費的福利供熱制度積纍的矛盾和問題比較多,尤其是收費難、設施老化、能耗高、浪費大、環境污染嚴重等,影響了城鎮供熱事業的健康發展。通過改革城鎮供熱體製,切實解决福利供熱制度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是保障北方地區居民采暖,落實建設節約型社會要求的一項重要工作。各地區要充分認識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推進供熱體製改革作為事關人民群衆切身利益、社會穩定和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重要工作來抓,統一思想、轉變觀念,切實做好供熱體製改革的各項工作。
供暖-重點工作
  (一)完善供熱價格形成機製。城鎮供熱實行政府定價,並按照合理補償成本、合理確定收益、維護消費者利益的原則,完善供熱價格形成機製。建立熱價與燃料價格的聯動機製。各地區人民政府可根據本地區供熱的燃料特點,當煤炭等燃料價格在一年內變化達到或超過10%後,相應調整熱力生産的出廠和供熱銷售價格;有條件的地區,也可以通過財政補貼的辦法,解决煤炭價格上漲對供熱企業的影響,確保正常供熱。
  (二)逐步推進供熱商品化、貨幣化。停止由房屋産權單位或職工所在單位統包的福利用熱制度,改為由居民采暖用戶直接嚮供熱企業交納采暖費,實行用熱商品化。同時,實行將采暖費補貼由“暗補”變“明補”。各地區在製定采暖費補貼政策時,應根據職工和離退休人員住房標準、收入水平、城鎮供熱平均價格、采暖期限、企業和財政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確定總體補貼水平,統籌考慮各類人群的補貼標準和發放辦法。采暖補貼資金來源為原“暗補”時財政、單位用於職工的采暖費用。原則上各地區可用兩年左右的時間實現供熱商品化、貨幣化,具體由各地從實際出發自行確定。
  (三)培育和完善供熱市場。各地區在推進供熱體製改革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市場機製,逐步達到投資多元化、運營企業化、服務社會化,提高供熱投資運營效率和産品質量,改善供熱服務,滿足用戶需求。要加大國有供熱企業的改革力度,推進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提高市場競爭能力和應變能力。允許非公有資本等各種經濟成分的企業參與熱源廠、供熱管網的投資、建設、改造和經營。
  (四)切實保障低收入睏難群體采暖。各地區在城鎮供熱體製改革過程中,要高度重視城鎮低收入睏難家庭鼕季采暖問題。在製定配套政策措施時,要將解决好城鎮低收入睏難家庭采暖問題作為重點內容,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切實落實資金,通過多種途徑、采取多種措施加以解决。城鎮低收入睏難家庭采暖資金的籌集,以同級人民政府為主,上級人民政府可通過適當方式給予補助。中央財政將在對地方一般性轉移支付中,統籌考慮城鎮低收入睏難家庭采暖保障支出因素。
  (五)優化配置城鎮供熱資源。要堅持集中供熱為主,多種方式互為補充,鼓勵開發和利用地熱、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及清潔能源供熱。各地區要按照城鎮總體規劃,編製城鎮供熱發展專項規劃,優化城鎮供熱結構;要從保護環境、節約土地、提高熱能利用效率出發,積極整合供熱資源;要改變機關、企事業單位後勤部門分散供熱的模式,實行供熱社會化、專業化。
  (六)大力促進供熱采暖節能工作。各地區要認真總結經驗,結合本地實際製定政策措施,加強城鎮供熱采暖係統的節能改造。要嚴格按照城鎮供熱采暖係統國傢工程建設標準,積極運用水力平衡、氣候補償、溫控和計量等方面的先進適用技術,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改造供熱設施和管網,改進消煙除塵係統,污染物達標排放,充分挖掘現有係統供熱能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環境質量。
  各地區要加強城鎮建築節能標準的實施力度,新建建築嚴格按照節能標準進行設計、施工及驗收;對既有建築要製定節能改造計劃,積極采取措施,組織實施城鎮既有居民住宅和公共建築節能改造,盡快提高建築節能水平和熱能效率。穩步推行按用熱量計量收費制度,促進供、用熱雙方節能。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築必須安裝樓前熱計量表和散熱器恆溫控製閥,新建住宅同時還要具備分戶熱計量條件;既有住宅要因地製宜,合理確定熱計量方式,熱計量係統改造隨建築節能改造同步進行。
  (七)加強供熱市場監管和應急保障。各地區要建立健全相關法規,認真執行國傢有關技術標準規範,建立市場準入制度,對供熱市場準入、退出、價格、質量和安全等實行有效監管,規範供熱市場秩序,切實維護供、用熱雙方的合法權益。要建立健全城鎮供熱預警和應急保障機製,製定應對各種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確保安全穩定供熱。對可能出現供熱燃料緊張的地區,要實行供熱燃料應急儲備制度;對不能保障正常供熱的企業,要有應對措施,必要時依法實行臨時接管。
  四、切實加強組織領導
  根據財權事權相統一的原則,各地區城鎮供熱體製改革應當在當地政府的統一領導下進行。鼓勵各地區從實際出發,對供熱體製改革進行積極探索,製定符合本地實際的改革方案。各地區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高度重視思想政治和宣傳工作,進一步引導城鎮居民轉變福利供熱采暖觀念。要認真處理好改革與穩定的關係,妥善解决各種利益群體之間的矛盾,切實做好低收入睏難群體的采暖保障工作,保障供熱和安全。要將此項改革列入本地區“十一五”規劃和年度計劃中,抓緊製定相關政策和實施方案。各項改革方案的出臺均要廣泛徵求社會意見,做到民主、科學、公正、公開。
  國務院有關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能,盡快製定各項配套政策,加強對城鎮供熱體製改革工作的指導和監督檢查,保證改革的順利進行。要進一步完善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發揮協調作用,及時總結經驗,研究解决問題。
供暖-參考資料
  暖通網,天正地暖網,北京地暖論壇,
相關詞
閥門供水建築建築學石油化工專業術語水力控製閥地暖
電地暖地板采暖工程采暖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