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供應物流:supply logistics
為生産企業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或其他物品時,物品在提供與需求者之間的實體流動。 |
|
企業為保證本身生産的節奏,不斷組織原材料、零部件、燃料、輔助材料供應的物流活動。這種物流活動對企業生産的正常、高效進行起着重大作用。企業供應物流不僅是一個保證供應的目標,而且還是在以最低成本、以最少消耗、以最大保證來組織供應的限定條件下,因此,就帶來了很大的難度。
現代物流是基於非短缺商品市場這樣一個宏觀環境來研究物流活動,在這種市場環境下,供應在數量上的保障是容易做到,企業在供應物流領域的競爭關鍵在於:如何降低這一物流過程的成本,同時有一個使用戶(在企業中是下一道工序或下一個生産部門)滿意的服務水平。這可以說是企業物流的最大難點。 |
|
供應物流過程因不同企業、不同供應環節和不同的供應鏈而有所區別,這個區別就使企業的供應物流出現了許多不同種類的模式。但是,儘管不同的模式在某些環節具有非常復雜的特點,但是供應物流的基本流程是相同的,其過程有以下幾個環節。
取得資源
取得資源是完成以後所有供應活動的前提條件。取得什麽樣的資源,這是核心生産過程提出來的,同時也要按照供應物流可以承受的技術條件和成本條件輔助這一决策。
組織到廠物流
所取得的資源必須經過物流才能達到企業。這個物流過程是企業外部的物流過程,在物流過程中,往往要反復運用裝卸、搬運、儲存、運輸等物流活動才能使取得的資源到達企業的門口。
組織廠內物流
如果企業外物流到達企業的“門”,便以“門”作為企業內外的劃分界限,例如以企業的倉庫為外部物流終點,便以倉庫作為劃分企業內、外物流的界限。這種從“門”和倉庫開始繼續到達車間或生産綫的物流過程,稱作供應物流的企業內物流。
傳統的企業供應物流,都是以企業倉庫為調節企業內外物流的一個結點。因此,企業的供應倉庫在工業化時代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設施。 |
|
企業的供應物流有三種組織方式:第一種是委托社會銷售企業代理供應物流方式;第二種是委托第三方物流企業代理供應物流方式;第三種是企業自供物流方式。
這三種方式都有低層次的、高層次的不同管理模式,其中供應鏈方式、零庫存供應方式、準時供應方式、虛擬倉庫供應方式都值得我們關註。
三種供應物流模式的內涵及應用
(一)委托社會銷售企業代理供應物流方式
企業作為用戶,在買方市場條件下,利用買方的主導權力,嚮銷售方提出對本企業進行供應服務的要求,作為嚮銷售方面進行採購訂貨的前提條件。實際上,銷售方在實現了自己生産的和經營的産品銷售的同時,也實現了對用戶的供應服務,以此占領市場。這種供應服務是銷售方企業發展的一個戰略手段。
這種方式的主要優點,是企業可以充分利用市場經濟造就的買方市場優勢,對銷售方即物流的執行方進行選擇和提出要求,有利於實現企業理想的供應物流設計。
這種方式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銷售方的物流水平可能有所欠缺,因為銷售方畢竟不是專業的物流企業,有時候很難滿足企業供應物流高水平化、現代化的要求,例如,企業打算建立自己的廣域供應鏈,這就超出了銷售方面的能力而難以實現。
(二)委托第三方物流企業代理供應物流方式
第二種方式是在企業完成了採購程序之後,由銷售方和本企業之外的第三方去從事物流活動。當然,這第三方從事的物流活動,應當是專業性的,而且有非常好的服務水平。這個第三方所從事的供應物流,主要嚮買方提供了服務,同時也嚮銷售方提供服務,在客觀上協助銷售方擴大了市場。
由第三方去從事企業供應物流的最大好處是,能夠承接這一項業務的物流企業,必定是專業物流企業,有高水平、低成本、高服務從事專業物流的條件、組織和傳統。不同的專業物流公司,瞄準物流對象的不同,有自己特有的形成核心競爭能力的機器裝備、設施和人才,這就便企業有廣泛選擇的餘地,進行供應物流的優化。
在網絡經濟時代,很多企業要構築廣域的或者全球的供應鏈,這就要物流企業有更強的能力和更高的水平,這是一般生産企業不可能做到的,從這個意義來講,必須要依靠從事物流的第三方來做這一項工作。
(三)企業自供物流方式
第三種由企業自己組織所採購的物品的本身供應的物流活動這在賣方市場的市場環境狀況下,是經常采用的供應物流方式。
本企業在組織供應的某些種類物品方面,可能有一些例如設備、裝備、設施和人才方面的優勢,這樣,由本企業組織自己的供應物流也未嘗不可,在新經濟時代這種方式也不能完全否定。關鍵還在於技術經濟效果的綜合評價。但是,在網絡經濟時代,如果不考慮本企業核心競爭能力,不致力發展這個競爭能力,而仍然抱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舊觀念,也不是不可能取得一些眼前利益,但是這必將以損失戰略的發展為代價,是不可取的。 |
|
供應物流領域新的服務方式主要有下列兩種。
準時供應方式
在買方市場環境下,供應物流活動的主導者是買方。購買者(用戶)有極強的主動性,用戶企業可以按照最理想方式選擇供應物流;而供應物流的承擔者,作為提供服務的一方,必須以最優的服務才能夠被用戶所接受。從用戶企業一方來看,準時供應方式是一種比較理想的方式。
準時供應方式是按照用戶的要求,在計劃的時間內或者在用戶隨時提出的時間內,實現用戶所要求的供應。準時供應方式大多是雙方事先約定供應的時間,互相確認時間計劃,因而有利於雙方作供應物流和接貨的組織準備工作。
采用準時供應方式,可以派生出零庫存方式、即時供應方式、到綫供應方式等多種新的服務方式。
即時供應方式
即時供應方式是準時供應方式的一個特例,是完全不依靠計劃時間而按照用戶偶爾提出的時間要求,進行準時供應方式。 這種方式一般作為應急的方式采用。
在網絡經濟時代,由於電子商務的廣泛開展,在電子商務運行中,最基本消費者所提出的服務要求,大多缺乏計劃性,而又有嚴格的時間要求,所以,在新經濟環境下,這種供應方式有被廣泛采用的趨勢。
需要說明的是,這種供應方式由於很難實現計劃和共同配送,所以,一般成本較高。 |
|
供應物流電子信息化,並與其他係統整合為企業物流信息係統成為發展的必然不僅供應物流,整個物流係統的電子信息化是企業現代物流在網絡時代發展的基礎。供應物流對採購、倉儲、供應等各環節中的物料信息及流通中産生的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將信息數據庫化、代碼化、電子化、標準化、實時化。同時通過供應物流與銷售、生産等其他物流係統中各點和綫的信息化,網絡化,使整個係統整合為企業物流信息係統。這時採購物料的信息是由生産計劃和調度信息來指導,庫存管理是按生産信息和採購信息來實時監控和調整的,物流信息係統將使企業實現自動化、無紙化辦公,其建立已成為信息時代企業提高運營效率,獲取最大利益,實現組織目標的戰略。
企業物流一體化是企業發展的必然,供應物流將是物流一體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物流一體化針對企業內部各個職能的運作與協調,因此當然包括採購資源的計劃、分配和控製過程,實物配送和生産支持係統的管理,它將企業的各個功能和物流進行統一管理、係統優化,實現企業內部的一體化,形成企業內部供應鏈。人們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在生産經濟性和市場需求之間存在着一定的交替損益,衹有一體化從物流係統的總體效益出發,把所有相關的物流成本放到同一場所,用“總成本”這一統一尺度來衡量,從綜合經濟效益上衡量比較總的損益、得失、優劣,進一步發揮各功能的協調作用。如果運費上升的增加低於儲存費用的降低,物流總成本降低,說明這一决策是正確的、合理的。反之若運費上升的增加高於儲存費用的降低部分,這樣減少商品的存儲數量不但是無意義的,而且是不合理的。內部供應鏈的形成可以降低係統的庫存水平,信息通訊更有效地提高了整個係統的運作效率。但是內部一體化衹能實現廠內的最優化,由於沒有與供應商和分銷商的一體化管理,仍然存在大量原料和成品的庫存,或將庫存轉加到供應商和分銷商。這些成本最終轉加到用戶身上。
供應鏈管理發展使供應物流發展進入新的階段供應鏈強調原材料的採購、生産、銷售、服務、回收等整個流通管理、採購、生産、銷售部門與供應商、分銷商、零售商整合。供應鏈涉及將産品或服務提供給最終消費者的所有環節的企業所構成的上、下遊産業一體化體係。供應鏈管理強調核心企業與相關企業的協作關係,通過信息共享、技術擴散(交流與合作)、資源優化配置和有效的價值鏈激勵機製等方法體現經營一體化。
在供應鏈條件下,供應物流將容入其發展中,採購、庫存控製將與供應鏈中的其他成員緊密整合,採購、庫存將不再是單個企業的行為,市場競爭將是供應鏈間的競爭。生産廠商和供應商將結成戰略夥伴關係。信息共享使銷售商根據需求動態、庫存,利用網絡嚮生産商發出商品信息,生産商根據生産情況和銷售進貨情況,製定生産計劃,原材料品種、數量定單,通過網絡嚮供應商發定單。由於信息暢通、及時,使對客戶的需求作出快速反應,從而降低庫存,提高整體的服務水平。由於供應鏈管理的目標是將整個供應鏈上的所有環節的市場、分銷網絡、製造過程和採購活動聯繫起來,以實現顧客服務的高水平與低成本,以贏得競爭優勢,因此供應物流最終將與其他部分整合在一起,成為供應鏈發展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
以上三個階段是供應物流發展的一般階段,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發展基礎,因此應根據本企業的特點製定發展供應物流的戰略。 |
|
供應物流是指包括原材料等一切生産物資的採購、進貨運輸、倉儲、庫存管理、用料管理和供應管理,也稱為原材料採購物流。它是生産物流係統中相對獨立性較強的子係統,並且和生産係統、財務係統等生産企業各部門以及企業外部的資源市場、運輸部門有密切的聯繫。供應物流是企業為保證生産節奏,不斷組織原材料、零部件、燃料、輔助材料供應的物流活動,這種活動對企業生産的正常、高效率進行發揮着保障作用。企業供應物流不僅要實現保證供應的目標,而且要在低成本、少消耗、高可靠性的限製條件下來組織供應物流活動,因此難度很大。
現代物流是基於非短缺商品市場這樣一個宏觀環境來研究物流活動,在這種市場環境下,供應在數量上的保障是容易做到,企業在供應物流領域的競爭關鍵在於:如何降低這一物流過程的成本,同時有一個使用戶(在企業中是下一道工序或下一個生産部門)滿意的服務水平。這可以說是企業物流的最大難點。 |
|
採購。採購工作是供應物流與社會物流的銜接點,是依據生産企業生産——供應——採購計劃來進行原材料外購的作業層,負責市場資源、供貨廠傢、市場變化等信息的採集和反饋。
生産資料供應。供應工作是供應物流與生産物流的銜接點,是依據供應計劃一消耗定額進行生産資料供給的作業層,負責原材料消耗的控製。
倉儲、庫存管理。倉儲管理工作是供應物流的轉換點,負責生産資料的接貨和發貨,以及物料保管工作;庫存管理工作是供應物流的重要部分,依據企業生産計劃製定供應和採購計劃,並負責製定庫存控製策略及計劃的執行與反饋修改。
裝卸、搬運。裝卸、搬運工作是原材料接貨、發貨、堆碼時進行的操作。雖然裝卸、搬運是隨着運輸和保管而産生的作業,但卻是銜接供應物流中其他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
|
供應物流的概念 | 供應物流的過程 | 供應物流的模式 | 供應物流的服務 | 供應物流發展的三個階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