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佳米驢
目錄
No. 1
  佳米驢是我國馳名的中型驢種,主要分佈到陝西省佳縣、米脂、綏德一帶。在清代康熙年間的米脂縣志中對佳米驢的外貌特徵、使役情況就有記載。1939年11月在陝甘寧邊區農業展覽會上,佳米驢做為良種進行展覽。建國以後,通過普查、鑒定、選育,佳米驢質量提高,數量發展,先後引種到全國二十多個省市自治區。現在陝西省將佳米驢列為保種畜,做好佳米驢的保種工作,保護好這一國寶,需要我們大傢的共同努力。
  一、體型外貌
  佳米驢體格中等,略呈方形,體質結實,結構勻稱,眼大有神,耳薄而立;頸肩結合良,背腰平直,四肢端正,關節強大,肌腱明顯,蹄質堅實。公驢頸粗壯,胸部寬,富有悍威。母驢腹部稍大,後軀發育良好。毛為粉黑色,因白色部分大小不同,當地又分為兩種。一種是黑燕皮,全身被毛似燕子,僅嘴頭、鼻孔、眼周以及腹部為白色;一種是黑四眉,除具有黑燕皮特徵外,腹下的白色面積較大,甚至擴展到四肢內側,胸前、額下及耳根處。這種驢骨骼更粗壯結實。
  二、生産性能
  佳米驢對幹旱和寒冷氣候的適應性強,耐粗飼,抗病力強,消化器官疾病極少,也能適應黑竜江、青海等地寒冷氣候。佳米驢性成熟為2歲,3歲開始配種,每年5~7月為配種旺季,母驢多為3年2胎,終生産駒10頭。公驢每次平均射精量為78.7毫升,密度為2億~3億,活力為0.8~0.9。據對8匹未經育肥的驢屠宰測定,屠宰率49.2%,淨肉率達35%。
草業百科
  區劃品種名稱佳米驢
  類別驢
  典型圖片
  産地及環境佳米驢主要産於陝西省佳縣、米脂、綏德三縣,中心産區在三縣毗連地帶。産區位於陝西北部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海拔715~1350米,春季多風,夏季炎熱,鼕季寒冷,終年幹旱,日溫差大,年平均日照達2617~2741小時,相對溫度很低,屬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8~10.75℃,最高氣溫38.6℃,最低氣溫-25℃,年平均降水量430~450毫米,無霜期150~180天。 91%的耕地為旱坡地,坡度約在16°~30°,土壤以黃綿土為主。人工種草26萬多畝,其中苜蓿14萬多畝,平均每頭傢畜有苜蓿地3.73畝。農作物主要有𠔌子、玉米、高粱、黑豆、馬鈴薯。産區植被稀疏,水土流失嚴重,丘陵起伏,溝壑縱橫,地塊零散,道路崎嶇狹窄,因受地形等自然條件限製,驢在當地農業生産和群衆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並占大傢畜總數的78%左右。
  地理分佈佳米驢主要分佈於佳縣、米脂、綏德三縣,子州、橫山、清澗、吳堡等縣和山西臨縣亦有少量分佈。
  品種特徵佳米驢屬中型驢。體質多乾燥型,少數為粗糙型。體格中等,體形略呈方形,性溫馴,有悍威。頭大小適中,眼大有神,耳竪立。頸肩結合良好,公驢頸粗壯。胸部寬深,背腰平直,母驢腹部稍大,後軀發育良好。四肢端正,關節發育好,肌、腱明顯,蹄質堅實。被毛短而致密,有光澤。毛色有黑燕皮、黑四眉和白四眉,以黑燕皮色最多(占92.6%),其次為黑四眉。
  品種性能佳米驢成年公驢平均體高、體長、胸圍和管圍分別為:125.8±4.7釐米,127.2±6.6釐米,136.0±19.7釐米,16.7±0.9釐米,成年母驢分別為:120.9±4.5釐米,122.7±8.2釐米,134.6±10.7釐米,14.8±1.1釐米。佳米驢性情溫馴,行動靈活,適於馱、輓、騎等用途,為丘陵山區的理想役畜。佳米驢(曾名綏米驢)是我國地方優良品種之一,屬馱輓兼用的中型驢。其形成歷史悠久,遺傳性穩定,體質結實乾燥,結構勻稱,行動靈活,役用性能好,耐勞苦,抗寒能力強,除役用性能強外,其産肉性能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