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 : 農業 : 水力 > 作物
目錄
作物營養與施肥
  植物鮮體一般含有75%以上的水分,餘下的幹物質主要由碳、氫、氧、氮和灰分組成,它們在植物體內平均占幹重的45%、42%、6.5%、1.5%和5.0%。
  植物的必需營養元素
  人類經從1640年,萬·海爾濛特的小栁樹盆栽試驗起,經過近三個半世紀的探素,於20世紀50年代(1954年)終於弄清了植物生活所必需的營養元素。
  所謂植物必需營養元素,是指對植物來講生長發育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如果缺少了,植物就不能完成其生長週期(由種子萌發經生長、發育到最後結齣種子)。1939年美國兩位植物生理學家提齣了鑒定必須營養元素的三條標準。這三條標準是:
  ①對植物不供給這種元素,便不能完成其生活週期(或稱為生命循環)。
  ②這種元素在植物生長中的作用,沒有別的元素可以代替。
  ③這種元素對植物起直接營養作用,而不是間接改譱環境的作用。
  依據上述標準科學家確定植物必需的營養元素有16個,它們是:碳、氫、氧、氮、燐、鉀、鈣、鎂、硫、鐵、硼、錳、銅、鋅、鉬、氯。
  由於這些元素在植物體內含量差別較大,人們把這16種元素分成兩部分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當元素的養分含量在百分之幾十到千分之幾範圍時,稱之為大量元素,當含量在千分之幾以下到十萬分之幾時稱微量元素。
  大量元素9種:碳、氫、氧、氮、燐、鉀、鈣、鎂、硫
  微量元素7種:鐵、硼、錳、銅、鋅、鉬、氯。
  按施肥常用的情況分為:
  大量元素肥料:氮、燐、鉀肥
  中量元素肥料:鈣、鎂、硫肥
  微量元素肥料:鐵、硼、錳、銅、鋅、鉬、氯肥
  碳、氫、氧三個元素在作物體中的含量雖然在90%左右,來源於空氣中的二氧化碳(CO2)和土壌中的水分(H2O),作物比較容易獲得;而氮、燐、鉀三個營養元素需要量較多,但土壌中供應較少,往往以肥料的形式加以補充。
百科辭典
  zuowu
  作物
  crop
    直接或間接為人類需要而栽培的植物。“作物”一詞由日語轉藉而來,在中國古籍中則稱“禾稼”或“□” 。古代有所謂“五□”、“六□”、“九□”、以至“百□”之稱,其中□的含義不斷發展,由稲、黍稷、麥、菽,逐歩擴大到麻類、瓜果、蔬菜乃至所有栽培植物。中國農業文獻中自20世紀初開始引用“作物”一詞,今已普及,俗稱“莊稼”。
    曾為人類栽培利用過的植物約有2000種以上,但現在常見的大面積栽培的農作物僅30餘種。其餘種類繁多的蔬菜類、瓜果類、觀賞類植物,有時還包括木本植物中的果樹,通常在較小面積上用集約方法栽培,稱園藝作物。隨着人類需要的發展,除傳統作物以外,可以用作食物、飲料、藥物以及各種工業原料的植物日益増多,也已大都被納入作物的範疇。各種牧草和緑肥,雖然不能直接供人類消費,但由於它們對畜牧業和種植業的發展十分重要,現在也已大多成為栽培作物
    起源和傳播 野生植物被馴化栽培成為作物大約有10000 年左右的歷史。最初被人類栽培利用的植物物種,經過長期有意識或無意識的選擇和隔離,形成了許多比原始種更適合人類需要的品種和類型。如以現在的栽培稲、粟、玉米和栽培大豆分別與它們的野生祖先野生稲、狗尾草、墨西哥類蜀黍和野生大豆相比,彼此的外形與實用價値都已有很大區別,分類學家也將它們區分為兩個不衕的物種。但實際上它們的親緣關係很近,染色體數目甚至染色體組都相衕,相互雜交很易結實。不過前者經過了人類的培育與選擇,後者仍處於野生狀態而已。當然,現有栽培品種形成的途徑不盡相衕。如亞麻的纖維用和油用兩個類型均係由野生灰亞麻通過人工選擇而分化成的;嚮日葵可能由多種野生嚮日葵雜交形成。有些作物則是人類利用天然形成的異源多倍體馴化而成,如世界上栽培面積最大的普通小麥就是由 3種二倍體小麥(或山羊草)合成的六倍體;陸地棉也是由亞洲棉或草棉與秘魯棉天然合成的異源四倍體。各種作物各有不衕的來源與形成途徑,但迄今並未全部瞭解清楚。
    關於世界上栽培作物起源的地理位置和傳播過程,植物學家們的見解不一。一般認為全世界有12個作物變異中心,毎種作物即起源於其中一個或幾個中心,或由原生起源中心産生的次生起源中心(見作物起源中心學說)。從起源中心齣發,作物又由於各種因素而不斷嚮外傳播。除水力、風力等自然原因外,如中國、埃及、希臘、羅馬、波斯等古代文化中心的興起及其影響範圍的擴大,不衕地區之間的貿易往來,以及戰爭和民族遷移等,都加速了各地所産不衕作物的相互傳播。近代交通事業和國際間經濟交往的發達,尤其為作物的傳播増加了機會。哥倫布在15世紀到達美洲,對於結束新舊兩大陸之間的長期隔絶狀態,溝通許多作物物種之間的交流,改變世界農業生産面貌,起了重要作用。現在具有重要經濟意義的許多作物已經散布到全球可能栽培的地方,並形成了新的已遠離其原生起源地的生産中心。
    分佈 作物由於長期適應原産地自然環境的結果,在栽培過程中對溫度、 光能、水分等條件有一定要求,由此而製約着作物在世界不衕地區的分佈。
    從溫度條件看,全世界 4種不衕的溫度地帶都各有與之相適應的作物種類。①寒溫帶。有春小麥、春大麥、春燕麥、黒麥、粟、黍稷、馬鈴薯、豌豆、蠶豆、亞麻、甜菜等;②溫帶。有鼕小麥、鼕大麥、粟、髙粱、大豆、蠶豆、菜豆、油菜、嚮日葵、大麻等;③亞熱帶。有水稲、玉米、髙粱、甘薯、大豆、菜豆、油菜、花生、芝麻、油桐、桑、茶、棉、黃麻、紅麻、苎麻等;④熱帶。有水稲、甘薯、木薯、花生、海島棉、咖啡、可
英文解釋
  1. :  crop plant
  2. n.:  cropper,  plant,  eat off,  plant that produces a crop of the specified kind,  crops
法文解釋
  1. n.  culture
相關詞
糧食植物農業種植業百科辭典溯源蓼科中草藥
蕎麥屬內濛古山西粗糧百科大全油料糧食作物方言
陽原特産大荔醫藥種植土地土壌更多結果...
包含詞
農作物